華文網

案例分析:成為“百年組織”的啟示

案例:

美國一位大學教授曾經進行過一項調研發現,世界上存在600年以上的組織有85個,其中學校竟然占到70個。

大學能長期存在、持續發展,並不是簡單依靠政府支持。以美國為例,

美國的名牌大學中,私立大學占到了大多數,包括哈佛、耶魯、麻省理工、斯坦福、加州理工、普林斯頓、哥倫比亞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這些學校的生存發展方式,從來就不是依靠政府撥款或者向自己的學生收取高昂的學費,而是在每一個學生身上大量貼錢,用於培養他們成才,然後等這些校友們事業有成時再自願回饋母校。

據統計,美國這些私立名校的辦學經費,絕大部分來自校友的捐贈。

這個案例對於我們企業經營來講,又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呢?

案例分析:

如果我們的企業僅僅靠一份工資來吸引員工,而不能給人成長的機會,不能培養人的能力,那麼我們的企業只能在市場上用工資來搶人才,而不能吸引到人才,

不能培養出人才。

但是,如果我們企業能培養出人才,能給我們的員工很多學習成長的機會,有很多人在我的企業裡通過老闆的起心動念,獲得了成長,取得了成就,我們自然會吸引到很多願意成長的人加入到我們的組織當中,他們會珍惜這樣的工作機會,在工作中迅速成長。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才會對企業產生情感,成為企業自己的人才。

所以,作為管理者,你必須要願意培養人才,可以培養人才,希望成才的人才會被你吸引,這樣,有成才動力的人才更容易成才,企業的人才梯隊建設才能產生一個良性的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