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媽媽,你不陪我玩了,就死了嗎?”如何告訴孩子“什麼是死亡”

昨天,和孩子在一起做遊戲的時候,孩子突然說:“媽媽,你不陪我玩了,就是死了嗎?”聽得我一愣一愣的。“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很好奇。

“因為嬌嬌的奶奶死了,就不陪她玩了。”我想起來了,

前幾天嬌嬌的奶奶去世了。嬌嬌一直是奶奶帶大的,和奶奶感情很深。記得嬌嬌奶奶剛去世時,嬌嬌很不適應。嬌嬌媽媽說,嬌嬌一直找奶奶,最後只好哄她說,因為嬌嬌不聽話,奶奶就不陪她玩了。

所以,當孩子們在一起玩的時候,嬌嬌有時候就會說:“如果你不聽話,你媽媽就會死了,不陪你玩了。”俺家娃就把這話聽進去了。

從此以後,孩子就總是說:“媽媽,你先死一會吧!”“媽媽,你去死吧,

我自己玩。”在孩子眼裡,“死”成了“睡覺”、“休息”的代名詞。該如何告訴孩子“什麼是死亡呢?”對於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他對死亡能理解到什麼程度呢?在孩子眼裡,死亡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孩子和奶奶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各個階段的孩子如何理解死亡。


第一階段,3-5歲,這個階段的孩子認為死亡只是一種“離開”,離開去另一個地方存在。他們開始對“死亡”的概念感興趣,雖然不能理解,但已經能意識到死亡的存在。

第二階段,5-9歲,這個階段的孩子認為死亡是一件可以避免的事情,而且不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例如,一個7歲的孩子儘管已經經歷了爺爺去世,並意識到爺爺永遠不會回來了,但他相信,死亡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第三階段,

9-12歲,這個階段的孩子能夠理解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有生物都得經歷死亡。孩子甚至會因此而變得敏感

墓園裡的孩子

無論多大的孩子,當他第一次接觸死亡時,對死亡的認知都是模糊的。家長與孩子談死亡,首先得自己有一個關於死亡的認識,

才能很好地回答孩子的疑惑。

第一,利用繪本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死亡”

關於生命的繪本很多,例如《我的爺爺變成了幽靈》、《死了一百萬次的貓》、《獾的禮物》、《石獅子》、《安德列的願望》、《祝你生日快樂》、《當鴨子遇見死神》等等,這些繪本或者講述了死亡是什麼,或者講述了去世的過程,或者講述了生者對死者的懷念……它們能幫助孩子面對分離的痛苦,學會珍惜和感恩。

第二,直接了當地和孩子談論死亡

雖然孩子對死亡的理解和年齡有關,但無論對哪一個階段的孩子,都應該直言不諱。因為躲躲閃閃的說辭,只會增加孩子的迷惑。

臺灣高雄師範大學張淑美博士認為,在如何告訴孩子“死亡”這件事上,應該直接告訴他們,並提出“五誡”,即

1、不要說死亡只是睡著了:這會讓孩子希望死者醒來,或者擔心自己睡著了就“死了”。

2、不要說死亡是去旅行:這會讓孩子憎恨死者為什麼不告而別,而且旅行總是會回家的。

3、不要說死者並沒有真正死:這會讓孩子認為死者並沒有真正的死,會疑惑為什麼不回來看他。

4、不要說死者被上帝(神明)帶走了:這會讓孩子視上帝(神明)為敵人。

5、不要說死亡是上天堂或下地獄:這會讓孩子擔心,並且恐懼,自己以後是上天堂享樂,還是下地獄受苦呢?

帶著孩子讀繪本

第三,利用孩子生活中經歷的死亡,讓孩子理解死亡。

可以結合孩子的親身經歷,例如魚缸裡的小魚死了,自己養的小兔子死了,路邊遇到的蜻蜓屍體,新聞報導裡車禍等等,都可以正面積極引導孩子認識死亡是一種自然規律。清明節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在祭奠親人時,父母可以和孩子談談死亡,引導孩子坦然面對死亡。

第四,帶孩子去一些博物館,科學瞭解死亡。

經常帶孩子去博物院、科技館,帶著孩子觀察人是如何出生、成長、老去、死亡的,讓孩子認識生命,理解生命的開始和終結。也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臨終關懷活動,讓孩子親自體驗,學會珍惜生命。

當孩子開始關注“死亡”這個問題時,說明孩子正在長大,是最好地給孩子灌輸生命很寶貴的時機。要讓孩子明白生命只有一次,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對未來充滿希望。死亡雖然可怕,但只要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就不會被嚇到。

墓園裡的孩子

而且旅行總是會回家的。

3、不要說死者並沒有真正死:這會讓孩子認為死者並沒有真正的死,會疑惑為什麼不回來看他。

4、不要說死者被上帝(神明)帶走了:這會讓孩子視上帝(神明)為敵人。

5、不要說死亡是上天堂或下地獄:這會讓孩子擔心,並且恐懼,自己以後是上天堂享樂,還是下地獄受苦呢?

帶著孩子讀繪本

第三,利用孩子生活中經歷的死亡,讓孩子理解死亡。

可以結合孩子的親身經歷,例如魚缸裡的小魚死了,自己養的小兔子死了,路邊遇到的蜻蜓屍體,新聞報導裡車禍等等,都可以正面積極引導孩子認識死亡是一種自然規律。清明節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在祭奠親人時,父母可以和孩子談談死亡,引導孩子坦然面對死亡。

第四,帶孩子去一些博物館,科學瞭解死亡。

經常帶孩子去博物院、科技館,帶著孩子觀察人是如何出生、成長、老去、死亡的,讓孩子認識生命,理解生命的開始和終結。也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臨終關懷活動,讓孩子親自體驗,學會珍惜生命。

當孩子開始關注“死亡”這個問題時,說明孩子正在長大,是最好地給孩子灌輸生命很寶貴的時機。要讓孩子明白生命只有一次,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對未來充滿希望。死亡雖然可怕,但只要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就不會被嚇到。

墓園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