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天津最古老的建築群“天后宮”,也是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

天后宮是天津市現存的著名道教宮觀,主要是為了祭祀道教女神天后。它位於該市南開區古文化街中段,原名天妃宮、小直沽天妃宮、西廟、娘娘宮。

天后宮建於1326年(元泰定三年),原名天妃宮,俗稱娘娘宮,歷經多次重修,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群,也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宗教建築。建築群坐西朝東,面向海河,由山門、牌坊、前殿、大殿等組成,屬典型的中國傳統廟宇式建築。

由於當時海運漕糧,漕船海難不斷發生,而天津是海運漕糧的終點,是轉入內河裝卸漕糧的碼頭,所以,元泰定三年(1326年),皇帝下令建天后宮(當時叫天妃宮)于天津海河三岔河口碼頭附近,供人們奉祀海神天后。水工、船夫、官員在出海或漕糧到達時,都向天后祈福求安。居家百姓沒錢的也來求財,

沒兒的求子,有病的祈免病災。這是古人無法克服海洋、江河險難而求助神靈的消極表現,也反映了苦難民眾的古樸文化心態。

天后宮的主要功能是企求航海安全,是歷代海祭中心,也是古代船工海員娛樂聚會的場所,除了舉行隆重祭祀海神天后的儀式外,

還經常有各種中國特色的酬神演出。據說在每年農曆3月23日為天後媽祖的誕辰,這裡經常舉辦民間花會,吸引了很多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