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共用經濟”再升溫 共用電動車現身成都街頭

在繼共用單車、共用汽車之後,近日,在成都街頭又出現了一個新鮮的“共用經濟”產物——共用電動車,記者瞭解到,共用電動車每小時租賃費為4塊錢,最多可以跑50公里。那共用電動車如何熱使用,

成都市民對此買單麼?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新鮮:共用電瓶車現身成都街頭

3月29日,位於一環路南三段的一排插著鑰匙的亮黃色共用電動車吸引了行人的目光,這個剛出現在街頭的新興事物,很快就引得不少市民圍觀。

記者在現場看到,

這些共用電動車以黃綠色為主,非常顯眼,車聲上掛有成都永久合標車的川A綠色電動車牌照,符合成都市交管部門對電動車的相關要求,車座上還寫有“限搭乘一個12歲以下兒童”的字樣。

公共電動車租賃平臺“八點半”成都經理李明鑫告訴記者,要使用共用電動車,流程非常簡單,只需要註冊、繳納押金,但出於安全考慮,用戶必須要進行實名認證。

據瞭解,這種共用電動車最高時速能達到25公里/小時,

最遠能跑50公里。目前分為月租和日租兩種,日租的價格為34元一天,月租平均下來每天的價格是7元。在未來半個月左右,這個公司還將推出按小時租賃收費的選項,預計是4元每小時。

困擾:充電難找樁、違章難處理

但也有市民提出,

如果在半路上共用電動車沒電了,該怎麼辦呢?李明鑫說,在用戶選擇使用之前,如果共用電動車的在電量低於百分之三十,電動車會提醒用戶選擇其他電量充足的車。但如果是在使用的過程中電量用完的花,就需要使用者自己充電了。

記者還瞭解到,共用電動車公司的巡檢人員能夠通過GPS定位電動車的位置,並看到電動車的電量存儲情況,發現有問題的車輛會及時進行維修或更換。

而對於大夥兒普遍關注的騎車安全問題,李明鑫告訴記者,企業給每一輛電動車都購買了保額一萬元的用戶人身險和保額三千元的車輛險。“我們在軟體上最開始實名認證的時候,會給用戶的一個引導的過程,有一個我們叫“八點學院”,有關於電動車的交規,儘量引導用戶不要違反交規去行駛,如果用戶違反交規行駛,需要自己負責任。”李明鑫表示,

在車輛的設計和用戶引導方面也重點注意了安全問題。

記者瞭解到,目前“八點到”公共電動車租賃平臺在成都已經投放了200輛,分佈在嶽府街、一環路南三段兩個門店點位。而下一步這個公司會以一千輛一千輛的節奏繼續進行投放,預計2017年內,在成都共投放電動車10000輛。

專家:運營成本高 發展困難多

對於共用電動車這一新鮮產物,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副教授劉璐在採訪中指出,相比共用單車,它的發展面臨著更多的問題。

“第一,電動車和自行車還不一樣, 他的硬體成本比較高,維護更麻煩一些;第二,電動車不能淋雨,他的停放要求更高,停在哪裡也是一個問題;第三,電動車的充電問題難以徹底解決,第四,車輛被盜竊的問題,尤其是電動車電瓶被盜要怎麼避免呢?”劉璐認為最重要的是,由於電瓶車的速度比自行車快,它更容易產生一些交通事故,如果肇事者逃逸了,怎麼處理也是讓人傷腦筋的問題。

劉璐還指出,共用電動車針對的是3到10公里的出行市場,這就直接和目前主流網約車形成了競爭關係,但共用電動車的優勢並不明顯,這是特別值得考慮的問題。

另一方面,劉璐也指出,越來越多“共用經濟”產物橫空出世,對政府的監督提出了新的考驗,如何規範和監管共用電動車,是相關職能部門需要關注的。

四川台記者 鄧雅薪 報導

相比共用單車,它的發展面臨著更多的問題。

“第一,電動車和自行車還不一樣, 他的硬體成本比較高,維護更麻煩一些;第二,電動車不能淋雨,他的停放要求更高,停在哪裡也是一個問題;第三,電動車的充電問題難以徹底解決,第四,車輛被盜竊的問題,尤其是電動車電瓶被盜要怎麼避免呢?”劉璐認為最重要的是,由於電瓶車的速度比自行車快,它更容易產生一些交通事故,如果肇事者逃逸了,怎麼處理也是讓人傷腦筋的問題。

劉璐還指出,共用電動車針對的是3到10公里的出行市場,這就直接和目前主流網約車形成了競爭關係,但共用電動車的優勢並不明顯,這是特別值得考慮的問題。

另一方面,劉璐也指出,越來越多“共用經濟”產物橫空出世,對政府的監督提出了新的考驗,如何規範和監管共用電動車,是相關職能部門需要關注的。

四川台記者 鄧雅薪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