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許家印成中國首富 許家印背後的中植系

據福布斯最新資料顯示,恒大集團(03333)創辦人兼董事長許家印以身價391億美元資產,成為中國新首富,超越騰訊(00700)主席馬化騰及阿裡巴巴主席馬雲。

中國恒大午間收盤上漲5.61%,報28.25港元/股。截至目前,公司已經實現連續6個交易日上漲,期間累計漲幅超25%。今年以來,恒大股價已累計上漲逾480%。

恒大集團世界最大房地產企業。許家印表示,經過多年發展,恒大已經完成了多元化的產業佈局和轉型,他總結為“兩個完成”和“一個開始”。

第一個完成,

是恒大已經完成了多元化的產業佈局,最終定型為四大產業集團——地產、金融、健康、文化旅遊。

第二個完成,即恒大已完成轉型。由原來單一的房地產業轉型為地產+服務業。其中,恒大金融定位在“服務社會”。

具體到恒大的金融產業,他介紹,目前恒大已參股、控股了銀行、保險、互聯網金融。

提到2017年的目標,許家印表示要向全牌照進軍,金融集團要實現參股、控股銀行、保險、證券、信託、公募基金、互聯網金融等金融的全牌照目標。

現在我們看看許家印與信託的千絲萬縷的關係。

前期轟轟烈烈的恒大收購萬科的91.1億元,據說是通過中融信託成立信託計畫募集得來。中融信託可謂來頭不小。

中融信託,前身為哈爾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87年。註冊地為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嵩山路33號,主要辦公地為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武定侯街2號。

據中融信託公司官網介紹,

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央企恒天集團下屬A+h股上市公司)、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及瀋陽安泰達商貿有限公司分別持股37.47%、32.99%、21.54%和8.01%。

2015年,中融信託營業總收入65.88億元,同比增長19%;總資產管理規模7805.33億元,同比增長8%;創造淨利潤26.05億元,同比增長7.06%。上述資料連續7年實現正增長。年報顯示,在6699億信託資產中投向實業的有34.3%、金融機構29.12%、基礎產業的占比15.75%,

證券市場10.77%、房地產6.82%、其他類3.24%。

2014年,中融信託曾提出計畫在未來3-5年內,由單純的“資金提供者”向“綜合資產管理者”的角色轉型,重點發展私募投行、資產管理、財富管理“三駕馬車”。

中融信託一直是恒大的鐵杆合作夥伴。

據媒體公開報導,2010年房地產市場限購之後,

房地產信託紅極一時,中融信託抓住機遇,大量發行房地產信託,短短兩年間,其房地產業務的占比超過30%,兩倍于同行。

由於風格彪悍,中融信託曾在2010年被銀監會叫停此類業務,但這並不妨礙中融信託的迅猛增長。

在此背後,曾經業界大亨“恒大地產”信用風險一路陡升,只有中融信託還與之保持合作。不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恒大表示:我們跟信託公司合作,都是跟以往關係很牢固的客戶,不論是信託募集還是信託兌付,我們都是按著合同辦的,沒有一例違約的。對此,中融信託內部人士也坦言:他們與恒大的合作關係很穩固。

2015年,恒大西成、禦景等項目的融資中都還能見到中融信託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中融信託另一個身份是中植系旗下重要的資金平臺。

在群雄逐鹿的A股名利場,德隆、明天、方正等“資本系”輪番登場,其投資風格和套利路徑各具千秋。“中植系”或許是其中最低調的一個——法律意義上,它未控制哪怕一家上市公司,卻在十餘家公司的資本運作中潛藏。

中植系“實際控制”的中融信託是起點、亦是樞紐,它承擔原始資金融通職責,又是未來與上市公司合作的重要籌碼。

“中植系”通過中融信託籌措資金、收購原始資產,隨後參與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獲得股權或現金,進而與上市公司及其關聯方合作,再通過中融信託籌措資金繼續並購資產,如此循環往復。最精妙的是,中植系最終掌控這一運作鏈條上各環節。

中植系的幕後掌門人是常年隱身幕後的解直錕。

據美爾雅(600107)公開披露,解直錕直接持有或控制5%以上股份的境內外上市公司共18家,除了控股或擁有控制權的上述3家,其他15家分別為康勝股份、超華科技(002288)、中南重工、驊威文化(002502)、天龍集團(300063)、物產中拓(000906)、興業礦產、格林美(002340)、寶德股份(300023)、荃銀高科(300087)、金洲慈航(000587)、老恒和釀造(02226.HK)、法爾勝、佳都科技(600728)、大名城(600094)。

公開資料顯示,解直錕畢業於黑龍江省委黨校,1991年前是黑龍江省伊春市五營區印刷廠的一名工人,升任廠長,後成立公司,靠兼併、收購不良資產,完成原始積累。中植集團起初的主營業務是造紙材,和其印刷廠的經歷明顯分不開。集團之後延伸業務至房產開發。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不論是信託募集還是信託兌付,我們都是按著合同辦的,沒有一例違約的。對此,中融信託內部人士也坦言:他們與恒大的合作關係很穩固。

2015年,恒大西成、禦景等項目的融資中都還能見到中融信託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中融信託另一個身份是中植系旗下重要的資金平臺。

在群雄逐鹿的A股名利場,德隆、明天、方正等“資本系”輪番登場,其投資風格和套利路徑各具千秋。“中植系”或許是其中最低調的一個——法律意義上,它未控制哪怕一家上市公司,卻在十餘家公司的資本運作中潛藏。

中植系“實際控制”的中融信託是起點、亦是樞紐,它承擔原始資金融通職責,又是未來與上市公司合作的重要籌碼。

“中植系”通過中融信託籌措資金、收購原始資產,隨後參與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獲得股權或現金,進而與上市公司及其關聯方合作,再通過中融信託籌措資金繼續並購資產,如此循環往復。最精妙的是,中植系最終掌控這一運作鏈條上各環節。

中植系的幕後掌門人是常年隱身幕後的解直錕。

據美爾雅(600107)公開披露,解直錕直接持有或控制5%以上股份的境內外上市公司共18家,除了控股或擁有控制權的上述3家,其他15家分別為康勝股份、超華科技(002288)、中南重工、驊威文化(002502)、天龍集團(300063)、物產中拓(000906)、興業礦產、格林美(002340)、寶德股份(300023)、荃銀高科(300087)、金洲慈航(000587)、老恒和釀造(02226.HK)、法爾勝、佳都科技(600728)、大名城(600094)。

公開資料顯示,解直錕畢業於黑龍江省委黨校,1991年前是黑龍江省伊春市五營區印刷廠的一名工人,升任廠長,後成立公司,靠兼併、收購不良資產,完成原始積累。中植集團起初的主營業務是造紙材,和其印刷廠的經歷明顯分不開。集團之後延伸業務至房產開發。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