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薑斯憲:高等教育要堅持立德樹人 落實“四個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

從全域和戰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事關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堅持立德樹人,落實“四個服務”,推進高校思政工作再上新水準,是貫徹落實講話精神及黨中央治國理政新戰略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是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必須作為。

回望歷史:

高校思政工作關乎社會穩定和國家命運

今年是高考制度恢復40周年。40年前,再次複出工作的鄧小平同志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巨大勇氣領導和推動了思想解放和撥亂反正。在教育領域,他帶頭推翻了“兩個估計”的錯誤判斷,提出了“知識份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等著名論斷,作出了恢復高考等重大政治決策。廣大知識份子獲得莫大的精神激勵,高校師生以忘我的熱情投身於工作和學習,成為改革開放的堅定支持者。

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漸次展開,知識份子群體的思想狀況出現了一些波動。究其原因,一方面,上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主要集中在經濟領域,它極大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壯大了國家的綜合實力,改善了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但從相對比較看,改革所惠及的主要群體是率先在商品經濟領域中奮力搏擊的人,而知識份子尤其是教師、醫生、科學家等群體經濟收入增長幅度偏低。

於是就有了“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抱怨,也有了像“窮得像個教授”“傻得像個博士”之類的調侃。另一方面,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國門打開後,知識份子最早瞭解到我們國家經濟、科技、文化各個方面與世界先進國家的巨大差距,最先接觸到西方的意識形態和社會思潮,一些知識份子由此而產生了對西方的經濟制度乃至政治制度的憧憬甚至崇拜。
這種情況也直接影響到青年學生的價值判斷和社會認同。

思政工作絕不僅僅是關乎高校的穩定和發展,更關乎社會的穩定、關乎國家的命運。黨中央做出了重要決斷,那就是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不動搖,並據此對各領域、各方面做出了新的部署。中央決定,對高等學校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從制度上把人才培養的前沿陣地抓在黨的手上。

與此同時,在國家財政尚不寬裕的情況下,黨中央下決心啟動了“211”工程,面向21世紀建設100所重點大學。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例要逐步達到4%。可以說,我國的高等教育是從那時起步入了健康發展的康莊大道。

從容自信:

深刻把握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變與不變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高校思政工作也面臨著新形勢、新問題和新挑戰,我們要從容自信,深刻把握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變與不變,增強問題意識,遵循教育規律。

首先,高等教育的規模和品質取得巨大提升。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不足2%上升到去年的42.7%。不敢肯定“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古人”。

與此同時,高等教育品質顯著提高。上海軟科發佈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顯示,中國內地知名大學在過去13年間的國際學術排名普遍上升了200位以上。英國QS“2016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已有4所中國內地大學進入世界百強。《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2016年全球頂尖大學排行榜”中,中國內地29所大學躋身全球前500強,超越日本(15所)成為亞洲龍頭。這類排行未見得十分科學準確,也不應成為我們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指揮棒。但它所反映的發展趨勢則是不爭的事實。我們應當對中國高等教育今天的成就和未來發展充滿自信!

其次,師資隊伍水準和結構發生深刻變化。

以上海交大為例,在不足3000名專任教師中,有近2000人具有海外一年以上學習或工作經歷,其中約800人具有海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每年還有數百位外籍教師到校內來長期或短期授課或合作研究,總體上看,我們的老師通過發表學術論文、參加學術會議、開展合作科研及聯合培養研究生等多種方式,開展了廣泛的國際交流合作,走在了國內高校前列。這是值得欣喜的,也是我們必須堅持的,我們一定要善於從總體上分析判斷國際交流合作的得失。要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求賢若渴的誠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絕不能因少數不成功的引進人才或合作專案就止步不前,更不能因為我們在國際化方面取得了成就而固步自封。

當然,我們也必須清醒看到在高度對外開放條件下對教師進行思想教育和引領的重要性和艱巨性。這也是這次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傳遞的一個重要思想。我們既要高度信任緊緊依靠高層次人才,又要切實加強對他們的思想引領。絕大多數海歸教師在國外學習或工作期間,是在大學、科研機構等象牙塔里面度過的,切身感受到的大多是比較親切和正面的東西。回國工作以後,一般有個適應期,也會發表一些“以彼之長比己之短”的意見乃至抱怨。對此,我們應以虛懷若谷的態度傾聽,積極吸收廣大教師包括海歸教師的合理化建議。同時,也要主動開展思想引導,及時疏導負面情緒,最大限度地激發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

第三,學生的國際化程度空前提高。

去年,我校本科生畢業前有赴海外遊學經歷的比例達到40%以上,本科畢業後赴海外知名大學深造的比例接近1/3。與此同時,有6000多人次海外學生在交大校園攻讀學位或非學位課程。在高歌猛進的國際合作交流中,也有新的挑戰和考驗,例如,如何有效引導我們的學生在幾乎沒有防火牆的西方思想文化氛圍中堅定理想、熱愛祖國、學會分辨、懂得取捨,是我們必須認真研究的問題。又例如,如何讓外國留學生在得到高水準學術培養的同時,更多地瞭解中國的發展歷程和制度選擇,成為知華友華力量,也需要我們去突破。

當然,還可以舉出許多重大變化,比如研究型大學發展對教書育人的正面和負面影響,資訊化的高度發展對大學生思想意識、知識結構和學習方式的深刻影響,以及全球化和我國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背景下的高校辦學使命的變化等等。

雖然有這麼多變化,但也有許多是不變的。與上世紀80年代比較,雖然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階段變了,但是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沒有變。雖然高校的功能拓展了,但是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中心地位沒有變。雖然高校的辦學自主權擴大了,但堅持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基本要求沒有變。雖然高校師生更加多元化、國際化了,但是党對廣大知識份子的信任和厚望沒有變。

在堅守底線保持定力的同時,我們又要與時俱進、主動求變,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範疇、載體乃至觀念上不斷創新,切實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砥礪奮進:

提升高校思政水準落實“四個服務”

2016年12月,中央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事關高等教育事業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指明了我國高校所處的歷史方位和承擔的職責使命。其中,總書記特別強調,“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儘管經濟社會發展賦予高校不少使命和功能,但高校的根本還是培養人才”。學校黨委深入學習領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要求,在全校形成了“立德樹人謀發展,紮根中國創一流”的高度共識和行動方案。

1.牢牢把握“四個服務”這個辦學治校的根本落腳點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既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又是幾代交大人為之不懈奮鬥的交大夢想。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也完全有信心和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但是必須清醒認識到,追求世界一流的辦學指標不是學校發展的根本目的,更不是辦學的指揮棒。上海交通大學“因圖強而生”,從誕生之日起就努力在國家、民族乃至人類進步中定位自身。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我們要更加自覺地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服務”明確要求,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這既是我們紮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實踐性路徑,更是辦學治校的根本落腳點。

2.進一步貫徹落實好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是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核心內容,是一個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完善的好制度。但是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去執行。因此,發揮我們的制度優勢,必須堅持制度建設與人的教育兩手抓。

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之後,大家普遍認為,高校黨委在管黨治黨、辦學治校方面的責任更重了。作為黨委書記,不能推卸自己的政治責任,但黨委集體領導不是書記個人領導,黨委決定重大事項不等於黨委包攬全部行政事務。毋庸諱言,中央關於高校黨委的職責要求與高等教育法中關於校長的職責要求是存在一些重疊之處的,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很難精確界定各自的職責邊界,需要從不同學校的實際去探索實踐。但有若干原則應當明確。

首先要把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作為中國特色現代大學治理體系的核心,並進一步落實到各個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管理運行之中。我校黨政領導班子在學習討論後形成的基本共識是,學校的所有職能部門和各院系都要對黨委負責,也要對校長負責。不必過分區別哪些是黨委部門,哪些是行政部門;哪些是黨務幹部,哪些是行政幹部。去年,我們把黨委辦公室與校長辦公室合併為黨政辦公室,把規劃發展處和黨委改革與發展研究室合署辦公,把校院領導的季度交流會由原先的黨委和行政分別召開改為共同組織等,目的都是要把黨委領導和校長負責有機融合起來,增強工作合力。近年來,我校形成了每年召開兩次校領導班子務虛會、兩次全委會、兩次幹部大會的學期重大工作任務醞釀、決策、部署鏈條。同時,每週交替舉行一次黨委常委(擴大)會和校長辦公會,黨委常委會擴大到非中共的校領導,主要是對三重一大事項做出決策。校長辦公會決定日常管理事務,同時醞釀討論重大議題。書記、副書記作為班子成員也參加校長辦公會,以便及時瞭解情況、參與決策。同時,作為一種制度性安排,堅持每週書記校長交流一次,及時溝通情況交換意見,幾年下來效果較好。

3.旗幟鮮明地推進立德樹人、教書育人

這次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不僅強調要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也特別強調了要加強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和對教師的思想政治引領。

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通道。教師的教育教學、日常言行,對學生有重要影響。如果教師自身的師德有問題,在培養學生過程中,就難以立德樹人,甚至會誤人子弟。一個時期以來,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成為一個相對薄弱的領域。反映在教師的准入條件、從教規範和思想引領都不盡完善甚至存在一定偏差。今年4月,我校專門召開全校“立德樹人、教書育人”部署推進會,成立了黨委教師工作委員會和黨委教師工作部,統籌推進教育者“明道、通道”,“立德、樹信”,強化“立德樹人、教書育人”責任擔當。我們構建了學校教書育人獎勵體系,加大對教書育人的獎勵力度,提升獎勵覆蓋面,重點獎勵在教書育人方面工作表現突出的一線教師,包括思政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等,並將獎勵與教師的職業發展和職務晉升關聯,在全校旗幟鮮明地宣導“立德樹人、教書育人”是教師第一職責的導向。同時,研究制定《上海交通大學教職工違規違紀處理辦法(試行)》,對有師德禁行行為的教師,實行“一票否決”,並依法依規給予相應處理。力爭通過鮮明導向和科學公正的評價規則,使教書育人在交大校園蔚然成風,使“學在交大”成為師生、校友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

要切實把握好對教師“四個統一”的要求。總書記強調,教師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這是新時期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思想和根本遵循。要努力使廣大教師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擔負起先進思想文化傳播者、党執政治國堅定支持者和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的責任和使命。

4.凸顯價值引領,構建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凸顯價值引領,強化“教育增值”。教育增值不僅要體現在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提高上,更要體現在遠大的理想志向和濃厚的專業志趣上,因此我們提出了“價值引領、知識探究、能力培養和人格養成”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總要求,並不斷探索加強學生思政工作的實效性、針對性等問題。

切實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對於課堂主管道,每門課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走進學生、親近學生、欣賞學生,提高親和力和針對性,找准切入點、痛點、共鳴點,把思想政治教育變成陽光和雨露,融入到對學生的教學指導、關心説明和服務保障等日常工作中去。學生在哪裡,思政工作的舞臺就在哪裡,專業教育與思想教育相結合、課內課外相結合、校內校外相結合、線上線下相結合、自教與他教相結合,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來、綻放魅力。

充分運用網路等新媒體、新工具、新方式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把深刻的道理通過鮮活的教育載體與表現形式講得透徹、講得生動、講得有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去年在學生期末考試和放寒假之際,上海交通大學官方微信推出了“上海交大史上最難期末考題”專題策劃。圍繞父母與子女親情話題,以期末考題的形式,向所有人發出了“子女對父母的愛,總共有多少公里?”的追問。該專題在文案和長圖設計上,與真實考卷形式保持一致,“考題”答案是“最後一公里”,呼籲青年學生放假在家多陪父母。官微一經發佈,引發師生和社會各界的強烈共鳴,各大媒體紛紛跟進報導,並入選《意林》雜誌,新華社刊發時評《教育時評:“史上最難考題”難在題目之外》,取得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堅持立德樹人,落實“四個服務”,辦好中國特色世界水準的現代教育,是廣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神聖職責。讓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部署要求,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水準,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原載於《中國高等教育》2017年第17期

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高校思政工作也面臨著新形勢、新問題和新挑戰,我們要從容自信,深刻把握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變與不變,增強問題意識,遵循教育規律。

首先,高等教育的規模和品質取得巨大提升。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不足2%上升到去年的42.7%。不敢肯定“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古人”。

與此同時,高等教育品質顯著提高。上海軟科發佈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顯示,中國內地知名大學在過去13年間的國際學術排名普遍上升了200位以上。英國QS“2016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已有4所中國內地大學進入世界百強。《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2016年全球頂尖大學排行榜”中,中國內地29所大學躋身全球前500強,超越日本(15所)成為亞洲龍頭。這類排行未見得十分科學準確,也不應成為我們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指揮棒。但它所反映的發展趨勢則是不爭的事實。我們應當對中國高等教育今天的成就和未來發展充滿自信!

其次,師資隊伍水準和結構發生深刻變化。

以上海交大為例,在不足3000名專任教師中,有近2000人具有海外一年以上學習或工作經歷,其中約800人具有海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每年還有數百位外籍教師到校內來長期或短期授課或合作研究,總體上看,我們的老師通過發表學術論文、參加學術會議、開展合作科研及聯合培養研究生等多種方式,開展了廣泛的國際交流合作,走在了國內高校前列。這是值得欣喜的,也是我們必須堅持的,我們一定要善於從總體上分析判斷國際交流合作的得失。要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求賢若渴的誠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絕不能因少數不成功的引進人才或合作專案就止步不前,更不能因為我們在國際化方面取得了成就而固步自封。

當然,我們也必須清醒看到在高度對外開放條件下對教師進行思想教育和引領的重要性和艱巨性。這也是這次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傳遞的一個重要思想。我們既要高度信任緊緊依靠高層次人才,又要切實加強對他們的思想引領。絕大多數海歸教師在國外學習或工作期間,是在大學、科研機構等象牙塔里面度過的,切身感受到的大多是比較親切和正面的東西。回國工作以後,一般有個適應期,也會發表一些“以彼之長比己之短”的意見乃至抱怨。對此,我們應以虛懷若谷的態度傾聽,積極吸收廣大教師包括海歸教師的合理化建議。同時,也要主動開展思想引導,及時疏導負面情緒,最大限度地激發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

第三,學生的國際化程度空前提高。

去年,我校本科生畢業前有赴海外遊學經歷的比例達到40%以上,本科畢業後赴海外知名大學深造的比例接近1/3。與此同時,有6000多人次海外學生在交大校園攻讀學位或非學位課程。在高歌猛進的國際合作交流中,也有新的挑戰和考驗,例如,如何有效引導我們的學生在幾乎沒有防火牆的西方思想文化氛圍中堅定理想、熱愛祖國、學會分辨、懂得取捨,是我們必須認真研究的問題。又例如,如何讓外國留學生在得到高水準學術培養的同時,更多地瞭解中國的發展歷程和制度選擇,成為知華友華力量,也需要我們去突破。

當然,還可以舉出許多重大變化,比如研究型大學發展對教書育人的正面和負面影響,資訊化的高度發展對大學生思想意識、知識結構和學習方式的深刻影響,以及全球化和我國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背景下的高校辦學使命的變化等等。

雖然有這麼多變化,但也有許多是不變的。與上世紀80年代比較,雖然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階段變了,但是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沒有變。雖然高校的功能拓展了,但是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中心地位沒有變。雖然高校的辦學自主權擴大了,但堅持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基本要求沒有變。雖然高校師生更加多元化、國際化了,但是党對廣大知識份子的信任和厚望沒有變。

在堅守底線保持定力的同時,我們又要與時俱進、主動求變,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範疇、載體乃至觀念上不斷創新,切實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砥礪奮進:

提升高校思政水準落實“四個服務”

2016年12月,中央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事關高等教育事業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指明了我國高校所處的歷史方位和承擔的職責使命。其中,總書記特別強調,“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儘管經濟社會發展賦予高校不少使命和功能,但高校的根本還是培養人才”。學校黨委深入學習領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要求,在全校形成了“立德樹人謀發展,紮根中國創一流”的高度共識和行動方案。

1.牢牢把握“四個服務”這個辦學治校的根本落腳點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既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又是幾代交大人為之不懈奮鬥的交大夢想。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也完全有信心和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但是必須清醒認識到,追求世界一流的辦學指標不是學校發展的根本目的,更不是辦學的指揮棒。上海交通大學“因圖強而生”,從誕生之日起就努力在國家、民族乃至人類進步中定位自身。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我們要更加自覺地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服務”明確要求,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這既是我們紮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實踐性路徑,更是辦學治校的根本落腳點。

2.進一步貫徹落實好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是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核心內容,是一個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完善的好制度。但是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去執行。因此,發揮我們的制度優勢,必須堅持制度建設與人的教育兩手抓。

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之後,大家普遍認為,高校黨委在管黨治黨、辦學治校方面的責任更重了。作為黨委書記,不能推卸自己的政治責任,但黨委集體領導不是書記個人領導,黨委決定重大事項不等於黨委包攬全部行政事務。毋庸諱言,中央關於高校黨委的職責要求與高等教育法中關於校長的職責要求是存在一些重疊之處的,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很難精確界定各自的職責邊界,需要從不同學校的實際去探索實踐。但有若干原則應當明確。

首先要把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作為中國特色現代大學治理體系的核心,並進一步落實到各個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管理運行之中。我校黨政領導班子在學習討論後形成的基本共識是,學校的所有職能部門和各院系都要對黨委負責,也要對校長負責。不必過分區別哪些是黨委部門,哪些是行政部門;哪些是黨務幹部,哪些是行政幹部。去年,我們把黨委辦公室與校長辦公室合併為黨政辦公室,把規劃發展處和黨委改革與發展研究室合署辦公,把校院領導的季度交流會由原先的黨委和行政分別召開改為共同組織等,目的都是要把黨委領導和校長負責有機融合起來,增強工作合力。近年來,我校形成了每年召開兩次校領導班子務虛會、兩次全委會、兩次幹部大會的學期重大工作任務醞釀、決策、部署鏈條。同時,每週交替舉行一次黨委常委(擴大)會和校長辦公會,黨委常委會擴大到非中共的校領導,主要是對三重一大事項做出決策。校長辦公會決定日常管理事務,同時醞釀討論重大議題。書記、副書記作為班子成員也參加校長辦公會,以便及時瞭解情況、參與決策。同時,作為一種制度性安排,堅持每週書記校長交流一次,及時溝通情況交換意見,幾年下來效果較好。

3.旗幟鮮明地推進立德樹人、教書育人

這次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不僅強調要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也特別強調了要加強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和對教師的思想政治引領。

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通道。教師的教育教學、日常言行,對學生有重要影響。如果教師自身的師德有問題,在培養學生過程中,就難以立德樹人,甚至會誤人子弟。一個時期以來,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成為一個相對薄弱的領域。反映在教師的准入條件、從教規範和思想引領都不盡完善甚至存在一定偏差。今年4月,我校專門召開全校“立德樹人、教書育人”部署推進會,成立了黨委教師工作委員會和黨委教師工作部,統籌推進教育者“明道、通道”,“立德、樹信”,強化“立德樹人、教書育人”責任擔當。我們構建了學校教書育人獎勵體系,加大對教書育人的獎勵力度,提升獎勵覆蓋面,重點獎勵在教書育人方面工作表現突出的一線教師,包括思政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等,並將獎勵與教師的職業發展和職務晉升關聯,在全校旗幟鮮明地宣導“立德樹人、教書育人”是教師第一職責的導向。同時,研究制定《上海交通大學教職工違規違紀處理辦法(試行)》,對有師德禁行行為的教師,實行“一票否決”,並依法依規給予相應處理。力爭通過鮮明導向和科學公正的評價規則,使教書育人在交大校園蔚然成風,使“學在交大”成為師生、校友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

要切實把握好對教師“四個統一”的要求。總書記強調,教師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這是新時期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思想和根本遵循。要努力使廣大教師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擔負起先進思想文化傳播者、党執政治國堅定支持者和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的責任和使命。

4.凸顯價值引領,構建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凸顯價值引領,強化“教育增值”。教育增值不僅要體現在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提高上,更要體現在遠大的理想志向和濃厚的專業志趣上,因此我們提出了“價值引領、知識探究、能力培養和人格養成”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總要求,並不斷探索加強學生思政工作的實效性、針對性等問題。

切實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對於課堂主管道,每門課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走進學生、親近學生、欣賞學生,提高親和力和針對性,找准切入點、痛點、共鳴點,把思想政治教育變成陽光和雨露,融入到對學生的教學指導、關心説明和服務保障等日常工作中去。學生在哪裡,思政工作的舞臺就在哪裡,專業教育與思想教育相結合、課內課外相結合、校內校外相結合、線上線下相結合、自教與他教相結合,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來、綻放魅力。

充分運用網路等新媒體、新工具、新方式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把深刻的道理通過鮮活的教育載體與表現形式講得透徹、講得生動、講得有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去年在學生期末考試和放寒假之際,上海交通大學官方微信推出了“上海交大史上最難期末考題”專題策劃。圍繞父母與子女親情話題,以期末考題的形式,向所有人發出了“子女對父母的愛,總共有多少公里?”的追問。該專題在文案和長圖設計上,與真實考卷形式保持一致,“考題”答案是“最後一公里”,呼籲青年學生放假在家多陪父母。官微一經發佈,引發師生和社會各界的強烈共鳴,各大媒體紛紛跟進報導,並入選《意林》雜誌,新華社刊發時評《教育時評:“史上最難考題”難在題目之外》,取得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堅持立德樹人,落實“四個服務”,辦好中國特色世界水準的現代教育,是廣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神聖職責。讓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部署要求,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水準,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原載於《中國高等教育》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