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教師編制改革打響第一槍,校長、教師1700多人實行全員聘任

教師改革的第一槍由濟南高新區打響,1700多名教師主動放下“鐵飯碗”了,全員聘任制、解聘制、“KPI”考核……這一次改革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首先為大家解釋一下KPI考核,這不同於一般的績效,

KPI考核旨在引導員工的注意力方向,更加關注公司整體業績指標、部門重要工作領域及個人關鍵工作任務。可以有效的節省考核成本,從管理效用來看,也能用來檢測管理中存在的關鍵問題。)

9月1日開學前的一周,濟南高新區的34所學校紛紛召開全體教師大會,宣佈《濟南高新區教育系統崗位聘任管理辦法(試行)》等3個檔,其中,大家熱議已久的“全員崗位聘任”詳細方案發放到每個教師的手中。

3天考慮期裡,全校教師自願申請比例達到80%及以上,學校便可申報進入崗位聘任管理體系。

濟南高新區教師編制改革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取消編制,有人歡喜有人憂。對於這樣的改革,在工資上最大的影響就是多勞多得,這讓很多優秀的教師更加有了動力,並且老師也就有了憂患意識,考核不合格就會被解聘,這樣更加讓老師注重教學品質等方面。

並且全員聘任,意味著從校長到管理幹部再到教師,編制全部“拿下”。按照崗位聘任管理辦法,所有申報的學校,全體教職工全部納入濟南高新區基礎教育集團(以下簡稱“高新教育集團”)管理,“學校人”不存在了,只有“集團人”。

沒有“身份”,人員靠崗位管理。高新教育集團打破身份界限,實行企業化管理,原有身份由相關部門封存入檔。實行“檔案工資與實際薪酬相分離、幹部人事檔案管理與合同聘任管理相分離”的“雙軌運行”管理。

在操作過程中,由高新教育集團與聘任人員簽訂聘任合同,期滿後合同自然解除,根據考核結果重新履行聘任程式。考核合格的,續聘;不合格的,解聘。

其實對於這一改革,小編覺得最大的好處是使得教師隊伍中的一些抱住“鐵飯碗”在教學上不用心的教師不能再悠閒度日了,並且有解聘的存在保持了教師隊伍的優秀率,

更加有利於教師隊伍的發展,保證了教師隊伍的品質。並且這一做法對於那些努力的教師在工資也是最好的獎勵。

任聘制度是對這次改革不僅是教師,校長也一樣是一年一聘,不合格的照樣要“下崗”。改革後,只要踏踏實實地幹就有回報,是否有“編制”將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崗位和責任,大鍋飯就這樣被打破。

今年6月16日,濟南高新區將24所中小學的“一把手”崗位空出來,

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共有104人報名,最終24人競聘成功。這在濟南教育界尚屬首次。

24位校長中,只有4位是繼續留任。校長不是組織任命的,而是憑著真本事留下的。僅教職工答辯環節就很嚴格,如果通過率達不到80%就會直接被刷下。"教職工"這關過了,才能參加專家評審。有一些校長因為沒有得到教職工的認可,而沒能進入後面的考核。

待遇福利直接和“KPI”掛鉤,職稱晉級成為“過去式”,根據考核管理辦法,學校按學年度考核,教職工按月、學期和學年度進行考核。其中,學校的學年度“KPI”考核分值和每一個教職工息息相關,這些也都是改革的內容。

對於這一次的改革,可以說是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對於後續還需要繼續完善關注,這一步不止是山東在看著,有更多人在觀望這次改革的成果。

濱州中公教育 2017-09-13

更多公考資訊請查看:http://mudanjiang.offcn.com/

公眾號請關注牡丹江中公教育(mdjoffcn)

事業單位考試:樹立良好考場心態的十個方法

一、強化自信

不管你現在是成績拔尖,還是跟別人有一定差距,千萬別忘了每天都帶著信心起床。不論個人情況怎樣,每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的同學基礎扎實根底深,不論中考如何變,都能遊刃有餘;有的同學思維靈活敏捷,有一定的創新思維,理解能力強,對考創新的活題尤為適應;有的同學閱讀面廣,視野開拓,心理素質好,抗挫能力強,善於超水準發揮。不管怎樣,在中考前夕,對於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要過多自我責備,要多看、多想、多憶自己的長處和潛力,激發自信心。

每一個有傑出成就的人,在其生活和事業的旅途中,無不以堅強的自信為先導。希爾頓是世界酒店大王,現在他的酒店分支機搆遍佈世界各地,但他起家時僅有200美金。是什麼使他獲得成功呢?希爾頓回答說:只有兩個字,那就是“自信”。

可見,信心孕育著成功,信心能使你創造奇跡。拿破崙說:“在我的學典裡沒有不可能這一字眼。”正是這種自信激發了他無比的智慧與潛能,使他成為橫掃歐洲的一代名將。

在現實中,自信不一定能讓你成功的話,那麼丟失信心就一定會導致失敗。很多成績優秀在同學在中考中失利,他們不是輸在知識能力上,而是敗在信心上。

二、優化情緒

心理學認為,人的學習生活中,情緒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象染色劑,使人的學習生活染上各種各樣的色彩。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老婆婆非常疼愛她的兩個女兒,這兩個女兒均為小販,一個賣雨傘,一個賣布鞋,這個婆婆晴天擔心大女兒的傘賣不出去,整天哭泣,雨天又擔心小女兒的布鞋賣不出去,又整天淚流。街鄰叫她哭婆婆。後來一位先生開啟她說:“我為你感到高興。晴天您的大女兒的傘賣得好,雨天小女兒的鞋賣得俏。”婆婆聽後,臉色馬上轉陰為晴,由哭到笑,街鄰又叫她笑婆婆。

哭婆婆變為笑婆婆的故事說明:同一件事,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情緒就不同,結果就兩樣。變換角度看問題,情緒自然調整過來了。在迎考複習和中考中,要學會轉移情緒,將自己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

在情緒緊張的時候,聽聽輕音樂,哼哼小調,或伸伸手,彎彎腰,搖搖脖子,扭扭屁股;或漫步戶外,看看雲霞,聽聽蛙聲;或與同學聊聊天,講講趣事,幽默幽默。考場上可做做深呼吸、望望窗外。通過這些,調節了心理,優化了情緒。

三、自我減壓

臨考前降低心理預期目標,不要老想著一定要考上好高中,考上名牌高中。要知道中考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階段並不是全部。只要以平常心對待考試,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水準就是勝利。

以怎樣的心態對待複習與考試,對進入最佳狀態關係很大。若把複習與考試看成一種挑戰,會激發自己很快進入狀態;把它看成一種鍛煉,會以平和的心態投入;把它看成一次機會,會以積極的心態迎接。

四、自我質辯

自我質辯是心態自我調整的良方之一。比如,有“離中考越近,便越擔心自己能力”的憂慮的同學,不妨進行如下自我質辯:自問:這種擔心必要嗎?自答:毫無必要,平時自己一向學習認真,雖不十分優秀,但只要認真做好考前準備,正常發揮,這次考試完全可以考好,根本不必為這無端的擔心而苦惱。

又問:這種擔心有利嗎?自答:沒有,它有百害無一利,它鬆懈人的鬥志,轉移人注意目標,若不及早排除,到考後將悔之晚矣。

再問:我該怎麼辦呢?自答:最要緊的是對考試充滿自信,要有條不紊的地組織複習,扎扎實實地做好考前準備。通過這樣自我質辯,心中的擔憂也就化解了。

五、積極暗示

積極暗示能強化自己的信心,消除煩惱。消極暗示會降低人的信心,徒增憂心。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積極暗示,自我打氣。“我行,我一定行”,“我潛力大”,“我進步大”,“我喜歡挑戰”。

如遇到自己實在解不出的題難題也不要憂心忡忡。從狐狸吃葡萄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啟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這並不是“自欺欺人”,而是“聰明過人”之處。面對一顆自己確實吃不到的葡萄,與其在架下上竄下跳白費力,還不如說這顆葡萄是酸的,另找甜的——自己熟悉的、力所能及的,以長補短,同樣可以成功。

通過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驅散憂鬱,克服怯懦,恢復自信,激發興奮點,把自己的心態、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

六、潛心每一步

淡化對中考的神聖感與高不可攀感,集中注意力關注如何扎扎實實地走好每一步。瓦倫達是美國著名的鋼索雜技演員,人在離地幾十米的高空走鋼索,沒任何安全保護措施,險象可想而知。但瓦倫達毫不畏懼,每戰必勝。

有人問他成功的決竅,他說:“我走鋼索時,從不想到目的地,只想走鋼索這一件事,專心致志走好每一步,不管得失。”後來心理學把這種專注於做自己的事,不為其他雜念所動的心理現象稱為“瓦倫達心態”。

考生要想獲得成功,就應有這種瓦倫達心態。在應對中考時不要把問題想得太複雜和困難了,不要無端地給自己預設困難,讓自己還沒開始就先怯場了。只要你別把中考它看得那樣神聖,那樣高不可攀,你學習起來、應對起來就會輕鬆多了。其實,每一個同學從入學開始,每天都在為中考作準備,每天都在一步步走近中考。六月的中考只是一次比較大一點的檢測而已。

七、正常作息

考前保證充足睡眠,蓄精養銳去迎接中考是非常必要的。挑燈夜戰,以犧牲睡眠時間去進行題海戰術是得不償失時。殊不知題目浩如煙海,你再做一年、兩年也做不完。

頭天睡眠不足,第二天大腦就處於半休眠狀態,思維就處於抑制狀態,結果複習無效率,考試就發呆。但也不能走另一極端,認為考前要鬆手大休一周,停止複習,專調心態,這也會適得其反。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如長期處於緊張的工作學習中,大腦中樞會相應建立起緊張思維運作模式,使人能適應緊張的工作學習。如果突然停下無事可幹,原來的生物鐘就會打亂,心理模式就無從所適,考生會產生失落、不安和心慌等不適的心理現象,所以考生在考前還是按原來正常的作息時間作息。

八、笑對考場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情與人內心體驗是相互促進的。笑與自信的體驗是一致的,相互促進的,充滿信心使人微笑,微笑使人增強信心。

考前與考中微笑,內心就會自然滋長自信的體驗。考場遇到同學面帶微笑,打打招呼就會相互鼓勵,遇到監考老師面帶微笑,主動問好,老師也自然向考生問好,這樣在不經意中就消失對考場的陌生感、緊張感,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九、坦對現實

既然參加較大的考試都有一點緊張,那就面對現實,坦然面對考場。當你進入中考考場感到有些緊張時,不要過分在意,不妨提醒自己,這是完全正常的,中考狀元也緊張,相信緊張很快就會過去。

考前睡得著是好事,睡不著是常事,也要坦然對待。因為緊張,夜不能寐的事情是常有的。這時最可怕的不是沒睡好,而是因為沒睡好而帶來的失敗心理——這回我完了。十五、六歲,正是人生中身體機能最好的時候,即使一夜失眠,對第二天的考試也影響不大,而影響大的倒是自己先亂了方寸,恐懼害怕。

十、保持平常心

無論最終考試結果如何,都請同學們保持一顆平常心,古訓道:“勿以物喜、勿以己卑”,如果考試成績理想,那麼就要為即將展開的高中生活做準備,提前學習高中課程或者背誦高中英語詞彙等,爭取在高中校園裡做個佼佼者;而對於沒有拿到理想分數的同學們,也不要灰心喪氣,一蹶不振,應該儘快從悲傷失望的情緒中走出來,分析整個中考複習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以備來年再戰。

根據考核管理辦法,學校按學年度考核,教職工按月、學期和學年度進行考核。其中,學校的學年度“KPI”考核分值和每一個教職工息息相關,這些也都是改革的內容。

對於這一次的改革,可以說是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對於後續還需要繼續完善關注,這一步不止是山東在看著,有更多人在觀望這次改革的成果。

濱州中公教育 2017-09-13

更多公考資訊請查看:http://mudanjiang.offcn.com/

公眾號請關注牡丹江中公教育(mdjoffcn)

事業單位考試:樹立良好考場心態的十個方法

一、強化自信

不管你現在是成績拔尖,還是跟別人有一定差距,千萬別忘了每天都帶著信心起床。不論個人情況怎樣,每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的同學基礎扎實根底深,不論中考如何變,都能遊刃有餘;有的同學思維靈活敏捷,有一定的創新思維,理解能力強,對考創新的活題尤為適應;有的同學閱讀面廣,視野開拓,心理素質好,抗挫能力強,善於超水準發揮。不管怎樣,在中考前夕,對於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要過多自我責備,要多看、多想、多憶自己的長處和潛力,激發自信心。

每一個有傑出成就的人,在其生活和事業的旅途中,無不以堅強的自信為先導。希爾頓是世界酒店大王,現在他的酒店分支機搆遍佈世界各地,但他起家時僅有200美金。是什麼使他獲得成功呢?希爾頓回答說:只有兩個字,那就是“自信”。

可見,信心孕育著成功,信心能使你創造奇跡。拿破崙說:“在我的學典裡沒有不可能這一字眼。”正是這種自信激發了他無比的智慧與潛能,使他成為橫掃歐洲的一代名將。

在現實中,自信不一定能讓你成功的話,那麼丟失信心就一定會導致失敗。很多成績優秀在同學在中考中失利,他們不是輸在知識能力上,而是敗在信心上。

二、優化情緒

心理學認為,人的學習生活中,情緒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象染色劑,使人的學習生活染上各種各樣的色彩。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老婆婆非常疼愛她的兩個女兒,這兩個女兒均為小販,一個賣雨傘,一個賣布鞋,這個婆婆晴天擔心大女兒的傘賣不出去,整天哭泣,雨天又擔心小女兒的布鞋賣不出去,又整天淚流。街鄰叫她哭婆婆。後來一位先生開啟她說:“我為你感到高興。晴天您的大女兒的傘賣得好,雨天小女兒的鞋賣得俏。”婆婆聽後,臉色馬上轉陰為晴,由哭到笑,街鄰又叫她笑婆婆。

哭婆婆變為笑婆婆的故事說明:同一件事,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情緒就不同,結果就兩樣。變換角度看問題,情緒自然調整過來了。在迎考複習和中考中,要學會轉移情緒,將自己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

在情緒緊張的時候,聽聽輕音樂,哼哼小調,或伸伸手,彎彎腰,搖搖脖子,扭扭屁股;或漫步戶外,看看雲霞,聽聽蛙聲;或與同學聊聊天,講講趣事,幽默幽默。考場上可做做深呼吸、望望窗外。通過這些,調節了心理,優化了情緒。

三、自我減壓

臨考前降低心理預期目標,不要老想著一定要考上好高中,考上名牌高中。要知道中考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階段並不是全部。只要以平常心對待考試,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水準就是勝利。

以怎樣的心態對待複習與考試,對進入最佳狀態關係很大。若把複習與考試看成一種挑戰,會激發自己很快進入狀態;把它看成一種鍛煉,會以平和的心態投入;把它看成一次機會,會以積極的心態迎接。

四、自我質辯

自我質辯是心態自我調整的良方之一。比如,有“離中考越近,便越擔心自己能力”的憂慮的同學,不妨進行如下自我質辯:自問:這種擔心必要嗎?自答:毫無必要,平時自己一向學習認真,雖不十分優秀,但只要認真做好考前準備,正常發揮,這次考試完全可以考好,根本不必為這無端的擔心而苦惱。

又問:這種擔心有利嗎?自答:沒有,它有百害無一利,它鬆懈人的鬥志,轉移人注意目標,若不及早排除,到考後將悔之晚矣。

再問:我該怎麼辦呢?自答:最要緊的是對考試充滿自信,要有條不紊的地組織複習,扎扎實實地做好考前準備。通過這樣自我質辯,心中的擔憂也就化解了。

五、積極暗示

積極暗示能強化自己的信心,消除煩惱。消極暗示會降低人的信心,徒增憂心。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積極暗示,自我打氣。“我行,我一定行”,“我潛力大”,“我進步大”,“我喜歡挑戰”。

如遇到自己實在解不出的題難題也不要憂心忡忡。從狐狸吃葡萄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啟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這並不是“自欺欺人”,而是“聰明過人”之處。面對一顆自己確實吃不到的葡萄,與其在架下上竄下跳白費力,還不如說這顆葡萄是酸的,另找甜的——自己熟悉的、力所能及的,以長補短,同樣可以成功。

通過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驅散憂鬱,克服怯懦,恢復自信,激發興奮點,把自己的心態、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

六、潛心每一步

淡化對中考的神聖感與高不可攀感,集中注意力關注如何扎扎實實地走好每一步。瓦倫達是美國著名的鋼索雜技演員,人在離地幾十米的高空走鋼索,沒任何安全保護措施,險象可想而知。但瓦倫達毫不畏懼,每戰必勝。

有人問他成功的決竅,他說:“我走鋼索時,從不想到目的地,只想走鋼索這一件事,專心致志走好每一步,不管得失。”後來心理學把這種專注於做自己的事,不為其他雜念所動的心理現象稱為“瓦倫達心態”。

考生要想獲得成功,就應有這種瓦倫達心態。在應對中考時不要把問題想得太複雜和困難了,不要無端地給自己預設困難,讓自己還沒開始就先怯場了。只要你別把中考它看得那樣神聖,那樣高不可攀,你學習起來、應對起來就會輕鬆多了。其實,每一個同學從入學開始,每天都在為中考作準備,每天都在一步步走近中考。六月的中考只是一次比較大一點的檢測而已。

七、正常作息

考前保證充足睡眠,蓄精養銳去迎接中考是非常必要的。挑燈夜戰,以犧牲睡眠時間去進行題海戰術是得不償失時。殊不知題目浩如煙海,你再做一年、兩年也做不完。

頭天睡眠不足,第二天大腦就處於半休眠狀態,思維就處於抑制狀態,結果複習無效率,考試就發呆。但也不能走另一極端,認為考前要鬆手大休一周,停止複習,專調心態,這也會適得其反。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如長期處於緊張的工作學習中,大腦中樞會相應建立起緊張思維運作模式,使人能適應緊張的工作學習。如果突然停下無事可幹,原來的生物鐘就會打亂,心理模式就無從所適,考生會產生失落、不安和心慌等不適的心理現象,所以考生在考前還是按原來正常的作息時間作息。

八、笑對考場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情與人內心體驗是相互促進的。笑與自信的體驗是一致的,相互促進的,充滿信心使人微笑,微笑使人增強信心。

考前與考中微笑,內心就會自然滋長自信的體驗。考場遇到同學面帶微笑,打打招呼就會相互鼓勵,遇到監考老師面帶微笑,主動問好,老師也自然向考生問好,這樣在不經意中就消失對考場的陌生感、緊張感,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九、坦對現實

既然參加較大的考試都有一點緊張,那就面對現實,坦然面對考場。當你進入中考考場感到有些緊張時,不要過分在意,不妨提醒自己,這是完全正常的,中考狀元也緊張,相信緊張很快就會過去。

考前睡得著是好事,睡不著是常事,也要坦然對待。因為緊張,夜不能寐的事情是常有的。這時最可怕的不是沒睡好,而是因為沒睡好而帶來的失敗心理——這回我完了。十五、六歲,正是人生中身體機能最好的時候,即使一夜失眠,對第二天的考試也影響不大,而影響大的倒是自己先亂了方寸,恐懼害怕。

十、保持平常心

無論最終考試結果如何,都請同學們保持一顆平常心,古訓道:“勿以物喜、勿以己卑”,如果考試成績理想,那麼就要為即將展開的高中生活做準備,提前學習高中課程或者背誦高中英語詞彙等,爭取在高中校園裡做個佼佼者;而對於沒有拿到理想分數的同學們,也不要灰心喪氣,一蹶不振,應該儘快從悲傷失望的情緒中走出來,分析整個中考複習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以備來年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