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氣象預警:多地雨雪持續來襲!蔬菜、果樹、小麥該咋防

根據國家氣象今晨發佈資訊:預計,今日至14日08時,黑龍江西北部、華北東南部、陝西南部、黃淮大部、江漢、江淮、江南大部、貴州中南部、華南中北部等地平均氣溫或最低氣溫將下降6~8℃,

其中,廣西中部、江西南部等的局地降溫可達10℃以上,長江中下游以北地區將先後出現4~5級偏北或偏東風,江河湖面風力6~7級,陣風可達8~9級。東部海區風力7~8級。中央氣象臺3月12日06時繼續發佈大風降溫預報。

受冷暖空氣共同影響,12日至13日,西北地方東部至江南等地將出現大範圍雨雪天氣。

預計,今日至13日08時,青海東部和南部、甘肅南部、寧夏南部、陝西秦嶺、湖北西北部、西藏東部和南部、吉林東部和黑龍江東部等地有大雪,其中甘肅南部、寧夏南部、陝西秦嶺、湖北西北部、西藏南部、吉林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雪(10~18毫米)。上述地區新增積雪深度3~8釐米,局地可達10~15釐米。

氣象專家提醒,中東部地區氣溫多波動,公眾應注意調整著裝,大範圍雨雪天氣對交通出行比較不利,

要注意安全。

在此,新三農提醒廣大農民朋友,今春氣候多變。如果冷空氣較強,可使氣溫猛降至10℃以下,甚至雨雪天氣。長期陰雨天氣或頻繁的冷空氣侵襲,抑或持續冷高壓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強輻射冷卻易造成倒春寒。

下面小編就蔬菜、果樹和冬小麥如何防治倒春寒提出以下幾點措施:

一、早春蔬菜科學防治倒春寒

低溫冷害對春季蔬菜造成爛根、死苗、落花落果以及先期抽薹等危害;晚春霜凍一般發生在4月中下旬,

使田間正在生長的蔬菜植株表面結霜,受到損害。如何瞭解科學防治倒春寒知識,對於菜農顯得尤為重要。

1、低溫煉苗。在幼苗出齊以後,苗床要通風,並隨天氣轉暖逐步加大通風量,對幼苗進行低溫鍛煉,以提高秧苗抗寒能力,適應室外低溫環境。

2、增加設施。增加保護設施可採取兩種方式:一是架設風障。

風障對冷空氣有阻擋作用,阻止地表進一步降溫。二是開溝栽植,覆蓋地膜。早春蔬菜定植時,可採用開溝栽植方式,溝深要求超過菜苗高度,再在溝上覆蓋地膜即可。

3、臨時加溫。保護地生產在寒流來臨時,可在育苗棚或生產棚借助於搭建簡易煤爐或安裝電燈來進行臨時加溫,以提高棚內溫度,防止凍害。

4、澆灌井水。當較強冷空氣過後,天氣晴朗,夜間無風或微風,而且氣溫迅速下降,

特別是當地表溫度降至0℃以下出現霜凍時,可在地面大量澆灌井水,以大幅度提高地溫。此法可使地面溫度由0℃上升到8℃左右,避免霜凍出現。

5、點燃熏煙。在霜凍之夜,在田間熏煙可有效地減輕或避免霜凍災害。但要注意兩點:一是煙火點應適當密些,使煙幕能基本覆蓋全園;二是點燃時間要適當,應在上風方向,午夜至淩晨2-3點鐘點燃,直至日出前,有煙幕籠罩在地面,這樣效果最好。

6、適時中耕。在霜前進行中耕,可以減輕霜害的程度。因為春季氣溫逐漸升高,畦土鋤松後,可以較好地吸收和存貯太陽熱能,一旦霜害降臨,因土壤中已積存一部分熱量,即可緩和霜凍。

7、防治病蟲害。低溫高濕容易引發灰黴病等滋生和蔓延,要及時清理殘株落葉,加強病蟲害的藥劑防治。

二、果樹怎樣應對倒春寒

1、重視天氣變化,提高防範意識。儘量在園內設立自己的氣溫、地溫實況觀測記錄,並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和天氣預報,尤其每年於果樹發芽前,在瞭解當地氣象部門長期天氣預報的基礎上,隨時關注花期短期天氣預報,預知霜凍發生時間和強度,及早採取應急防範措施。

2、營造選擇利於果樹生長的小氣候環境。一是選擇背風向陽的南向或東南向坡,避免在低窪地、閉合谷地建園。二是在果園的主風向營造防護林帶,防護林既能有效防風,也能在早春提高地溫、防止霜凍。

3、應急防霜措施。

凍害防禦

①灌水保溫:果樹開花前後應注意收看或收聽天氣預報,在寒潮來臨前澆水,降低地溫,能延遲開花2天至3天。

②熏煙增溫:在寒潮來臨的當天夜裡,在果園周圍點燃柴草,在果園的上方形成煙霧,可有效避免寒潮低溫的危害。

③樹體保護:採用石灰水塗白枝幹、稻草包裹樹幹、培土覆蓋根頸和遮陽網覆蓋樹冠等方法來防止果樹樹體受凍,尤其要注意對幼年樹的保護。

④束捆花果:對早春已經掛果的果樹,如枇杷樹,在出現“倒春寒”天氣時,除了採取上述的措施外,還應對幼果進行套袋保溫,降低凍害影響。

⑤設施防凍:認真檢查大棚葡萄、大棚梨、柑橘延後栽培的大棚設施,及時修復破損的棚架和覆膜,加固和綁縛大棚,防止因覆膜破損或被風吹開而受凍。棚內溫度過低時,要採用人工加溫。

凍後補救

⑴適度修剪:根據果樹遭受凍害程度不同,適時適度進行修剪。修剪時間應在氣溫穩定回升後進行,一般為2月底到3月下旬,受凍嚴重樹修剪宜遲不宜早。根據不同受凍程度,靈活掌握修剪量和物件。

⑵噴葉麵肥:對受凍橘樹選擇在晴朗暖天9時後至下午3時前,噴施0.3%尿素加0.2%磷酸二氫鉀,或高效複合葉麵肥,每隔5天噴一次,連噴3次,補充營養。

⑶防治病蟲害:凍後樹體易發生病蟲害,要及時清除枯枝、凍傷枝,防治病蟲,以保持樹體健壯。

4、創新栽培模式。

隨著晚霜危害的頻繁,對一些產值較高和適宜設施栽培的樹種,像大櫻桃、桃、李、杏、葡萄等,應該加大設施栽培的規模,從而在提高產值的同時,有效避免晚霜的危害。另外果園採取生草、覆草、噴灌等新技術,對減輕晚霜危害效果也較為顯著。

三、 冬小麥如何防治倒春寒

長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等春性冬麥區,播種偏早,出現旺長小麥,倒春寒容易使部分幼穗受凍;黃淮海北部和西北麥區及山西中部、山東北部播期偏晚,苗情偏弱的小麥,抗凍能力較差也容易遭受凍害。受凍害的麥子葉片像開水泡過似的,主莖被凍死,但分蘖還活著。

防治措施:

小編偷個懶,請點擊此前發佈文章→今晚起,超過一半國土將遭雨雪,嚴防小麥倒春寒又到關鍵時刻!

這樣效果最好。

6、適時中耕。在霜前進行中耕,可以減輕霜害的程度。因為春季氣溫逐漸升高,畦土鋤松後,可以較好地吸收和存貯太陽熱能,一旦霜害降臨,因土壤中已積存一部分熱量,即可緩和霜凍。

7、防治病蟲害。低溫高濕容易引發灰黴病等滋生和蔓延,要及時清理殘株落葉,加強病蟲害的藥劑防治。

二、果樹怎樣應對倒春寒

1、重視天氣變化,提高防範意識。儘量在園內設立自己的氣溫、地溫實況觀測記錄,並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和天氣預報,尤其每年於果樹發芽前,在瞭解當地氣象部門長期天氣預報的基礎上,隨時關注花期短期天氣預報,預知霜凍發生時間和強度,及早採取應急防範措施。

2、營造選擇利於果樹生長的小氣候環境。一是選擇背風向陽的南向或東南向坡,避免在低窪地、閉合谷地建園。二是在果園的主風向營造防護林帶,防護林既能有效防風,也能在早春提高地溫、防止霜凍。

3、應急防霜措施。

凍害防禦

①灌水保溫:果樹開花前後應注意收看或收聽天氣預報,在寒潮來臨前澆水,降低地溫,能延遲開花2天至3天。

②熏煙增溫:在寒潮來臨的當天夜裡,在果園周圍點燃柴草,在果園的上方形成煙霧,可有效避免寒潮低溫的危害。

③樹體保護:採用石灰水塗白枝幹、稻草包裹樹幹、培土覆蓋根頸和遮陽網覆蓋樹冠等方法來防止果樹樹體受凍,尤其要注意對幼年樹的保護。

④束捆花果:對早春已經掛果的果樹,如枇杷樹,在出現“倒春寒”天氣時,除了採取上述的措施外,還應對幼果進行套袋保溫,降低凍害影響。

⑤設施防凍:認真檢查大棚葡萄、大棚梨、柑橘延後栽培的大棚設施,及時修復破損的棚架和覆膜,加固和綁縛大棚,防止因覆膜破損或被風吹開而受凍。棚內溫度過低時,要採用人工加溫。

凍後補救

⑴適度修剪:根據果樹遭受凍害程度不同,適時適度進行修剪。修剪時間應在氣溫穩定回升後進行,一般為2月底到3月下旬,受凍嚴重樹修剪宜遲不宜早。根據不同受凍程度,靈活掌握修剪量和物件。

⑵噴葉麵肥:對受凍橘樹選擇在晴朗暖天9時後至下午3時前,噴施0.3%尿素加0.2%磷酸二氫鉀,或高效複合葉麵肥,每隔5天噴一次,連噴3次,補充營養。

⑶防治病蟲害:凍後樹體易發生病蟲害,要及時清除枯枝、凍傷枝,防治病蟲,以保持樹體健壯。

4、創新栽培模式。

隨著晚霜危害的頻繁,對一些產值較高和適宜設施栽培的樹種,像大櫻桃、桃、李、杏、葡萄等,應該加大設施栽培的規模,從而在提高產值的同時,有效避免晚霜的危害。另外果園採取生草、覆草、噴灌等新技術,對減輕晚霜危害效果也較為顯著。

三、 冬小麥如何防治倒春寒

長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等春性冬麥區,播種偏早,出現旺長小麥,倒春寒容易使部分幼穗受凍;黃淮海北部和西北麥區及山西中部、山東北部播期偏晚,苗情偏弱的小麥,抗凍能力較差也容易遭受凍害。受凍害的麥子葉片像開水泡過似的,主莖被凍死,但分蘖還活著。

防治措施:

小編偷個懶,請點擊此前發佈文章→今晚起,超過一半國土將遭雨雪,嚴防小麥倒春寒又到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