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擼起袖子加油幹 喜迎黨的十九大——都昌縣打好三大攻堅戰掠影

今年以來,都昌縣緊緊圍繞省委“創新引領、綠色崛起、擔當實幹、興贛富民”工作方針,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黨代會、省市全委會會議精神,克服經濟下行和防汛抗洪雙重壓力,堅定不移打好區位、生態、文化、旅遊“四張牌”,

全力以赴推進扶貧脫貧、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棚戶區改造“三大攻堅戰”,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全力以赴打好脫貧攻堅戰

光伏扶貧電站

我縣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全縣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擺在全縣“三大攻堅戰”的首要位置來抓,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今年32個貧困村退出、9798貧困人口脫貧。一是村莊整治全面推進。自3月底啟動村莊整治“百日會戰”,改水、改廁、改溝、拆除危舊空心房等各項工作全面推進,2017年預退出貧困村村莊整治完成80%以上,貧困村面貌發生明顯變化。二是產業扶貧成效初顯。重點發展“兩茶一水”產業。目前,全縣茶葉種植面積1.7萬畝、油茶3.2萬畝;小龍蝦“稻蝦共作”養殖2.3萬畝,
養殖及捕撈總產量1.02萬噸,總產值(含捕撈)3億元,帶動686戶貧困戶平均每戶增收1.2萬;投資6920萬建設村級光伏扶貧電站196座。三是健康扶貧惠及群眾。縣級公立醫療機構設立“一站式”視窗,對貧困患者實行“先診療後付費”服務,落實“四免費四提高”等措施,縣域內貧困群眾看病自付比由原來的40%降低到了10%以下。其他各項扶貧工程有效實施。

茶葉種植

加快推進重大專案建設

重大專案開工儀式

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環境是金”,牢固樹立“一切以項目為中心、一心為企業謀發展”的新理念,

全力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步伐。一是狠抓招商引資。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頭號工程來抓,突出領導帶頭招商,組建12個招商團,明確各團招商任務,壓實各單位招商責任。今年1—8月,引進2000萬以上專案27個,引進內資70.67億,增長16.7%。二是突破重大專案。今年以來,引進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8個,其中5億以上項目6個,比2016年全年引進的億元項目多2個;特別是總投資20億的宏升新材料、20億的九江迴圈經濟產業園等專案,
打破了都昌沒有真正意義上投資幾十億元項目的歷史。三是做大返鄉創業。加快推進總投資6.1億的園區基礎設施十大工程,全力幫扶企業加快發展,一批返鄉創業企業不斷做大,總投資5億的溫州產業園9家企業全部投產,總投資7億的個人護理電器產業園6家企業落戶生產,初步形成從電機到成品的完整產業鏈模式。

園區企業生產

認真貫徹落實濱湖四縣政策

鄱陽湖二橋建設

搶抓省委、省政府支持鄱余萬都濱湖四縣小康攻堅的政策機遇,認真貫徹,狠抓落實。一是積極主動抓對接。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第一副組長、常務副縣長任副組長的貫徹落實《意見》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抓好對接溝通、專案申報等工作。二是市縣聯動爭支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動,主要領導親自調度推進,並帶領10多個部門到我縣召開現場辦公會;市直部門精心指導、大力支持;我縣主動加強同省直有關部門對接,爭取政策落地。三是強化調度促落實。縣委、縣政府先後調度10余次;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部署。目前,我縣列入《行動方案》的專案共57個,總投資達180億。為加快專案實施,及時召開專案推進會,進一步明確各專案責任分工,都九高速鄱陽湖二橋、三周公路改建等項目有序推進。

九景衢鐵路建設

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家園宜居宜業

堅定不移打好“生態牌”,鞏固生態文明先行示範縣創建成果,積極走出一條特色發展、綠色崛起之路。一是著力加強生態保護。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可養區;完成北鄱陽湖濕地公園、三尖源森林公園等八項規劃編制;全面落實縣、鄉、村三級“河長制”,扎實開展“清河行動”,內湖水面和大中型水庫全面推行人放天養。二是扎實推進生態整治。大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保持都蔡公路環境整治的高壓態勢,對七角集鎮進行改造,打造文明路、景觀路、致富路;扎實開展鄱陽湖區非法捕撈、非法采砂等專項整治,連續六年獲得全省越冬候鳥與濕地保護先進縣;深入開展蘇山石材環境綜合整治;大力推進農村生活垃圾綜合治理,實施縣城生活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三是大力發展生態旅遊。著力打好“旅遊牌”,制訂全縣旅遊總體規劃,明確“東方百慕大、鄱湖都昌縣”形象定位;鄉村旅遊蓬勃發展,百合花節、荷花節等特色鮮明,全縣旅遊積極融入“兩圈兩帶”大格局。

鶴舍古村

傾情保障和改善民生

棚戶區改造

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廣大群眾共用改革發展成果。一是有序推進棚戶區改造,提升宜居指數。把棚戶區改造作為全縣“三大攻堅戰”之一,以棚改帶動城市建設,改善老城區居住環境。今年,按照“一期兩步、先公後私”的方法步驟,全面打響棚戶區改造攻堅戰,到目前為止,已拆除公房39棟、面積13298平方米,年底前完成棚改範圍內所有公房的征遷任務,明年全面推進私房征遷,確保按期完成棚改工作。二是大力實施民生工程,提升幸福指數。今年上半年,財政用於各項民生支出達18.43億,占財政總支出的79.6%。計畫投資近10億元,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完成4個鄉鎮農飲工程鞏固提升。三是全力維護社會穩定,提升和諧指數。始終緊繃穩定弦,加大矛盾排查調處力度,全力維護湖區穩定,與鄱陽、新建、余乾等縣區開展聯誼聯防活動,成功舉辦鄱陽湖區聯誼聯防工作第十三屆年會,湖區環境安定和諧;狠抓信訪工作,健全領導接訪、包案制度,信訪秩序持續好轉;全面加強網路輿情管理,開展淨化網路輿論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出臺《都昌縣網路輿情應對管理實施辦法》,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清朗的輿論環境。

濱水西區新貌

夯實基礎打造黨建品牌

“主題黨日”志願服務活動

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的政績”理念,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党的建設。一是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堅持縣委中心組帶頭學,扎實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重點在“做”上下功夫,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棚戶區改造、抗洪搶險一線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二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精准選派並著力加強貧困村第一書記管理工作,調整15個鄉鎮39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強力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29個。對全縣316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進行分級分類,逐步完成升級改造任務。三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化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大力開展“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亂作為”“微腐敗”“違規借貸”等專項治理;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緊盯扶貧領域,開展專項巡察。

黨員在抗洪一線

攝影:傅建斌、楊帆、熊國濤、余文強等

園區企業生產

認真貫徹落實濱湖四縣政策

鄱陽湖二橋建設

搶抓省委、省政府支持鄱余萬都濱湖四縣小康攻堅的政策機遇,認真貫徹,狠抓落實。一是積極主動抓對接。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第一副組長、常務副縣長任副組長的貫徹落實《意見》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抓好對接溝通、專案申報等工作。二是市縣聯動爭支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動,主要領導親自調度推進,並帶領10多個部門到我縣召開現場辦公會;市直部門精心指導、大力支持;我縣主動加強同省直有關部門對接,爭取政策落地。三是強化調度促落實。縣委、縣政府先後調度10余次;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部署。目前,我縣列入《行動方案》的專案共57個,總投資達180億。為加快專案實施,及時召開專案推進會,進一步明確各專案責任分工,都九高速鄱陽湖二橋、三周公路改建等項目有序推進。

九景衢鐵路建設

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家園宜居宜業

堅定不移打好“生態牌”,鞏固生態文明先行示範縣創建成果,積極走出一條特色發展、綠色崛起之路。一是著力加強生態保護。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可養區;完成北鄱陽湖濕地公園、三尖源森林公園等八項規劃編制;全面落實縣、鄉、村三級“河長制”,扎實開展“清河行動”,內湖水面和大中型水庫全面推行人放天養。二是扎實推進生態整治。大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保持都蔡公路環境整治的高壓態勢,對七角集鎮進行改造,打造文明路、景觀路、致富路;扎實開展鄱陽湖區非法捕撈、非法采砂等專項整治,連續六年獲得全省越冬候鳥與濕地保護先進縣;深入開展蘇山石材環境綜合整治;大力推進農村生活垃圾綜合治理,實施縣城生活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三是大力發展生態旅遊。著力打好“旅遊牌”,制訂全縣旅遊總體規劃,明確“東方百慕大、鄱湖都昌縣”形象定位;鄉村旅遊蓬勃發展,百合花節、荷花節等特色鮮明,全縣旅遊積極融入“兩圈兩帶”大格局。

鶴舍古村

傾情保障和改善民生

棚戶區改造

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廣大群眾共用改革發展成果。一是有序推進棚戶區改造,提升宜居指數。把棚戶區改造作為全縣“三大攻堅戰”之一,以棚改帶動城市建設,改善老城區居住環境。今年,按照“一期兩步、先公後私”的方法步驟,全面打響棚戶區改造攻堅戰,到目前為止,已拆除公房39棟、面積13298平方米,年底前完成棚改範圍內所有公房的征遷任務,明年全面推進私房征遷,確保按期完成棚改工作。二是大力實施民生工程,提升幸福指數。今年上半年,財政用於各項民生支出達18.43億,占財政總支出的79.6%。計畫投資近10億元,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完成4個鄉鎮農飲工程鞏固提升。三是全力維護社會穩定,提升和諧指數。始終緊繃穩定弦,加大矛盾排查調處力度,全力維護湖區穩定,與鄱陽、新建、余乾等縣區開展聯誼聯防活動,成功舉辦鄱陽湖區聯誼聯防工作第十三屆年會,湖區環境安定和諧;狠抓信訪工作,健全領導接訪、包案制度,信訪秩序持續好轉;全面加強網路輿情管理,開展淨化網路輿論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出臺《都昌縣網路輿情應對管理實施辦法》,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清朗的輿論環境。

濱水西區新貌

夯實基礎打造黨建品牌

“主題黨日”志願服務活動

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的政績”理念,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党的建設。一是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堅持縣委中心組帶頭學,扎實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重點在“做”上下功夫,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棚戶區改造、抗洪搶險一線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二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精准選派並著力加強貧困村第一書記管理工作,調整15個鄉鎮39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強力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29個。對全縣316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進行分級分類,逐步完成升級改造任務。三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化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大力開展“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亂作為”“微腐敗”“違規借貸”等專項治理;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緊盯扶貧領域,開展專項巡察。

黨員在抗洪一線

攝影:傅建斌、楊帆、熊國濤、余文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