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內飛機上玩手機將不再是夢想!

9月18日,在中國民航局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中國民航局飛行標準司副司長朱濤透露,

《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第五次修訂發佈,將於2017年10月起實施。這次修訂放寬了對於機上可擕式電子設備的管理規定,允許以航空公司為主體,對可擕式電子設備的影響進行評估,並制定相應的管理和使用政策。換句話說在不久之後,乘客就可以在飛機上使用手機等可擕式電子設備。

不久之後,國內飛機上可以使用手機!相信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一直以來出於飛行安全考慮,國內飛機上一直禁止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這給很多乘客帶來不便。因為現在手機對於飛機上的乘客來說,已不僅僅是用來休閒娛樂、打發時間,不少人需要通過手機進行辦公。尤其是在當下,飛機已經成為很多人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這項禁令一直影響民眾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的正常開展。

今年5月,中國民航網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73%的旅客在飛機上的第一意願就是上網,而當飛行時間超過4小時後,這一意願接近100%。

出於飛行安全考慮,禁止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這看似沒有什麼問題,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截止目前,依然沒有直接證據能夠證明手機使用過程中產生的輻射會干擾飛機導航設備,

影響飛行安全。一些國家所獲得的證據其實並非是手機影響飛行,而是飛行影響手機的地面基站功能。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在2012年曾就手機使用的安全問題發佈過一份研究報告。報告稱,澳大利亞、巴西、法國、愛爾蘭和英國的被調查者都表示,沒有與手機相關的、實質性的異常飛行資料。即使在飛機上安裝了基站,
手機和基站也能在不干擾飛機系統、不影響安全飛行的情況下實現通信。民航通訊專家李淵也指出,由於手機使用的無線電與飛機所使用的無線電同屬於一個波段,有可能產生諧波干擾,但到目前,還沒有發生任何一起因為使用手機造成飛機通訊、導航干擾的案例,也沒有明確的實驗可以證明干擾的危害。當然也有少部分專家學者依然堅持認為,不同的手機在工作中可能產生“雜波”,
如果這些“雜波”和飛機系統的頻段重合,就會對飛機造成干擾。影響飛行安全。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迄今為止,國際上已經有超過40個司法轄區允許在飛機上使用移動通信服務,一些航空公司還在飛機上提供無線網路服務。有專家學者建議,國內的航空公司也應該儘快允許飛機上使用可擕式電子設備,不能夠以不存在的安全擔憂來限制乘客。此前因為“事故的可能性”不是很清晰,所以只好對飛行中使用移動設備實行最嚴格的要求。隨著民航事業的發展,最低可接受的安全水準得以明確評估,為“解封”提供了條件。但有不少機構專家表示,飛機上允許使用手機等可擕式設備仍需時間。

國航稱,目前並未收到正式檔。開放使用可擕式設備涉及到飛行標準的更改,相關的評估測試和系統的更改需要時間,短期內不會放開。深航、東航也表示,將按照民航局的規定執行,制定具體政策的週期還未確定。有業內人士指出,對於航空公司來說,飛行標準的更改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需要時間過渡。此外,民航局在新聞發佈會上並未明確提到飛行中開放使用“手機”,僅提到“可擕式設備”,所以乘客不應“高興得太早”。而且根據其他國家對機上電子設備開放的過程來看,不會是猛進式的放開。中國民航放寬機上電子設備使用不會步伐太快。

新京報文章認為眼下,民航局放寬對於機上可擕式電子設備的管理規定,將選擇權利下放給各家航空公司,是對輿論的積極回應。在客源競爭激烈的背景下,相信更早允許飛機上使用可擕式電子設備的航空公司,會得到更多乘客青睞。您認為呢?

所以只好對飛行中使用移動設備實行最嚴格的要求。隨著民航事業的發展,最低可接受的安全水準得以明確評估,為“解封”提供了條件。但有不少機構專家表示,飛機上允許使用手機等可擕式設備仍需時間。

國航稱,目前並未收到正式檔。開放使用可擕式設備涉及到飛行標準的更改,相關的評估測試和系統的更改需要時間,短期內不會放開。深航、東航也表示,將按照民航局的規定執行,制定具體政策的週期還未確定。有業內人士指出,對於航空公司來說,飛行標準的更改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需要時間過渡。此外,民航局在新聞發佈會上並未明確提到飛行中開放使用“手機”,僅提到“可擕式設備”,所以乘客不應“高興得太早”。而且根據其他國家對機上電子設備開放的過程來看,不會是猛進式的放開。中國民航放寬機上電子設備使用不會步伐太快。

新京報文章認為眼下,民航局放寬對於機上可擕式電子設備的管理規定,將選擇權利下放給各家航空公司,是對輿論的積極回應。在客源競爭激烈的背景下,相信更早允許飛機上使用可擕式電子設備的航空公司,會得到更多乘客青睞。您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