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追求卓越、爭創一流,做新時代的引領者和塑造者——校長張榮在2017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校長張榮在2017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這座讓世人稱讚的高等學府不只是景色優美,

更有著追求卓越、爭創一流的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我十分高興有機會和大家一起進入廈門大學,也願意和大家一起認識廈大、融入廈大、成就廈大。我由衷地希望你們珍惜利用好這短暫又寶貴的研究生時光,追求卓越,爭創一流,在更高層次上將自己塑造成自信、自強的一流人才,成為新時代的引領者和塑造者。

校長張榮在2017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全文):

追求卓越 爭創一流

做新時代的引領者和塑造者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尊敬的各位家長,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在這雄偉的建南大會堂隆重舉行2017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今年,廈門大學共招收研究生5962位,其中碩士研究生5032位,博士研究生930位。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廈門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向2017級全體研究生新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祝賀!同時,

也向多年來養育、愛護、教導和幫助你們的父母、師長及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

十天前,就在這座恢弘的大會堂,我們成功舉辦了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和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的配套活動,充分展示了廈大的魅力、廈大人的風采。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盛讚廈門“是一座高顏值、高素質的城市”,廈門大學同樣擁有令人流連忘返的美麗校園,

當年任教廈大的魯迅先生就稱讚她“背山靠海,風景絕佳”。然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這座讓世人稱讚的高等學府不只是景色優美,更有著追求卓越、爭創一流的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今天,你們的到來,讓這座美麗的學府煥發出新的生機,而她近百年的美好夢想也將在你們身上得以賡續。因此,我由衷地希望你們花一點時間多瞭解一下這所大學的歷史,
深切體會她特有的文化氣質,唯有如此,你們才能從她的歷史傳承中汲取力量,從她的獨特氣質中陶冶情操,與她共同成長,成為她百年夢想的參與者、見證者和創造者,並在這個過程中實現屬於自己的人生理想。我十分高興有機會和大家一起進入廈門大學,也願意和大家一起認識廈大、融入廈大、成就廈大。

這是一所追求卓越、勇於擔當的大學。1921年,校主陳嘉庚先生懷抱“教育為立國之本,

興學乃國民天職”的崇高理想,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傾資創辦廈大。創校之初,他就定下了“世界之大學”的辦學目標,並將“研究高深學問,養成專門人才,闡揚世界文化”作為學校的辦學宗旨,期望這所學府成為一所“能與世界各大學相頡頏”的一流大學,從而“為吾國放一異彩”,並以自身行動宣導愛國精神、家國情懷,提倡培養“偉大人格之人”。正是抱定這一堅定信念和真摯情懷,他選擇了當年鄭成功操練水師的演武場作為建校校址,為的就是要讓所有駛進廈門港的外國洋輪第一眼就能看到一所中國的優秀大學。近百年來,一代代廈大人始終以世界一流大學為目標,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類進步為己任,秉承“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在民族解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偉大事業的實踐中,形成了“愛國、革命、自強、科學”的寶貴精神和“追求真理、艱苦奮鬥、嚴謹治學、勇攀高峰”的優良校風,這是廈大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廈大經受風雨生生不息的內在原因,也是廈大承前啟後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

這是一所改革創新、包容開放的大學。廈門大學作為地處經濟特區、改革開放前沿的大學,擁有這座城市所特有的改革創新、開放包容的品質;而福建文化、閩南文化中獨特的“愛拼會贏”的銳意進取精神,也深深影響著這座百年學府,塑造了她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筋骨氣度。近年來,學校不斷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大學治理現代化改革,在人事制度、人才培養、科研組織、內部治理、國際化辦學等關鍵領域進行了大膽創新,有力推動了學校各項事業快速發展,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廈大經驗。如今的廈大擁有三個校區和一個馬來西亞分校,不但跨越廈門灣,更邁出國門辦學,成為鑲嵌在“一帶一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大海不僅贈予這座大學獨特的風景,更賦予她大海般的博大胸懷和包容開放的文化特質。在這所學校裡,理解、尊重和提倡多元文化已經成為一種意識和行動,她為廣大學子打開了通向世界的大門,也把優秀的中華文化介紹給了世界。

這是一所實力雄厚、成就輝煌的大學。經過近一個世紀艱苦卓絕的辦學,廈門大學完成了從一所文理大學向涵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理學、工學、醫學、地學的綜合性大學的轉變,目前學校共有1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在THES、QS、US News、軟科等世界大學排行榜上,廈大穩居世界400強左右。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傑出的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96年來,我們的校友中,有一生致力於推動科技進步,在結構化學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的盧嘉錫學長;有我國半導體教育事業的主要開拓者,為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奉獻畢生心血的謝希德學長;有以超人的毅力孜孜研究世界數學難題,摘取“哥德巴赫猜想”王冠上的明珠的陳景潤學長;有上世紀60年代為臺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臺灣新竹科學園區創始人何宜慈學長、臺灣中橫公路建設一線總指揮嚴啟昌學長、著名詩人和文學家姚一葦、余光中學長,也有今天在海內外各行各業縱橫馳騁、貢獻卓著的年輕廈大校友。今天的廈大,學科體系不斷完善,學科實力日益增強,人才隊伍持續壯大,創新能力穩步提高,國際合作漸入佳境,學校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這一切都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學們,高等教育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標誌性力量,黨和國家著眼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大力實施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重大戰略。研究生教育作為大學人才培養的最高層次,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內容。放眼國際知名一流大學,無不具有一流的研究生培養實力,無不以培養一流的研究生為重要標誌。廈門大學研究生教育始于1926年,是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1950年,新中國建立之初,我們便重新開始招收研究生,1952年,學校成立培養研究生的研究部,1986年試辦研究生院並于1996年正式獲准建院。進入新世紀,廈大研究生培養教育有了質的飛躍,特別是近年來,學校積極探索“碩博培養打通、碩博學制打通、國內國際培養打通”和“培養過程與科學研究融合、課程教學與科研訓練融合、課內學習與課外創新創業融合”的“三打通三融合”教育模式創新,深化以科研為導向的培養機制創新,研究生教育品質和水準得到顯著提升,學校相繼入選教育部研究生課程改革和全國博士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

新的時代賦予我們新的使命,偉大的事業需要我們更大的擔當,我們要抓住重大契機,在“雙一流”建設更大格局中,建設一流研究生教育。你們是廈大研究生群體中新的一份子,更是學校科學研究新的生力軍,我由衷地希望你們珍惜利用好這短暫又寶貴的研究生時光,繼承和發揚學校悠久的研究生教育培養傳統與優良的校風學風,把握時代所賦予的機遇,充分利用學校為你們提供的良好條件,追求卓越,爭創一流,在更高層次上將自己塑造成自信、自強的一流人才,成為新時代的引領者和塑造者。借此機會,我想向大家提幾點希望:

第一,以感恩之心學習,胸懷家國天下。廈大人尊稱陳嘉庚先生為校主,我想這個稱呼的背後除了對嘉庚先生創辦廈大這份恩情的銘記之外,還有一層含義就是對嘉庚先生愛國精神的一種自覺傳承。正是這種傳承使得廈門大學成為一所特別懂得感恩的大學。我由衷地希望你們首先在這所校園裡學會感恩,感恩給予你們幫助和支持的人,銘記接受過的每一滴恩惠,並以更加博愛之心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和關懷他人;感恩讓你們的夢想得以實現的偉大時代,勇擔時代賦予你們的光榮使命,以堅韌頑強的毅力刻苦學習和鑽研,為時代進步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感恩讓我們實現尊嚴和榮耀的偉大祖國,主動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青春力量。

第二,以自強之心學習,涵養自信人格。今天大家置身的這座海上花園般的校園,歷經96載風雨滄桑,始終榮辱不驚,從容而又淡定。因為她擁有海一樣的包容和博大,擁有山一樣的堅韌與挺拔,這就是廈大人的性格特徵,樸實平和,寧靜不煩躁,堅韌而不放棄。科學研究是一項神聖的工作,更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選擇了更高層次的學習,就意味著要比原來的求學階段更要多一份堅韌、多一份磨礪,更要耐得住清苦和寂寞,抵得住誘惑,守得住本心。我希望大家汲取這所大學所賦予你們的自強品格,以堅毅和自強之心,刻苦學習,潛心探索,追求真知,永不鬆懈。希望你們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用心感受廈大校園的一草一木、一樓一宇,克服功利之心、浮躁之氣,臻於心無旁騖、靜謐自怡的治學境界,自信而又執著地走在通往真理殿堂的道路上。

第三,以創新之心學習,始終追求卓越。研究生“研究”二字當頭,科學研究的本質是創新,而研究生教育的本質,就是讓學生在追求真理和探索未知的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培養創新精神。因此,我希望大家努力像我們的王亞南老校長那樣做學術研究中的一匹“野馬”,突破傳統思維定勢,克服路徑依賴和思維慣性,學會獨立思考問題,充分發揮批判性、創造性思維,敢於超越權威,做到不斷變革,永遠追求卓越,努力走在科學研究的最前沿。近年來,學校對研究生總課程數進行了較大幅度削減,目的就是為了改變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培養模式,希望我們的研究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參加科研訓練、開展田野調查,更加主動地關注重大現實問題,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強科研創新、團隊合作的能力,在科研薰陶和實踐中成長成才。

第四,以誠信之心學習,恪守學術道德。做學問如同做人,當以誠信為本。學術道德是治學的基本倫理規範,是大學的生命線。當前學術界的一些不良風氣也在侵蝕高校裡的研究生群體,例如急功近利、弄虛作假,甚至抄襲剽竊等等。因此,能否營造風清氣正的學風環境,關係到研究生培養的興衰成敗。我們歷來把學術道德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明確將其放在一票否決的地位。學問即人生,在你們即將開始新的學術生涯之際,希望大家能夠敬仰真理,敬重前人,敬畏規則,充分認識和理解學術誠信缺乏的危害,以求真務實的高尚品德,自覺抵制學術抄襲、學術造假行為,守護好自己的學術良心底線。

最後,我還衷心希望你們注意保持身心和諧,積蓄良好的體能和心態。學校幾年前做過的有關調查表明,在研究生階段,同學們的體能有所下降,還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因為科研任務重,導致心理壓力大,心理健康受到嚴重威脅,這樣的體能和心理狀態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學業的。因此,我由衷地希望同學們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做到一張一弛、勞逸結合。我來廈大工作還不滿兩個月,但已有不少師生向我推薦學校的咖啡廳,這是學校的一個特色。在咖啡廳裡一個人靜靜坐一會兒,靜靜地想一想,讓身心放鬆放鬆。或者與幾個好朋友坐著一起聊一聊,思想碰撞一下,更會讓你感到快樂和舒適。我們學校還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校園和濱海沙灘,全新的演武運動場也即將啟用,我衷心希望大家多多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走向操場走向自然,享受陽光擁抱健康,實現嘉庚先生提出的以“健全之身體與精神,為社會服務,荷國家仔肩”的美好期許。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即將從這裡開始充滿挑戰與希望的研究生生活,希望你們不負祖國重托、不負青春時光,自強不息,止於至善,在浩瀚的知識海洋和嶄新的人生旅途中,揚帆起航,行穩致遠,用自己精彩的人生踐行對真理的承諾,對歷史的承諾,對人民的承諾!

謝謝大家!

廈門大學

他選擇了當年鄭成功操練水師的演武場作為建校校址,為的就是要讓所有駛進廈門港的外國洋輪第一眼就能看到一所中國的優秀大學。近百年來,一代代廈大人始終以世界一流大學為目標,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類進步為己任,秉承“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在民族解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偉大事業的實踐中,形成了“愛國、革命、自強、科學”的寶貴精神和“追求真理、艱苦奮鬥、嚴謹治學、勇攀高峰”的優良校風,這是廈大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廈大經受風雨生生不息的內在原因,也是廈大承前啟後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

這是一所改革創新、包容開放的大學。廈門大學作為地處經濟特區、改革開放前沿的大學,擁有這座城市所特有的改革創新、開放包容的品質;而福建文化、閩南文化中獨特的“愛拼會贏”的銳意進取精神,也深深影響著這座百年學府,塑造了她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筋骨氣度。近年來,學校不斷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大學治理現代化改革,在人事制度、人才培養、科研組織、內部治理、國際化辦學等關鍵領域進行了大膽創新,有力推動了學校各項事業快速發展,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廈大經驗。如今的廈大擁有三個校區和一個馬來西亞分校,不但跨越廈門灣,更邁出國門辦學,成為鑲嵌在“一帶一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大海不僅贈予這座大學獨特的風景,更賦予她大海般的博大胸懷和包容開放的文化特質。在這所學校裡,理解、尊重和提倡多元文化已經成為一種意識和行動,她為廣大學子打開了通向世界的大門,也把優秀的中華文化介紹給了世界。

這是一所實力雄厚、成就輝煌的大學。經過近一個世紀艱苦卓絕的辦學,廈門大學完成了從一所文理大學向涵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理學、工學、醫學、地學的綜合性大學的轉變,目前學校共有1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在THES、QS、US News、軟科等世界大學排行榜上,廈大穩居世界400強左右。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傑出的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96年來,我們的校友中,有一生致力於推動科技進步,在結構化學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的盧嘉錫學長;有我國半導體教育事業的主要開拓者,為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奉獻畢生心血的謝希德學長;有以超人的毅力孜孜研究世界數學難題,摘取“哥德巴赫猜想”王冠上的明珠的陳景潤學長;有上世紀60年代為臺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臺灣新竹科學園區創始人何宜慈學長、臺灣中橫公路建設一線總指揮嚴啟昌學長、著名詩人和文學家姚一葦、余光中學長,也有今天在海內外各行各業縱橫馳騁、貢獻卓著的年輕廈大校友。今天的廈大,學科體系不斷完善,學科實力日益增強,人才隊伍持續壯大,創新能力穩步提高,國際合作漸入佳境,學校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這一切都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學們,高等教育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標誌性力量,黨和國家著眼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大力實施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重大戰略。研究生教育作為大學人才培養的最高層次,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內容。放眼國際知名一流大學,無不具有一流的研究生培養實力,無不以培養一流的研究生為重要標誌。廈門大學研究生教育始于1926年,是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1950年,新中國建立之初,我們便重新開始招收研究生,1952年,學校成立培養研究生的研究部,1986年試辦研究生院並于1996年正式獲准建院。進入新世紀,廈大研究生培養教育有了質的飛躍,特別是近年來,學校積極探索“碩博培養打通、碩博學制打通、國內國際培養打通”和“培養過程與科學研究融合、課程教學與科研訓練融合、課內學習與課外創新創業融合”的“三打通三融合”教育模式創新,深化以科研為導向的培養機制創新,研究生教育品質和水準得到顯著提升,學校相繼入選教育部研究生課程改革和全國博士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

新的時代賦予我們新的使命,偉大的事業需要我們更大的擔當,我們要抓住重大契機,在“雙一流”建設更大格局中,建設一流研究生教育。你們是廈大研究生群體中新的一份子,更是學校科學研究新的生力軍,我由衷地希望你們珍惜利用好這短暫又寶貴的研究生時光,繼承和發揚學校悠久的研究生教育培養傳統與優良的校風學風,把握時代所賦予的機遇,充分利用學校為你們提供的良好條件,追求卓越,爭創一流,在更高層次上將自己塑造成自信、自強的一流人才,成為新時代的引領者和塑造者。借此機會,我想向大家提幾點希望:

第一,以感恩之心學習,胸懷家國天下。廈大人尊稱陳嘉庚先生為校主,我想這個稱呼的背後除了對嘉庚先生創辦廈大這份恩情的銘記之外,還有一層含義就是對嘉庚先生愛國精神的一種自覺傳承。正是這種傳承使得廈門大學成為一所特別懂得感恩的大學。我由衷地希望你們首先在這所校園裡學會感恩,感恩給予你們幫助和支持的人,銘記接受過的每一滴恩惠,並以更加博愛之心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和關懷他人;感恩讓你們的夢想得以實現的偉大時代,勇擔時代賦予你們的光榮使命,以堅韌頑強的毅力刻苦學習和鑽研,為時代進步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感恩讓我們實現尊嚴和榮耀的偉大祖國,主動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青春力量。

第二,以自強之心學習,涵養自信人格。今天大家置身的這座海上花園般的校園,歷經96載風雨滄桑,始終榮辱不驚,從容而又淡定。因為她擁有海一樣的包容和博大,擁有山一樣的堅韌與挺拔,這就是廈大人的性格特徵,樸實平和,寧靜不煩躁,堅韌而不放棄。科學研究是一項神聖的工作,更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選擇了更高層次的學習,就意味著要比原來的求學階段更要多一份堅韌、多一份磨礪,更要耐得住清苦和寂寞,抵得住誘惑,守得住本心。我希望大家汲取這所大學所賦予你們的自強品格,以堅毅和自強之心,刻苦學習,潛心探索,追求真知,永不鬆懈。希望你們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用心感受廈大校園的一草一木、一樓一宇,克服功利之心、浮躁之氣,臻於心無旁騖、靜謐自怡的治學境界,自信而又執著地走在通往真理殿堂的道路上。

第三,以創新之心學習,始終追求卓越。研究生“研究”二字當頭,科學研究的本質是創新,而研究生教育的本質,就是讓學生在追求真理和探索未知的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培養創新精神。因此,我希望大家努力像我們的王亞南老校長那樣做學術研究中的一匹“野馬”,突破傳統思維定勢,克服路徑依賴和思維慣性,學會獨立思考問題,充分發揮批判性、創造性思維,敢於超越權威,做到不斷變革,永遠追求卓越,努力走在科學研究的最前沿。近年來,學校對研究生總課程數進行了較大幅度削減,目的就是為了改變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培養模式,希望我們的研究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參加科研訓練、開展田野調查,更加主動地關注重大現實問題,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強科研創新、團隊合作的能力,在科研薰陶和實踐中成長成才。

第四,以誠信之心學習,恪守學術道德。做學問如同做人,當以誠信為本。學術道德是治學的基本倫理規範,是大學的生命線。當前學術界的一些不良風氣也在侵蝕高校裡的研究生群體,例如急功近利、弄虛作假,甚至抄襲剽竊等等。因此,能否營造風清氣正的學風環境,關係到研究生培養的興衰成敗。我們歷來把學術道德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明確將其放在一票否決的地位。學問即人生,在你們即將開始新的學術生涯之際,希望大家能夠敬仰真理,敬重前人,敬畏規則,充分認識和理解學術誠信缺乏的危害,以求真務實的高尚品德,自覺抵制學術抄襲、學術造假行為,守護好自己的學術良心底線。

最後,我還衷心希望你們注意保持身心和諧,積蓄良好的體能和心態。學校幾年前做過的有關調查表明,在研究生階段,同學們的體能有所下降,還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因為科研任務重,導致心理壓力大,心理健康受到嚴重威脅,這樣的體能和心理狀態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學業的。因此,我由衷地希望同學們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做到一張一弛、勞逸結合。我來廈大工作還不滿兩個月,但已有不少師生向我推薦學校的咖啡廳,這是學校的一個特色。在咖啡廳裡一個人靜靜坐一會兒,靜靜地想一想,讓身心放鬆放鬆。或者與幾個好朋友坐著一起聊一聊,思想碰撞一下,更會讓你感到快樂和舒適。我們學校還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校園和濱海沙灘,全新的演武運動場也即將啟用,我衷心希望大家多多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走向操場走向自然,享受陽光擁抱健康,實現嘉庚先生提出的以“健全之身體與精神,為社會服務,荷國家仔肩”的美好期許。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即將從這裡開始充滿挑戰與希望的研究生生活,希望你們不負祖國重托、不負青春時光,自強不息,止於至善,在浩瀚的知識海洋和嶄新的人生旅途中,揚帆起航,行穩致遠,用自己精彩的人生踐行對真理的承諾,對歷史的承諾,對人民的承諾!

謝謝大家!

廈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