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90後”女孩講述葬禮策劃師背後的故事

每個逝者都值得一場最好的葬禮。葬禮策劃師徐小琴,一名年輕的女孩,作為一場場葬禮的設計者,導演逝者最後的人生電影。她說,最好的葬禮不該是單調的哭泣與黑紗,應該是柔和的、溫馨的,

帶著愛和尊嚴。

晨報記者 蔡櫻柳

清晨6時許,一場特殊的“升旗儀式”在天馬山福澤園的靈堂外舉行,只為圓逝者的孫女想帶老人到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儀式的願望;年輕夫妻因車禍去世,他們的遺體擺放在同一個靈堂,只為讓鶼鰈情深的夫妻倆往生路上仍相伴……

“導演”這一幕幕的是廈門市懷祥禮儀服務有限公司的葬禮策劃師徐小琴———一名“90後”女孩。

當葬禮策劃師

婚禮策劃師,大家都很熟悉,經過精心的策劃,導演人生中最甜蜜的儀式。葬禮策劃師,大家是否瞭解呢?

作為一場場葬禮的設計者,導演逝者人生最後的告別儀式,小琴對這個工作充滿熱情。她說,最好的葬禮不該只是籠罩在無盡悲傷中,不該只是鞠躬、念悼詞,

而應該是溫馨的,讓逝者安心地走,讓生者最恰當地表達對逝者的懷念。

此前,學商務英語出身的小琴在一家公司工作。2013年底,懷祥禮儀公司在小琴曾經工作的公司舉行的一場活動,完全顛覆了小琴對殯葬工作者的認知———殯葬工作者是一群充滿活力和熱情的年輕人,“殯葬行業也是服務業,只是我們服務的物件不同,我們希望能讓逝者走得安心,讓生者不留遺憾。

”一位殯葬工作者的一席話,讓小琴萌生了跳槽的念頭。

不久後,小琴入職懷祥禮儀公司,做起了葬禮策劃師,成了人生告別儀式的導演。

設計專屬葬禮

作為一名葬禮策劃師,大部分情況下只需要和逝者家屬做溝通,有些遺體比較特殊的,也需要實地去接觸遺體,如發生車禍、火災等意外的遺體,確認能否做化妝、整容等;遺體若腐爛、破碎得比較嚴重,無法進靈堂,

只能考慮用照片告別或者是骨灰告別,這些都需要現場去確認。

剛剛到福澤園上班,從完全沒接觸過殯葬行業,到不可避免地接觸逝者的遺體,作為一個年輕女孩,“說實話,不害怕是假的。”小琴說。在前輩的悉心開導和自己的慢慢適應下,一兩個月後,小琴已能心無芥蒂地開展工作。

婚禮策劃師有充足的時間和新人進行溝通,而人生告別儀式留給小琴的策劃時間卻很短,

往往只有葬禮舉行前一天的數個小時。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從逝者家屬那裡瞭解逝者生前的人生軌跡、遺願、愛好等資訊,對小琴來說至關重要,因為有了這些資訊,才能設計屬於逝者的獨一無二的告別儀式。

對小琴來說,葬禮策劃沒有範本,卻有一個方向:“每個步驟都要讓生者留下對逝者的記憶。”

為逝者打造“心靈服務”

如果不說,誰也想不到這樣一個笑容甜美的女孩是位殯葬工作者。像小琴這樣的葬禮策劃師,在懷祥禮儀公司有5名,都是年輕女孩。

與逝者家屬溝通、提出需求、形成流程框架、擬寫主持詞、收集逝者資料、出具儀式策劃書、接待家屬參加儀式,這是葬禮策劃的工作流程。這個流程,通常都需要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完成。

有時,她們也會遇到因傷心而急躁的家屬,被凶也是常有的事,但即使是很委屈,她們也會先穩住自己的心情,安撫家屬,做好溝通。

中國自古以來重視喪禮禮儀,喪禮作為人生最後的告別式,如何以周到的禮儀讓這場告別式充滿愛與尊嚴,正是策劃師需要思考的東西。隨著時代的變遷,葬禮也不再是一成不變的沉重,如何把傳統與現代巧妙結合,禮儀莊重而不煩瑣,既能把逝者的獨特性融入其中,又能最大程度慰藉親屬,都考驗著策劃師們的功力。

她們說,她們也是從事著服務業,為逝者打造“心靈服務”。

一次溫馨的雙人告別

2014年3月,剛入職不久,小琴就接到了為一對因車禍雙亡的夫妻策劃葬禮的任務。和家屬的溝通過程中,她瞭解到這對夫妻結婚8年,十分恩愛。他們走後,留下年老的父母及年幼的孩子。家屬希望有一場溫馨的告別儀式,讓還年幼的孩子留下更多對父母的記憶。

一般來說,逝者會分別在靈堂舉行告別儀式,小琴特意申請,讓夫妻倆的遺體擺在同一間靈堂。此外,小琴還從親友處收集來夫妻倆從相識、相知到相愛一路走來的照片,做成照片牆,擺放在靈堂門口。

逝去的妻子生前總會化著精緻的妝容,小琴為她準備了化妝盒放在棺木中;先生生前是籃球愛好者,小琴也為他準備了籃球、籃筐。靈堂擺滿了百合、白玫瑰、紅玫瑰,兩人在鮮花環繞中面容安詳。

司儀以夫妻倆的口吻對他們的父母說:“爸媽,我們走了,感謝你們多年的愛護和培養。孩子還小,今後還需要你們的照顧。”在場的親友,聽到這裡都忍不住潸然淚下。

“葬禮並非只是三鞠躬、司儀致悼詞這種一成不變的程式,只要用心就很溫情。”小琴說。

一場特別的“升旗儀式”

廈門女孩小雲驟聞相依為命的外婆去世,還在北京讀書的她馬上趕回廈門。由於父母早已過世,是外婆一手把她帶大,小雲自然承擔起操辦外婆葬禮的各項事宜。坐在小琴面前,小雲一開始只會一直哭,對葬禮也沒有想法。

在小琴的引導下,小雲開始回想外婆在世的點點滴滴。她告訴小琴,外婆喜歡聽歌仔戲,喜歡吃粽子,自己特別遺憾沒能帶外婆到北京天安門去看一次升旗儀式。

葬禮當天一早,在小琴的策劃下,大家在靈堂外為外婆舉行了一場特別的“升旗儀式”。靈堂內,《才子佳人》的歌仔戲迴圈播放,粽子等閩南特色小吃作為供品擺在桌上。看到這些,小雲含著淚說,外婆一定不會寂寞的。

像小琴這樣的葬禮策劃師,在懷祥禮儀公司有5名,都是年輕女孩。

與逝者家屬溝通、提出需求、形成流程框架、擬寫主持詞、收集逝者資料、出具儀式策劃書、接待家屬參加儀式,這是葬禮策劃的工作流程。這個流程,通常都需要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完成。

有時,她們也會遇到因傷心而急躁的家屬,被凶也是常有的事,但即使是很委屈,她們也會先穩住自己的心情,安撫家屬,做好溝通。

中國自古以來重視喪禮禮儀,喪禮作為人生最後的告別式,如何以周到的禮儀讓這場告別式充滿愛與尊嚴,正是策劃師需要思考的東西。隨著時代的變遷,葬禮也不再是一成不變的沉重,如何把傳統與現代巧妙結合,禮儀莊重而不煩瑣,既能把逝者的獨特性融入其中,又能最大程度慰藉親屬,都考驗著策劃師們的功力。

她們說,她們也是從事著服務業,為逝者打造“心靈服務”。

一次溫馨的雙人告別

2014年3月,剛入職不久,小琴就接到了為一對因車禍雙亡的夫妻策劃葬禮的任務。和家屬的溝通過程中,她瞭解到這對夫妻結婚8年,十分恩愛。他們走後,留下年老的父母及年幼的孩子。家屬希望有一場溫馨的告別儀式,讓還年幼的孩子留下更多對父母的記憶。

一般來說,逝者會分別在靈堂舉行告別儀式,小琴特意申請,讓夫妻倆的遺體擺在同一間靈堂。此外,小琴還從親友處收集來夫妻倆從相識、相知到相愛一路走來的照片,做成照片牆,擺放在靈堂門口。

逝去的妻子生前總會化著精緻的妝容,小琴為她準備了化妝盒放在棺木中;先生生前是籃球愛好者,小琴也為他準備了籃球、籃筐。靈堂擺滿了百合、白玫瑰、紅玫瑰,兩人在鮮花環繞中面容安詳。

司儀以夫妻倆的口吻對他們的父母說:“爸媽,我們走了,感謝你們多年的愛護和培養。孩子還小,今後還需要你們的照顧。”在場的親友,聽到這裡都忍不住潸然淚下。

“葬禮並非只是三鞠躬、司儀致悼詞這種一成不變的程式,只要用心就很溫情。”小琴說。

一場特別的“升旗儀式”

廈門女孩小雲驟聞相依為命的外婆去世,還在北京讀書的她馬上趕回廈門。由於父母早已過世,是外婆一手把她帶大,小雲自然承擔起操辦外婆葬禮的各項事宜。坐在小琴面前,小雲一開始只會一直哭,對葬禮也沒有想法。

在小琴的引導下,小雲開始回想外婆在世的點點滴滴。她告訴小琴,外婆喜歡聽歌仔戲,喜歡吃粽子,自己特別遺憾沒能帶外婆到北京天安門去看一次升旗儀式。

葬禮當天一早,在小琴的策劃下,大家在靈堂外為外婆舉行了一場特別的“升旗儀式”。靈堂內,《才子佳人》的歌仔戲迴圈播放,粽子等閩南特色小吃作為供品擺在桌上。看到這些,小雲含著淚說,外婆一定不會寂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