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的四大名醋,你以為隨便拿一個就能做涼拌?

在超市的調味品貨架前,經常會陷入迷茫。

油鹽醬醋,每個品類都有幾十甚至上百種,到底該怎麼買?

沒事幹研究院特別開發逛超市系列。

第一期,我們學習如何:買醋。

吃醋嘛,誰不會呀。

「沒事幹研究院」的 78 篇文章

我們是艾格吃飽了指導下的一個小小編輯部

專門研究新手才會發愁的問題

研究 | 買醋

從學會讀標籤開始學會買醋

隨手抄起一瓶醋

一起看標籤

會讀標籤,其實是學會買東西的基本功。

請注意標籤上的這些資訊:

是否有釀造食醋的標識。如果沒有,十有八九就是勾兌醋,也就是用冰醋酸兌水和香精而來的。

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醋,都會注明釀造工藝,有固態發酵與液態發酵兩種,一般來說固態發酵出來的醋風味更佳。

看看配料表,常見配料有高粱、大米、麩皮、酒精等等,

不同原料釀造出來的醋會有風味上的差別。

留意總酸,它代表醋酸的濃度,釀造食醋的總酸一般不低於3.5g/100ml,陳醋的總酸一般都在5g/100ml以上。總酸越高,醋越酸。

除此以外,陳釀年份也影響著醋的色、香、味。越陳,醋越香。

接下來,告訴你這些標籤的意義。

從四大名醋開始說起,醋究竟從何而來?

要買釀造醋

會有更多複雜香味

傳說中的四大名醋

這四種醋被國家地理標誌網站評為“四大名醋”

山西老陳醋,以高粱、麩皮、稻殼為原料。

鎮江香醋,以糯米、大米、麩皮為原料。

永春老醋,以糯米、紅麴為原料。

保寧醋,以大米、糯米、麩皮為原料,四大名醋中唯一的藥醋。

它們的共同點,都是穀糧醋。

以糧食釀醋是我國乃至整個東亞國家的特色,有別於西方以葡萄酒釀醋的習慣。

用來釀醋的糯米。

醋的釀造過程大致可歸為如下幾步:

澱粉糖化,在糖化劑的催化下將糧食中的澱粉轉化為糖。

酒精發酵,在酵母菌的作用下糖轉化為酒精,同時生成甘油、乙醛、高級醇、琥珀酸等副產物形成酯香,這就是醋的香氣來源。

醋酸發酵,醋酸菌將酒精被氧化為醋酸,這就是基礎的釀造食醋。

糧穀醋為什麼那麼香,就是因為全程參與了從澱粉到醋酸的整套反應。每一步都會產生些許的副產物,最終彙聚成獨特的香味,人工勾兌醋無法模仿。

醋也有南北不同

長江以南,多產大米與糯米。以此釀醋,由於糊精與低聚糖殘留較多,因此口味會偏甜一些。最典型的就是鎮江香醋,上海米醋等。

紅褐色的鎮江香醋,濃郁酸味中帶著一絲甘甜。

正因為鎮江香醋酸味不沖,增加風味的同時,降低糖的膩度,讓肉質更酥。因此很適合做江南一帶流行的糖醋排骨。

看研究員一言不和甩出菜譜:

準備豬肋排300g切成4cm長段,放入鍋內,加冷水、蔥2根、拍碎的薑10g、八角1個和桂皮1小塊。大火燒開,撇去血污後蓋上蓋子燜20分鐘,然後撈出瀝幹水份。

鍋內放2湯勺油,加剩餘的生薑片煸至發黃,倒入排骨炒至金黃色。然後烹入10g料酒、20g老抽和20g冰糖,加水沒過排骨,大火燒開後轉小火蓋蓋子燜15分鐘。

等鍋裡水只剩三分之一時開大火收汁,依自己口味加入生抽調味。汁收得差不多後,倒入25g鎮江香醋,不斷翻炒讓排骨均勻裹上糖醋汁,然後撒蔥裝盤。

六年陳的鎮江香醋總酸可高達6.5g/100ml,但酸味柔和,沒有山西老陳醋那麼濃烈。做出來的糖醋排骨酸甜誘人,肉質酥嫩,醬香濃郁。能吃下一大碗飯。

長江以北,多用高粱為原料制醋。高粱因含有單寧,發酵後會生成獨特的芳香物質,使其香氣濃烈,酸味醇厚。

山西老陳醋,味道如同它的色澤一般濃厚。山西朋友說,吃什麼都會加上一點。

幾乎所有食醋的配料表中都加有食鹽,這不僅增加了食醋的鮮味,同時也是為了抑制醋酸菌的生長,使其停止發酵。

Tips:

至於我們經常用到的一些白醋、果醋,則是跳過了澱粉糖化或酒精發酵這些步驟,直接以水果中的糖分或是酒精釀醋,也屬於釀造食醋。所以,不能簡單地以顏色來判別其是否是勾兌醋。

酒醋、果醋等非糧穀醋,酸味比糧穀醋要淺薄一些,更追求特殊風味與簡單的調味功能,比如上色或是蘸食。

輝縣柿子醋除可用來調味外,也能與水1:15調和,加入蜂蜜便是一杯酸甜的果醋飲料,清爽開胃,還能解酒。

輝縣柿子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中唯一的果醋。酸勁十足,甜香可口。

固態與液態發酵,誰更優?

工藝不同

味道也大不一樣

固態發酵是我國傳統的釀醋工藝,歷經千載傳承。四大名醋中的山西老陳醋、鎮江香醋和保寧醋均是固態發酵釀醋的代表。

固態發酵的特點是需要大量輔料,起疏鬆作用。讓醋醅膨松,容納一定的空氣,以促進醋酸菌氧化酒精生成醋酸。比如山西老陳醋配料表中的麩皮和稻殼,便是常見的輔料。

再看一遍山西老陳醋的配料表。其中大麯是糖化劑,將澱粉轉化為酒精。

固態發酵的優點:

由於料多,容易形成更複雜的色澤、香氣與味道。醋的口感醇厚,回味悠長。

固態發酵的缺點:

需要人工參與,生產週期長,勞動強度大,出醋率低。

液態發酵有別於固態發酵,多在液體狀態下發酵出醋酸。因此不需要輔料,工藝也相對簡單,更易控制。永豐老醋是液態發酵工藝的代表,其他以酒精釀造的食醋也都是液態發酵製品。

永春老醋的配料表,沒有麩皮、稻殼這些輔料。

液態發酵的優點:

易機械化和管道化,極大節省了勞動力,產量高。

液態發酵的缺點:

普遍認為液態發酵製成的醋風味不及固態發酵。

雖然固態發酵的品質更高,但也不能籠統的認為液態發酵的醋品質就差。比如八年陳的永春老醋,總酸也能高達6.5g/100ml。

且如大紅浙醋這樣富有特色的液態發酵醋,就有著屬於自己的用法。

在粵菜館裡,大紅浙醋一般用來做皮水,給燒臘上色,且能讓皮更脆。

家庭場景裡,大紅浙醋很適合用來拌海蜇。用鹽3g、糖5g、大紅浙醋8g、蔥油12g、薑末1g調成的汁,澆在燙過的海蜇皮上。

此時的海蜇皮帶有著紅潤的誘人光澤,吃起來清脆彈牙。

如覺酸味不夠,可再加陳醋。

國外的黑醋也都是用液態發酵工藝製成,以調香的葡萄酒為原料。

這裡推薦巴薩米克黑醋,產於義大利摩德納市,是很有名的黑醋產地,總酸可達6g/100ml。醋香,酸甜,且濃郁。

將巴薩米克與橄欖油1:3調和,就已是很香的油醋汁,也可加入鹽、黑胡椒、第戎芥末、蜂蜜等增加風味。

澆在沙拉上,滿盆都是醋的香氣,誘人!

最後總結下:

北方醋酸,香濃。南方醋偏甜,風味足。鎮江香醋的工藝與山西老陳醋相似,酸味依然較濃,但更加柔和,算是南方醋中的一個特殊例子。

固態發酵的醋由於其香濃的特點,適合炒菜或是佐餐,加入到麵食中增香。

液態發酵的醋,酸味一般沒有那麼濃,而多甘甜,適合涼拌蘸食或烹製海鮮,不至於蓋過海鮮本身的味道。

當地菜用當地醋

沒有理由

就是傳統

當然,如果你已習慣了用本地釀產的醋,也就沒那麼多講究了。比如川菜一定會用保寧醋,素有“離開保寧醋,川菜無客顧”的說法。

魚香肉絲的製作,就離不開保寧醋。

請再接好一份菜譜:

準備豬裡脊肉150g,切絲。清水洗淨後瀝幹水份,加鹽2g、料酒10g、蛋清1個、生粉10g攪拌均勻,然後表面封一層油,蓋上保鮮膜冰箱冷藏半小時。

期間將30g茭白、20g黑木耳切絲,30g青菜只留菜心部分後切絲;10g郫縣豆瓣醬切細;5g蔥、3g薑、5g蒜瓣切末,10g紅泡椒剁碎;3g老抽、2g生抽、25g糖、20g保寧醋、6g澱粉、10g水混合做成調味汁。

加了保寧醋的調味汁。

鍋燒熱後加入280g油,開大火放入肉絲,等油漸漸冒泡後順時針攪拌撥開肉絲,肉絲發白浮起後撈出瀝油。

鍋內留些許餘油,爆蔥薑蒜。出香味後加入豆瓣醬、紅泡椒煸出紅油,再倒入肉絲、茭白絲、黑木耳絲和青菜絲翻炒。

沿鍋邊淋入20g料酒翻炒,倒入調味汁快速翻炒,最後淋上3g辣油後裝盤。

小酸、小甜、小辣。由於使用藥曲發酵,保寧醋帶有特殊的中草藥香氣。加之酸中帶甜,很好襯托了魚香肉絲中的香味。鮮甜酸辣,頗具回味。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及美食,如果發現做其他菜系的菜不如當地的好,不妨試試使用當地的調料啊。

醋也有南北不同

長江以南,多產大米與糯米。以此釀醋,由於糊精與低聚糖殘留較多,因此口味會偏甜一些。最典型的就是鎮江香醋,上海米醋等。

紅褐色的鎮江香醋,濃郁酸味中帶著一絲甘甜。

正因為鎮江香醋酸味不沖,增加風味的同時,降低糖的膩度,讓肉質更酥。因此很適合做江南一帶流行的糖醋排骨。

看研究員一言不和甩出菜譜:

準備豬肋排300g切成4cm長段,放入鍋內,加冷水、蔥2根、拍碎的薑10g、八角1個和桂皮1小塊。大火燒開,撇去血污後蓋上蓋子燜20分鐘,然後撈出瀝幹水份。

鍋內放2湯勺油,加剩餘的生薑片煸至發黃,倒入排骨炒至金黃色。然後烹入10g料酒、20g老抽和20g冰糖,加水沒過排骨,大火燒開後轉小火蓋蓋子燜15分鐘。

等鍋裡水只剩三分之一時開大火收汁,依自己口味加入生抽調味。汁收得差不多後,倒入25g鎮江香醋,不斷翻炒讓排骨均勻裹上糖醋汁,然後撒蔥裝盤。

六年陳的鎮江香醋總酸可高達6.5g/100ml,但酸味柔和,沒有山西老陳醋那麼濃烈。做出來的糖醋排骨酸甜誘人,肉質酥嫩,醬香濃郁。能吃下一大碗飯。

長江以北,多用高粱為原料制醋。高粱因含有單寧,發酵後會生成獨特的芳香物質,使其香氣濃烈,酸味醇厚。

山西老陳醋,味道如同它的色澤一般濃厚。山西朋友說,吃什麼都會加上一點。

幾乎所有食醋的配料表中都加有食鹽,這不僅增加了食醋的鮮味,同時也是為了抑制醋酸菌的生長,使其停止發酵。

Tips:

至於我們經常用到的一些白醋、果醋,則是跳過了澱粉糖化或酒精發酵這些步驟,直接以水果中的糖分或是酒精釀醋,也屬於釀造食醋。所以,不能簡單地以顏色來判別其是否是勾兌醋。

酒醋、果醋等非糧穀醋,酸味比糧穀醋要淺薄一些,更追求特殊風味與簡單的調味功能,比如上色或是蘸食。

輝縣柿子醋除可用來調味外,也能與水1:15調和,加入蜂蜜便是一杯酸甜的果醋飲料,清爽開胃,還能解酒。

輝縣柿子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中唯一的果醋。酸勁十足,甜香可口。

固態與液態發酵,誰更優?

工藝不同

味道也大不一樣

固態發酵是我國傳統的釀醋工藝,歷經千載傳承。四大名醋中的山西老陳醋、鎮江香醋和保寧醋均是固態發酵釀醋的代表。

固態發酵的特點是需要大量輔料,起疏鬆作用。讓醋醅膨松,容納一定的空氣,以促進醋酸菌氧化酒精生成醋酸。比如山西老陳醋配料表中的麩皮和稻殼,便是常見的輔料。

再看一遍山西老陳醋的配料表。其中大麯是糖化劑,將澱粉轉化為酒精。

固態發酵的優點:

由於料多,容易形成更複雜的色澤、香氣與味道。醋的口感醇厚,回味悠長。

固態發酵的缺點:

需要人工參與,生產週期長,勞動強度大,出醋率低。

液態發酵有別於固態發酵,多在液體狀態下發酵出醋酸。因此不需要輔料,工藝也相對簡單,更易控制。永豐老醋是液態發酵工藝的代表,其他以酒精釀造的食醋也都是液態發酵製品。

永春老醋的配料表,沒有麩皮、稻殼這些輔料。

液態發酵的優點:

易機械化和管道化,極大節省了勞動力,產量高。

液態發酵的缺點:

普遍認為液態發酵製成的醋風味不及固態發酵。

雖然固態發酵的品質更高,但也不能籠統的認為液態發酵的醋品質就差。比如八年陳的永春老醋,總酸也能高達6.5g/100ml。

且如大紅浙醋這樣富有特色的液態發酵醋,就有著屬於自己的用法。

在粵菜館裡,大紅浙醋一般用來做皮水,給燒臘上色,且能讓皮更脆。

家庭場景裡,大紅浙醋很適合用來拌海蜇。用鹽3g、糖5g、大紅浙醋8g、蔥油12g、薑末1g調成的汁,澆在燙過的海蜇皮上。

此時的海蜇皮帶有著紅潤的誘人光澤,吃起來清脆彈牙。

如覺酸味不夠,可再加陳醋。

國外的黑醋也都是用液態發酵工藝製成,以調香的葡萄酒為原料。

這裡推薦巴薩米克黑醋,產於義大利摩德納市,是很有名的黑醋產地,總酸可達6g/100ml。醋香,酸甜,且濃郁。

將巴薩米克與橄欖油1:3調和,就已是很香的油醋汁,也可加入鹽、黑胡椒、第戎芥末、蜂蜜等增加風味。

澆在沙拉上,滿盆都是醋的香氣,誘人!

最後總結下:

北方醋酸,香濃。南方醋偏甜,風味足。鎮江香醋的工藝與山西老陳醋相似,酸味依然較濃,但更加柔和,算是南方醋中的一個特殊例子。

固態發酵的醋由於其香濃的特點,適合炒菜或是佐餐,加入到麵食中增香。

液態發酵的醋,酸味一般沒有那麼濃,而多甘甜,適合涼拌蘸食或烹製海鮮,不至於蓋過海鮮本身的味道。

當地菜用當地醋

沒有理由

就是傳統

當然,如果你已習慣了用本地釀產的醋,也就沒那麼多講究了。比如川菜一定會用保寧醋,素有“離開保寧醋,川菜無客顧”的說法。

魚香肉絲的製作,就離不開保寧醋。

請再接好一份菜譜:

準備豬裡脊肉150g,切絲。清水洗淨後瀝幹水份,加鹽2g、料酒10g、蛋清1個、生粉10g攪拌均勻,然後表面封一層油,蓋上保鮮膜冰箱冷藏半小時。

期間將30g茭白、20g黑木耳切絲,30g青菜只留菜心部分後切絲;10g郫縣豆瓣醬切細;5g蔥、3g薑、5g蒜瓣切末,10g紅泡椒剁碎;3g老抽、2g生抽、25g糖、20g保寧醋、6g澱粉、10g水混合做成調味汁。

加了保寧醋的調味汁。

鍋燒熱後加入280g油,開大火放入肉絲,等油漸漸冒泡後順時針攪拌撥開肉絲,肉絲發白浮起後撈出瀝油。

鍋內留些許餘油,爆蔥薑蒜。出香味後加入豆瓣醬、紅泡椒煸出紅油,再倒入肉絲、茭白絲、黑木耳絲和青菜絲翻炒。

沿鍋邊淋入20g料酒翻炒,倒入調味汁快速翻炒,最後淋上3g辣油後裝盤。

小酸、小甜、小辣。由於使用藥曲發酵,保寧醋帶有特殊的中草藥香氣。加之酸中帶甜,很好襯托了魚香肉絲中的香味。鮮甜酸辣,頗具回味。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及美食,如果發現做其他菜系的菜不如當地的好,不妨試試使用當地的調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