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雷州市沈塘鎮揖花村5000村民用上健康自來水

揖花村村民在家用乾淨衛生的自來水洗菜。 本報記者 李忠 攝

碧海銀沙網訊 “我們終於喝上安全健康的自來水了!”近日,

當記者再次走進雷州沈塘鎮揖花村時,該村多名村民高興地說道。5000多位村民,切身感受到精准扶貧正在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巨大改變。

自來水管延伸到家家戶戶,村中建起了休閒娛樂場所,道路打掃得整潔乾淨……這些,都是揖花村正發生著的可喜的變化,而這一些列新變化,得益于省林業廳的對口幫扶。

健康自來水 村民盼多年

揖花村坐落在一片綠意當中,沿著入村的硬底化道路,記者看到兩邊是綠油油一片的稻田。村裡的空氣清爽宜人,多棟在建的二層小洋樓格外醒目。

一條條嶄新的自來水管延伸到家家戶戶。村民只要輕輕擰開水龍頭,就有一股清流從管道中嘩啦啦地沖出來。當記者走進村民何阿姨的家時,她開著水龍頭清洗蔬菜,正準備中午飯菜。“現在自來水管安裝到戶,

用起來方便,而且現在用的深水井的水是安全健康的。”她說,這可是我們村民盼望已久的事了,現在終於能夠飲上放心的自來水,真是太好了。

何阿姨的言語中充滿著激動之情。對揖花村5000多名群眾來說,通自來水是他們盼望已久的事。2010年,揖花村在上級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投資打了一口深100米的水井。經過檢驗,該井水符合群眾生活飲用水標準,能夠滿足全村群眾的日常用水需求。

隨後,村民自籌資金,建起了水塔。按照上級有關要求,農村飲水工程配套設施建設的資金由村民自籌。

“當時村民在安裝自來水管工程中,遇到了資金困難,”揖花村黨支部書記趙成兄談到,按照當時工程的預算,全村的自來水管安裝到戶,至少需要資金40多萬元,但由於這筆款項數額巨大,村民自籌起來比較困難,雖然打了深水井,建起了水塔,卻無法將健康的自來水引流到村民家中,

“我們也是望著眼前的水塔乾著急。”

因此,村民只好繼續飲用2010年之前各自打的淺水井。這些淺水井,水質較差,長期飲用對身體有害。2013年,記者走進揖花村多家農戶,看到看到不少群眾用來裝水的容具內壁有紅色水垢。

“幫扶單位説明我們解決了多年的難題,國家幫扶政策真的好啊!”揖花村多名老人深有感觸地說。

村容村貌 變化可喜

記者沿著村道走了一遍,

看到有的村道兩旁種起了綠樹,村道整潔乾淨,道路兩側相隔一段距離就放置著一個垃圾桶,村民們自覺地將垃圾倒進去……揖花村正悄然發生著可喜的變化。

駐村工作隊隊長林炎勇告訴記者,他們正努力發揮自己的能力,幫助揖花村經濟、生態、教育等方面發展,讓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有滋味。

林炎勇說,為了激勵和幫助揖花村青年學子和貧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促進該村重視教育、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該村今年8月份舉辦了獎教助學活動,首次對考上大學的子弟進行獎勵,每個人獎5000元,18名學子共計獲得9萬元獎勵資金。

工作隊還幫揖花村建了一個休閒娛樂場所,配有體育器材,方便村民們強身健體。“晚上,這個場所變得非常熱鬧,婦女們集中到這裡,著裝統一,伴隨著美妙的音樂旋律,歡快地跳起了廣場舞。”趙成兄說,農村人也學著城裡人過上休閒的生活,學會享受生活。

駐村工作隊借助自身優勢,積極引導村民利用門前庭後空閒地方,種植各種果樹。近日,很多村民自願領取樹苗回家種植。“樹苗長大後,一方面我們有水果吃,另一方面可以坐在樹底下乘涼,多好啊!”一名趙姓村民笑著告訴記者,綠樹密集起來,到時候還是個“氧吧”呢。

另外,結合揖花村實際情況,駐村工作隊打算圍繞村中有3口池塘的有利條件,打造一個水清樹綠的濕地公園。“初步預算資金100萬元,努力建設一個有特色的休閒區,到時候村民可以沿著設計的路線,散步賞景兩不誤。”林炎勇說。

對如何進一步落實好幫扶工作,林炎勇介紹說,突出產業幫扶,確保脫貧成效,一方面利用村裡扶貧建設專案,解決部分貧困人口本地就業,同時要發揮社會資源,鼓勵和推介年輕貧困人口到珠三角發達地區務工;另一方面多舉措鼓勵貧困戶發展種養業,投入100萬元扶貧資金與本村沈昌農牧專業合作社合作發展獅頭鵝苗反季節繁育專案。發展光伏產業兜底脫貧,利用村中公共建築物屋頂建設光伏項目,目前第一期項目已經立項報備,近期開工,專案全部實施預計每年可穩定給村集體和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口增加收益近15萬元。突出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推進創建新農村示範村,主要推進村莊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編制,為科學創建新農村示範村提供遵循;開展村莊垃圾整治,並組建保潔隊,每天定時收運垃圾、清掃公共場地,制定了《村民衛生公約》,加強宣傳,目前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揖花村在幫扶單位支援下正悄然發生著可喜的變化。“我們要完成的工作還有很多,現在就是要一步接一步來開展,逐漸將村容村貌搞得漂亮起來,引導村民發展經濟。”林炎勇如是說。

促進該村重視教育、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該村今年8月份舉辦了獎教助學活動,首次對考上大學的子弟進行獎勵,每個人獎5000元,18名學子共計獲得9萬元獎勵資金。

工作隊還幫揖花村建了一個休閒娛樂場所,配有體育器材,方便村民們強身健體。“晚上,這個場所變得非常熱鬧,婦女們集中到這裡,著裝統一,伴隨著美妙的音樂旋律,歡快地跳起了廣場舞。”趙成兄說,農村人也學著城裡人過上休閒的生活,學會享受生活。

駐村工作隊借助自身優勢,積極引導村民利用門前庭後空閒地方,種植各種果樹。近日,很多村民自願領取樹苗回家種植。“樹苗長大後,一方面我們有水果吃,另一方面可以坐在樹底下乘涼,多好啊!”一名趙姓村民笑著告訴記者,綠樹密集起來,到時候還是個“氧吧”呢。

另外,結合揖花村實際情況,駐村工作隊打算圍繞村中有3口池塘的有利條件,打造一個水清樹綠的濕地公園。“初步預算資金100萬元,努力建設一個有特色的休閒區,到時候村民可以沿著設計的路線,散步賞景兩不誤。”林炎勇說。

對如何進一步落實好幫扶工作,林炎勇介紹說,突出產業幫扶,確保脫貧成效,一方面利用村裡扶貧建設專案,解決部分貧困人口本地就業,同時要發揮社會資源,鼓勵和推介年輕貧困人口到珠三角發達地區務工;另一方面多舉措鼓勵貧困戶發展種養業,投入100萬元扶貧資金與本村沈昌農牧專業合作社合作發展獅頭鵝苗反季節繁育專案。發展光伏產業兜底脫貧,利用村中公共建築物屋頂建設光伏項目,目前第一期項目已經立項報備,近期開工,專案全部實施預計每年可穩定給村集體和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口增加收益近15萬元。突出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推進創建新農村示範村,主要推進村莊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編制,為科學創建新農村示範村提供遵循;開展村莊垃圾整治,並組建保潔隊,每天定時收運垃圾、清掃公共場地,制定了《村民衛生公約》,加強宣傳,目前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揖花村在幫扶單位支援下正悄然發生著可喜的變化。“我們要完成的工作還有很多,現在就是要一步接一步來開展,逐漸將村容村貌搞得漂亮起來,引導村民發展經濟。”林炎勇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