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鄭局長開講啦|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努力開創新時期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新局面

9月18日下午,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副指揮長,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國光到防災科技學院為廣大師生做形勢政策報告。9月18日正值開學之初,又是“九一八”事變86周年的日子,

鄭國光局長會向防災科技學院的莘莘學子們作何寄語?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吧~

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努力開創新時期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新局面

——2017年防災科技學院形勢報告

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 鄭國光

同學們:

金秋九月,舉國上下正在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我很高興再次來到防災科技學院,代表中國地震局黨組熱烈歡迎新學年入學的同學們!今天是9月18日,“九一八事變”86周年。我希望同學們記住這個日子,牢記歷史,不忘國恥,努力學習,強我中華。歷史無法重來,

未來可以開創。仇恨無法強國,唯有自強拼搏。讓祖國更加強大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按照中央要求,我作為部門主要負責人,為同學們做一次形勢報告,講四個問題。

1 認真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再過一個月,我們黨將召開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的十九大將承擔著謀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深入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

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7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話(即“7.26”重要講話)。他站在時代和全域的高度,科學分析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深刻闡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深刻闡述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闡明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政方針和行動綱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判斷、重大舉措,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礎、思想基礎、理論基礎,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了科學指南。

“7.26”重要講話是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前的一次重要講話,

意味深長、意義重大。“7.26”重要講話在報紙上是一篇新聞稿,篇幅不是很長,但是內容十分豐富,講的都是核心要義,提出了許多重要思想。“7.26”重要講話為什麼重要?有哪些深刻內涵?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和把握。

“7.26”重要講話是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彙集力量的政治宣示,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是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朝著宏偉目標奮勇前進的政治動員,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

“7.26”重要講話貫穿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提出了許多具有開創性、標誌性的重大思想觀點,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党的理論創新成果,是指引我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強大思想武器,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

“7.26”重要講話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明確了党和國家未來發展的根本方向、戰略部署和大政方針,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推動實踐新發展、奪取事業新勝利的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

深刻理解“7.26”重要講話的內涵,主要把握在以下六個方面。

(1)回答了黨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等重大問題。旗幟和道路問題是關係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問題。在舉什麼旗、走什麼路重大原則問題上,旗幟要鮮明,態度要明確,不能有絲毫含糊。黨中央態度明確,全黨就有了方向,大家心裡就有了主心骨。“7.26”重要講話開宗明義,強調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全黨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我們要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戰略、新的舉措,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這段話是對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舉什麼旗、走什麼路這一重大問題作出的明確回答,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行動綱領。

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奮鬥旗幟,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植根於中國大地、融合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代表著中國人民根本利益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社會主義。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要繼續譜寫這篇大文章的新篇章。

(2)總結闡述了五年來的歷史性成就和變革。“7.26”重要講話系統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闡述了五年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五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願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重大成就。我們之所以能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最根本的是我們党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科學指引。

(3)提出的“兩個牢牢把握”是推進事業發展的重要前提。“7.26”重要講話強調,“全黨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更準確地把握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斷變化的特點,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在繼續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好解決我國社會出現的各種問題,更好實現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更好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這是我們謀劃和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前提。全黨要以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一步步實現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

(4)作出了一項重大戰略判斷。“7.26”重要講話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並不斷開闢發展新境界,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這段話明確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的重大戰略判斷。全黨要提高戰略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完善發展戰略和各項政策,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在新的發展階段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續推向前進。

(5)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新闡述、提出新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我們党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7.26”重要講話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新闡述、提出新要求,強調,“要按照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我們要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而努力,踏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讓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是鼓舞人心的戰略部署,是催人奮進的宏偉藍圖。

(6)明確提出了繼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7.26”重要講話強調,“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鬥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党的領導,毫不動搖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党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這段話明確提出了繼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這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善党的領導的思想指南,是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的根本遵循。

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是當前全黨全國的一項最重要政治任務。我們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7.26”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把認識向高處提領、學習向信仰紮根、工作向縱深推進,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新時期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戰略新理念,特別是去年7月28日在唐山地震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親赴唐山考察並發表了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明確提出了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方針、發展思路、實現途徑和重要任務,為新時期我國防震減災事業發展豐富了內涵,指明了方向,具有里程碑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7.28”重要講話意義重大,內涵深刻,我們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理解和把握。

(1)將防災減災救災提升到黨和國家全域的戰略高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是衡量執政黨領導力、檢驗政府執行力、評判國家動員力、體現民族凝聚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執政理念、根本宗旨和深厚的為民情懷,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新時期保障國家和人民安全發展的戰略思考和歷史擔當。也正如汪洋副總理多次強調的那樣,有效防範與主動應對自然災害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基本職責,防災減災救災雖不是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卻能影響中心工作,雖不是全域工作卻能牽動全域工作。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過程中,需要把防災減災救災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域中去思考、去謀劃、去推動。

(2)深刻把握了人類發展與自然災害的辯證關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同自然災害抗爭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恆課題。要更加自覺地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係,正確處理防災減災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不斷從抵禦各種自然災害的實踐中總結經驗,落實責任、完善體系、整合資源、統籌力量,提高全民防災抗災意識,全面提高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幾千年來,我們祖先在同各種重大災害作鬥爭的過程中,鑄就了中華民族勇於面對災害、敢於戰勝災害的堅韌品質。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面對嚴重的地震災害,在党的堅強領導下,發揮社會主義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全黨全國人民同心協力,戰勝一個又一個地震災害,形成了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為偉大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內容,形成了推進我國防震減災事業不斷發展的強大動力和獨特優勢。新時期在抓好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更加重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正確處理好人與自然關係。

(3)準確把握了我國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的基本國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佈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這是一個基本國情。我國位於歐亞地震帶和環太平洋地震帶的交匯部位,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地震強度大、分佈廣、頻率高、損失重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占全球大陸面積1/14的我國大陸地區,平均每年發生1/3以上全球大陸地震,造成1/2以上人員死亡或失蹤。僅本世紀以來,全球大陸共發生3次8級以上強震,其中2次發生在我國,因地震造成人員死亡失蹤9.18萬人,受傷42.5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達1.07萬億元。地震災害是群災之首,一直是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威脅。

(4)深刻闡述了防災減災救災的新理論新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總結經驗,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後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全面提升全社會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是防震減災的工作方針,地震次生衍生災害嚴重,風險隱患關聯性很強,必須更加突出“防”的減災作用,必須有“抗”的意識和能力,以及“救”的預案和措施。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是防震減災的根本思路,常態是基礎,非常態是保障,兩者必須相互統一,相互促進。實現“三個轉變”是防震減災的發展方向,在地震災害鬥爭的實踐中,我們必須更加注重地震災害風險管理、更加注重災前預防、更加注重綜合減災、更加注重發揮地方、社會、市場的作用,不斷提高防震減災的綜合能力和效益。

(5)提出了新時期防災減災救災的重點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著力從加強組織領導、健全體制、完善法律法規、推進重大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和風險防範能力建設、提高城市建築和基礎設施抗災能力、提高農村住房設防水準和抗災能力、加大災害管理培訓力度、建立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引導社會力量有序參與等方面進行努力。這些重點任務既是對多年來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科學總結,也是防災減災救災的理論總結。既指出了當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薄弱環節,也明確了下一個階段防災減災救災重點工作。針對性很強,是新時期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著力點和立足點,也是防震減災的工作重點,各地各單位要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的理論性、戰略性、指導性都很強,也是做好新時期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指導和基本遵循。廣大地震工作者一定要準確理解和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精神。在新時期防震減災發展理念上,要牢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發展目標上,要著力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法治化、規範化、現代化水準,全面提升全社會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在發展方略上,要以“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為指導,著力推動統籌協調、屬地管理、綜合減災、社會力量和市場參與的體制機制完善升級;在工作舉措上,要強化災害風險防範、完善資訊共用、整合資源統籌保障能力、提高科技支撐水準、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在工作重點上,要強化重點地區、重要行業、重大生命線工程的防震抗震工作,統籌謀劃城市和農村的防震減災救災工作;在工作保障上,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法治保障,加大經費投入,努力開創新時期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2我國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歷程與現狀

01

我國地震震情及災情

我國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災害最多的國家之一。地震多發、震災嚴重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地震震情及災情有以下幾個特點。

地震多

我國大陸國土面積占全球大陸面積1/14,但全球大陸地震有1/3以上發生在我國。我國大陸平均每年發生20次5級以上地震,3.8次6級以上地震,0.6次7級以上地震,是世界上多地震國家。

強度大

本世紀以來全球共發生24次8級以上地震,其中有3次大陸8級地震,均發生在我國及邊鄰地區。

分佈廣

我國30個省市自治區發生過6級地震,19個省市自治區發生過7級地震,12個省市自治區發生過8級以上地震。歷史上沒有發生過大地震的地方,不一定不會發生大地震。例如,青海、四川省歷史上沒有發生8級以上地震的記載,但2001年青海省發生了昆侖山8.1級地震,2008年四川省發生了汶川8.0級地震。全國49%大陸國土、45%的縣城、62%的地級市、70%的百萬以上人口的大中城市、25個省會城市位於7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區。

災害重

在人類歷史記載中,全球地震災害造成人員死亡數超過20萬人的地震有7次,其中有4次發生在我國,即1303年山西洪洞8級地震,造成約20萬人死亡;1556年陝西華縣8級地震,造成約83萬人死亡;1920年寧夏海原8.6級地震,造成約23.4萬人死亡;1976年河北唐山7.8級地震,造成約24.2萬人死亡。20世紀全球因地震災害造成的死亡人員總數近120萬人,我國約占一半。20世紀我國共發生死亡人數超過百人的地震有53次,超過千人的地震有22次。地震對我國經濟和社會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例如,1978年河北唐山7.8級地震還造成16.5萬人重傷,約100億元經濟損失;2008年四川汶川8.0級地震造成了約6.9萬人死亡,1.8萬人失蹤,37.5萬人受傷,8523億元直接經濟損失。2010年玉樹7.1級地震造成2698人死亡,270人失蹤,1萬餘人受傷。2013年蘆山7.0級也地震造成196人死亡,1萬餘人受傷。

02

新中國地震工作的歷史沿革

1966年3月河北邢臺6.8級和7.2級地震造成了8000餘人死亡,40000餘人受傷。

這次是新中國成立後發生的第一次災情很重的強烈破壞性地震。周恩來總理三次親臨地震災區指揮抗震救災,並要求“牢記血的教訓,開展地震預報預防”。之後,成立了由李四光先生擔任組長的中央地震工作小組,國家科委和中國科學院組成地震辦公室,拉開了我國開展地震預報實踐的序幕,逐步形成了“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防震減災工作方針和統一、綜合的全國地震工作體系。

1971年8月2日

國務院撤銷中央地震工作小組辦公室,整合中國科學院八個研究所(室)以及地質部、石油部、測繪總局有關野外大隊,組建了國家地震局(即中國地震局前身),由中國科學院代管。隨後20個省(區、市)組建了地震大隊或地震隊,開展地震觀測、預報和科學研究。老一輩地震工作者以對國家、對人民安全的高度負責精神,利用土洋結合的簡陋儀器設備,邊觀測、邊研究、邊預報,探索了獨具特色的長、中、短、臨相結合的地震預報思路和方法,並在1975年2月遼寧海城7.3級強地震預報中展示出水準,備受國內外同行的關注。1977年,經國務院批准,各省(區、市)成立了地震工作機構。1988年,國家地震局由中國科學院代管改為國務院直屬局,負責管理全國地震工作。1993年4月,國務院將國家地震局調整為國家科委管理的副部級國家局。1998年3月,國家地震局由國家科委管理的國家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更名為中國地震局。

1998年3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正式頒佈實施,使我國防震減災工作走上了法治化軌道。2000年5月,國務院召開了第一次全國防震減災工作會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同志全面總結了歷史經驗,第一次明確提出建立健全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應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隨後又成立了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進一步拓展了中國地震局工作領域和職責。2004年,組建了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隨後又組建了數支省級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顯著提升了我國地震應急救援能力明顯提升。本世紀以來,三大工作體系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防震減災工作機制不斷完善,有效地應對了汶川、玉樹、蘆山、魯甸、九寨溝等重特大地震災害。

防災科技學院因防震減災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

學院成立42年來,在中國地震局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在學院幾代教職員工的艱苦努力下,學院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培養造就了一批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結構完善的高素質專業教師,培養了4萬余名學生,為地震系統輸送了大批人才,許多畢業生成為地震業務和管理的骨幹,有多名畢業生獲得各級科技進步獎及全國和省級勞動模範稱號。作為“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防災科技學院培訓了近5000名地震專業技術人才,為國家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援和保障。防災科技學院在地震人才發展過程中肩負著特殊的角色和重任,在防震減災事業發展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國家地震局成立46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各地黨委、政府重視和支持下,團結帶領廣大地震科技工作者不斷探索和艱苦努力,我國地震事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斷發展壯大,我國防震抗震減災綜合能力不斷增強,為保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作出的顯著貢獻。

03

我國防震減災工作的現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防震減災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就防震減災工作作出了25次重要批示,李克強總理、汪洋副總理多次就做好地震監測預測、抗震設防、應急處置等作出多次重要批示。國務院每年召開防震減災工作聯席會議,全面部署防震減災工作。在廣大地震工作者努力工作下,我國防震減災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一是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思路不斷完善。多年來,中國地震局黨組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把防震減災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統籌謀劃,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眾,形成政府主導、軍地協調、專群結合、全社會參與的中國特色防震減災工作格局。蘆山地震後,我們建立了“分級負責、相互協同”的抗震救災新機制,充分發揮我國特有的制度優勢、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形成防震減災、抗震救 災的強大合力,防震減災各項工作成效顯著。

二是全國防震減災體制不斷完善。中國地震局現有職工10722名,專業技術人員占68.5%,本科以上學歷占74.2%。現由院士13人,正高級職稱377人,副高級職稱1974人。

中國地震局下屬16個單位,包括5個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1所大學:防災科技學院;7個業務單位:中國地震台網中心、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中國地震災害防禦中心、地殼運動監測工程研究中心、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中國地震局第二監測中心;還有中國地震局機關服務中心、中國地震局深圳防震減災科技交流培訓中心、地震出版社。

全國有3028個市縣地震工作機構,受地方政府領導,由省級地震局進行業務指導,現有人員15000多人。

三是地震監測預報業務能力不斷提升。建立了“長、中、短、臨”逼近式地震預報工作思路,建成了3100多個台站組成的、覆蓋我國大陸的綜合地震觀測系統,以及異地互備的高速地震行業網路。國內地震實現了2分鐘自動速報和億級使用者服務,正在建設覆蓋中國大陸,由15000多台組成的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努力提升我國破壞性地震有效預警和烈度速報水準。

四是城鄉震害預防體系逐步完善。發佈實施第五代全國地震區劃圖,全面消除抗震不設防地區。推進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加強城市活斷層探測和地震災害風險評估等基礎工作,完成110條大型活動斷層和96個地級以上城市的活斷層探測,特別是對雄安新區地震安全進行分析。積極推動城鄉民居提升抗震措施,已建成地震安全農居2200多萬戶,惠及 6000 多萬人。雲南、青海、新疆等地開展了城鄉民居地震巨災保險。減隔震等技術在重大工程設施中得到應用。每年組織“平安中國”防災宣導系列活動,推進防震減災知識“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進家庭”。擴大防震減災示範試點創建覆蓋面,認定4個國家級防震減災示範城市、19個示範縣、4129個示範社區、5488所示範學校。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能力不斷提升。

五是地震應急救援能力不斷提升。每年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開展地震重點危險區應急準備情況督導檢查,有效提升應急準備工作水準。推進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各級各類預案達30余萬件。全國已建成80多支、1.3萬餘人的省級搜救隊伍,數10萬人的市縣級搜救隊伍,3000多支、近30萬人的地震志願者隊伍。建成了地震應急避難場所1.3萬餘個,總面積4.7億平方米。中央、省、市、縣四級救災物資儲備庫體系已基本形成。高效有序應對了蘆山、魯甸、尼泊爾、九寨溝、精河等國內外重特大地震災害,中國國際救援隊先後參加了阿爾及利亞、伊朗、巴基斯坦、印尼、海地、紐西蘭、日本、尼泊爾等地震救援行動。

六是地震科技支撐和引領更加有力。地震工作的科技性很強。多年來,我們形成了以研究所、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等多方力量參與的地震科技創新主體。與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和自然科學基金會聯合主辦全國地震科技創新大會,出臺《中國地震局黨組關於加快推進地震科技創新的意見》《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聯合國家自然基金委設立地震科學聯合基金。我國第一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即將發射。高速鐵路地震監測預警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建築結構基於性態的抗震設計理論及方法”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3正確認識當前防震減災事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磨難,同時又促使人類更加自覺地去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增強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當前,防震減災工作面臨著新形勢、新挑戰、新問題,做好新時期防震減災工作任重道遠。

一是我國面臨的地震形勢複雜嚴峻。我國地震強度大、分佈廣、頻率高、損失重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僅本世紀以來,全球大陸共發生4次8級以上強震,其中2次發生在我國,造成人員死亡或失蹤9.18萬人,受傷42.5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達1.07萬億元。地震災害是群災之首,一直是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威脅。全國58%以上國土面積處在基本烈度7度及以上的地震高風險區。地震形勢複雜嚴峻,例如,東部地區近20年未發生6級以上地震,超出上世紀以來6級地震最長歷史平靜期。這次九寨溝7.0地震打破了2014年2月新疆于田7.3級地震後的42個月的7級以上地震的平靜,防震減災形勢嚴峻複雜。

二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帶來新挑戰。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人口財富高度集中,面臨的地震風險不斷加劇,經濟社會對地震災害的敏感性、脆弱性越來越強。例如,全國有6845座高度超過100米的高層建築,占全球2/3;全國9.8萬座水庫,庫容超過1億立方米的水庫有756座,壩高超過30米的水庫有545座,其中壩高超過200米的水庫大壩共27座,占全球1/3以上,而且大型水庫大壩又多建在西南多地震地區,地震風險大;我國高鐵時速已達300公里以上,高鐵線路多高架、多涵洞,對地震高度敏感和脆弱。此外,分佈全國各地的輸油、輸氣、輸水等生命線工程、核電站、化工廠等高危險產業,都是地震次生災害可能發生並造成嚴重災難的關鍵領域。新時期防震減災挑戰之大,前所未有。

三是地震災害綜合防範能力建設尚有差距。地震預測仍然是世界範圍內的科學難題。加強地震災害防禦和應急救援能力建設,也是新時期防震減災工作的重點。雖然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很快,各級黨委政府也一直重視防震減災工作,但我國抗震設防能力低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例如,我國城市老舊房屋近180億平米還沒有抗震除險加固,涉及人口約3億人;農村有近190億平米農居還沒有達到抗震設防要求,涉及人口約5億人;全國超過七成的地級以上城市還沒有開展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部分公共建築和基礎設施抗震設防標準偏低。然而,當前防震減災工作也面臨著許多問題,例如,在充分認識新時期災害的突發性、異常性和複雜性,準確把握災害衍生次生規律,統籌協調,綜合運用各類資源和多種手段,科學應對地震災害方面還存在不足;重救災輕減災的思想還比較普遍,防震減災體制機制與經濟社會發展仍不完全適應;防震減災法律法規有待進一步健全,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作用還未得到充分發揮,社會公眾防震減災意識和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全面提高全社會地震災害綜合防範能力任重道遠。

四是人民群眾對地震安全的要求更加迫切。隨著社會進步和生活水準提高,人民群眾越來越嚮往更加美好的生活,更加安全的生活空間,對減輕地震災害的要求和期望也越來越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更加自覺地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有效降低地震災害風險和損失,充分發揮防震減災工作對民生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重保障作用,服務國家和民族安全發展。黨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是我們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的行動指南和強大動力。

4努力開創新時期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新局面

做好新時期防震減災工作,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不動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動搖,堅持人才強業不動搖,健全完善抗震救災指揮機構體制機制,著力推動地方落實抗震救災主體責任,大力提高城鄉民居抗震能力,進一步統籌協調抗震救災力量,不斷加強地震災害風險防範,全面提升全社會抵禦地震災害能力。

一是用習近平總書記防災減災救災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指導新時期防震減災事業改革發展。

事物總是在不斷改革中取得進步。當前,地震事業發展的環境和條件發生著深刻變化,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面臨的發展改革和壓力日益加大,已經到了“不改革不行,改革慢了也不行” 的境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防災減災救災和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以及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解決制約地震事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和深層次問題,補齊發展短板和不足,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正確的改革方法論,進一步提高認識,更加突出問題導向,找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持試點先行,鼓勵大膽探索實踐。加強組織領導和頂層設計,著力推進地震科技體制、業務體制、震災預防體制、行政管理體制等重點領域的改革。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地震事業發展的內生動力,釋放發展活力,形成體系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防震減災體制機制。

二是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實踐證明,防震減災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科技的貢獻,我國防震減災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地震科技的發展史。今年6月,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會和中國地震局聯合召開了全國地震科技創新大會,提出了加快構建國家地震科技創新體系和大力實施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的戰略任務,以“透明地殼”、“解剖地震”、“韌性城鄉”和“智慧服務”四項科學計畫為重點,動員優勢力量,實施科技攻關。最近,中國地震局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正式啟動地震科學研究聯合基金計畫,動員全社會力量開展地震科學研究。我們希望,力爭通過十年的努力,完成中國大陸重點地區地下結構、構造和地球物理場變化的觀測和探察,使我們對地殼的認識更加清晰透明;開展典型地震的解剖研究,使我們對地震孕育發生規律的認識逐步深入;在地震災害風險評估、工程韌性抗震和社會韌性支援等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並率先建成一批示範型韌性城鎮;努力實現地震資訊化、現代化,為政府、社會和公眾提供全方位的智慧化地震科技服務。為此,我們應堅持創新是引領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第一動力不動搖,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激發地震科技創新的活力,努力實現地震科學技術的新突破。

三是大力實施人才強業戰略。

深入貫徹中央關於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要求,落實國家科技創新和人才政策,推進地震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建立具有行業特色的人才制度體系和更為靈活的人才管理模式;創新完善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引進、激勵等工作機制,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大力實施地震人才工程,加大投入力度,通過“地震科技英才計畫”和“地震隊伍素質提升計畫”,激勵領軍人才、穩定關鍵人才、培養青年人才、引進急需人才,加強優秀創新團隊建設,優化人才資源佈局;打造新型地震教育培訓體系,完善分級分類培訓教育,提升地震基礎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品質;建設高素質人才管理工作隊伍,不斷提升地震人才隊伍整體素質。防災科技學院在地震人才發展中肩負著特殊的角色和重任,應當成為地震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地震隊伍素質提升計畫的執行主體和重要平臺。

四是大力提升地震災害風險管理能力。

從全球來看,人口和財富的增加及其向災害高風險地區的集中,使得地震災害損失劇增、地震災害風險加劇。當地震災害與自然和人文環境的脆弱性、暴露度疊加後,就可能形成更大的災害風險和災害損失。我們應運用地震風險有效防控的系統思維、戰略思維和底線思維,強化地震災害風險管理,提高防震減災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開展地震活動斷層探察,認真排查地震災害危險源、風險點和薄弱環節,編制高精度、多尺度地震災害風險區劃圖,加強地震災害風險評估、隱患排查與綜合治理,不斷提升全社會應對地震災害風險的綜合能力。強化防範地震災害風險管理的屬地責任,將防震減災可量化考核的目標和指標,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指標體系中,一併部署、一體推進、一起考核。做好地震災害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需要強化地震災害風險管理。強化以防為主的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和行動,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的作用。這次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震級較大,但傷亡偏輕,其主要原因是在汶川恢復重建中,高度重視震災風險控制,提高抗震設防能力和公眾防震抗震技能。造成人員死亡原因調查分析發現,潛在的地質災害加重,部分女兒牆等建築結構設計不合理、景區缺乏有用的避難場所、公眾災害避險意識有待提高等不容忽視。

五是不斷完善防震減災新格局。

防震減災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是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更加開放合作,廣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我們應進一步以社會需求為牽引,以問題為導向,夯實責任,完善“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法治保障”防震減災新格局。堅持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地方黨委和政府發揮防震減災救災主體作用,承擔主要責任,中央及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充分發揮防震減災救災的統籌指導和支持作用。完善社會力量和市場參與機制,積極引導多元主體參與防震減災各項工作。依靠法治保障,加快形成以專項法律法規為主幹、相關行業規範和技術標準相配套的防震減災法規標準體系。

六是高度重視綜合防災減災救災。

地震災害突發性強、破壞性大,易引發次生災害多,救援難度大,是一種綜合性災害,需要運用各類資源和多種手段,強化統籌各方力量,綜合減輕地震災害損失。我們應強化地震災害風險的識別評估,做好地震監測預測、活斷層探測、隱患排查、地震區劃、安全性評價、震災評估等工作;應做好地震災害風險規避和降低工作,在城鄉規劃、國土利用、重大工程設施建設時對地震活動斷層合理避讓,加強防震抗震工程設防與監督、減隔震技術應用、安全農居建設、科普宣傳、地震預警等,認真做好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建設和運行;應推進巨災保險制度建設,依靠巨災保險和巨災再保險,形成多層次的地震災害風險分散機制。做好地震綜合減災工作,需要切實加強各方面的協同配合、統籌調度,統籌資源、優化配置,進一步完善各行各業的聯動機制。

七是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的作用。

同學們,大學是學者薈萃的殿堂,是人類精神的高地,是成就夢想的舞臺。十天前,教師節前夕,我到防災科技學院時給教師們提出四點希望,這裡,我對同學們提幾點希望。

一要志存高遠,心懷祖國。

優秀人才一定要有遠大的志向。美國詩人惠特曼說:“沒有信仰,就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和生命;沒有信仰,就沒有名副其實的國土”。大學生是祖國和民族的希望,是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你們的理想信念如何,政治思想觀念如何,直接關係著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興衰成敗。日本發動兩次對華戰爭打斷中國的現代化進程。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戰敗後,清政府向日本賠償了2.3億兩百億,價值1.2億兩白銀的戰利品。3.5億兩相當於日本一年財政收入的四倍多,我們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日本第一次嘗到了戰爭的甜頭,後來又再次挑起中日戰爭,日本侵華戰爭,中國傷亡超過3500萬人。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我們經過14年的抗日戰爭,才取得勝利。九一八的經驗教訓是什麼?落後就要挨打。和平不是喊出來的,也不是想出來的,要靠強大的國力,民族的凝聚力,靠一代一代中國人的勤奮、努力、奮鬥!青年人要好好學習,建設國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去努力去奮鬥。希望同學們要胸懷祖國,關心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牢記自己承擔的歷史使命,立志防災減災救災偉大事業,學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用自己知識、智慧和學業成就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努力成為我國防震減災事業的優秀骨幹和主力軍。

二要勤學多思,耕讀不輟。

優秀人才大都具有勤學慎思的精神。“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是歷代中國人求學精神的積澱。新世紀,新知識層出不窮,社會資訊化步伐加快,知識更新週期越來越短,正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理念,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要求每一個加強學習,適應社會發展,催促我們不可懈怠。正如《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希望同學們勤奮學習,腳踏實地,努力獲取一種學習能力,培養一種嚴謹獨立的學術思想,樹立一種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塑造一個充實完善的自我,努力探究地震科學和防災減災科學技術。

三要求真務實,銳意創新。

作為新世紀的年輕人,應該深刻意識到“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學校得以發展的不竭的動力和源泉。“一個沒有創新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一個沒有創新的國家必將被歷史淘汰。”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的人才,是大學教育的神聖職責,也是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地震科學是一門年輕的科學、發展中的科學,人們對地球自身運動、地震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認知水準十分有限,地震預報是世界性科學難題,這又與社會對安全生產生活的迫切需求和對地震工作的強烈要求形成極大的反差,地震科學研究和普及地震、防震、抗震等方面科學知識任重道遠。希望同學們要珍惜在大學學習的機會,勇於面對地震科學難題,確立自己的學習與科研目標,努力掌握探究地球科學認知的方法,潛心學習與鑽研,勇於創新,努力攻克地震科學技術的難題。

四要砥礪德行,愛校敬師。

《大學》開頭一句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就是說,大學教育的道理,在於淨化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在於團結和教育廣大群眾,達到“至善”的最高境界。愛因斯坦在評價居里夫人時說道:“第一流人物對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大。”希望同學們要立德修身,有遠大抱負,但不可好高騖遠;要養成大家風範,但也不可不拘小節;要學好專業知識,也要關注社會;要熱愛真理,更要尊重老師。努力培養自己高遠的志向、高尚的品德、高貴的心靈和高雅的人生趣味,努力成為關注學校發展,熱心校園建設,宣導文明生活的典範和楷模,以優異的學習和研究成績回報于老師,回報于父母,回報于學校。

五要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同學們是未來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一定要有強壯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要勇於面對新的學習生活環境和可能遇到的新問題,保持身心和諧,認真學習,團結同學,愉快成長。

同學們,防災科技學院昨天的輝煌,是歷代防災人共同奮鬥的結果。今天,創造新輝煌的接力棒傳到了你們手上。希望同學們不負眾望,刻苦學習,用智慧、勤奮和熱情譜寫人生和學院最美好的華章!努力為祖國防震減災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和才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華夢而發奮努力!

衷心祝願同學們在大學生活中學業有成、身心健康、不斷進步!

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

“7.26”重要講話貫穿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提出了許多具有開創性、標誌性的重大思想觀點,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党的理論創新成果,是指引我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強大思想武器,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

“7.26”重要講話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明確了党和國家未來發展的根本方向、戰略部署和大政方針,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推動實踐新發展、奪取事業新勝利的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

深刻理解“7.26”重要講話的內涵,主要把握在以下六個方面。

(1)回答了黨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等重大問題。旗幟和道路問題是關係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問題。在舉什麼旗、走什麼路重大原則問題上,旗幟要鮮明,態度要明確,不能有絲毫含糊。黨中央態度明確,全黨就有了方向,大家心裡就有了主心骨。“7.26”重要講話開宗明義,強調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全黨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我們要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戰略、新的舉措,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這段話是對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舉什麼旗、走什麼路這一重大問題作出的明確回答,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行動綱領。

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奮鬥旗幟,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植根於中國大地、融合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代表著中國人民根本利益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社會主義。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要繼續譜寫這篇大文章的新篇章。

(2)總結闡述了五年來的歷史性成就和變革。“7.26”重要講話系統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闡述了五年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五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願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重大成就。我們之所以能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最根本的是我們党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科學指引。

(3)提出的“兩個牢牢把握”是推進事業發展的重要前提。“7.26”重要講話強調,“全黨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更準確地把握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斷變化的特點,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在繼續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好解決我國社會出現的各種問題,更好實現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更好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這是我們謀劃和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前提。全黨要以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一步步實現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

(4)作出了一項重大戰略判斷。“7.26”重要講話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並不斷開闢發展新境界,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這段話明確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的重大戰略判斷。全黨要提高戰略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完善發展戰略和各項政策,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在新的發展階段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續推向前進。

(5)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新闡述、提出新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我們党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7.26”重要講話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新闡述、提出新要求,強調,“要按照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我們要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而努力,踏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讓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是鼓舞人心的戰略部署,是催人奮進的宏偉藍圖。

(6)明確提出了繼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7.26”重要講話強調,“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鬥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党的領導,毫不動搖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党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這段話明確提出了繼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這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善党的領導的思想指南,是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的根本遵循。

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是當前全黨全國的一項最重要政治任務。我們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7.26”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把認識向高處提領、學習向信仰紮根、工作向縱深推進,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新時期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戰略新理念,特別是去年7月28日在唐山地震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親赴唐山考察並發表了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明確提出了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方針、發展思路、實現途徑和重要任務,為新時期我國防震減災事業發展豐富了內涵,指明了方向,具有里程碑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7.28”重要講話意義重大,內涵深刻,我們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理解和把握。

(1)將防災減災救災提升到黨和國家全域的戰略高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是衡量執政黨領導力、檢驗政府執行力、評判國家動員力、體現民族凝聚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執政理念、根本宗旨和深厚的為民情懷,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新時期保障國家和人民安全發展的戰略思考和歷史擔當。也正如汪洋副總理多次強調的那樣,有效防範與主動應對自然災害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基本職責,防災減災救災雖不是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卻能影響中心工作,雖不是全域工作卻能牽動全域工作。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過程中,需要把防災減災救災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域中去思考、去謀劃、去推動。

(2)深刻把握了人類發展與自然災害的辯證關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同自然災害抗爭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恆課題。要更加自覺地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係,正確處理防災減災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不斷從抵禦各種自然災害的實踐中總結經驗,落實責任、完善體系、整合資源、統籌力量,提高全民防災抗災意識,全面提高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幾千年來,我們祖先在同各種重大災害作鬥爭的過程中,鑄就了中華民族勇於面對災害、敢於戰勝災害的堅韌品質。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面對嚴重的地震災害,在党的堅強領導下,發揮社會主義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全黨全國人民同心協力,戰勝一個又一個地震災害,形成了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為偉大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內容,形成了推進我國防震減災事業不斷發展的強大動力和獨特優勢。新時期在抓好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更加重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正確處理好人與自然關係。

(3)準確把握了我國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的基本國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佈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這是一個基本國情。我國位於歐亞地震帶和環太平洋地震帶的交匯部位,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地震強度大、分佈廣、頻率高、損失重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占全球大陸面積1/14的我國大陸地區,平均每年發生1/3以上全球大陸地震,造成1/2以上人員死亡或失蹤。僅本世紀以來,全球大陸共發生3次8級以上強震,其中2次發生在我國,因地震造成人員死亡失蹤9.18萬人,受傷42.5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達1.07萬億元。地震災害是群災之首,一直是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威脅。

(4)深刻闡述了防災減災救災的新理論新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總結經驗,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後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全面提升全社會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是防震減災的工作方針,地震次生衍生災害嚴重,風險隱患關聯性很強,必須更加突出“防”的減災作用,必須有“抗”的意識和能力,以及“救”的預案和措施。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是防震減災的根本思路,常態是基礎,非常態是保障,兩者必須相互統一,相互促進。實現“三個轉變”是防震減災的發展方向,在地震災害鬥爭的實踐中,我們必須更加注重地震災害風險管理、更加注重災前預防、更加注重綜合減災、更加注重發揮地方、社會、市場的作用,不斷提高防震減災的綜合能力和效益。

(5)提出了新時期防災減災救災的重點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著力從加強組織領導、健全體制、完善法律法規、推進重大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和風險防範能力建設、提高城市建築和基礎設施抗災能力、提高農村住房設防水準和抗災能力、加大災害管理培訓力度、建立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引導社會力量有序參與等方面進行努力。這些重點任務既是對多年來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科學總結,也是防災減災救災的理論總結。既指出了當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薄弱環節,也明確了下一個階段防災減災救災重點工作。針對性很強,是新時期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著力點和立足點,也是防震減災的工作重點,各地各單位要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的理論性、戰略性、指導性都很強,也是做好新時期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指導和基本遵循。廣大地震工作者一定要準確理解和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精神。在新時期防震減災發展理念上,要牢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發展目標上,要著力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法治化、規範化、現代化水準,全面提升全社會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在發展方略上,要以“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為指導,著力推動統籌協調、屬地管理、綜合減災、社會力量和市場參與的體制機制完善升級;在工作舉措上,要強化災害風險防範、完善資訊共用、整合資源統籌保障能力、提高科技支撐水準、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在工作重點上,要強化重點地區、重要行業、重大生命線工程的防震抗震工作,統籌謀劃城市和農村的防震減災救災工作;在工作保障上,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法治保障,加大經費投入,努力開創新時期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2我國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歷程與現狀

01

我國地震震情及災情

我國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災害最多的國家之一。地震多發、震災嚴重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地震震情及災情有以下幾個特點。

地震多

我國大陸國土面積占全球大陸面積1/14,但全球大陸地震有1/3以上發生在我國。我國大陸平均每年發生20次5級以上地震,3.8次6級以上地震,0.6次7級以上地震,是世界上多地震國家。

強度大

本世紀以來全球共發生24次8級以上地震,其中有3次大陸8級地震,均發生在我國及邊鄰地區。

分佈廣

我國30個省市自治區發生過6級地震,19個省市自治區發生過7級地震,12個省市自治區發生過8級以上地震。歷史上沒有發生過大地震的地方,不一定不會發生大地震。例如,青海、四川省歷史上沒有發生8級以上地震的記載,但2001年青海省發生了昆侖山8.1級地震,2008年四川省發生了汶川8.0級地震。全國49%大陸國土、45%的縣城、62%的地級市、70%的百萬以上人口的大中城市、25個省會城市位於7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區。

災害重

在人類歷史記載中,全球地震災害造成人員死亡數超過20萬人的地震有7次,其中有4次發生在我國,即1303年山西洪洞8級地震,造成約20萬人死亡;1556年陝西華縣8級地震,造成約83萬人死亡;1920年寧夏海原8.6級地震,造成約23.4萬人死亡;1976年河北唐山7.8級地震,造成約24.2萬人死亡。20世紀全球因地震災害造成的死亡人員總數近120萬人,我國約占一半。20世紀我國共發生死亡人數超過百人的地震有53次,超過千人的地震有22次。地震對我國經濟和社會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例如,1978年河北唐山7.8級地震還造成16.5萬人重傷,約100億元經濟損失;2008年四川汶川8.0級地震造成了約6.9萬人死亡,1.8萬人失蹤,37.5萬人受傷,8523億元直接經濟損失。2010年玉樹7.1級地震造成2698人死亡,270人失蹤,1萬餘人受傷。2013年蘆山7.0級也地震造成196人死亡,1萬餘人受傷。

02

新中國地震工作的歷史沿革

1966年3月河北邢臺6.8級和7.2級地震造成了8000餘人死亡,40000餘人受傷。

這次是新中國成立後發生的第一次災情很重的強烈破壞性地震。周恩來總理三次親臨地震災區指揮抗震救災,並要求“牢記血的教訓,開展地震預報預防”。之後,成立了由李四光先生擔任組長的中央地震工作小組,國家科委和中國科學院組成地震辦公室,拉開了我國開展地震預報實踐的序幕,逐步形成了“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防震減災工作方針和統一、綜合的全國地震工作體系。

1971年8月2日

國務院撤銷中央地震工作小組辦公室,整合中國科學院八個研究所(室)以及地質部、石油部、測繪總局有關野外大隊,組建了國家地震局(即中國地震局前身),由中國科學院代管。隨後20個省(區、市)組建了地震大隊或地震隊,開展地震觀測、預報和科學研究。老一輩地震工作者以對國家、對人民安全的高度負責精神,利用土洋結合的簡陋儀器設備,邊觀測、邊研究、邊預報,探索了獨具特色的長、中、短、臨相結合的地震預報思路和方法,並在1975年2月遼寧海城7.3級強地震預報中展示出水準,備受國內外同行的關注。1977年,經國務院批准,各省(區、市)成立了地震工作機構。1988年,國家地震局由中國科學院代管改為國務院直屬局,負責管理全國地震工作。1993年4月,國務院將國家地震局調整為國家科委管理的副部級國家局。1998年3月,國家地震局由國家科委管理的國家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更名為中國地震局。

1998年3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正式頒佈實施,使我國防震減災工作走上了法治化軌道。2000年5月,國務院召開了第一次全國防震減災工作會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同志全面總結了歷史經驗,第一次明確提出建立健全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應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隨後又成立了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進一步拓展了中國地震局工作領域和職責。2004年,組建了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隨後又組建了數支省級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顯著提升了我國地震應急救援能力明顯提升。本世紀以來,三大工作體系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防震減災工作機制不斷完善,有效地應對了汶川、玉樹、蘆山、魯甸、九寨溝等重特大地震災害。

防災科技學院因防震減災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

學院成立42年來,在中國地震局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在學院幾代教職員工的艱苦努力下,學院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培養造就了一批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結構完善的高素質專業教師,培養了4萬余名學生,為地震系統輸送了大批人才,許多畢業生成為地震業務和管理的骨幹,有多名畢業生獲得各級科技進步獎及全國和省級勞動模範稱號。作為“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防災科技學院培訓了近5000名地震專業技術人才,為國家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援和保障。防災科技學院在地震人才發展過程中肩負著特殊的角色和重任,在防震減災事業發展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國家地震局成立46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各地黨委、政府重視和支持下,團結帶領廣大地震科技工作者不斷探索和艱苦努力,我國地震事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斷發展壯大,我國防震抗震減災綜合能力不斷增強,為保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作出的顯著貢獻。

03

我國防震減災工作的現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防震減災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就防震減災工作作出了25次重要批示,李克強總理、汪洋副總理多次就做好地震監測預測、抗震設防、應急處置等作出多次重要批示。國務院每年召開防震減災工作聯席會議,全面部署防震減災工作。在廣大地震工作者努力工作下,我國防震減災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一是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思路不斷完善。多年來,中國地震局黨組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把防震減災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統籌謀劃,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眾,形成政府主導、軍地協調、專群結合、全社會參與的中國特色防震減災工作格局。蘆山地震後,我們建立了“分級負責、相互協同”的抗震救災新機制,充分發揮我國特有的制度優勢、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形成防震減災、抗震救 災的強大合力,防震減災各項工作成效顯著。

二是全國防震減災體制不斷完善。中國地震局現有職工10722名,專業技術人員占68.5%,本科以上學歷占74.2%。現由院士13人,正高級職稱377人,副高級職稱1974人。

中國地震局下屬16個單位,包括5個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1所大學:防災科技學院;7個業務單位:中國地震台網中心、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中國地震災害防禦中心、地殼運動監測工程研究中心、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中國地震局第二監測中心;還有中國地震局機關服務中心、中國地震局深圳防震減災科技交流培訓中心、地震出版社。

全國有3028個市縣地震工作機構,受地方政府領導,由省級地震局進行業務指導,現有人員15000多人。

三是地震監測預報業務能力不斷提升。建立了“長、中、短、臨”逼近式地震預報工作思路,建成了3100多個台站組成的、覆蓋我國大陸的綜合地震觀測系統,以及異地互備的高速地震行業網路。國內地震實現了2分鐘自動速報和億級使用者服務,正在建設覆蓋中國大陸,由15000多台組成的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努力提升我國破壞性地震有效預警和烈度速報水準。

四是城鄉震害預防體系逐步完善。發佈實施第五代全國地震區劃圖,全面消除抗震不設防地區。推進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加強城市活斷層探測和地震災害風險評估等基礎工作,完成110條大型活動斷層和96個地級以上城市的活斷層探測,特別是對雄安新區地震安全進行分析。積極推動城鄉民居提升抗震措施,已建成地震安全農居2200多萬戶,惠及 6000 多萬人。雲南、青海、新疆等地開展了城鄉民居地震巨災保險。減隔震等技術在重大工程設施中得到應用。每年組織“平安中國”防災宣導系列活動,推進防震減災知識“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進家庭”。擴大防震減災示範試點創建覆蓋面,認定4個國家級防震減災示範城市、19個示範縣、4129個示範社區、5488所示範學校。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能力不斷提升。

五是地震應急救援能力不斷提升。每年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開展地震重點危險區應急準備情況督導檢查,有效提升應急準備工作水準。推進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各級各類預案達30余萬件。全國已建成80多支、1.3萬餘人的省級搜救隊伍,數10萬人的市縣級搜救隊伍,3000多支、近30萬人的地震志願者隊伍。建成了地震應急避難場所1.3萬餘個,總面積4.7億平方米。中央、省、市、縣四級救災物資儲備庫體系已基本形成。高效有序應對了蘆山、魯甸、尼泊爾、九寨溝、精河等國內外重特大地震災害,中國國際救援隊先後參加了阿爾及利亞、伊朗、巴基斯坦、印尼、海地、紐西蘭、日本、尼泊爾等地震救援行動。

六是地震科技支撐和引領更加有力。地震工作的科技性很強。多年來,我們形成了以研究所、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等多方力量參與的地震科技創新主體。與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和自然科學基金會聯合主辦全國地震科技創新大會,出臺《中國地震局黨組關於加快推進地震科技創新的意見》《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聯合國家自然基金委設立地震科學聯合基金。我國第一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即將發射。高速鐵路地震監測預警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建築結構基於性態的抗震設計理論及方法”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3正確認識當前防震減災事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磨難,同時又促使人類更加自覺地去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增強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當前,防震減災工作面臨著新形勢、新挑戰、新問題,做好新時期防震減災工作任重道遠。

一是我國面臨的地震形勢複雜嚴峻。我國地震強度大、分佈廣、頻率高、損失重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僅本世紀以來,全球大陸共發生4次8級以上強震,其中2次發生在我國,造成人員死亡或失蹤9.18萬人,受傷42.5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達1.07萬億元。地震災害是群災之首,一直是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威脅。全國58%以上國土面積處在基本烈度7度及以上的地震高風險區。地震形勢複雜嚴峻,例如,東部地區近20年未發生6級以上地震,超出上世紀以來6級地震最長歷史平靜期。這次九寨溝7.0地震打破了2014年2月新疆于田7.3級地震後的42個月的7級以上地震的平靜,防震減災形勢嚴峻複雜。

二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帶來新挑戰。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人口財富高度集中,面臨的地震風險不斷加劇,經濟社會對地震災害的敏感性、脆弱性越來越強。例如,全國有6845座高度超過100米的高層建築,占全球2/3;全國9.8萬座水庫,庫容超過1億立方米的水庫有756座,壩高超過30米的水庫有545座,其中壩高超過200米的水庫大壩共27座,占全球1/3以上,而且大型水庫大壩又多建在西南多地震地區,地震風險大;我國高鐵時速已達300公里以上,高鐵線路多高架、多涵洞,對地震高度敏感和脆弱。此外,分佈全國各地的輸油、輸氣、輸水等生命線工程、核電站、化工廠等高危險產業,都是地震次生災害可能發生並造成嚴重災難的關鍵領域。新時期防震減災挑戰之大,前所未有。

三是地震災害綜合防範能力建設尚有差距。地震預測仍然是世界範圍內的科學難題。加強地震災害防禦和應急救援能力建設,也是新時期防震減災工作的重點。雖然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很快,各級黨委政府也一直重視防震減災工作,但我國抗震設防能力低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例如,我國城市老舊房屋近180億平米還沒有抗震除險加固,涉及人口約3億人;農村有近190億平米農居還沒有達到抗震設防要求,涉及人口約5億人;全國超過七成的地級以上城市還沒有開展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部分公共建築和基礎設施抗震設防標準偏低。然而,當前防震減災工作也面臨著許多問題,例如,在充分認識新時期災害的突發性、異常性和複雜性,準確把握災害衍生次生規律,統籌協調,綜合運用各類資源和多種手段,科學應對地震災害方面還存在不足;重救災輕減災的思想還比較普遍,防震減災體制機制與經濟社會發展仍不完全適應;防震減災法律法規有待進一步健全,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作用還未得到充分發揮,社會公眾防震減災意識和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全面提高全社會地震災害綜合防範能力任重道遠。

四是人民群眾對地震安全的要求更加迫切。隨著社會進步和生活水準提高,人民群眾越來越嚮往更加美好的生活,更加安全的生活空間,對減輕地震災害的要求和期望也越來越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更加自覺地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有效降低地震災害風險和損失,充分發揮防震減災工作對民生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重保障作用,服務國家和民族安全發展。黨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是我們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的行動指南和強大動力。

4努力開創新時期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新局面

做好新時期防震減災工作,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不動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動搖,堅持人才強業不動搖,健全完善抗震救災指揮機構體制機制,著力推動地方落實抗震救災主體責任,大力提高城鄉民居抗震能力,進一步統籌協調抗震救災力量,不斷加強地震災害風險防範,全面提升全社會抵禦地震災害能力。

一是用習近平總書記防災減災救災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指導新時期防震減災事業改革發展。

事物總是在不斷改革中取得進步。當前,地震事業發展的環境和條件發生著深刻變化,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面臨的發展改革和壓力日益加大,已經到了“不改革不行,改革慢了也不行” 的境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防災減災救災和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以及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解決制約地震事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和深層次問題,補齊發展短板和不足,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正確的改革方法論,進一步提高認識,更加突出問題導向,找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持試點先行,鼓勵大膽探索實踐。加強組織領導和頂層設計,著力推進地震科技體制、業務體制、震災預防體制、行政管理體制等重點領域的改革。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地震事業發展的內生動力,釋放發展活力,形成體系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防震減災體制機制。

二是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實踐證明,防震減災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科技的貢獻,我國防震減災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地震科技的發展史。今年6月,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會和中國地震局聯合召開了全國地震科技創新大會,提出了加快構建國家地震科技創新體系和大力實施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的戰略任務,以“透明地殼”、“解剖地震”、“韌性城鄉”和“智慧服務”四項科學計畫為重點,動員優勢力量,實施科技攻關。最近,中國地震局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正式啟動地震科學研究聯合基金計畫,動員全社會力量開展地震科學研究。我們希望,力爭通過十年的努力,完成中國大陸重點地區地下結構、構造和地球物理場變化的觀測和探察,使我們對地殼的認識更加清晰透明;開展典型地震的解剖研究,使我們對地震孕育發生規律的認識逐步深入;在地震災害風險評估、工程韌性抗震和社會韌性支援等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並率先建成一批示範型韌性城鎮;努力實現地震資訊化、現代化,為政府、社會和公眾提供全方位的智慧化地震科技服務。為此,我們應堅持創新是引領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第一動力不動搖,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激發地震科技創新的活力,努力實現地震科學技術的新突破。

三是大力實施人才強業戰略。

深入貫徹中央關於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要求,落實國家科技創新和人才政策,推進地震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建立具有行業特色的人才制度體系和更為靈活的人才管理模式;創新完善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引進、激勵等工作機制,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大力實施地震人才工程,加大投入力度,通過“地震科技英才計畫”和“地震隊伍素質提升計畫”,激勵領軍人才、穩定關鍵人才、培養青年人才、引進急需人才,加強優秀創新團隊建設,優化人才資源佈局;打造新型地震教育培訓體系,完善分級分類培訓教育,提升地震基礎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品質;建設高素質人才管理工作隊伍,不斷提升地震人才隊伍整體素質。防災科技學院在地震人才發展中肩負著特殊的角色和重任,應當成為地震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地震隊伍素質提升計畫的執行主體和重要平臺。

四是大力提升地震災害風險管理能力。

從全球來看,人口和財富的增加及其向災害高風險地區的集中,使得地震災害損失劇增、地震災害風險加劇。當地震災害與自然和人文環境的脆弱性、暴露度疊加後,就可能形成更大的災害風險和災害損失。我們應運用地震風險有效防控的系統思維、戰略思維和底線思維,強化地震災害風險管理,提高防震減災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開展地震活動斷層探察,認真排查地震災害危險源、風險點和薄弱環節,編制高精度、多尺度地震災害風險區劃圖,加強地震災害風險評估、隱患排查與綜合治理,不斷提升全社會應對地震災害風險的綜合能力。強化防範地震災害風險管理的屬地責任,將防震減災可量化考核的目標和指標,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指標體系中,一併部署、一體推進、一起考核。做好地震災害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需要強化地震災害風險管理。強化以防為主的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和行動,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的作用。這次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震級較大,但傷亡偏輕,其主要原因是在汶川恢復重建中,高度重視震災風險控制,提高抗震設防能力和公眾防震抗震技能。造成人員死亡原因調查分析發現,潛在的地質災害加重,部分女兒牆等建築結構設計不合理、景區缺乏有用的避難場所、公眾災害避險意識有待提高等不容忽視。

五是不斷完善防震減災新格局。

防震減災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是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更加開放合作,廣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我們應進一步以社會需求為牽引,以問題為導向,夯實責任,完善“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法治保障”防震減災新格局。堅持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地方黨委和政府發揮防震減災救災主體作用,承擔主要責任,中央及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充分發揮防震減災救災的統籌指導和支持作用。完善社會力量和市場參與機制,積極引導多元主體參與防震減災各項工作。依靠法治保障,加快形成以專項法律法規為主幹、相關行業規範和技術標準相配套的防震減災法規標準體系。

六是高度重視綜合防災減災救災。

地震災害突發性強、破壞性大,易引發次生災害多,救援難度大,是一種綜合性災害,需要運用各類資源和多種手段,強化統籌各方力量,綜合減輕地震災害損失。我們應強化地震災害風險的識別評估,做好地震監測預測、活斷層探測、隱患排查、地震區劃、安全性評價、震災評估等工作;應做好地震災害風險規避和降低工作,在城鄉規劃、國土利用、重大工程設施建設時對地震活動斷層合理避讓,加強防震抗震工程設防與監督、減隔震技術應用、安全農居建設、科普宣傳、地震預警等,認真做好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建設和運行;應推進巨災保險制度建設,依靠巨災保險和巨災再保險,形成多層次的地震災害風險分散機制。做好地震綜合減災工作,需要切實加強各方面的協同配合、統籌調度,統籌資源、優化配置,進一步完善各行各業的聯動機制。

七是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的作用。

同學們,大學是學者薈萃的殿堂,是人類精神的高地,是成就夢想的舞臺。十天前,教師節前夕,我到防災科技學院時給教師們提出四點希望,這裡,我對同學們提幾點希望。

一要志存高遠,心懷祖國。

優秀人才一定要有遠大的志向。美國詩人惠特曼說:“沒有信仰,就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和生命;沒有信仰,就沒有名副其實的國土”。大學生是祖國和民族的希望,是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你們的理想信念如何,政治思想觀念如何,直接關係著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興衰成敗。日本發動兩次對華戰爭打斷中國的現代化進程。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戰敗後,清政府向日本賠償了2.3億兩百億,價值1.2億兩白銀的戰利品。3.5億兩相當於日本一年財政收入的四倍多,我們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日本第一次嘗到了戰爭的甜頭,後來又再次挑起中日戰爭,日本侵華戰爭,中國傷亡超過3500萬人。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我們經過14年的抗日戰爭,才取得勝利。九一八的經驗教訓是什麼?落後就要挨打。和平不是喊出來的,也不是想出來的,要靠強大的國力,民族的凝聚力,靠一代一代中國人的勤奮、努力、奮鬥!青年人要好好學習,建設國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去努力去奮鬥。希望同學們要胸懷祖國,關心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牢記自己承擔的歷史使命,立志防災減災救災偉大事業,學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用自己知識、智慧和學業成就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努力成為我國防震減災事業的優秀骨幹和主力軍。

二要勤學多思,耕讀不輟。

優秀人才大都具有勤學慎思的精神。“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是歷代中國人求學精神的積澱。新世紀,新知識層出不窮,社會資訊化步伐加快,知識更新週期越來越短,正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理念,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要求每一個加強學習,適應社會發展,催促我們不可懈怠。正如《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希望同學們勤奮學習,腳踏實地,努力獲取一種學習能力,培養一種嚴謹獨立的學術思想,樹立一種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塑造一個充實完善的自我,努力探究地震科學和防災減災科學技術。

三要求真務實,銳意創新。

作為新世紀的年輕人,應該深刻意識到“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學校得以發展的不竭的動力和源泉。“一個沒有創新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一個沒有創新的國家必將被歷史淘汰。”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的人才,是大學教育的神聖職責,也是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地震科學是一門年輕的科學、發展中的科學,人們對地球自身運動、地震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認知水準十分有限,地震預報是世界性科學難題,這又與社會對安全生產生活的迫切需求和對地震工作的強烈要求形成極大的反差,地震科學研究和普及地震、防震、抗震等方面科學知識任重道遠。希望同學們要珍惜在大學學習的機會,勇於面對地震科學難題,確立自己的學習與科研目標,努力掌握探究地球科學認知的方法,潛心學習與鑽研,勇於創新,努力攻克地震科學技術的難題。

四要砥礪德行,愛校敬師。

《大學》開頭一句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就是說,大學教育的道理,在於淨化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在於團結和教育廣大群眾,達到“至善”的最高境界。愛因斯坦在評價居里夫人時說道:“第一流人物對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大。”希望同學們要立德修身,有遠大抱負,但不可好高騖遠;要養成大家風範,但也不可不拘小節;要學好專業知識,也要關注社會;要熱愛真理,更要尊重老師。努力培養自己高遠的志向、高尚的品德、高貴的心靈和高雅的人生趣味,努力成為關注學校發展,熱心校園建設,宣導文明生活的典範和楷模,以優異的學習和研究成績回報于老師,回報于父母,回報于學校。

五要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同學們是未來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一定要有強壯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要勇於面對新的學習生活環境和可能遇到的新問題,保持身心和諧,認真學習,團結同學,愉快成長。

同學們,防災科技學院昨天的輝煌,是歷代防災人共同奮鬥的結果。今天,創造新輝煌的接力棒傳到了你們手上。希望同學們不負眾望,刻苦學習,用智慧、勤奮和熱情譜寫人生和學院最美好的華章!努力為祖國防震減災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和才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華夢而發奮努力!

衷心祝願同學們在大學生活中學業有成、身心健康、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