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5個適合在家玩的親子遊戲,瞬間把家變成兒童樂園!

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少不了親子遊戲的陪伴。好的親子遊戲不但能讓寶寶無比快樂,更能融入對孩子各方面能力發育的鍛煉,真正做到“寓教於樂”。

那麼什麼樣的親子遊戲好?又適合多大的寶寶呢?美媽今天就給大家推薦5款簡單有趣又有益的親子遊戲,

寶爸寶媽們快快學起來吧!

NO.1 來學我

適合年齡:1~2歲

能力鍛煉:專注力、反應速度、模仿力

遊戲玩法:家長隨意做動作,讓寶寶跟著學做一模一樣的動作;也可以寶寶做,你來模仿。

如果同時配合語言,鍛煉寶寶反應速度的效果就更好了。比如舉起兩隻手、翹起右腳尖、用左邊的手捏右邊的耳朵等等,邊說邊做。

NO.2 出怪聲

適合年齡:0~2歲

遊戲重點:控制發音

遊戲玩法:寶寶經常會發出類似咯咯、咕嚕、嘖嘖咂舌的聲音。媽媽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對著發出一些有節奏或節拍的聲音,吸引寶寶做出反應,或者模仿你。看誰能發出的聲音多,誰發出的聲音更有趣。這個遊戲可以有效鍛煉孩子舌頭、聲帶等用於發音的器官,對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十分有利。

NO.3 手指走呀走

適合年齡:1~3歲

遊戲重點:觸覺、認識能力

遊戲玩法:媽媽用手食指和中指模仿兩條腿走路的樣子,在寶寶身上慢慢“行走”。邊“走”邊說,走到寶寶的胳膊上啦,走到寶寶的肚子上啦,寶寶一定會被逗得哈哈大笑。這樣做能幫助刺激小寶寶的皮膚觸感,對稍微大一些的寶寶來說,也能幫助認知身體部位。反過來也可以讓寶寶學著你的樣子,用小手在你身上行走,並說說走到哪裡了。這樣還可以鍛煉寶寶手眼耳協調的能力。

NO.4 認五官

適合年齡:1~3歲

遊戲重點:認知能力、反應能力、大運動

遊戲玩法:爸爸媽媽在紙上畫一個大頭娃娃的圖案,有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就可以,圖案要畫得稍微大一些。先帶著寶寶一起認認五官,等寶寶熟悉後,遊戲開始。說到眼睛,

迅速指到眼睛,或用手掌拍眼睛的位置。還可以和寶寶互換角色輪流出題,看誰反應比較快、誰能不出錯。

NO.5 包紙團

適合年齡:1~2歲

遊戲重點:精細動作、耐心

遊戲玩法:當著寶寶的面,用一張紙把積木塊包裹起來,遞給寶寶。寶寶知道積木在紙包裡,會拿著紙包來回看,並嘗試用手指捏、摳,將紙縫挑開,再用手剝。如果寶寶不知道怎樣做,家長可以幫忙打開一點口,幫助寶寶學會剝開的動作。這個遊戲能夠鍛煉寶寶手指的靈活度。如果成功把積木剝出來,寶寶會非常有成就感。

美媽說

家長和寶寶一起玩,其實可以不用太多昂貴的玩具。一些生活中隨手能找到的小東西,都可以變成有趣的遊戲。但同時一定要注意,豆子之類的細小零件,別讓寶寶誤吞,以免發生危險。

並嘗試用手指捏、摳,將紙縫挑開,再用手剝。如果寶寶不知道怎樣做,家長可以幫忙打開一點口,幫助寶寶學會剝開的動作。這個遊戲能夠鍛煉寶寶手指的靈活度。如果成功把積木剝出來,寶寶會非常有成就感。

美媽說

家長和寶寶一起玩,其實可以不用太多昂貴的玩具。一些生活中隨手能找到的小東西,都可以變成有趣的遊戲。但同時一定要注意,豆子之類的細小零件,別讓寶寶誤吞,以免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