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折磨了梵古海明威南派三叔的病,你對它瞭解多少?|眼光日曆

世界雙相障礙日

眼光日曆

3月30日是“世界雙相障礙日”,

也是著名的印象派大師梵·高誕辰162周年的紀念日,為了紀念他,世界雙相情感障礙協會等機構聯合發起倡議,將每年的3月30日定為世界雙相情感障礙日。2015年3月30日,中國正式引進了世界雙向障礙日。

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時而口若懸河,時而鬱鬱寡歡?當這種反差巨大的情緒反復持續出現的時候,你需要警惕他是否患上了一種重性精神類疾病——雙相情感障礙。梵古、海明威等名人都曾深受其害。

然而該病並非天才專屬,而是很常見的精神疾病。

今日日曆

什麼是雙相障礙

雙相障礙屬於心境障礙的一種類型,指既有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的一類疾病。“躁狂發作時,患者會精神亢奮、思維奔放、活動增多;抑鬱發作時則焦慮悲傷、思維緩慢、精力下降;病情嚴重的患者還可能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

這是一種持續終身的疾病,具有高復發率和兩極性的特點,如果不進行干預治療,將嚴重損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據統計,“雙相”患者自殺風險是普通人群的100倍,25-50%的患者有過自殺行為,其中11-19%的人自殺身亡,年輕患者首次診斷後的第一年尤其容易自殺。“雙相”與其它病的共患率也很高,比如“雙相”患者心血管病的患病率較一般人群增加20%。

因為“雙相”病情的複雜性、兩面性,所以臨床上誤診、漏診情況時有發生。很多病人因抑鬱情緒而被誤診為“抑鬱症”;躁狂發作較輕的病人則自我感覺良好,不會主動就診。雖然該病發病年齡較輕,15-19歲的青少年為高發人群,然而患者從首次發病到確診的平均時間卻需要10年。

如何治療雙相障礙

藥物治療最主要的治療藥物是抗躁狂藥和抗癲癇藥,它們又被稱為心境穩定劑。對於有明顯興奮躁動的患者,可以合併抗精神病藥物,包括經典抗精神病藥氟呱啶醇、氯丙嗪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奧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齊拉西酮、阿立呱唑等。嚴重的患者可以合併改良電抽搐治療。對於難治性患者,

可以考慮氯氮平合併碳酸鋰治療。治療中需要注意藥物不良反應和相互作用。對於雙相抑鬱患者,原則上不主張使用抗抑鬱藥物,因其容易誘發躁狂發作、快速迴圈發作或導致抑鬱症狀慢性化,對於抑鬱發作比較嚴重甚至伴有明顯消極行為者、抑鬱發作在整個病程中佔據絕大多數者以及伴有嚴重焦慮、強迫症狀者可以考慮在心境穩定劑足量治療的基礎上,短期合併應用抗抑鬱藥,一旦上述症狀緩解,應儘早減少或停用抗抑鬱藥。

物理治療急性重症躁狂發作、伴有嚴重消極的雙相抑鬱發作或難治性雙相障礙可採用改良電抽搐(MECT)治療,但應適當減少藥物劑量。對於輕中度的雙相抑鬱發作可考慮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

那些得了雙相的名人

以撒•牛頓(Isaac Newton)

17世紀最有名的科學家之一,發現了許多至今我們仍然認為理所當然的科學理論,例如“糾正”了西曆日期。牛頓最偉大的發現是地球與月球引力的關係,和離心力。他受過良好的教育,接觸了在他所處時代最好的知識教育,日後的生活也十分富有。牛頓曾一度精神失常,並常常對那些反對他觀點的人發怒,這種疾病被稱為“雙向情感障礙”(Bipolar Disorder),在當時並不為人所知。出於在科學領域的偉大貢獻,牛頓于1705年成為第一個被安娜女王授予爵位科學家。

文森特•梵古(Vincent Van Gogh)

著名的畫家和藝術家,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情緒不穩定。梵古患有癲癇症,他極度相信苦艾酒能夠激發人的靈感,這種酒在有才幹的人當中備受歡迎。很多人想通過閱讀梵古的私人信件,給他一個明確的診斷。從這些信件中能夠清晰的看出,梵古的抑鬱狀態常常伴隨著狂躁和高漲的情緒。梵古在37歲自殺。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作曲家,患有躁鬱症,由此賦予了貝多芬打破古典音樂模式的創造力。在他小時候,他的父親就試圖挖掘他的潛能,使他最終成為一個神童。他“狂躁”的一幕似乎燃起了他的創造力,飽受痛苦、孤獨,遭受精神錯覺折磨的時候,貝多芬創造出了最著名的作品。在他全聾時期,貝多芬花費了12年完成了最後的第八交響曲。在最後的那些日子裡,貝多芬用鴉☆禁☆片和酒精藥物來緩解疼痛,幾年後由於肝病去世。

短期合併應用抗抑鬱藥,一旦上述症狀緩解,應儘早減少或停用抗抑鬱藥。

物理治療急性重症躁狂發作、伴有嚴重消極的雙相抑鬱發作或難治性雙相障礙可採用改良電抽搐(MECT)治療,但應適當減少藥物劑量。對於輕中度的雙相抑鬱發作可考慮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

那些得了雙相的名人

以撒•牛頓(Isaac Newton)

17世紀最有名的科學家之一,發現了許多至今我們仍然認為理所當然的科學理論,例如“糾正”了西曆日期。牛頓最偉大的發現是地球與月球引力的關係,和離心力。他受過良好的教育,接觸了在他所處時代最好的知識教育,日後的生活也十分富有。牛頓曾一度精神失常,並常常對那些反對他觀點的人發怒,這種疾病被稱為“雙向情感障礙”(Bipolar Disorder),在當時並不為人所知。出於在科學領域的偉大貢獻,牛頓于1705年成為第一個被安娜女王授予爵位科學家。

文森特•梵古(Vincent Van Gogh)

著名的畫家和藝術家,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情緒不穩定。梵古患有癲癇症,他極度相信苦艾酒能夠激發人的靈感,這種酒在有才幹的人當中備受歡迎。很多人想通過閱讀梵古的私人信件,給他一個明確的診斷。從這些信件中能夠清晰的看出,梵古的抑鬱狀態常常伴隨著狂躁和高漲的情緒。梵古在37歲自殺。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作曲家,患有躁鬱症,由此賦予了貝多芬打破古典音樂模式的創造力。在他小時候,他的父親就試圖挖掘他的潛能,使他最終成為一個神童。他“狂躁”的一幕似乎燃起了他的創造力,飽受痛苦、孤獨,遭受精神錯覺折磨的時候,貝多芬創造出了最著名的作品。在他全聾時期,貝多芬花費了12年完成了最後的第八交響曲。在最後的那些日子裡,貝多芬用鴉☆禁☆片和酒精藥物來緩解疼痛,幾年後由於肝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