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夜讀|那個喜歡發朋友圈的女同學,真的有這麼討厭嗎?

01

多年以後,再見到陳,她已經做起了網紅經紀。

和初中同學們約在星巴克見面,

陳拉攏著旁邊兩個女生,搞起了自拍。這時我又忽然想起星爸爸為什麼被網路上的段子手嘲諷為“一家提供咖啡服務的自拍照相館”。

她的自拍手法老練而精准,和昔日同學坐在一起的感覺像是十年未見的老閨蜜。陳的笑容儘管程式化,有堆砌之嫌,但不可否認是美的。

完事兒後,她發了條朋友圈。查看了下點贊數,嘴邊滑過笑意。

如果不認識陳,

翻她的朋友圈,會覺得這人特名媛特裝。畢竟在互聯網語境裡,名媛是徹底的貶義詞。

我很少去演唱會現場,但跟著陳的朋友圈,我大概已經看過華語歌壇的半壁江山了。

她是那種看陳奕迅演唱會能連發5個小視頻的人;也是那種看五月天演唱會能中二到淚眼婆娑的人。

在朋友圈的鄙視鏈中,她大概屬於底層。

她是天生的分享型人格。

去哪兒哪兒哪兒,開心或者不開心,都得說出來。

去餐廳不給開發票然後和店經理撕逼這種小破事兒也能曬,攔計程車拒載也會曬,銀行卡裡窮得只剩三位數也會曬。

好的,不好的,都在圈裡。

她做網紅經濟也許真的是順應了她在人性上的某種需求。

曾經聽另一個在網紅公司招人的朋友說,培養網紅,顏值和網感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展示與分享的精神。

02

相比從前的奔放,現在的朋友圈變得更謹小慎微、畏首畏尾。

今年給一哥們兒過生日,擺好了蛋糕拍好了照片醞釀好了情緒,就等著發票圈了。我看他坐沙發上,對著手機鍵盤戳了半天,硬是沒發出來,憋了半天跟便秘似的。

編得太煽情顯得矯情,編得太高冷又顯得太裝。他最後還是沒發,對我說了句:“媽的不發了,編個文字太費勁。”

輿論的風向都在表明,在朋友圈裡克制才是美德。

段子手們熱炒星巴克“裝”兩件套:蘋果筆記本 + 抹茶星冰樂(不要奶油蟹蟹)。

當然,邊上再擺一本《霍亂時期的愛情》更是極好的。(儘量純文學,不要《青年文摘》蟹蟹)

對健身黨來說,曬完健身房遊客照和五千元會員卡,就已經完成了健身的全部意義。

演唱會是秀不得的,秀了就有人說在朋友圈裡看完了演唱會... ...

七夕這種虐狗節也別秀了,保護單身狗人人有責。你們安安靜靜住大床房就好,別來給單身人士添堵... ...

可是,對分享者來說,

他們錯了麼?

人家辛辛苦苦攢錢買了個演唱會的前排,現場嗨到讓人想尬舞,這事兒落誰身上都會想發朋友圈的吧。

情人節發個小心心秀個520紅包,也是人之常情,誰都想對外宣佈自己是一個正在被愛著的人。

分享生活本身是無罪的。

如果朋友圈裡的這件事,正在真實地發生著,刻意避而不談反而憋得慌。

我個人比較煩網上一些段子手給XXX的朋友圈狀態戴上土Low的帽子,用惡意的眼光去審視他人的生活。

這裡又涉及到了另一個問題,人人都活在不同的時區,別人此時此刻的快樂,你又如何能感同身受。

不能感同身受至少別指手畫腳,大不了遮罩唄。

03

昨天看了《十三邀》,許知遠採訪馬東的視頻。開頭的部分,許知遠談到大眾文化,說它正有粗鄙化的傾向。馬東的表情意味深長,他的回答比他的表情更加意味深長。

他說:“我們曾經精緻化過嗎?”

而後馬東的上半句是:“這個世界上只有5%的人,有願望,積累知識,瞭解過去。”

下半句是:“另外那95%的人就是在生活。”

大部分人都只是在生活,相比于咖啡文化,人們終究對於星巴克店內的隱性攀比更感興趣。

5%的文化精英對於底層景觀向來是盲視的,他們更願意探討更高級的一千種活法,卻不知多數人正用本能活著。

娛樂、展示、比較,才是本能,文化從來都不是。

04

有個大學哥們兒,那會兒還單身,整天看不慣朋友圈裡秀恩愛的,老發一些酸臭酸臭的朋友圈言論,什麼秀恩愛分得快之類的。

畢業以後,輪到他談戀愛了,秀恩愛秀得最頻繁的也是他。

這讓我想到,朋友圈裡的惡意審視或許並非因為對方有問題,後面的原因或許簡陋得可怕,就是:她有,你沒有。

在國內某甲級寫字樓的你,正對著電腦昏昏欲睡。

而此時此刻,朋友圈顯示,你的朋友正在東京吃拉麵逛銀座,你心裡那種酸臭的想法又冒出來了:“秀你妹夫。”

然而,當你真正身在東京,吃著正宗的豚骨拉麵,喝著日本拉麵之神精心熬制20小時的鮮爽湯頭,或許發朋友圈的那個人又變成了你。

由此看來,朋友圈裡的狀態,更像是一個看不見的,隱秘的社交輪回。

每個人都在輪流扮演吐槽者和被吐槽者的角色罷了。

05

我媽喜歡吃粵菜,尤其喜歡吃脆皮燒肉。有時候雙休日有空我就和她一起到處吃吃吃。一次在靜安寺吃粵菜,菜一上來,我媽哐哐哐一頓拍,拍完就要發朋友圈。還得標明地段,顯示地理位置。忘記標地點,還得重發。

我說:“老媽,你別發朋友圈裝啦,趕緊吃菜了,涼了。”

我媽說:“我正裝著呢別煩我,你先吃。”

然後我媽就會跟我講一些單位裡同事的段子,說單位裡幾個中年婦女如何攀比得厲害。

他們這幫子人呐,走哪兒,拍哪兒,一天能發5條朋友圈。照片也不考慮背景、濾鏡、構圖,唯一的目的是發,要讓別人知道自己幹過這事兒。

吃飯的時候,基本是我和我媽一起八卦,一起說別人壞話,甚至還幫她精心修飾朋友圈裡的文字,加油助威。

談及我自己,其實性格的底色始終是孤冷的,近乎有一顆冷漠的心。

我極少發朋友圈,主要感覺編文字太煩,懶得發。其次是對展示自己的生活沒有興趣。(也許本就無料可說)

與我的冷相反,我媽倒始終是個熱氣騰騰的女人,所有市井的屬性在她身上都能找到。

特別理解父母這代人。

每每和她相處的時候,我也都變得市儈起來,標準的low土小市民,買菜還尋思著多要兩根蔥。

我和她幾乎是生活態度的兩個極點。

為此兩種並沒有太多質的差別。一體兩態罷了。

看看我媽,再回頭想想馬東那句“95%的人就是在生活”......

我才意識到自己很少真正意義上地生活過。

轉:人民網

用惡意的眼光去審視他人的生活。

這裡又涉及到了另一個問題,人人都活在不同的時區,別人此時此刻的快樂,你又如何能感同身受。

不能感同身受至少別指手畫腳,大不了遮罩唄。

03

昨天看了《十三邀》,許知遠採訪馬東的視頻。開頭的部分,許知遠談到大眾文化,說它正有粗鄙化的傾向。馬東的表情意味深長,他的回答比他的表情更加意味深長。

他說:“我們曾經精緻化過嗎?”

而後馬東的上半句是:“這個世界上只有5%的人,有願望,積累知識,瞭解過去。”

下半句是:“另外那95%的人就是在生活。”

大部分人都只是在生活,相比于咖啡文化,人們終究對於星巴克店內的隱性攀比更感興趣。

5%的文化精英對於底層景觀向來是盲視的,他們更願意探討更高級的一千種活法,卻不知多數人正用本能活著。

娛樂、展示、比較,才是本能,文化從來都不是。

04

有個大學哥們兒,那會兒還單身,整天看不慣朋友圈裡秀恩愛的,老發一些酸臭酸臭的朋友圈言論,什麼秀恩愛分得快之類的。

畢業以後,輪到他談戀愛了,秀恩愛秀得最頻繁的也是他。

這讓我想到,朋友圈裡的惡意審視或許並非因為對方有問題,後面的原因或許簡陋得可怕,就是:她有,你沒有。

在國內某甲級寫字樓的你,正對著電腦昏昏欲睡。

而此時此刻,朋友圈顯示,你的朋友正在東京吃拉麵逛銀座,你心裡那種酸臭的想法又冒出來了:“秀你妹夫。”

然而,當你真正身在東京,吃著正宗的豚骨拉麵,喝著日本拉麵之神精心熬制20小時的鮮爽湯頭,或許發朋友圈的那個人又變成了你。

由此看來,朋友圈裡的狀態,更像是一個看不見的,隱秘的社交輪回。

每個人都在輪流扮演吐槽者和被吐槽者的角色罷了。

05

我媽喜歡吃粵菜,尤其喜歡吃脆皮燒肉。有時候雙休日有空我就和她一起到處吃吃吃。一次在靜安寺吃粵菜,菜一上來,我媽哐哐哐一頓拍,拍完就要發朋友圈。還得標明地段,顯示地理位置。忘記標地點,還得重發。

我說:“老媽,你別發朋友圈裝啦,趕緊吃菜了,涼了。”

我媽說:“我正裝著呢別煩我,你先吃。”

然後我媽就會跟我講一些單位裡同事的段子,說單位裡幾個中年婦女如何攀比得厲害。

他們這幫子人呐,走哪兒,拍哪兒,一天能發5條朋友圈。照片也不考慮背景、濾鏡、構圖,唯一的目的是發,要讓別人知道自己幹過這事兒。

吃飯的時候,基本是我和我媽一起八卦,一起說別人壞話,甚至還幫她精心修飾朋友圈裡的文字,加油助威。

談及我自己,其實性格的底色始終是孤冷的,近乎有一顆冷漠的心。

我極少發朋友圈,主要感覺編文字太煩,懶得發。其次是對展示自己的生活沒有興趣。(也許本就無料可說)

與我的冷相反,我媽倒始終是個熱氣騰騰的女人,所有市井的屬性在她身上都能找到。

特別理解父母這代人。

每每和她相處的時候,我也都變得市儈起來,標準的low土小市民,買菜還尋思著多要兩根蔥。

我和她幾乎是生活態度的兩個極點。

為此兩種並沒有太多質的差別。一體兩態罷了。

看看我媽,再回頭想想馬東那句“95%的人就是在生活”......

我才意識到自己很少真正意義上地生活過。

轉: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