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藏,人少景美的六處隱秘之地,90%的人都不曾涉足!

西藏處處皆風景,不僅有人人皆知的:新都橋、稻城、亞丁、怒江大峽谷、魯朗、林芝等等,還有很多我們沒有探究過的呢,比如我們要介紹的:

青朴,藏傳佛教最著名的隱修地

青朴修行地位於西藏山南地區桑耶寺東北15裡的納瑞山腰,海拔4300米。青朴修行地所在的山腰三面環山,狀如一把太師椅,而向山下放眼望去,視野非常開闊,世界上最高的河流雅魯藏布江匍匐在腳下。

在西藏,一般到了海拔4000米以上,草木則很難成長,青朴周圍同樣海拔的山巒大多黃土荒山,山頂上還留有積雪。但青樸所在的山溝卻溪水潺潺,野花遍開,一派綠水青山、鳥語花香的景象,宛然置身於“山上的江南”,別有一番天地。

傳說大山裡曾有108座修行山洞、108座天葬台和108處神泉,還有蓮花生大師用手指在崖壁上刻畫的108幅佛像和佛塔圖,在藏區佛教信徒心目中,青撲和桑耶寺同樣神聖,所以有一種說法“不去青撲等於未到桑耶寺”。

吉隆溝,

被稱為“天堂幽谷”的地方

吉隆溝位於珠峰自然保護區的西端,這條位於藏南喜馬拉雅山麓的狹小河谷,由於橫貫東西的喜馬拉雅山脈的阻擋,呈現出印度洋暖濕氣流徘徊徜徉的亞熱帶特徵。東北部有8012米的希夏邦瑪峰和著名的佩枯湖,南部則分佈有原始森林。

吉隆溝是日喀則地區5條溝中最靠西的一條,曾經是大唐通往天竺的唐尼古道的一部分。藍天、白雲、雪山、牧場、油畫般的田園梯田,遍地生長的野花,芬芳清新,還有孩童們好奇而可愛的笑臉,一切都是那麼的和諧。

鎮上的帕巴寺,是一定要去的。

這座藏傳佛教的寺廟不大,只有一座主殿,傳說寺廟是當年為松贊干布迎娶尼泊爾赤尊公主所建。雖然現在看到的寺廟已是幾經損毀,幾經修葺後的,但寺廟濃郁的尼泊爾風格依然保留著。

文布村,研究古象雄文明的寶地

文布村位於尼瑪縣境內,海撥4600米,是一個偏遠的村莊,那裡還保持著原朴的民居和民風民俗,是藏族苯教之祖,文布村又分文布南村和文布北村,兩村相距幾十公里。

文布村是個半農半牧的小村子,石頭的藏式民居依山而建,面朝當穹措。這個石頭村落與變色湖泊當穹措相依相伴。這裡的民風很純樸,這裡的藏民很好客,這裡的一切很迷人……

大概因為這裡易守難攻的地勢和良好的氣候,古象雄王國的王宮就曾坐落在這裡,在研究古象雄文明的研究者眼中,這裡是藏北象雄遺跡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是解讀象雄文化之謎的一把鑰匙。

紮耶巴寺,絕壁上的隱修地

許多人第一眼看到紮耶巴寺就會被深深震撼。海拔4000多米的山坡,被彩色的經幡密密麻麻地包裹著。紮耶巴寺以岩洞和寺院一體的建築風格聞名,峭壁之上,鑿壁架屋,又疊屋成寺,所有殿宇都是一半嵌在山體內,一半以土石壘砌在外,看著很是壯觀險峻。

紮耶巴寺所在的山頭與四周山體表面只有淺淺一層草皮的山峰截然不同,充滿了自然之靈氣,山上松柏挺拔、茂密翠綠,山下清泉涓涓、溪水潺潺流淌。春夏季山花爛漫,百鳥齊鳴,紮葉巴神殿就掩映在這樣的山崖之中,別是一幅景色。

歷史1500年的紮耶巴寺寺內藏品豐富,寺外風光秀麗,是西藏四大隱修地之一,在西藏歷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紮耶巴寺的建築風格非常獨特,並完好地保存了1500年前最初修建時的風貌。

丁青,藏北世外桃源

丁青,藏語意為“大臺地”,古稱“窮布”。在宋末元初時,青海蒙古族霍爾部落39個部族遷居于丁青、巴青、索縣一帶,所以這一片地區統稱為“三十九族地”。丁青被高山峽谷包圍著,群山起伏,溝壑縱橫,氣象萬千。

丁青境內草原廣闊,山川壯美,文明璀璨,風景絢麗,旱雨季分明,平壩如天上的星星點綴在廣闊的大地上。這些平壩既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寶地,又如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裝飾著人們的心靈。

丁懸空而建的西藏最大的苯教寺廟—孜珠寺就在丁青,孜珠寺是雍仲苯教的最古老的寺廟。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它處於海拔四千八百多米的山頂之上,而且道路非常艱難險阻,所有很多朝拜者都望聞怯步了。

定結,隱秘的後藏濕地王國

定結縣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北麓。東連崗巴縣,西臨定日縣,北與薩迦縣接壤,南與尼泊爾和錫金兩國毗鄰;有一個山口通錫金,九個山口通尼泊爾;邊境線長達165公里。

相傳很早以前,定結湖中的一座小山包,從底下長出一塊石頭,“定結”因此而得名,藏語的意思是“水底長出”。

定結濕地,海拔4300米-4600米,位於喜馬拉雅山北麓,東西狹長,東起崗巴縣昌龍鄉葉如藏布河上游,西至定結縣郭加鄉康孔村葉如藏布河尾閭大拐彎處,南北寬度最窄處三五公里,最寬處二十餘公里。

海撥4600米,是一個偏遠的村莊,那裡還保持著原朴的民居和民風民俗,是藏族苯教之祖,文布村又分文布南村和文布北村,兩村相距幾十公里。

文布村是個半農半牧的小村子,石頭的藏式民居依山而建,面朝當穹措。這個石頭村落與變色湖泊當穹措相依相伴。這裡的民風很純樸,這裡的藏民很好客,這裡的一切很迷人……

大概因為這裡易守難攻的地勢和良好的氣候,古象雄王國的王宮就曾坐落在這裡,在研究古象雄文明的研究者眼中,這裡是藏北象雄遺跡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是解讀象雄文化之謎的一把鑰匙。

紮耶巴寺,絕壁上的隱修地

許多人第一眼看到紮耶巴寺就會被深深震撼。海拔4000多米的山坡,被彩色的經幡密密麻麻地包裹著。紮耶巴寺以岩洞和寺院一體的建築風格聞名,峭壁之上,鑿壁架屋,又疊屋成寺,所有殿宇都是一半嵌在山體內,一半以土石壘砌在外,看著很是壯觀險峻。

紮耶巴寺所在的山頭與四周山體表面只有淺淺一層草皮的山峰截然不同,充滿了自然之靈氣,山上松柏挺拔、茂密翠綠,山下清泉涓涓、溪水潺潺流淌。春夏季山花爛漫,百鳥齊鳴,紮葉巴神殿就掩映在這樣的山崖之中,別是一幅景色。

歷史1500年的紮耶巴寺寺內藏品豐富,寺外風光秀麗,是西藏四大隱修地之一,在西藏歷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紮耶巴寺的建築風格非常獨特,並完好地保存了1500年前最初修建時的風貌。

丁青,藏北世外桃源

丁青,藏語意為“大臺地”,古稱“窮布”。在宋末元初時,青海蒙古族霍爾部落39個部族遷居于丁青、巴青、索縣一帶,所以這一片地區統稱為“三十九族地”。丁青被高山峽谷包圍著,群山起伏,溝壑縱橫,氣象萬千。

丁青境內草原廣闊,山川壯美,文明璀璨,風景絢麗,旱雨季分明,平壩如天上的星星點綴在廣闊的大地上。這些平壩既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寶地,又如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裝飾著人們的心靈。

丁懸空而建的西藏最大的苯教寺廟—孜珠寺就在丁青,孜珠寺是雍仲苯教的最古老的寺廟。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它處於海拔四千八百多米的山頂之上,而且道路非常艱難險阻,所有很多朝拜者都望聞怯步了。

定結,隱秘的後藏濕地王國

定結縣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北麓。東連崗巴縣,西臨定日縣,北與薩迦縣接壤,南與尼泊爾和錫金兩國毗鄰;有一個山口通錫金,九個山口通尼泊爾;邊境線長達165公里。

相傳很早以前,定結湖中的一座小山包,從底下長出一塊石頭,“定結”因此而得名,藏語的意思是“水底長出”。

定結濕地,海拔4300米-4600米,位於喜馬拉雅山北麓,東西狹長,東起崗巴縣昌龍鄉葉如藏布河上游,西至定結縣郭加鄉康孔村葉如藏布河尾閭大拐彎處,南北寬度最窄處三五公里,最寬處二十餘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