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寧可槍斃也不想放他回國!這四名科學家美國做夢都想挖走

國防的增強,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都非常依賴科學技術水準的進步,

而科學家們正是掌握這些核心科技的“國寶”,在我國裝備發展的這條路上,無數科學家奉獻出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他們有的隱姓埋名幾十年,有的為了回國還被軟禁,甚至還有人直接倒在了工作崗位上,今天我們就選取其中的四位元老做一個簡單介紹。圖片為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黃旭華老人是我國核潛艇設計建造的開拓者,為了完成“一萬年也要搞出核潛艇”這項艱巨的任務,黃老隱姓埋名長達30年,攻克數百個技術難關,十多年之後,中國第一艘核潛艇進行深海試驗,作為總設計師的他親自下海試驗。黃老平時的生活艱苦樸素,最好的小車也就是桑塔納。圖片為黃旭華老人獲得2013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早些年的時候,全球的定位系統僅有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中國沒有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不僅在軍事上有諸多不便,而且民用產品也要依賴美國GPS,最關鍵的戰艦導航、導彈目標的定位全部都要用美國的GPS,這對國防相當不利,

而當時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在收了中國幾十億人民幣的情況下又拒絕中國接觸核心系統,一怒之下,中國決定自己搞衛星導航系統。

譚述森教授在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中不遺餘力,年屆70多歲的他依然奮鬥在崗位的第一線,為北斗衛星的發射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

2015年12月,譚述森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而此時的歐洲伽利略系統卻還仍在建設當中,並且頻段也被北斗搶佔。圖片為譚述森教授和同事一起研究工作。

彈射器是現代航母的關鍵設備,彈射器的性能好壞直接關乎航母的戰鬥力高低,

相比于傳統的蒸汽彈射器,電磁彈射器有著體積小、彈射力度大、彈射範圍可調、不消耗淡水、維護方便的諸多優勢,目前僅有美國能夠成功開發出來並應用,但是中國緊隨其後,目前在該領域已經獲得初步成功。

除了電磁彈射器以外,馬偉明教授還在艦艇的全電推進技術、電磁炮、潛艇的無軸泵推技術等領域中取得不少成功突破,馬偉明教授的20多項技術都位於世界先進水準,馬偉明教授曾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錢學森老人的遭遇?這位主要研究火箭和導彈的專家曾經想回國效力,但是卻遭到百般阻攔,不僅被關押半個月,而且還在接下來的5年裡遭到軟禁,美國海軍一名將領曾經說過,“錢學森掌握著先進的導彈、火箭製造技術,他一個人就能抵得上5個師,寧可將其槍斃,也不願看到他回國。”事實證明,錢學森的回國為中國的航太事業、火箭發射以及導彈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馬偉明教授還在艦艇的全電推進技術、電磁炮、潛艇的無軸泵推技術等領域中取得不少成功突破,馬偉明教授的20多項技術都位於世界先進水準,馬偉明教授曾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錢學森老人的遭遇?這位主要研究火箭和導彈的專家曾經想回國效力,但是卻遭到百般阻攔,不僅被關押半個月,而且還在接下來的5年裡遭到軟禁,美國海軍一名將領曾經說過,“錢學森掌握著先進的導彈、火箭製造技術,他一個人就能抵得上5個師,寧可將其槍斃,也不願看到他回國。”事實證明,錢學森的回國為中國的航太事業、火箭發射以及導彈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