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終於能在飛機上玩手機?業內人士:別高興得太早

昨天有一條新聞刷爆了朋友圈,中國民航局飛標司副司長朱濤透露,按10月起實施的《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新規定,將允許航空公司為主體對可擕式電子設備的影響進行評估,

並制定相應的管理和使用政策。這意味著,旅客將有望在乘機過程中使用手機、pad、電腦等設備。

聽到這個消息,有好多的旅客,特別是十一長假將要出行的旅客,都覺得很開心,特別是終於可以在長途旅行中玩手機了。

但別開心的太早,這一新規雖然是在10月執行,但是真正落地,可能還沒有那麼快。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手機放開是大勢所趨,但是絕沒有那麼簡單和迅速,

“相關法律規章的修訂,只能說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春秋航空宣傳部部長毛懿表示,參照國外主流航空公司的做法,在中國,最有可能被允許的方案將是起飛和降落過程關機,巡航高度可以使用飛行模式。“因為在起飛和降落階段是有信號的,老百姓會說,飛機上開放使用手機了,是不是就意味著能夠打電話了,那這個我們也是需要進行評估。”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

我們說可以玩手機,但還是限於開啟飛行模式的狀態下。一直以來,絕大多數手機上都有“飛行模式”的功能,但對於國內的乘客而言,上了飛機,空姐還是會叫大家關閉所有電子設備,所以“飛行模式”也很少能用到。

*飛行模式:這個模式可以關掉SIM卡功能,使手機處於不發射和接受信號狀態,而又不影響手機的其他功能操作。

關於飛行模式,其實一直以來都有相關的爭論。

有一位乘客在從大連飛往上海浦東的航班上拒絕關閉手機,而是將手機調成“飛行模式”後使用,最後被罰2000元。

乘客杜某1乘坐由溫哥華至北京航班。在飛行過程中,杜某將手機調至“飛行模式”,且使用手機拍照、聽音樂,乘務員和機上安全員上前制止時杜某拒絕關機且態度惡劣。

飛機降落後杜某攔住空乘人員理論,認為工作人員讓他關閉手機是“小題大做”,最後民警將杜某傳喚至派出所。

南航、東航、國航等國內的航空公司也向機組人員發出通知:飛行途中,嚴禁旅客在客艙擅自開啟手機“飛行模式”,必須強制關機,屢次不聽勸阻,依規奉2000元。

但乘客們都對這個規定表示不解,如果是在飛機必須管手機,那為什麼智慧機都要設置“飛行模式”這個選項?

在2013年,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全面許可使用“飛行模式”,2013年11月底,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也發出指南允許乘客在滑行、起飛和著陸階段使用可擕式電子設備。隨後,加拿大、新加坡以及我國香港、臺灣等地區的民航部門,都發出了類似許可。

國內航空公司對於對解禁有些“保留”,東航轉型辦主任張弛依然對解禁有些保留,“這是因為中國的通信情況比較複雜,三個運營商的電信制式、通信頻道均不一樣;其次,國內手機廠商眾多,一些山寨手機產品是否安全仍需檢測;第三,手機用戶的素質參差不齊,擔心是否會真的將手機保持‘飛行模式’。”

不過國航、東航、南航相繼在飛機上WIFI系統,也試著飛機上打電話也正在研發當中。新規定中也終於放寬,不過決定權還是握在航空公司身上,航空公司需要申請、評估、審核的程式,不同航空公司,規則也可能不同。

但飛行無小事,如果航空公司規定不行,那還是堅決要關機。

國內航空公司對於對解禁有些“保留”,東航轉型辦主任張弛依然對解禁有些保留,“這是因為中國的通信情況比較複雜,三個運營商的電信制式、通信頻道均不一樣;其次,國內手機廠商眾多,一些山寨手機產品是否安全仍需檢測;第三,手機用戶的素質參差不齊,擔心是否會真的將手機保持‘飛行模式’。”

不過國航、東航、南航相繼在飛機上WIFI系統,也試著飛機上打電話也正在研發當中。新規定中也終於放寬,不過決定權還是握在航空公司身上,航空公司需要申請、評估、審核的程式,不同航空公司,規則也可能不同。

但飛行無小事,如果航空公司規定不行,那還是堅決要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