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軍進駐波蘭,倆普基情最終擋不住對俄大戰略?

1月7日,美軍第一批“大西洋決心行動”部隊抵達波蘭。此次進駐波蘭的美軍為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卡森堡軍事基地的第4機步師第3旅級戰鬥隊的一個旅部連,共約250名士兵,進駐地為波蘭紮甘軍事基地。

1月12日,美國陸軍第4機步師一部通過德國邊界進入波蘭的奧爾什納。紮甘軍事基地只是美軍駐波蘭5個軍事基地之一。2017年春天起,美國空軍部隊將進駐波蘭。

4月份,北約多國部隊士兵也將進駐波蘭軍事基地。今後,北約國家進駐波蘭的部隊將每9個月輪換一次,

這也標誌著北約國家在波蘭駐軍實現了常態化。

此次美軍進駐波蘭是2016年9月北約峰會決定加強中東歐軍事部署“大西洋決心行動”的一部分。此次北約峰會決定,從2017年開始在波蘭及波羅的海三國合計部署4個營的部隊,

此外在羅馬尼亞部署一個旅的多國部隊。

為落實這一決定,1月9日起,美軍開始向中東歐地區部署第3旅級戰鬥隊3500名士兵,87輛坦克及144輛裝甲車。這些軍事人員和技術裝備將逐步分散部署到波蘭,愛沙尼亞,保加利亞等7個國家。其中,美軍在波蘭將部署達3000人,是此次軍事部署行動中駐軍最多的國家。

“大西洋決心行動”是二戰至今美國在歐洲大陸展開的較大規模的軍事部署行動,美國為何選擇將大部分兵力部署在波蘭,這些都反映出美國什麼樣的意圖?一是繼續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一直在不斷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通過此次“大西洋決心行動”,美軍部署在東歐的部隊距離俄羅斯邊境線僅僅270米。

此前,美國通過一系列舉措基本上從北、南、東三個方向完成了對俄羅斯的戰略包圍。

在北方,波羅的海三國已經加入歐盟和北約。在南方,隨著格魯吉亞“天鵝絨革命”,亞塞拜然向北約示好,西方勢力已經完成從南方對俄羅斯的包圍。在東方(中亞),

美軍和北約在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建有軍事基地。

波蘭位於歐洲東部,與白俄羅斯、烏克蘭相鄰,是歐洲重要的戰略要地和交通樞紐。在此次“大西洋決心行動”中,美軍把部署重點放在波蘭,主要是看中了波蘭的地理位置和戰略價值,美軍希望將波蘭作為北約國家在東歐的戰略基地,並以此為支撐,持續對俄羅斯戰略空間進行擠壓。

二是穩定歐洲盟友,拉攏新興夥伴

2013年底爆發的“烏克蘭危機”將歐洲推上了直接與俄羅斯對抗的前沿。經過兩年多的對抗,歐洲國家感到力不從心,難以為繼。

為了穩定歐洲秩序,安撫歐洲盟友,2014年6月初,奧巴馬就宣佈“歐洲再保證”倡議,並向國會申請了10億美元的“活動經費”,其中有9.25億用於歐洲盟友,以表明美國在“歐洲的持續存在”。

“大西洋決心行動”實質上是美軍在歐洲大陸上軍力部署的調整,具體就是將美國在歐洲的軍隊主力和主戰裝備由原先的中歐、西歐調整到距離俄羅斯更近的東歐地區。

這樣,歐洲盟友就會感到有美軍在前方“撐腰”來抵禦俄羅斯,自身的安全就能夠得到保障,就可以“高枕無憂”。

2月17日,美國防長馬蒂斯就宣稱,美國的安全與歐洲的安全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對於剛剛加入北約的波羅的海三國等國來說,美軍進駐無疑是給這些新興夥伴國吃了一顆“定心丸”,讓他們感到美國的軍事存在為自己提供了安全保障,能夠進一步增強這些國家向由美國為主導的北約靠攏的“向心力”。

三是進一步加強對歐洲的控制

美國與歐洲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冷戰結束後,美國對歐洲的戰略是既要利用,也要控制,將歐洲納入美國的全球戰略,並服從服務於其全球戰略。

近年來,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歐洲希望成為多極世界中的一極,在世界事務中有更多的話語權,使歐洲想成為歐洲各國的歐洲,和美國平起平坐。這就與美國要主導歐洲的戰略發生矛盾。

針對歐洲國家的離美傾向,美國也不斷採取措施進行應對。雖然美國領導人和軍方高層多次宣稱,開展“大西洋決心”行動推進在中東歐的軍事部署是為了震懾俄羅斯,保護盟友的安全,但美國通過此次軍事部署調整也向歐洲盟友傳遞出了一個明顯的信號,那就是只有美國才能夠為歐洲提供安全保障,歐洲還無法離開美國的保護。

這樣,美國就能為歐洲日益強烈的離心傾向“降降溫”,以此來進一步加強對歐洲的控制。

更多精彩軍事資訊

緊跟時事熱點 聚焦軍事風雲

轉載須注明出處

美軍希望將波蘭作為北約國家在東歐的戰略基地,並以此為支撐,持續對俄羅斯戰略空間進行擠壓。

二是穩定歐洲盟友,拉攏新興夥伴

2013年底爆發的“烏克蘭危機”將歐洲推上了直接與俄羅斯對抗的前沿。經過兩年多的對抗,歐洲國家感到力不從心,難以為繼。

為了穩定歐洲秩序,安撫歐洲盟友,2014年6月初,奧巴馬就宣佈“歐洲再保證”倡議,並向國會申請了10億美元的“活動經費”,其中有9.25億用於歐洲盟友,以表明美國在“歐洲的持續存在”。

“大西洋決心行動”實質上是美軍在歐洲大陸上軍力部署的調整,具體就是將美國在歐洲的軍隊主力和主戰裝備由原先的中歐、西歐調整到距離俄羅斯更近的東歐地區。

這樣,歐洲盟友就會感到有美軍在前方“撐腰”來抵禦俄羅斯,自身的安全就能夠得到保障,就可以“高枕無憂”。

2月17日,美國防長馬蒂斯就宣稱,美國的安全與歐洲的安全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對於剛剛加入北約的波羅的海三國等國來說,美軍進駐無疑是給這些新興夥伴國吃了一顆“定心丸”,讓他們感到美國的軍事存在為自己提供了安全保障,能夠進一步增強這些國家向由美國為主導的北約靠攏的“向心力”。

三是進一步加強對歐洲的控制

美國與歐洲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冷戰結束後,美國對歐洲的戰略是既要利用,也要控制,將歐洲納入美國的全球戰略,並服從服務於其全球戰略。

近年來,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歐洲希望成為多極世界中的一極,在世界事務中有更多的話語權,使歐洲想成為歐洲各國的歐洲,和美國平起平坐。這就與美國要主導歐洲的戰略發生矛盾。

針對歐洲國家的離美傾向,美國也不斷採取措施進行應對。雖然美國領導人和軍方高層多次宣稱,開展“大西洋決心”行動推進在中東歐的軍事部署是為了震懾俄羅斯,保護盟友的安全,但美國通過此次軍事部署調整也向歐洲盟友傳遞出了一個明顯的信號,那就是只有美國才能夠為歐洲提供安全保障,歐洲還無法離開美國的保護。

這樣,美國就能為歐洲日益強烈的離心傾向“降降溫”,以此來進一步加強對歐洲的控制。

更多精彩軍事資訊

緊跟時事熱點 聚焦軍事風雲

轉載須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