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物|他的征途是浩瀚宇宙 燦爛星河——“嫦娥之父”歐陽自遠

2014年11月4日,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將一顆編號為8919小行星命名為“歐陽自遠星”,

理由是歐陽自遠對中國月球探測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歐陽自遠是中國探月工程的首任首席科學家,他曾指導了中國月球探測的近期目標與長遠規劃的制定,設計了月球探測的科學目標與載荷配置,並成功推動了中國第一次月球探測的實施,他被譽為中國的“嫦娥之父”。

從鑽研地質,到開展地下核子試驗的艱苦工作,到與月球結緣,再到走向深空,正是擁有一個又一個夢想,歐陽自遠的人生總是充實而精彩。

鑽研地質 開展地下核子試驗

1952年,高中畢業的歐陽自遠報考了剛成立的北京地質學院礦產地質勘探專業。那時剛剛成立的國家正在學習蘇聯的工業化,最缺少的是礦產資源,所以國家號召,

年輕人“要喚醒沉睡的高山,讓它們獻出無限的寶藏”。自此,歐陽自遠開始腳踏實地為祖國尋找礦藏。

1963年,歐陽自遠接到了一個秘密任務,讓他帶領一個研究組去為我國第一次地下核子試驗選擇爆破地點。如何防止污染、爆炸的途徑設計等問題,

都需要歐陽自遠來解決。從1964年到1978年,歐陽自遠成功地做了兩次地下核子試驗,為我國核事業發展貢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

結緣月球 走向太空

1969年7月21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太空船載著三名宇航員成功登上月球,創造了人類奇跡。美國的阿波羅號宇航員從月球帶回了大量的月球土壤和岩石標本,

其中的一塊岩石標本被送到了中國,歐陽自遠幸運地得到了研究這塊月球標本的機會。

歐陽自遠和研究者們花了四個月全面解剖,從僅僅0.5克的石頭標本中研究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成果,發表了14篇論文。

這塊來自月球的小石頭重新點燃了歐陽自遠探索太空的夢想。

嫦娥之父 熱心月球科普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嫦娥一號繞月探 測衛星在西昌發射升空。嫦娥一號是由中國研製發射的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衛星首次繞月探測的圓滿成功,實現了多個中國航太史及航天器的“第一”:第一次研製並成功發射中國首顆繞月探測衛星;第一次實現了繞月飛行和科學探測;第一次形成了深空探測任務的總體設計思路和研製流程。而作為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的歐陽自遠在嫦娥一號發射成功後也不禁熱淚盈眶。

歐陽自遠在研究領域取得諸多成就,同時他也不忘向大眾普及宇宙科學的知識。歐陽自遠出了一套“嫦娥書系”,系統地介紹月球的知識。另外他還主編了《十萬個為什麼》的航空航太卷,希望讓大家更多地瞭解月球,瞭解中國的探月工程的進展。

除此之外,歐陽自遠還經常做科普報告,聽眾累積10萬餘人次。他把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作為自身義不容辭的責任,處處表現出一位大科學家的責任感。在本次拍攝中,攝製組拍攝到了歐陽自遠的一次科普講座。當時講座的環境並不好,來聽講座的人也是五花八門。有的是相關專業的研究者,有的是太空探索的愛好者,還有一些是附近的居民順路進來聽一聽。但這些都沒有影響這位科學家的熱情,他甚至能把枯燥的知識,講得既有趣又通俗易懂。這已經是歐陽自遠一個月中的第12場講座,在他看來,大家聽完講座感到挺有意思的,對他來說就是莫大的安慰和鼓舞了。

人物

《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

播出時間:9月21日 22:47

監製/張廣義 主編/劉銘 黃麗君

而作為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的歐陽自遠在嫦娥一號發射成功後也不禁熱淚盈眶。

歐陽自遠在研究領域取得諸多成就,同時他也不忘向大眾普及宇宙科學的知識。歐陽自遠出了一套“嫦娥書系”,系統地介紹月球的知識。另外他還主編了《十萬個為什麼》的航空航太卷,希望讓大家更多地瞭解月球,瞭解中國的探月工程的進展。

除此之外,歐陽自遠還經常做科普報告,聽眾累積10萬餘人次。他把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作為自身義不容辭的責任,處處表現出一位大科學家的責任感。在本次拍攝中,攝製組拍攝到了歐陽自遠的一次科普講座。當時講座的環境並不好,來聽講座的人也是五花八門。有的是相關專業的研究者,有的是太空探索的愛好者,還有一些是附近的居民順路進來聽一聽。但這些都沒有影響這位科學家的熱情,他甚至能把枯燥的知識,講得既有趣又通俗易懂。這已經是歐陽自遠一個月中的第12場講座,在他看來,大家聽完講座感到挺有意思的,對他來說就是莫大的安慰和鼓舞了。

人物

《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

播出時間:9月21日 22:47

監製/張廣義 主編/劉銘 黃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