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年花開月正圓》,還原一個真實的周瑩!

最近,由孫儷主演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正在如火如荼上映,

一時之間,秦商的話題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孫儷娘娘歡脫的演技,74集的超長劇情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輿論發酵。今天我們就聊聊歷史上的寡婦周瑩,感受一下一代山西女首富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

周瑩,是陝西三原魯橋鎮孟店村人,自小受過良好的教育。她的曾祖父周梅村是清朝嘉慶年間的三原富商大戶,當時有庭院十七處,絕對是三原首富。據《重修魯橋鎮城鄉志 》記載:“周占奎字梅村,

是孟店村巨富。乾嘉間江西窯業最盛,迄今號‘梅村自製’即是也。屢出資抒國難,以捐封江西補用道。見貧困不求即助,生平無邪行。有‘周八爺活財神’之稱。”可以說,周梅村屢次為國出資,時至今日,周家大院還懸掛著當年鹽商朋友們為其祝壽贈送的牌匾。

然而,富不過三代,到了咸豐七年,周家開始分家,原先的資產被子女們瘋搶一空。之後同治年間,

陝西回民反清起義波及周家,於是一夜之間,周家衰敗。等到周瑩1869年出生的時候,周家已經家道中落,作為周家的養女,“少孤,依於兄嫂,年十六以兄嫂命歸吳”(《重修涇陽縣誌》),即光緒十一年,周瑩服從兄嫂的安排嫁到了吳家。

吳家是個什麼情況呢?當時的吳家是涇陽縣的富商大戶,

吳聘的父親吳蔚文(1830——1876)為著名鹽商,曾任湖北候補道台,承辦江蘇、安徽、江西等省的鹽業專賣。吳聘呢?“有父風,在光緒丁醜(1877)、戊寅(1878)旱災時,捐賑銀兩萬兩千兩議敘郎中” 這些記載說明吳家在光緒初年春風得意,而且吳聘同樣仗義疏財。

不過遺憾的是當時的吳聘已經身染重病,不久于人世。為了沖喜,有錢有勢的吳家欲將之前定親的周家養女周瑩娶回,

想通過婚慶“紅鸞照命”來沖散“白虎凶星”,使病人消災免禍。於是,花季少女周瑩無可奈何充當了家族聯姻的犧牲品。結果是“成婚之夕,夫兵沉,逾十日亡,無子”。從此,周瑩就成了所謂的“安吳寡婦”。

周瑩嫁入周家後,憑藉自己超凡的能力和傑出的才幹迅速帶領吳家在商場上開疆拓土,

一躍成為陝西的第一大戶。她興水利、辦教育、建文廟、助軍餉,開倉放糧,設置粥廠,賑濟災民,保家衛邦,一件件義事使其成為關東地區遠近聞名的女商人。

當然最為人稱道的是1900年慈禧西安避難時周瑩慷慨捐錢的事情。當年義和團失敗,八國聯軍進入北京,慈禧挾持光緒於一九零零年七月二十一日逃離北京,九月初四到達西安。政府逃亡,行營駐蹕花銷甚大,當時的巡撫員端方為了迎合上意,特設“支應局”,並且向富商巨賈勸捐募銀。周瑩自然不敢怠慢,於是慷慨捐贈了十萬兩白銀,並且準備禮物“珍珠手串一件、象牙涼席兩件、金佛像一尊、景泰藍香爐一個、楠木臥床一張、楠木小圓瓶八個、金猴一個、景泰藍食盒一對共八件,送往西安 ”。

當年的十一月二十九日,慈禧過生日,周瑩贈送了十二條屏風。屏風高達三米五,每條屏風之間用鐵掛鉤緊湊相連,渾然一體。正面上半部鑲嵌著精美的手工湘繡,背景為:朝陽初生映東海,紫氣祥瑞拂面來。下半部為雕刻圖案,各類福祿吉祥傳說。屏風背面是各種不同的書體所書的成千上百個紅色“壽”字。慈禧大喜,親手題寫“護國夫人”牌匾,封其為“一品誥命夫人”,並認作乾女兒。

清末一系列的社會動盪給秦商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周瑩於1908年去世,這一年恰好光緒皇帝與慈禧離世,詭異的巧合!周瑩死後,她的家族生意也未能逃脫時代的潮流,最終走向了衰落。而她生前所營建的商業帝國,無疑是秦商沒落道路上的一個亮點。

如今,陝西三原魯橋鎮公路上就有“古建民宅:慈禧太后義女安吳寡婦娘家——周家大院”的行路標牌。來此旅遊,導遊們也會繪聲繪色講述著當年周瑩的傳奇經歷,各種附會的傳說,增添著歷史的想像,含英咀華,幽韻縈繞。

最後,說個題外話,周瑩後來有一位養子姓吳名宓,是民國時期的國學大師,清華國學院的創始人之一,當年與陳寅恪、湯用彤並稱為“哈佛三傑”,其得意門生為一代大師錢鐘書。1962年吳宓在參加西南師範中文系進修班新春聯歡會時曾說“安吳寡婦,並未見過慈禧太后”。這讓很多人頗為疑惑:沒見過慈禧太后,何來乾女兒之說?

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看看之前發生了什麼事情,1962年12月30日這天的《重慶日報 》第三版刊登了李南力的《懷安吳堡》一文,李南力在該文中寫道:“安吳寡婦曾經迎過所謂‘聖駕’,招待過那位頑固的封建老腐敗。但是這樣的光榮畢竟隨著封建王朝的滅亡而滅亡了。”

在此政治輿論壓力下,吳宓為了維護堂伯母的形象有意隱瞞也在情理之中,況且吳宓1894年出生,慈禧太后與安吳寡婦之事于1900年間,一六七歲男孩尚在不諳世事之時,豈會盡知詳情。

總之,周瑩生逢亂世,以一介女流之輩振興實業,平時樂善好施,關鍵時刻捐助國家,堪稱一代俠女!

行營駐蹕花銷甚大,當時的巡撫員端方為了迎合上意,特設“支應局”,並且向富商巨賈勸捐募銀。周瑩自然不敢怠慢,於是慷慨捐贈了十萬兩白銀,並且準備禮物“珍珠手串一件、象牙涼席兩件、金佛像一尊、景泰藍香爐一個、楠木臥床一張、楠木小圓瓶八個、金猴一個、景泰藍食盒一對共八件,送往西安 ”。

當年的十一月二十九日,慈禧過生日,周瑩贈送了十二條屏風。屏風高達三米五,每條屏風之間用鐵掛鉤緊湊相連,渾然一體。正面上半部鑲嵌著精美的手工湘繡,背景為:朝陽初生映東海,紫氣祥瑞拂面來。下半部為雕刻圖案,各類福祿吉祥傳說。屏風背面是各種不同的書體所書的成千上百個紅色“壽”字。慈禧大喜,親手題寫“護國夫人”牌匾,封其為“一品誥命夫人”,並認作乾女兒。

清末一系列的社會動盪給秦商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周瑩於1908年去世,這一年恰好光緒皇帝與慈禧離世,詭異的巧合!周瑩死後,她的家族生意也未能逃脫時代的潮流,最終走向了衰落。而她生前所營建的商業帝國,無疑是秦商沒落道路上的一個亮點。

如今,陝西三原魯橋鎮公路上就有“古建民宅:慈禧太后義女安吳寡婦娘家——周家大院”的行路標牌。來此旅遊,導遊們也會繪聲繪色講述著當年周瑩的傳奇經歷,各種附會的傳說,增添著歷史的想像,含英咀華,幽韻縈繞。

最後,說個題外話,周瑩後來有一位養子姓吳名宓,是民國時期的國學大師,清華國學院的創始人之一,當年與陳寅恪、湯用彤並稱為“哈佛三傑”,其得意門生為一代大師錢鐘書。1962年吳宓在參加西南師範中文系進修班新春聯歡會時曾說“安吳寡婦,並未見過慈禧太后”。這讓很多人頗為疑惑:沒見過慈禧太后,何來乾女兒之說?

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看看之前發生了什麼事情,1962年12月30日這天的《重慶日報 》第三版刊登了李南力的《懷安吳堡》一文,李南力在該文中寫道:“安吳寡婦曾經迎過所謂‘聖駕’,招待過那位頑固的封建老腐敗。但是這樣的光榮畢竟隨著封建王朝的滅亡而滅亡了。”

在此政治輿論壓力下,吳宓為了維護堂伯母的形象有意隱瞞也在情理之中,況且吳宓1894年出生,慈禧太后與安吳寡婦之事于1900年間,一六七歲男孩尚在不諳世事之時,豈會盡知詳情。

總之,周瑩生逢亂世,以一介女流之輩振興實業,平時樂善好施,關鍵時刻捐助國家,堪稱一代俠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