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和志同道合者,打造千億市值的公司

編者按:3月26日,以“沉澱·變化”為主題的易流全新物流雲升級發佈會在深圳落幕。在業內,沉澱11年的易流一直以低調的形象示人,這次,小編帶著好奇走進了易流。

“只要有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就一定會有結果。”剛跨出電梯,耳畔便傳來諸如此類帶有激勵性質的話語,小編疑惑地探頭,只見視線內的格子間前,齊刷刷地站著一眾美女帥哥,這神馬情況?

這是易流堅持了很多年的員工午間分享會,在易流,午休後通常會由任一名員工圍繞公司的價值觀及原則分享關於自己的故事。

小編順著介紹將視線轉向了掛在牆上的七條價值觀,清晰的藍底白字:孝敬父母、客戶至上、說到做到、追求極致、艱苦奮鬥、吃虧是福、團結友愛。

在易流的辦公區環繞一圈後,小編發現,幾乎每隔幾米的牆上,

都布有這樣的價值觀小提示,連洗手間的牆壁上都貼有類似的提醒。

同時,分散掛在幾個牆上的電視螢幕上始終迴圈播放著員工的組織及個人原則,間或幾米,牆上還帖著各種與公司價值觀掛鉤的照片。小編得知,這些是易流近幾年越發重視公司文化的一種落地,也是公司文化沉澱的一種表現。

不過,讓小編更好奇的是,易流為什麼會想到把“孝敬父母”這一條價值觀放在公司價值觀之首呢?

“文化”是一個公司長期發展的基石

見到易流董事長張景濤的時候,他剛結束與客戶的交談,正患著感冒的他啞著嗓子告訴小編:“‘孝’是一個人的基本責任感,如果連對最基本的‘孝’都沒有認知,更何談共事?”

在創立之初,張景濤和幾個創始人便認定了易流要成為一家有文化的公司,張景濤認為,“文化”應建立在一個公司的創立之初,這是一個沒有背景的公司能夠長期發展的基石,

也是聚集一群志同道合者的力量。於是,7條價值觀、5條組織原則,13條員工工作原則和方法共同構建了易流的整個文化體系。

“文化是你想跟一群什麼人在一起做成什麼事,它不只是掛在牆上的字句,而是你知道它是什麼,你認不認同,你願不願意踐行。比如我們的七條價值觀,一周內一天一條地踐行,周而復始,最終會形成習慣和自己的味道。”張景濤解釋,價值觀需要公司管理層以身作則,這是使公司內部信服和認同的唯一原則。

在易流,每年都會有“優秀員工父母深港游”。張景濤覺得,邀請員工父母來旅遊是公司對“孝”字非常小的一點實踐,主要希望以此影響員工,讓他們自己去實踐。

由於旅遊地點之前基本在深港,而易流基地在深圳,加之考慮到父母會擔心孩子在體制外的工作穩定性及安全性問題,張景濤每次都會邀請員工父母來公司看看,希望員工的工作能讓其父母放心。

今年旅遊地會由深港轉向東南亞,今後還會有歐美游、海外游,張景濤稱,由於大多數員工的父母都居於農村,一輩子沒出過國,希望在旅遊的同時,父母能感受到兒女帶來的榮耀。

2016年開始,易流還為所有員工的父母設立了“父母養老基金”,每月都會給員工父母養老帳戶中存入關愛基金。

談及未來易流的文化價值觀是否會有升級時,張景濤笑笑:“文化價值觀是一家公司的基因,這不會變,變的是事,是產品,是服務。”

“以奮鬥者為本”,

和志同道合者一起成事

張景濤常在公司內部強調,“以奮鬥者為本”是在“以人為本”基礎上的提升,易流需要一群積極的有奮鬥心態的志同道合者,共同去做成一件事,這也益於員工個人價值的實現。

基於共同的目標,易流的客戶從2006年的3家發展到現在的30000+家,在電商物流及冷鏈物流領域分別佔有率達80%以上,在大型製造業物流佔有率也達50%以上。

在易流成立十周年之際,張景濤曾在員工面前發言:“感恩能夠活下來”。他感慨,創業總體還挺順利的,很感謝公司員工,不過團隊還是存在問題,目前最大的障礙不是在外部,而是內因,核心問題是團隊的成長速度及管理層的能力及水準。

針對此,易流學院秉著“人要從娃娃抓起”的原則,對校招生,加大人才佈局及培養力度,以多元化、開放包容的心態讓更多有經驗、有才華的人才加入。

易流的員工透露,在每次新員工培訓上,張景濤都會出席講課,公司的幾百位員工,張景濤基本都叫得出名字。

踏實專注,成就千億市值的公司

提到“牛”,你能想到什麼呢?它其實也是易流的形象代言,象徵著拓荒、勤懇及踏實的特質。張景濤肯定地點點頭:“我們之前做的大多數事情都沒人幹,都是我們自己思考得來的,沒有模仿別人,我們也屬於踏實勤幹,不那麼浮躁的類型。”

“透明”是易流的顯著標籤,也是易流在過去十年間腳踏實地幹的一件事情,圍繞物流運輸過程中人、車、貨、倉,通過GPS、北斗、RFID、電子鎖、追貨寶等硬體採集終端,與“易流雲”軟體平臺的結合,向客戶提供“運輸過程透明管理服務”,實現運輸過程的安全、時效、成本等管控。

此次易流發佈會上的全新易流雲採取“軟硬一體”的方式,為物流企業提供基於“物流透明SAAS協同服務”,同樣堅持以“透明”為核心。

2006年底,張景濤及幾位創始人提出“三專”精神:即專業、專注、專精於物流。由此奠定了易流此後的發展路線,“物流服務是一個過程,管理過程中很多問題不清楚,透明是物流的基礎。”張景濤闡述只有物流業務資料化後,才有資格談智慧物流、智慧物流。

用資訊技術改造中國物流產業,提升中國物流行業的整體運行水準一直是易流的願景與使命,張景濤說,“透明1.0、透明2.0至透明3.0,實質就是車、貨至供應鏈的透明,未來我們將依據‘物流透明3.0’的理論體系,通過搭建易流雲連接平臺、大資料支撐平臺、協同產業鏈平臺這三大佈局,發展新的商業模式,打造千億市值的公司,成就一個偉大的受社會尊敬的企業,讓所有的易流人有尊嚴、有地位、生活幸福地活著。”

俗話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稱張景濤為易流的教父不過分,他在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在全力照顧易流的大家庭,更是懷著提升中國物流行業整體運行水準的願景,一步一個腳印開著物流的荒。

願天下所有物流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來源 | 物流沙龍編輯部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 END —

”張景濤解釋,價值觀需要公司管理層以身作則,這是使公司內部信服和認同的唯一原則。

在易流,每年都會有“優秀員工父母深港游”。張景濤覺得,邀請員工父母來旅遊是公司對“孝”字非常小的一點實踐,主要希望以此影響員工,讓他們自己去實踐。

由於旅遊地點之前基本在深港,而易流基地在深圳,加之考慮到父母會擔心孩子在體制外的工作穩定性及安全性問題,張景濤每次都會邀請員工父母來公司看看,希望員工的工作能讓其父母放心。

今年旅遊地會由深港轉向東南亞,今後還會有歐美游、海外游,張景濤稱,由於大多數員工的父母都居於農村,一輩子沒出過國,希望在旅遊的同時,父母能感受到兒女帶來的榮耀。

2016年開始,易流還為所有員工的父母設立了“父母養老基金”,每月都會給員工父母養老帳戶中存入關愛基金。

談及未來易流的文化價值觀是否會有升級時,張景濤笑笑:“文化價值觀是一家公司的基因,這不會變,變的是事,是產品,是服務。”

“以奮鬥者為本”,

和志同道合者一起成事

張景濤常在公司內部強調,“以奮鬥者為本”是在“以人為本”基礎上的提升,易流需要一群積極的有奮鬥心態的志同道合者,共同去做成一件事,這也益於員工個人價值的實現。

基於共同的目標,易流的客戶從2006年的3家發展到現在的30000+家,在電商物流及冷鏈物流領域分別佔有率達80%以上,在大型製造業物流佔有率也達50%以上。

在易流成立十周年之際,張景濤曾在員工面前發言:“感恩能夠活下來”。他感慨,創業總體還挺順利的,很感謝公司員工,不過團隊還是存在問題,目前最大的障礙不是在外部,而是內因,核心問題是團隊的成長速度及管理層的能力及水準。

針對此,易流學院秉著“人要從娃娃抓起”的原則,對校招生,加大人才佈局及培養力度,以多元化、開放包容的心態讓更多有經驗、有才華的人才加入。

易流的員工透露,在每次新員工培訓上,張景濤都會出席講課,公司的幾百位員工,張景濤基本都叫得出名字。

踏實專注,成就千億市值的公司

提到“牛”,你能想到什麼呢?它其實也是易流的形象代言,象徵著拓荒、勤懇及踏實的特質。張景濤肯定地點點頭:“我們之前做的大多數事情都沒人幹,都是我們自己思考得來的,沒有模仿別人,我們也屬於踏實勤幹,不那麼浮躁的類型。”

“透明”是易流的顯著標籤,也是易流在過去十年間腳踏實地幹的一件事情,圍繞物流運輸過程中人、車、貨、倉,通過GPS、北斗、RFID、電子鎖、追貨寶等硬體採集終端,與“易流雲”軟體平臺的結合,向客戶提供“運輸過程透明管理服務”,實現運輸過程的安全、時效、成本等管控。

此次易流發佈會上的全新易流雲採取“軟硬一體”的方式,為物流企業提供基於“物流透明SAAS協同服務”,同樣堅持以“透明”為核心。

2006年底,張景濤及幾位創始人提出“三專”精神:即專業、專注、專精於物流。由此奠定了易流此後的發展路線,“物流服務是一個過程,管理過程中很多問題不清楚,透明是物流的基礎。”張景濤闡述只有物流業務資料化後,才有資格談智慧物流、智慧物流。

用資訊技術改造中國物流產業,提升中國物流行業的整體運行水準一直是易流的願景與使命,張景濤說,“透明1.0、透明2.0至透明3.0,實質就是車、貨至供應鏈的透明,未來我們將依據‘物流透明3.0’的理論體系,通過搭建易流雲連接平臺、大資料支撐平臺、協同產業鏈平臺這三大佈局,發展新的商業模式,打造千億市值的公司,成就一個偉大的受社會尊敬的企業,讓所有的易流人有尊嚴、有地位、生活幸福地活著。”

俗話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稱張景濤為易流的教父不過分,他在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在全力照顧易流的大家庭,更是懷著提升中國物流行業整體運行水準的願景,一步一個腳印開著物流的荒。

願天下所有物流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來源 | 物流沙龍編輯部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