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都首例 9歲自閉症兒童體驗“海豚水下療法”

晨晨在水中與海豚親吻

3月28日,成都海昌極地海洋公園內,

一名9歲自閉症兒童首次體驗“海豚水下療法”,零距離接觸海豚,希望通過海豚發出來的超聲波,刺激自閉症患兒大腦以達到治療目的。這是成都市首例通過海豚輔助治療自閉症的案例。

現場直擊/ 水中與海豚互動 孩子很開心

28日,成都海昌極地海洋公園,清澈的池子裡,海豚仰著頭歡迎晨晨,晨晨盯著海豚,手裡比劃著。隨後,晨晨由馴養師抱著進入池內,她一會兒摸摸海豚,

一會兒親親海豚,還引導海豚轉圈,為海豚投食,臉上露出微笑……看著女兒,張東萍心裡一松:“她這麼開心,玩得這麼放鬆,真的很棒。”

晨晨今年9歲,2012年6月被確診為自閉症,她喜歡自言自語,不太理睬別人,也不怎麼懂得與人交流。為此,張東萍辭掉工作,專職帶著女兒做康復訓練。

最近,康復機構推薦她嘗試一下海豚水下療法,她欣然接受。據說海豚發出的超聲波可以刺激自閉症兒童的大腦,讓患兒減少重複的刻板行為。

中午12點30分,一小時的人豚交流互動結束。“有沒有效果我不敢說,目前也看不出來,

但如果有這樣的免費機會,不管跑多遠我都會帶她參加。”張東萍說。

多年籌備/ 人豚交流輔助治療自閉症患兒

海豚水下療法,成都海昌極地海洋公園已籌備多年。2015年,該公園在全國6個城市啟動人豚近距離接觸項目,每年4月免費對自閉症兒童及其家庭開放。

該公園行銷總監李鵬介紹,“海豚之所以能夠輔助治療自閉症,主要在於它能發出多種波長的超聲波。”具體而言,海豚靠近自閉症患兒發出叫聲時,對患兒神經系統產生較強衝擊,啟動患兒處於“休眠”狀態的神經細胞,從而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前兩年都是近距離接觸,而非水下零距離接觸。”李鵬說,此次人豚交流程度加深,自閉症兒童不僅可以和海豚在水裡玩耍、指引海豚做各種動作,

還可以一起游泳。

海豚經過特訓/ 能做水下治療的馴養師僅3人

與人零距離接觸的並非一般海豚。馴養師吳偲溶說,這種海豚名叫斑原海豚,體型較小,性格溫順、膽小,對水溫和環境要求極高,一般要經過2年訓練才能做水下治療,特別稀少,成都海昌極地公園僅有一隻,能做水下治療的馴養師也僅有3人。

李鵬坦言,公園對這個項目比較謹慎,晨晨長達一小時的人豚零距離互動,他全程在場。“如果家長回饋比較好,我們會考慮全年開展這個項目。”

爭議

“目前國內外普遍看法是沒有定論,我們傾向於有效果,畢竟孩子和海豚玩耍時的開心是看得見的。”

——成都海昌極地海洋公園行銷總監李鵬

“完全沒有用,沒有定論是客氣說法,海豚療法跟小朋友和小貓小狗玩耍的效果是一樣的。”

——華西心理衛生中心講師黃明金

自閉症海豚療法 到底有沒有用?

自閉症兒童,又被人們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對這些孩子來說,海豚水下療法到底有沒有用?

1 聲音

因人而異,可以改善一些患兒的症狀

據青少年科普期刊《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報導,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和墨西哥在試驗海豚療法。一些患語言障礙的病兒,經過6個月治療,已能說簡單的話。

從2008年開始,深圳野生動物園就推出自閉症海豚輔助康復訓練項目。據該動物園海洋館館長黎穗民介紹,開業以來已接待數百名自閉症兒童,大部分接受康復訓練後,或多或少症狀都有所改善。“海豚超聲波療法因人而異,大部分是有改善的,沒有改善的僅占10%左右。”

“我們不否認孩子和小動物互動時的快樂,它屬於動物療法中的一種,但不一定對每個自閉症兒童都有效,不能代替康復訓練。”幫晨晨做康復訓練的成都童行心智障礙兒童關愛中心老師薛佳說,目前對自閉症干預治療獲國際認證、證實有效的方法只有11種,並沒有包括動物治療。

2 聲音

沒有用,跟與小貓小狗玩的效果一樣

“完全沒有用,沒有定論是客氣說法,海豚療法跟小朋友和小貓小狗玩耍的效果是一樣的。”華西心理衛生中心講師黃明金說,從科學角度來說,自閉症形成病因不清楚,海豚通過超聲波刺激患兒大腦也缺乏可靠依據,兩個沒有科學依據的前提推導不出有效的結論,“只是因為業內沒有證據證明它無效,只好說尚無定論。”

成都商報記者 鐘美蘭

他全程在場。“如果家長回饋比較好,我們會考慮全年開展這個項目。”

爭議

“目前國內外普遍看法是沒有定論,我們傾向於有效果,畢竟孩子和海豚玩耍時的開心是看得見的。”

——成都海昌極地海洋公園行銷總監李鵬

“完全沒有用,沒有定論是客氣說法,海豚療法跟小朋友和小貓小狗玩耍的效果是一樣的。”

——華西心理衛生中心講師黃明金

自閉症海豚療法 到底有沒有用?

自閉症兒童,又被人們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對這些孩子來說,海豚水下療法到底有沒有用?

1 聲音

因人而異,可以改善一些患兒的症狀

據青少年科普期刊《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報導,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和墨西哥在試驗海豚療法。一些患語言障礙的病兒,經過6個月治療,已能說簡單的話。

從2008年開始,深圳野生動物園就推出自閉症海豚輔助康復訓練項目。據該動物園海洋館館長黎穗民介紹,開業以來已接待數百名自閉症兒童,大部分接受康復訓練後,或多或少症狀都有所改善。“海豚超聲波療法因人而異,大部分是有改善的,沒有改善的僅占10%左右。”

“我們不否認孩子和小動物互動時的快樂,它屬於動物療法中的一種,但不一定對每個自閉症兒童都有效,不能代替康復訓練。”幫晨晨做康復訓練的成都童行心智障礙兒童關愛中心老師薛佳說,目前對自閉症干預治療獲國際認證、證實有效的方法只有11種,並沒有包括動物治療。

2 聲音

沒有用,跟與小貓小狗玩的效果一樣

“完全沒有用,沒有定論是客氣說法,海豚療法跟小朋友和小貓小狗玩耍的效果是一樣的。”華西心理衛生中心講師黃明金說,從科學角度來說,自閉症形成病因不清楚,海豚通過超聲波刺激患兒大腦也缺乏可靠依據,兩個沒有科學依據的前提推導不出有效的結論,“只是因為業內沒有證據證明它無效,只好說尚無定論。”

成都商報記者 鐘美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