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49項行政審批事項歸口一個視窗一枚印章 德陽羅江營業執照不再工商發

封面新聞訊“將涉及到的23個部門的151項行政審批事項連人帶編全部轉入行政審批局,實現‘審批局外無審批’,對消防、國土、規劃等只能也一道劃轉。”今年3月1日,德陽市羅江縣行政審批局掛牌,

該縣推進相對集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正式啟動,一個視窗進出,一枚公章審批。

9月21日上午,通過兩天時間的資料準備,德陽興悅生清潔能源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范繼東拿到了羅江行政審批局頒發的第一張營業執照。

範繼東說,兩天前,他們到視窗諮詢,按照工作人員給的清單準備辦證資料,“沒想到不到半個小時營業執照就拿到手裡了。”

當范繼東得知自己的這份營業執照是羅江行政審批局頒發的第一份營業執照、蓋的第一枚印章時,

表示很驚訝,“我開始都沒有注意,仔細看才發現公章不是工商局而是行政審批局。”

記者瞭解到,不僅營業執照不再由工商局發,建設項目許可證、房屋預售許可等也不再由建設局發,都統一歸口到行政審批局,一個視窗進出,一枚印章審批。

羅江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江濤介紹,將涉及到的22個部門的149項行政審批事項連人帶編(40人)全部轉入行政審批局,

實現“審批局外無審批”,對消防、國土、規劃等職能也一道劃轉。審批環節由原來925個環節精簡到637個,減少了288個,投資項目審批從105個工作日縮短至30個工作日。在審圖、現場踏勘、竣工驗收等領域並聯審批,對符合產業發展導向、不屬於“兩高一低”限制目錄的投資專案,全面推行“容缺審批”。在“一窗進出”系統上升級改造,最終實現與省市審批系統聯網審批,
“讓資料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江濤說,對招商專案涉及的9項仲介費,由政府財政買單。按照投資項目占地50畝測算,企業可節約30萬元。秘書貼心服務。創新“項目秘書”工作機制,組建10人的定向服務現有企業的秘書隊伍,第一時間收集企業問題,建立定期協調解決機制,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結果。組建5人的秘書代辦隊伍,為新建項目提供從工商註冊到發改立項的全程審批服務,

讓秘書多跑路企業不跑腿,斬斷企業與審批部門和審批人員的聯繫,從源頭防控廉政風險。

據羅江縣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介紹,一般事項一個工作日內辦結,一般事項的辦理時限由三個工作日壓縮到一個工作日,降低申請人時間成本。比如建設專案審批時限已從劃轉前的105天縮短至劃轉後的30天。

羅江縣縣長李棟將第一張蓋著羅江縣行政審批局公章的營業執照發到德陽興悅生清潔能源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范繼東手裡,他說,隨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羅江縣“重商、親商、富商、安商”的氛圍更加濃厚,營商環境得到了極大優化,企業滿意度、幸福度顯著提升,良好的政務服務環境已成為羅江招商引資的新“名片”。

他說,隨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羅江縣“重商、親商、富商、安商”的氛圍更加濃厚,營商環境得到了極大優化,企業滿意度、幸福度顯著提升,良好的政務服務環境已成為羅江招商引資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