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移花接木”創奇跡 西安交大一附院前臂再造耳移植頭部手術獲成功

3月30日上午9時,西安交大一附院舉行新聞通氣會,向新聞媒體記者通報了該院開展的一項重大創新技術——3月29日,由該院整形美容頜面外科郭樹忠教授和舒茂國教授帶領的手術團隊及相關學科20余位醫護人員經過7個小時的精心手術,

成功將醫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前臂預製耳朵移植到了耳缺失患者的頭部耳廓,不僅還回了患者一個完美的容顏,也再一次創造了一個令全世界尖叫的奇跡。

在新聞通氣會上,參與此次重大創新手術的西安交大一附院多學科聯合團隊成員與新聞媒體朋友見面。

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主任委員、西安交大一附院整形美容頜面外科學科帶頭人郭樹忠教授向大家介紹了此位患者曲折的就醫過程和醫務人員精心構思,通過幾次治療和手術重塑患者完美容顏的全過程。院長助理、醫務部長鄒餘糧教授代表醫院盛讚郭樹忠、舒茂國教授等團隊為此付出的艱辛努力!

用科技換奇跡

其實,奇跡的發生要追溯到去年。

4個月前的2016年11月8日,西安交大一附院整形美容頜面外科郭樹忠教授團隊經過精心準備和手術,成功地為嚴重車禍導致右耳缺失的患者吉某前臂成功預製了一個耳朵,外形逼真,受到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

“傳說中上帝用肋骨造人,卻沒有製造零件,現在的醫學技術彌補了這個缺失。”

經過4個月左右的養護與恢復,

患者於今年3月26日再次來到西安交大一附院整形美容頜面外科就診,醫生驚喜地發現,吉某的前臂再造耳朵形態逼真並與前臂組織完全融合,可以進行下一階段最關鍵的治療,該是又一次見證奇跡的時候了!

西安交大一附院對該例手術高度重視,

在醫院領導的組織下進行了全院的多學科會診,對手術的各項工作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縝密謹慎 醫者仁心

3月29日,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手術部第5手術室,一場彙聚全院多科室力量,由20余位醫療精英組成的手術團隊實施從前臂再造耳成功移植頭部,再造耳移植的“攻堅手術”拉開了帷幕。

早7:30,患者從整形美容頜面外科的病房送到手術室。由於手術涉及到患者的再造耳血管吻合,在等候區,郭樹忠教授和舒茂國教授等團隊成員在前一天晚上確認手術血管情況後,術前用可擕式血管探測儀再次確認血管的位置,用紅色的筆在手臂上詳細標記。因為整個手術的重中之重是需要把前臂的耳朵帶著皮下10多釐米長的橈動、靜脈血管移植到頭部和麵動、靜脈進行吻合,以確保前臂再造耳是“活的”,因此定位需要非常精准,不能有絲毫馬虎。

郭樹忠教授

緊接著加入的團隊是手術麻醉團隊。為了確保患者2個部位的手術同步進行,該院麻醉手術部派遣更多的優秀麻醉師進行增援,實施了精准的麻醉方案。除了常規的全身麻醉外,麻醉科主任王強教授、嚴軍副教授採用多普勒超聲引導下對前臂的臂叢神經、頸部的頸叢神經進行阻滯麻醉,最大程度減輕患者術後的疼痛。令人感動的是,醫務人員對手術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進行了規劃,例如由於手術時間預期比較長,避免血管痙攣,手術室醫護人員為患者特意準備了保溫毯,以確保患者長時間手術保持體溫正常。另外一個細心之處是手術室特意為患者術中輸入的液體採用同步加溫,以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舒茂國教授

上午10:40,手術室護士按下手術計時鐘,手術開始。

郭樹忠教授和舒茂國教授同時坐在手術床的兩側,成Y字形分開,同時開始前臂和頭部的手術。郭樹忠教授按照術前的預判,尋找皮下橈動、靜脈血管進行手術。然而在手術操作過程醫務人員發現由於患者以前做過有創手術,前臂的血管層次發生了變化,郭樹忠教授利用多年的豐富經驗迅速解決層次不明的問題,探查到血管,仔細剝離,目的是既要保證手術中前臂的神經不受損傷,同時還要保證血管的完整性,以便於順利移植;同時又要保留手臂的神經,不能影響患者手部的功能。

經過1個半小時後,郭樹忠教授成功取出了前臂上的再造耳並帶著長度12cm橈動、靜脈血管。此刻,旁邊的舒茂國教授已經把頭部移植耳朵的位置及血管製備好,面動靜脈製備完成等待移植。接下來的難題是血管的吻合,由於這3根血管直徑非常細,整個血管吻合的過程必須借助顯微鏡完成。舒茂國教授負責這部分的工作,他需要在1.5毫米口徑的血管上縫合12針,一共3根血管,包括1個動脈,2個靜脈。這個環節是整個團隊較為注重的部分,只有保證血管通暢,才能保證移植耳的血供。

經過近1個小時顯微鏡下精細操作,仔細縫合,手術團隊完成了既定目標,血管順利吻合。此時手術進程過了大半,但是大夥的心依然懸著,為了再造耳的成活,必須要確保再造耳朵有血供,就是老百姓通常說的耳朵得是“活的”。

由於患者先前的創面比較大,手術團隊發揮整形外科的優勢,不僅保證再造耳朵的成活,而且要減少手術操作區域的瘀痕,因此採用美容縫合材料和技術進行縫合。

7個小時之前還在前臂上的再造耳,此時經過這些優秀的醫務人員,已經奇跡般穩穩地移植到了患者的右側頭部,此刻在手術室無影燈照射下,“新的耳朵”散發著粉色的光澤,這表示患者這只神奇的耳朵確實活啦!但是科學的判斷必須精准郭教授還要再次驗證。

郭樹忠教授和舒茂國教授用可擕式多普勒血管探測儀來瞭解再造耳的血供情況。只見儀器的探頭放在耳部,大夥聽到了驚喜的聲音“咕咚、咕咚”,這就是血管裡面血流動的聲音,也是這只耳朵的“生命之源”,一切說明手術再造耳移植圓滿成功,大家不由地歡呼起來。

在多方的努力下,郭樹忠教授和舒茂國教授帶領的整形美容頜面外科醫療護理團隊歷時7個小時,順利將前臂預製的耳朵移植到了患者的頭部,成功完成了“移花接木”的最後一步。

耳朵再造 造福患者

據郭樹忠教授和舒茂國教授介紹,該次手術的難點在於頭部曾經嚴重損傷部位很難找到合適的血管,並且血管只有火柴杆粗細,需要在顯微鏡下放大十倍,用比頭髮絲細的縫線縫合10餘針,手術難度很大。在保證血管通暢的同時,還需要將耳朵移植到合適的位置,保證其處於合適的角度和大小,並具備逼真的外形,恢復其聽力。

在我國,外傷和先天發育異常導致的耳缺損患者有50萬左右,這些患者面臨著怎樣的痛苦和心理陰影,如何讓他們走出陰霾,回歸社會,擁有幸福的家庭和幸福的人生,是郭樹忠、舒茂國教授團隊多年來一直努力實踐、探索並不懈追求的方向和目標。目前,郭樹忠教授團隊每年為500名左右的孩子再造耳朵,譽滿全國。

為了給小耳、缺耳、無耳患者再造一個正常的耳廓,郭樹忠領導的團隊經過多年的技術革新,創造了目前的第四代耳再造技術,同時結合3D列印技術,使得再造耳部的細節更加逼真,耳部該有的溝溝坎坎都能夠出現,可以以假亂真,使患者重拾信心,真正融入社會生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值目前,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正在監護室康復,在經過兩周左右的治療、監測,保證新耳朵完全存活後,患者將重返工作單位,迎接新的人生旅程。

華商記者 袁毛毛‍

編輯:實習生程祥雨

早7:30,患者從整形美容頜面外科的病房送到手術室。由於手術涉及到患者的再造耳血管吻合,在等候區,郭樹忠教授和舒茂國教授等團隊成員在前一天晚上確認手術血管情況後,術前用可擕式血管探測儀再次確認血管的位置,用紅色的筆在手臂上詳細標記。因為整個手術的重中之重是需要把前臂的耳朵帶著皮下10多釐米長的橈動、靜脈血管移植到頭部和麵動、靜脈進行吻合,以確保前臂再造耳是“活的”,因此定位需要非常精准,不能有絲毫馬虎。

郭樹忠教授

緊接著加入的團隊是手術麻醉團隊。為了確保患者2個部位的手術同步進行,該院麻醉手術部派遣更多的優秀麻醉師進行增援,實施了精准的麻醉方案。除了常規的全身麻醉外,麻醉科主任王強教授、嚴軍副教授採用多普勒超聲引導下對前臂的臂叢神經、頸部的頸叢神經進行阻滯麻醉,最大程度減輕患者術後的疼痛。令人感動的是,醫務人員對手術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進行了規劃,例如由於手術時間預期比較長,避免血管痙攣,手術室醫護人員為患者特意準備了保溫毯,以確保患者長時間手術保持體溫正常。另外一個細心之處是手術室特意為患者術中輸入的液體採用同步加溫,以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舒茂國教授

上午10:40,手術室護士按下手術計時鐘,手術開始。

郭樹忠教授和舒茂國教授同時坐在手術床的兩側,成Y字形分開,同時開始前臂和頭部的手術。郭樹忠教授按照術前的預判,尋找皮下橈動、靜脈血管進行手術。然而在手術操作過程醫務人員發現由於患者以前做過有創手術,前臂的血管層次發生了變化,郭樹忠教授利用多年的豐富經驗迅速解決層次不明的問題,探查到血管,仔細剝離,目的是既要保證手術中前臂的神經不受損傷,同時還要保證血管的完整性,以便於順利移植;同時又要保留手臂的神經,不能影響患者手部的功能。

經過1個半小時後,郭樹忠教授成功取出了前臂上的再造耳並帶著長度12cm橈動、靜脈血管。此刻,旁邊的舒茂國教授已經把頭部移植耳朵的位置及血管製備好,面動靜脈製備完成等待移植。接下來的難題是血管的吻合,由於這3根血管直徑非常細,整個血管吻合的過程必須借助顯微鏡完成。舒茂國教授負責這部分的工作,他需要在1.5毫米口徑的血管上縫合12針,一共3根血管,包括1個動脈,2個靜脈。這個環節是整個團隊較為注重的部分,只有保證血管通暢,才能保證移植耳的血供。

經過近1個小時顯微鏡下精細操作,仔細縫合,手術團隊完成了既定目標,血管順利吻合。此時手術進程過了大半,但是大夥的心依然懸著,為了再造耳的成活,必須要確保再造耳朵有血供,就是老百姓通常說的耳朵得是“活的”。

由於患者先前的創面比較大,手術團隊發揮整形外科的優勢,不僅保證再造耳朵的成活,而且要減少手術操作區域的瘀痕,因此採用美容縫合材料和技術進行縫合。

7個小時之前還在前臂上的再造耳,此時經過這些優秀的醫務人員,已經奇跡般穩穩地移植到了患者的右側頭部,此刻在手術室無影燈照射下,“新的耳朵”散發著粉色的光澤,這表示患者這只神奇的耳朵確實活啦!但是科學的判斷必須精准郭教授還要再次驗證。

郭樹忠教授和舒茂國教授用可擕式多普勒血管探測儀來瞭解再造耳的血供情況。只見儀器的探頭放在耳部,大夥聽到了驚喜的聲音“咕咚、咕咚”,這就是血管裡面血流動的聲音,也是這只耳朵的“生命之源”,一切說明手術再造耳移植圓滿成功,大家不由地歡呼起來。

在多方的努力下,郭樹忠教授和舒茂國教授帶領的整形美容頜面外科醫療護理團隊歷時7個小時,順利將前臂預製的耳朵移植到了患者的頭部,成功完成了“移花接木”的最後一步。

耳朵再造 造福患者

據郭樹忠教授和舒茂國教授介紹,該次手術的難點在於頭部曾經嚴重損傷部位很難找到合適的血管,並且血管只有火柴杆粗細,需要在顯微鏡下放大十倍,用比頭髮絲細的縫線縫合10餘針,手術難度很大。在保證血管通暢的同時,還需要將耳朵移植到合適的位置,保證其處於合適的角度和大小,並具備逼真的外形,恢復其聽力。

在我國,外傷和先天發育異常導致的耳缺損患者有50萬左右,這些患者面臨著怎樣的痛苦和心理陰影,如何讓他們走出陰霾,回歸社會,擁有幸福的家庭和幸福的人生,是郭樹忠、舒茂國教授團隊多年來一直努力實踐、探索並不懈追求的方向和目標。目前,郭樹忠教授團隊每年為500名左右的孩子再造耳朵,譽滿全國。

為了給小耳、缺耳、無耳患者再造一個正常的耳廓,郭樹忠領導的團隊經過多年的技術革新,創造了目前的第四代耳再造技術,同時結合3D列印技術,使得再造耳部的細節更加逼真,耳部該有的溝溝坎坎都能夠出現,可以以假亂真,使患者重拾信心,真正融入社會生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值目前,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正在監護室康復,在經過兩周左右的治療、監測,保證新耳朵完全存活後,患者將重返工作單位,迎接新的人生旅程。

華商記者 袁毛毛‍

編輯:實習生程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