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走進“木耳基地”

文 張欣躍

【作者簡介】張欣躍(分享快樂)。若干作品發表於國家.省市級報刊和網路平臺上,用心靈記錄生活,用生活分享快樂。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走進“木耳基地”

秋天一日,懷著激動喜悅的心情,來到黑龍江省東寧市“北河沿”——“東寧綏芬河大橋”北岸,去探訪遠近聞名,走向世界的東寧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級“東寧黑木耳栽培示範園區”,瞭解探訪黑木耳種植的一些情況。

金秋時節,天高雲淡。芬水濤濤,豐盈一片。特色產業,遍佈岸邊。

木耳溢香,菌菇漾鮮。梨掛滿樹,榛子枝彎。葡萄成串,富民強園。

今天只說“黑木耳”。過了大橋,就進入了“北河沿”。沿高速直行不遠左拐,奔“金光寺”方向,就到了國家級“東寧黑木耳示範園區”。

東寧市的址貌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特徵。進年來,木耳產業越做越大,

越做越強。東寧市被國家食用菌協會授予“中國黑木耳第一市”,榮獲“全國小蘑菇新農村建設十強市”和“全國食用菌行業十大生產基地市”等稱號,農民人均收入近兩萬元。小小木耳,拉動了大經濟,帶來了大效益,獲得了大實惠。

站在“金光寺”北側的公路上,

向北望去,高大的門樓牌坊橫跨在通往園區的路上,形象逼真的菌袋雕塑,也傲然挺立在園區顯眼的位置上,讓人一看,便知這裡就是木耳生產基地。

順著便道往北走,進入眼簾是錯落有序的一個個鐵皮保溫房。這小房紅蓋白牆造型美觀,每個小房的四周地面,

都擺滿了菌袋;也有用鐵筋焊成的大棚,裡面掛滿了菌袋。無論是地擺的還吊掛的,菌袋上都長滿了黑亮黑亮的木耳,真是招人喜歡。除了滿地的菌袋,也有遍佈園區的很多人影。這些人當中,有參觀遊覽的,有收購木耳的外地客商,有摘耳的人們,也有晾曬木耳的主人。機器轟鳴,木耳飄香,人來人往,一片繁忙。

來到一戶菌農的小屋,仔細欣賞探究這木耳的生產奧秘。

這小屋座北朝南,見到了主人,便忙裡偷閒地與其攀談了起來。主人說,這小屋是政府免費提供的,菌袋一旦進地或入棚,我們就得吃住在地裡,有了這個小屋,方便多了。掙錢得不怕累和苦。我們每天要早起掀簾澆水,有可撿的木耳,就要雇人幫工。摘下的木耳要在烈日下曬三兩天,幹透了才能裝袋出賣。有時根據天氣晚上也要澆水,用心看管,確保品質。做菌的時候很關鍵,溫度掌握不好,就會損失很多,產量也上不來。說著,主人便領著我在他菌地裡轉了一圈。

主人家今年擺放了十萬多袋菌袋,好大好大一片地全是黑油油的。我問,這些是不是應該採摘了。主人說,對,已經找了十多位幫手,後天開始摘耳。我問,今年年景不錯,價錢也可以,你估什今年能收入多少?主人保守地說,二十來萬應該沒啥問題。我一聽,哎呀!可以呀,儘管很辛苦,收入也挺不錯嘛!菌袋擺放的非常整齊,好象一列列閱兵方陣;在方陣的兩邊布有噴水的噴頭,地上水管佈局有序,抽水機突突鳴叫,噴頭旋轉著下著細雨,把水輕柔地漫撒在菌袋上,滋潤了菌絲,滋潤了心田。一大排晾曬木耳的架子上,曬滿了就要幹透了的木耳,看著這豐收喜慶的景象,我的心裡也跟著高興起來。在菌地的空閒處,大蔥,豆角,尖椒,茄子等蔬菜,鮮靈靈地長在那裡,好象在朝我笑;三.五隻小雞在雞籠裡悠閒散步,自在非常;一隻小花狗跟在我的身後,好象很不放心地盯著我,不時搖一搖尾巴“汪汪旺旺”幾聲,吵著鬧著,熱鬧了這菌地裡秋光秋色。

木耳產業在東寧市,基地規模大,經濟效益好,產品品質優,政策扶持好,科技創新強,專業市場活,產品加工精,社會分工細。“北河沿”黑木耳國家級標準栽培示範區,己經成為黑木耳“科研”,“栽培示範”,“新技術推廣”和“對外交流”的重要視窗。這真是打造了一個產業,拉動了一方經濟。

現在的東寧黑木耳,正在“精”字上做文章。新一代的裸地耳,吊袋耳,秋耳,越冬耳,小孔耳,單片耳,元寶耳等等木耳品種相繼研究試種成功,並且肉厚,朵大小適中,食之口感滑潤細膩,無任何污染,屬純綠色保健食品。

與菌農握別,歸途中,回望“北河沿”國家級木耳栽培示範區,遍地烏金閃著油亮,菌農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喜悅,綏芬河畔蕩漾著豐收的秋色輝煌。這真是——

小木耳做成了大產業

大產業拉動了經濟騰飛的翅膀

富民強市跨躍發展

特色經濟再鑄輝煌

2017年8月於綏芬河畔

溫度掌握不好,就會損失很多,產量也上不來。說著,主人便領著我在他菌地裡轉了一圈。

主人家今年擺放了十萬多袋菌袋,好大好大一片地全是黑油油的。我問,這些是不是應該採摘了。主人說,對,已經找了十多位幫手,後天開始摘耳。我問,今年年景不錯,價錢也可以,你估什今年能收入多少?主人保守地說,二十來萬應該沒啥問題。我一聽,哎呀!可以呀,儘管很辛苦,收入也挺不錯嘛!菌袋擺放的非常整齊,好象一列列閱兵方陣;在方陣的兩邊布有噴水的噴頭,地上水管佈局有序,抽水機突突鳴叫,噴頭旋轉著下著細雨,把水輕柔地漫撒在菌袋上,滋潤了菌絲,滋潤了心田。一大排晾曬木耳的架子上,曬滿了就要幹透了的木耳,看著這豐收喜慶的景象,我的心裡也跟著高興起來。在菌地的空閒處,大蔥,豆角,尖椒,茄子等蔬菜,鮮靈靈地長在那裡,好象在朝我笑;三.五隻小雞在雞籠裡悠閒散步,自在非常;一隻小花狗跟在我的身後,好象很不放心地盯著我,不時搖一搖尾巴“汪汪旺旺”幾聲,吵著鬧著,熱鬧了這菌地裡秋光秋色。

木耳產業在東寧市,基地規模大,經濟效益好,產品品質優,政策扶持好,科技創新強,專業市場活,產品加工精,社會分工細。“北河沿”黑木耳國家級標準栽培示範區,己經成為黑木耳“科研”,“栽培示範”,“新技術推廣”和“對外交流”的重要視窗。這真是打造了一個產業,拉動了一方經濟。

現在的東寧黑木耳,正在“精”字上做文章。新一代的裸地耳,吊袋耳,秋耳,越冬耳,小孔耳,單片耳,元寶耳等等木耳品種相繼研究試種成功,並且肉厚,朵大小適中,食之口感滑潤細膩,無任何污染,屬純綠色保健食品。

與菌農握別,歸途中,回望“北河沿”國家級木耳栽培示範區,遍地烏金閃著油亮,菌農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喜悅,綏芬河畔蕩漾著豐收的秋色輝煌。這真是——

小木耳做成了大產業

大產業拉動了經濟騰飛的翅膀

富民強市跨躍發展

特色經濟再鑄輝煌

2017年8月於綏芬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