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門英烈傳千古——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

提起楊家將,人們腦海中或許首先想到的就是“七子去六子回”的事情,

楊家七個兒子去戰場,結果只有一個兒子回來了,事情過於慘烈,聞者落淚,這裡就不過多的敘述,我們主要來看楊家幾代人成就的“楊家將”的傳奇。

首先說一下楊家將傳奇的開創者楊業,其實楊業最早效力的是北漢政權,後來北漢被宋軍消滅,楊業這才歸順了宋朝,這才有了後來“楊家將”的威名。西元980年,北邊的遼軍出動十萬大軍進犯雁門關,宋太宗命楊業領兵拒敵,

楊業帶兵走小路繞到了雁門關的背面,打了遼軍一個措手不及,大勝而歸。在斷斷續續的與遼軍作戰中,楊業的名聲大振,人們都稱他為“楊無敵”。

遼景宗去世,幼主聖宗繼位,宋太宗認為攻打遼國,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時機到了,所以就派兵分三路伐遼。

楊業在西路軍中,做潘美的副帥。戰爭一開始的時候,各路軍進展順利,西路軍很快奪了遼國的四個州,隨著北伐的深入,作為主要力量的中路軍作戰失利,宋太宗匆忙命令各路軍班師回朝,同時叮囑西路軍將四州的百姓帶回中原。

楊業認為此次只是遷移民眾,並不需要與遼軍作戰,所以就想佯裝攻打應州,用以吸引遼軍的兵力,然後趁機掩護百姓南遷,但潘美卻嘲笑楊業貪生怕死,

不敢與遼軍作戰,所以就強令楊業從雁門關大路出發,攻打遼軍,卻不料中了遼軍的埋伏包圍,楊業率眾與遼軍死戰的同時潘美卻帶兵撤離了,最後楊業由於寡不敵眾,被遼軍捉住,遼軍知道楊業的威名,想要勸降楊業,但楊業又怎麼會屈從,所以絕食三日而亡。

到了第二代楊家將是楊業的第六個兒子楊延昭,也就是活著回去的楊六郎。西元999年,遼軍南下攻宋,楊延昭正在遂城駐守,得知遼軍來攻後滿城人心惶惶,楊延昭卻從容的組織壯丁配合宋兵守城。當時正是寒冬,楊延昭就命人把水澆在城牆上,一夜過後就凍成了堅冰,遼軍素手無策,只得退兵。楊延昭時期正是北宋與遼國勢均力敵的時期,

因為有楊延昭的存在,所以兩國僵持了二十多年。1014年,楊延昭去世,宋真宗聽到消息後極為悲痛,在把楊延昭的棺木運回京城的時候,百姓也是無不落淚。

楊延昭死後,楊家將的帥旗就落到了楊延昭第三個兒子楊文廣的身上。楊文廣曾在北宋與西夏的邊境修建城堡,為了防止西夏進兵干擾,楊文廣故意放出風聲說是要在另一個地方修建城堡,結果西夏派兵趕到的時候看到的卻是宋兵壁壘森嚴,只能無奈退兵,而楊文廣卻趁機在真正的目的地連夜修建了城寨,完成了防禦工事。1074年,沉寂了三十多年的遼宋邊境又起了爭端,楊文廣提出了攻取幽燕地區的策略,結果沒有等到朝廷回復便去世了。

楊文廣死後,楊家將中沒有出現過有代表的人物,楊家也由此漸漸的沒落,所以真正的楊家將也就是楊業、楊延昭、楊文廣三代。

只能無奈退兵,而楊文廣卻趁機在真正的目的地連夜修建了城寨,完成了防禦工事。1074年,沉寂了三十多年的遼宋邊境又起了爭端,楊文廣提出了攻取幽燕地區的策略,結果沒有等到朝廷回復便去世了。

楊文廣死後,楊家將中沒有出現過有代表的人物,楊家也由此漸漸的沒落,所以真正的楊家將也就是楊業、楊延昭、楊文廣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