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天宮一號又要“失控墜落”?台媒吃剩的冷飯日媒撿起來嚼……

這回,日媒還宣稱“中國政府也證實了這一猜測。”

據日本Gigazine網站19日報導,最新預測稱,已完成任務使命的中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或將于明年1月前後一個月墜入大氣層。報導還用所謂的“中國對天宮一號已‘無法控制’”“最終落點仍然‘無法預測’”等說法來渲染風險。

據報導,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於2011年9月發射升空,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重量為8.5噸。日媒報導稱,在完成在軌實驗後,有外國科學家認為,它處於“無法控制的狀態”,並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緩緩下降。報導還宣稱,中國政府也證實了這一猜測。

報導援引受美政府資助的非營利組織的預測稱,

天宮一號從高度約350公里的軌道慢慢下降,預計將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間墜入大氣層。有分析稱,天宮一號墜入大氣層後可能會因高溫燃燒殆盡,但其所搭載的火箭引擎等大型部件可能不會被燒毀並將落至地球表面。另外,由於天宮一號可能落在北緯43度至南緯43度之間的廣大區域,因此只有在天宮一號墜入大氣層後的6至8小時才能鎖定具體地點。

不過,環環(ID:huanqiu-com)在查閱有關天宮一號的公開報導後,

並沒有發現日媒所謂“中國官方承認失控”的說法。中國媒體在報導天宮一號時使用的表述是:將在指令控制下墜落地球,或在大氣層燒盡,或落進海洋。而這些做法是航太大國處理廢棄飛行器的通行做法,不知日媒為何要借這些問題進行炒作。

無獨有偶,臺灣綠媒也曾“編過”這種故事⬇️

今年8月22日,臺灣《自由時報》宣稱中國首個空間站“天宮一號”今年10月將“墜落地面”,

而“中國當局已對它失去控制”,“一旦墜入人口密集區,後果不堪設想”。

在題為“中國‘天宮一號’失控將撞地球 8噸碎片含劇毒恐爆大災難”的報導中,《自由時報》以“綜合媒體報導”的方式宣稱,“天宮一號”預計最快將於今年10月“墜落地面”,由於“中國當局已對它失去控制,

無法確定何時會返回地面。專家也表示,這顆含劇毒及高腐蝕性物質的衛星,一旦墜入人口密集區,後果將不堪設想”。

文章還援引美國《華盛頓郵報》的“早前報導”稱,“一般衛星都會在大氣層中完全焚毀,若是必須落回地面的較大衛星,則會有計劃的降落,並將殘骸落在遠離人群處。但已失控的‘天宮一號’若一旦墜入在人口密集區,將對生態造成極大破壞,

後果不堪設想。”

但環環(ID:huanqiu-com)在疑似被該報引用的《華盛頓郵報》去年對於“天宮一號”的報導中發現,該報並未宣稱,“但已失控的‘天宮一號’若一旦墜入在人口密集區,將對生態造成極大破壞,後果不堪設想。”且該報導稱,“天宮一號失控”是傳言,全世界有人口居住的面積僅占地球面積的2.9%天宮一號掉入人口密集區的概率很低。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交會對接圖

事實上,中國官方一直對“天宮一號”的飛行狀態對外保持高度透明。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每週都會發佈公告,將“天宮一號”本周的飛行高度及狀態對外公佈。今年5月4日,中國常駐聯合國(維也納)代表團發佈致秘書長的普通照會,並提供了一份關於“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重返大氣層的通知。中方稱,“天宮一號”預計將於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間重返大氣層隕落。“經計算分析,‘天宮一號’大部分結構部件將在隕落過程中燒蝕銷毀,對航太活動以及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很低。”

中國載人航太官網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交會對接圖

事實上,中國官方一直對“天宮一號”的飛行狀態對外保持高度透明。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每週都會發佈公告,將“天宮一號”本周的飛行高度及狀態對外公佈。今年5月4日,中國常駐聯合國(維也納)代表團發佈致秘書長的普通照會,並提供了一份關於“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重返大氣層的通知。中方稱,“天宮一號”預計將於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間重返大氣層隕落。“經計算分析,‘天宮一號’大部分結構部件將在隕落過程中燒蝕銷毀,對航太活動以及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很低。”

中國載人航太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