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中醫的秋季育兒經,讓孩子遠離傷寒感冒

秋天雖然沒有那麼炎熱也沒有那麼寒冷,但卻是孩子最容易生病感冒的一個季節。媽媽稍微一個沒注意,孩子就會流鼻涕、咳嗽給你看,所以,在這樣的季節裡,媽媽為孩子做好防寒保暖預防生病措施,

非常重要。

一、溫差大,防感冒

立秋之後暑氣卻還在,晝夜溫差變大,孩子的呼吸系統最容易受到侵犯。

白天驕陽似火,早晚天氣涼爽,媽媽很容易就會放鬆對寒涼的警惕。而兒童體質較弱,體溫調節中樞和血液循環系統發育尚未完善,

就會變得很容易被寒涼入侵導致生病。

因此,媽媽一定要在平時注意儘量使用自然風為孩子降溫,少開空調;即便要開,時間也不宜過長,注意室內的換氣通風;尤其是早晚時間,注意給孩子及時添加衣物保暖,防止涼氣入體生病。

二、合理膳食、堅持運動

中醫認為“燥邪傷肺”,立秋之後,天氣依舊悶熱,孩子很易出現口鼻、咽喉、皮膚乾燥、便秘等症狀。

這段時間媽媽應該注意讓孩子多喝白開水,

同時適量添加滋陰潤燥、潤肺生津的食物,少辛辣刺激,改善孩子在秋季的一些不適狀況。

當然,勤於鍛煉也是改善孩子抵抗力減少生病的一種有效手段。不過,媽媽在讓孩子鍛煉身體的同時,也不要忘記給孩子做好保護預防措施,以免孩子在活動中摔跤摔傷。

三、添衣要慢要少要適度

我國民間一直有“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的說法,兒童屬於純陽體質,

入秋穿的過暖,會助長陽氣而消耗陰液。因此,“秋凍”是符合健康養生的科學道理的。

進入秋季,天氣由暖變冷,媽媽不要急於給孩子添加過厚衣物。最好是讓孩子穿的和大人差不多薄厚的衣物,只要大人覺得靜坐時不冷,那孩子就不會冷。添衣要以適量、慢、少的規則來進行,先長袖、再薄褂、再厚外套。

四、講衛生、防疾病

秋季四腸炎、痢疾等疾病的高發季節,孩子年幼體弱,想要讓他們減少被細菌侵襲生病的機會,

就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包括對鼻腔、口腔以及全身皮膚的清潔。

對兒童時期喜歡用手做各種事的孩子來說,尤其要注意給他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保持手部清潔,避免病從“手”入。

另外,在換季的時候,家長還要尤為注意孩子的肚子痛問題,注意夜間睡覺保暖護肚,不要讓這些看似很細微的小問題出來擾亂孩子正常的生活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