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十一國慶《芳華》逆流而上,馮小剛出京宣傳首“戰”成都

9月20日13:00《芳華》電影路演在四川傳媒大學正式展開。記者在路演現場瞭解到,除了導演馮小剛、編劇嚴歌苓到場外,本次路演主辦方還特意邀請了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成都本土作家潔塵,

以及參加過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的老兵代表們。

路演現場

馮小剛導演

電影《芳華》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

由馮小剛指導,嚴歌苓擔任編劇,二人攜手將如今年輕人們沒有經歷過的故事帶給年輕人,並將“他們那一代”很難回首的往事通過電影螢幕重新展示了出來。馮小剛直言,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有後眾多烈士沒有被銘記,被從歷史的洪流中抹去,“拍成電影就是為了讓年輕人明白有這麼一場戰爭,讓你們明白那個年代裡也有你們的同齡人去流血犧牲。”馮導這樣說到。

《芳華》海報

技巧:“一鏡到底”難度大

《芳華》延續了馮小剛作品敘事穩定的優點,這也是他電影風格的核心,這次影片中多處採用長鏡頭對故事進行展示,馮小剛表示,在文工團的經歷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很好的印象,離開了35年之久,那種美好的感覺依然還在。

團裡的女戰友特別美,天然,純真,在他的腦子裡出現的一直是她們在陽光中流動的身影和舞姿,所以他選擇用長鏡頭來拍攝,這樣能更好的體現這種美。此外,電影裡的戰爭鏡頭也選擇了使用一鏡到底的方法來完成,這次戰爭從打響第一槍開始鏡頭就死死盯著劉峰,一共六分二十五秒,畫面精彩絕倫,氣氛緊張,劇情緊湊,這對於拍攝的技巧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
拍攝難度也相當高。

劇情:戰爭與青春的交響曲

眾所周知,不僅僅是導演馮小剛參過軍,編劇嚴歌苓也參加過文工團,嚴歌苓在會上談到自己當時去過野戰醫療所,看著受傷的士兵一批接一批的送來,“這是真的,這是真打了啊”她蹙著雙眉回憶道。嚴歌苓表示,自己雖然沒上過一線但還是深深體會到了戰爭殘酷,這種經歷成為她作家生涯中“特殊的營養”。說起劇情,她說關於自己去前線採訪的經歷一定要寫進去,

讓它和戰爭線一起,編織出青春芳華的交響曲,這是全片的一個高☆禁☆潮部分。也就是在這次戰爭之後,幸運者與不幸者分別走向了不同的路途。

嚴歌苓

形式:不怕失去年輕人的支持

如今電影創作形式正在發生改變,馮小剛坦言自己的電影向來不順著潮流走,就像《芳華》,是不會和任何一個國慶黨的影片撞車的,“和整個17年的電影題材都不撞車,自帶芳香。”馮小剛笑言。“這是逆流而上,我要堅持做我的創作的路,一代人服務一代人吧。”在與四川傳媒學院的學生談及這類“逆流而上”的影片內涵時馮談到:“我們兩代人的青春有很多點是一致的...科技的進步可以日新月異,但是人性始終,哪怕再過五百年,也是不會變的,我們在這方面不會有鴻溝。”

此外,老兵代表發言時再三感謝導演馮小剛和為《芳華》付出極大努力的製作組和演員們,感謝他們將這段歷史再現於螢屏之上,讓更多人瞭解、銘記這段歷史。會中馮小剛特意感謝了為劇組提供歷史文物參考的樊建川先生,並表示此次與嚴歌苓老師的合作也非常愉快。最後,馮小剛向在場年輕一輩提議,國慶不妨帶著父母去看《芳華》,這類題材的電影正適合他們的年紀。

老兵代表發言

天府早報記者 萬夢瑤 實習生 王景繁

馮小剛坦言自己的電影向來不順著潮流走,就像《芳華》,是不會和任何一個國慶黨的影片撞車的,“和整個17年的電影題材都不撞車,自帶芳香。”馮小剛笑言。“這是逆流而上,我要堅持做我的創作的路,一代人服務一代人吧。”在與四川傳媒學院的學生談及這類“逆流而上”的影片內涵時馮談到:“我們兩代人的青春有很多點是一致的...科技的進步可以日新月異,但是人性始終,哪怕再過五百年,也是不會變的,我們在這方面不會有鴻溝。”

此外,老兵代表發言時再三感謝導演馮小剛和為《芳華》付出極大努力的製作組和演員們,感謝他們將這段歷史再現於螢屏之上,讓更多人瞭解、銘記這段歷史。會中馮小剛特意感謝了為劇組提供歷史文物參考的樊建川先生,並表示此次與嚴歌苓老師的合作也非常愉快。最後,馮小剛向在場年輕一輩提議,國慶不妨帶著父母去看《芳華》,這類題材的電影正適合他們的年紀。

老兵代表發言

天府早報記者 萬夢瑤 實習生 王景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