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日本間諜,在唐朝生活40多年,欲回日本報效,差點被海風吹死

[導讀]現在有句話叫:唐在日本,明在朝韓。我國的漢文化博大精深,歷來都是被其他國家模仿。尤其是古日本和韓國。那麼日本在學習和模仿漢文化的朝代,主要集中在唐朝,可謂是到了極致!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
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而在這些日本遣唐使中,有個叫阿倍仲麻呂的日本人,來唐朝學習漢文化40多年,學業有成後,已經到了古稀之年,準備回日本報效國家,大費周折的從朝鮮海域出發,欲穿過海峽回日本,最終卻被一陣大海風吹到了越南海域,最終被越南遣返回唐朝,
最終老死在唐朝........

日本的阿倍氏的祖先是孝元天皇皇子大彥命的皇別氏族。從日本飛鳥時代至奈良時代出過很多高官。平安時代以後阿倍氏被稱為“安倍氏”。而本文中主人公阿倍仲麻呂出生於西元698年(日本文武天皇2年),出生於日本奈良附近的一個貴族的家庭,

仲麻呂自幼天資聰敏,勤奮好學,尤其鍾愛漢文學。

在西元716年(日本靈龜2年,唐朝開元4年),日本的政府決定派遣以多治比縣守為首,由557人組成的第八次遣唐船而十九歲的仲麻呂被舉為遣唐留學生。與他一併同行的有比仲麻呂長三歲的吉備真備和學問僧玄昉等人。

阿倍仲麻呂和吉備真備同乘一船,抱著渴望入唐學習先進文化的共同理想,使這兩個日本青年人立刻結為好友。在經過海上長期艱險的旅程,終於九月底到達了他們日夜嚮往的文化古都——長安城。

在到達長安後不久後,

仲麻呂就入讀國子監太學,這可是當時教育貴族子弟的高等學府。仲麻呂聰明勤備,畢業後參加科試,並且考中了進士。而酷愛中國文化的仲麻呂,並不以自己成就為滿足。為了繼續深造漢文化,他決心留在長安而暫隨遣唐使回國。仲麻呂的才華很快得到唐朝廷的賞識。一直由初期的九品官(左春坊司經局校書)做到了四品大員秘書監兼衛尉卿,這是個什麼職位呢,
相當於現在國家圖書館或檔案館的館長之位。可見其在唐朝朝廷的重要。

仲麻呂此人不僅學識淵博,而且才華過人,同時感情豐富,性格豪爽,是一位天才的詩人。他和唐代著名大詩人名士如李白、王維、儲光羲這些人都有著密切的交往。而仲麻呂在唐朝的50多年時間內,也歷經玄宗、肅宗、代宗三代皇帝,備受到厚遇,官至客卿,榮達公爵。

然而過了中年的仲麻呂,由於思念自己的故鄉,曾多次向唐玄宗請求回日本。當時由於仲麻呂在唐朝廷內身居要職,唐玄宗一直未放行,到了唐開元21年,西元733年,仲麻呂再次以自己日本的雙親年邁請求唐玄宗准許他回日本,上次唐玄宗念及他侍唐幾十年,最終同意了他的請求。

在一眾文人好友李白、王維的送別之下,仲麻呂和日本遣唐使一起繞道朝鮮,欲行船穿海峽到日本,在海上時,卻遭遇一陣大海風,風暴將他們吹到了越南的驩州海岸。在登陸之後,不料又遭到橫禍,全船170餘人,絕大多數人慘遭當地土人的殺害,而倖存者只有仲麻呂和藤原清河等10餘人。最終他們歷盡艱險,被越南人遣回唐朝長安。最終仲麻呂在大曆五年(770年)終於長安,時年72歲。唐代宗為了表彰仲麻呂對唐朝功績,還追贈從二品潞州大都督。

也歷經玄宗、肅宗、代宗三代皇帝,備受到厚遇,官至客卿,榮達公爵。

然而過了中年的仲麻呂,由於思念自己的故鄉,曾多次向唐玄宗請求回日本。當時由於仲麻呂在唐朝廷內身居要職,唐玄宗一直未放行,到了唐開元21年,西元733年,仲麻呂再次以自己日本的雙親年邁請求唐玄宗准許他回日本,上次唐玄宗念及他侍唐幾十年,最終同意了他的請求。

在一眾文人好友李白、王維的送別之下,仲麻呂和日本遣唐使一起繞道朝鮮,欲行船穿海峽到日本,在海上時,卻遭遇一陣大海風,風暴將他們吹到了越南的驩州海岸。在登陸之後,不料又遭到橫禍,全船170餘人,絕大多數人慘遭當地土人的殺害,而倖存者只有仲麻呂和藤原清河等10餘人。最終他們歷盡艱險,被越南人遣回唐朝長安。最終仲麻呂在大曆五年(770年)終於長安,時年72歲。唐代宗為了表彰仲麻呂對唐朝功績,還追贈從二品潞州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