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聚焦2017深圳國際BT領袖峰會:智慧大健康概念升溫

9月21日,2017深圳國際BT領袖峰會和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5樓梅花廳正式拉開帷幕。會議以“發展智慧大健康,打造產業新引擎”為主題,邀請了包括世界知名生物企業CEO在內的近百位重要嘉賓,

圍繞生物科技、產業發展中的熱點問題,開展學術交流、政策研討和產業合作,加速生物資源、科技、產業、資本大融合、大發展。

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為開幕式致辭

從2012年開始,深圳已成功舉辦了三屆國際BT領袖峰會和五屆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

成為了生物和生命健康業內的新標杆。深圳市政府副市長艾雪峰在會上提到,“近年來深圳生物和生命健康產業發展不斷提質增效,產業保持年均15%的增速快速發展,2016年生物和生命健康產業規模達2000億元”。

目前,深圳擁有生物產業領域各類創新載體325家,其中國家級創新載體22家。高端生物醫學工程、基因測序和生物資訊分析、細胞治療等技術躋身世界前沿;湧現出了邁瑞、海王生物、信立泰、海普瑞、翰宇藥業、華大基因、北科生物、微芯生物、瀚海基因等一批創新型企業。

其中,華大基因建成深圳國家基因庫,成為全球最大的基因庫之一,貢獻了全球40%的基因測序數據;瀚海基因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基因測序儀,是目前全球唯一用於臨床應用的第三代基因測序儀;邁瑞已成為全球監護儀行業繼飛利浦、美國通用之後的第三大廠商。
艾雪峰還提到,接下來深圳市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推進生物和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發展。

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亞科學家巴里·馬歇爾(Barry Marshall)發表主題為“針對螺桿菌新的診斷技術需要一個黃金標準”的演講。

會議邀請了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巴里·馬歇爾教授做主題演講。巴里·馬歇爾認為,世界範圍內有40%的胃癌都來自於中國,而國際螺桿菌新的診斷技術可以讓中國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大大降低降低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至少降低50%,新的診療技術可以保證中國每年發生的35萬宗胃癌得以根除。此外,他還表示,任何診斷都必須進行比較,新的和舊的進行比較,最好的方法就叫做比較方法,

這就是所謂的黃金標準;應該讓這些檢測走向新的標準,要做流動池、膜和PCR的檢測。與此同時,檢測方法要能和最新的技術進行發展,比如說今後可以在手機上載入基因組和其他的檢測,還有生命健康週期的共同監管APP等等,都是非常具有前景的未來。

會上,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饒毅教授就“原創研究引領創新產業應用何時在中國開花結果”主題進行了演講,他表示,雖然目前我國正處於大量山寨為主的環境中,但我們可以汲取成功科學家合作和推動、協作推出原創性藥產生的經驗,再創輝煌。

本古裡安大學複雜資料分析實驗室主任 羅伯特·穆思科維

本古裡安大學複雜資料分析實驗室主任羅伯特·穆思科維在接受新康界專訪時表示中國生物科技產業非常先進,因為中國有政府的大力支持,還有很多類似的生物醫藥公司支援,所以資料可以共用,而美國很多地方不能像中國這樣分享大資料,資料對於預測診斷的發展至關重要,能夠提高預測診斷的準確性。

— 精彩回顧—

點擊上圖閱讀文章

他表示,雖然目前我國正處於大量山寨為主的環境中,但我們可以汲取成功科學家合作和推動、協作推出原創性藥產生的經驗,再創輝煌。

本古裡安大學複雜資料分析實驗室主任 羅伯特·穆思科維

本古裡安大學複雜資料分析實驗室主任羅伯特·穆思科維在接受新康界專訪時表示中國生物科技產業非常先進,因為中國有政府的大力支持,還有很多類似的生物醫藥公司支援,所以資料可以共用,而美國很多地方不能像中國這樣分享大資料,資料對於預測診斷的發展至關重要,能夠提高預測診斷的準確性。

— 精彩回顧—

點擊上圖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