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騰訊音樂:牽手阿裡,手握90%版權,一家獨大之路有哪些變數?

與“死對頭”阿裡牽手,擁有90%以上音樂版權的騰訊音樂能否借此更上一層樓,

成為線上音樂市場中的“滴滴出行”?未來會面臨哪些難題?

秋天甫至,騰訊音樂便給億萬使用者送上了“禮物”。

9月12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騰訊音樂)與阿裡音樂“握手言和”,達成版權轉授權合作。騰訊音樂將獨家代理的環球、華納、索尼全球三大唱片公司與YG娛樂、傑威爾音樂等優質音樂版權資源,轉授權至阿裡音樂,曲庫數量在百萬級以上;同時,

阿裡音樂獨家代理的滾石、華研、相信、寰亞等音樂版權也轉授給了騰訊音樂。

簡單說來,五月天、林宥嘉、田馥甄、李宗盛等歌手的歌曲向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使用者同步開放,而蝦米音樂使用者也能聽到BIGBANG、周傑倫等歌手的歌曲。

此次音樂版權的互相開放,意味著線上音樂市場格局再度發生變化。騰訊音樂、阿裡音樂以及網易雲音樂三足鼎立之勢隱約演變成兩強爭霸局面。

甚至有業內人士猜測,騰訊音樂或許會“一家獨大”。但騰訊音樂未來的路,真有那麼好走嗎?

提前跑馬圈地

事實上,憑藉著下手早、肯投入,騰訊音樂早已成版權大戰中的贏家。

2016年7月,騰訊與中國音樂集團合併音樂業務,成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擁有酷我音樂、酷狗音樂以及QQ音樂三個平臺。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成立時,馬化騰曾發內部信強調是重要戰略合作。

根據行業資料調查公司艾媒諮詢的資料包告顯示,合併前,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市場份額分別為28%、15%和13%。按此計算,合併後的騰訊音樂市場份額達56%,獨佔線上音樂市場的半壁江山。

合併完成後,騰訊音樂開始著重佈局版權市場。彼時,隨著國內網路音樂版權環境的不斷完善,

差異化的版權資源逐漸成為各大網路音樂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騰訊音樂是‘行業公敵’。”星瀚資本創始合夥人楊歌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說,騰訊目前的戰略目的是不惜血本將傳統音樂版權,也就是各知名流行音樂人的作品盡可能地“收割”。

截至目前,騰訊已拿下90%以上的數位音樂版權,在國內主流音樂平臺中頗為強勢,而這又導向了曲庫數量的明顯優勢。

據中國音樂財經網報導,騰訊音樂與超過200家數位音樂版權方達成合作協定,正版曲庫共擁有1700萬首,位居榜首。

▲主流線上音樂平臺曲庫規模,資料來自中國傳媒大學。

“此次和阿裡合作,對騰訊來說是一舉幾得之事——豐富了原有的音樂曲庫之餘,還分攤了部分高昂的版權費用、降低成本。”一位元音樂行業從業人士對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強調,“更重要的是,借此有望向行業老大的位置更進一步。”

易觀資料顯示,2017年8月,騰訊音樂承包了線上音樂平臺MAU(月活躍使用者)規模前三名,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MAU過億,網易雲音樂以5691萬的資料穩居第四,而第五的阿裡系產品蝦米音樂MAU僅為1275萬。

▲今年以來部分線上音樂平臺使用者活躍情況,圖片來自易觀千帆。

騰訊音樂副總裁吳偉林曾在今年的一次演講中透露:“我們訪問音樂的月活躍使用者數量實際上已經超過6億”。這個資料遠超國內其他線上音樂平臺,而放在國際市場上亦排行全球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版權多、曲庫廣、高MAU的騰訊音樂還是全球第一家宣佈盈利的數位音樂平臺。

據騰訊2017年Q1財報顯示,社交網路收入增長56%至人民幣122.97億元,該項增長主要反映數位內容服務(包括數位音樂、視頻及文學服務)及虛擬道具銷售收入的增長。

騰訊音樂的營收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方面是版權曲庫轉授;另一方面是付費會員和數位音樂專輯的銷售,其中僅僅是QQ音樂頭部歌手的個人數位專輯銷售額,便與網易雲音樂排名前十的銷量總額不相上下。

這或許解釋了為何成立僅一年多時間,騰訊音樂便快速成長為行業“獨角獸”。據媒體今年4月份的報導,騰訊音樂計畫在年內啟動上市計畫,估值約為80億-100億美元。

有業內人士猜測,相比於“一超多強”,目前來看,騰訊音樂更有可能“一家獨大”。對此,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副教授張豐豔認為,追求“一家獨大”,宏觀來講對市場行為的培養是非常迅速和有效的,“如果市場並沒有惡化,或者是跳出來更宏觀地看,競爭能夠帶來市場良性的發展,我覺得競爭的存在是好事。”

另一個“滴滴”?

但騰訊音樂“一家獨大”的道路並非坦途,更準確的說,充滿了變數。

一方面,儘管騰訊音樂手握90%以上的數位音樂版權,但版權戰爭至今未停止。

唱片公司所出售音樂版權的期限大多在2-3年,此前被騰訊音樂和阿裡音樂瓜分的眾多優質版權即將到期重新釋放出來。根據相關資料顯示,2018年8月,騰訊音樂與華納音樂的獨家版權授權到期;2018年12月,其與索尼音樂獨家版權授權到期。換言之,不到一年時間,新一輪的版權戰爭又將上演。

▲國內幾家線上音樂平臺版權情況。

另一方面,隨著政策法規以及市場的完善,線上音樂的“獨家版權”一說或不再存在,版權優勢也就無從談起。

就在騰訊音樂“牽手”阿裡音樂當天下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版權管理司(以下簡稱“版權局”)就網路音樂版權有關問題約談了騰訊音樂、阿裡音樂、網易雲音樂、百度太合音樂主要負責人。次日,版權局又約談了環球音樂、華納音樂、索尼音樂、英皇娛樂等20餘家境內外音樂公司以及國際唱片業協會的主要負責人。

與之相伴的,是競爭對手的虎視眈眈。

9月13日,阿裡音樂CEO張宇在內部信中談到,將依託阿裡大文娛的資源,推動音樂行業基礎設施的重構。

故事的背景是,在版權、曲庫數量以及使用者規模、活躍度方面,阿裡音樂暫時無法與騰訊音樂抗衡,但此次與騰訊音樂達成合作,不僅將其曲庫擴展至千萬級,也為其下一步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比如,通過“蝦米音樂+大麥網”的組合,依託阿裡大文娛體系以及阿裡電商生態,實現IP新開發。

事實上,在騰訊音樂大肆收割“存量”版權時,阿裡音樂還將目光瞄準了以獨立音樂人、歌壇新人為主的“增量”市場,開啟“尋光計畫”佈局歌壇新勢力。據悉,如今蝦米音樂已擁有近千萬曲庫量。

從這個角度來看,騰訊音樂如今的合作夥伴,未來也可能變成不容小覷的對手。

▲國內線上音樂產業發展歷程。

而後來者網易雲音樂,儘管只擁有日本愛貝克斯一家公司的獨家版權,也憑藉著音樂“社交+分享”屬性、個性化演算法推薦、獨特的創意行銷等手段4年積累了3.8億用戶,成為市場上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馬”。截至目前,網易雲音樂已完成了7.5億元的A輪融資,估值高達80億。

同時,相比於騰訊音樂以及阿裡音樂,網易雲音樂使用者規模增長速度快、使用者忠誠度與黏性高。據《QuestMobile移動互聯網2017年Q2夏季報告》顯示,網易雲音樂新下載使用者增長強勁,2017年6月,新下載用戶達1905.28萬人,同比增長率達109.77%。

面對其在版權爭鬥中的劣勢,網易雲音樂開始尋求更多可走的路——付費電臺、音樂教育、衍生品售賣等。

如此看來,騰訊音樂“一家獨大”的路並不好走。楊歌則認為,線上音樂領域應該不會發生一家獨大的情況,“騰訊只收割傳統音樂版權無法佔領整個市場,個性化的使用者對獨立音樂人和新銳藝人產生出的源源不斷的‘新IP’是很買帳的,‘增量’是一個比‘存量’大得多的市場,從這個角度看,線上音樂領域不會出現另一個滴滴。”

事實上,即使騰訊音樂如今已經是版權市場領頭羊,仍然面臨付費訂閱用戶轉換率不足問題。吳偉林指出:“即便訂閱用戶數量為1500萬,我們的訂閱用戶轉換率仍不足3%。而相比之下,其他國家的其他服務的轉化率高達20%- 30%。”

版權聲明:本文由無冕財經原創,版權歸無冕財經所有。轉載時,請注明“轉載自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作者:海枼@廣州”。如有其它需求,請聯繫我們(微信號:xiaomian0504)。

”一位元音樂行業從業人士對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強調,“更重要的是,借此有望向行業老大的位置更進一步。”

易觀資料顯示,2017年8月,騰訊音樂承包了線上音樂平臺MAU(月活躍使用者)規模前三名,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MAU過億,網易雲音樂以5691萬的資料穩居第四,而第五的阿裡系產品蝦米音樂MAU僅為1275萬。

▲今年以來部分線上音樂平臺使用者活躍情況,圖片來自易觀千帆。

騰訊音樂副總裁吳偉林曾在今年的一次演講中透露:“我們訪問音樂的月活躍使用者數量實際上已經超過6億”。這個資料遠超國內其他線上音樂平臺,而放在國際市場上亦排行全球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版權多、曲庫廣、高MAU的騰訊音樂還是全球第一家宣佈盈利的數位音樂平臺。

據騰訊2017年Q1財報顯示,社交網路收入增長56%至人民幣122.97億元,該項增長主要反映數位內容服務(包括數位音樂、視頻及文學服務)及虛擬道具銷售收入的增長。

騰訊音樂的營收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方面是版權曲庫轉授;另一方面是付費會員和數位音樂專輯的銷售,其中僅僅是QQ音樂頭部歌手的個人數位專輯銷售額,便與網易雲音樂排名前十的銷量總額不相上下。

這或許解釋了為何成立僅一年多時間,騰訊音樂便快速成長為行業“獨角獸”。據媒體今年4月份的報導,騰訊音樂計畫在年內啟動上市計畫,估值約為80億-100億美元。

有業內人士猜測,相比於“一超多強”,目前來看,騰訊音樂更有可能“一家獨大”。對此,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副教授張豐豔認為,追求“一家獨大”,宏觀來講對市場行為的培養是非常迅速和有效的,“如果市場並沒有惡化,或者是跳出來更宏觀地看,競爭能夠帶來市場良性的發展,我覺得競爭的存在是好事。”

另一個“滴滴”?

但騰訊音樂“一家獨大”的道路並非坦途,更準確的說,充滿了變數。

一方面,儘管騰訊音樂手握90%以上的數位音樂版權,但版權戰爭至今未停止。

唱片公司所出售音樂版權的期限大多在2-3年,此前被騰訊音樂和阿裡音樂瓜分的眾多優質版權即將到期重新釋放出來。根據相關資料顯示,2018年8月,騰訊音樂與華納音樂的獨家版權授權到期;2018年12月,其與索尼音樂獨家版權授權到期。換言之,不到一年時間,新一輪的版權戰爭又將上演。

▲國內幾家線上音樂平臺版權情況。

另一方面,隨著政策法規以及市場的完善,線上音樂的“獨家版權”一說或不再存在,版權優勢也就無從談起。

就在騰訊音樂“牽手”阿裡音樂當天下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版權管理司(以下簡稱“版權局”)就網路音樂版權有關問題約談了騰訊音樂、阿裡音樂、網易雲音樂、百度太合音樂主要負責人。次日,版權局又約談了環球音樂、華納音樂、索尼音樂、英皇娛樂等20餘家境內外音樂公司以及國際唱片業協會的主要負責人。

與之相伴的,是競爭對手的虎視眈眈。

9月13日,阿裡音樂CEO張宇在內部信中談到,將依託阿裡大文娛的資源,推動音樂行業基礎設施的重構。

故事的背景是,在版權、曲庫數量以及使用者規模、活躍度方面,阿裡音樂暫時無法與騰訊音樂抗衡,但此次與騰訊音樂達成合作,不僅將其曲庫擴展至千萬級,也為其下一步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比如,通過“蝦米音樂+大麥網”的組合,依託阿裡大文娛體系以及阿裡電商生態,實現IP新開發。

事實上,在騰訊音樂大肆收割“存量”版權時,阿裡音樂還將目光瞄準了以獨立音樂人、歌壇新人為主的“增量”市場,開啟“尋光計畫”佈局歌壇新勢力。據悉,如今蝦米音樂已擁有近千萬曲庫量。

從這個角度來看,騰訊音樂如今的合作夥伴,未來也可能變成不容小覷的對手。

▲國內線上音樂產業發展歷程。

而後來者網易雲音樂,儘管只擁有日本愛貝克斯一家公司的獨家版權,也憑藉著音樂“社交+分享”屬性、個性化演算法推薦、獨特的創意行銷等手段4年積累了3.8億用戶,成為市場上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馬”。截至目前,網易雲音樂已完成了7.5億元的A輪融資,估值高達80億。

同時,相比於騰訊音樂以及阿裡音樂,網易雲音樂使用者規模增長速度快、使用者忠誠度與黏性高。據《QuestMobile移動互聯網2017年Q2夏季報告》顯示,網易雲音樂新下載使用者增長強勁,2017年6月,新下載用戶達1905.28萬人,同比增長率達109.77%。

面對其在版權爭鬥中的劣勢,網易雲音樂開始尋求更多可走的路——付費電臺、音樂教育、衍生品售賣等。

如此看來,騰訊音樂“一家獨大”的路並不好走。楊歌則認為,線上音樂領域應該不會發生一家獨大的情況,“騰訊只收割傳統音樂版權無法佔領整個市場,個性化的使用者對獨立音樂人和新銳藝人產生出的源源不斷的‘新IP’是很買帳的,‘增量’是一個比‘存量’大得多的市場,從這個角度看,線上音樂領域不會出現另一個滴滴。”

事實上,即使騰訊音樂如今已經是版權市場領頭羊,仍然面臨付費訂閱用戶轉換率不足問題。吳偉林指出:“即便訂閱用戶數量為1500萬,我們的訂閱用戶轉換率仍不足3%。而相比之下,其他國家的其他服務的轉化率高達20%- 30%。”

版權聲明:本文由無冕財經原創,版權歸無冕財經所有。轉載時,請注明“轉載自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作者:海枼@廣州”。如有其它需求,請聯繫我們(微信號:xiaomian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