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瀏陽:文明之花全域綻放

文明之花全域綻放

——瀏陽奮力衝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2017年9月21日刊載於《湖南日報》第6版。)

王文隆 林湘國 李丹

(瀏陽城區。 彭紅霞 攝)

文明,讓城市更美好。

2015年2月,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大會上,瀏陽市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獎”,取得了申報全國文明城市的“入場券”。

文明城市的畫卷徐徐展開。瀏陽市委、市政府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與創建全域美麗鄉村示範縣(市)、衛生城市、清潔城市等多項創建全面結合,

與城鄉一體、安全生產、生態環保、全域旅遊等全面統籌,將文明創建作為全域性中心工作來抓,人本創建、常態創建、全民創建……

全民創建,創建為民。隨之而來的是瀏陽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市容環境更加整潔,文明程度明顯進步,文明素質大步提升,市民生活愈加美好。

三年之後的今天,

149萬瀏陽人民與美麗山城一同站在賽場上,迎接來自國家的檢閱。

城鄉俱美 繪出文明底色

(沿溪鎮蝴蝶幸福社區。 鄧霞林 攝)

環境,好比一座城市的臉面,也是文明最直觀的“名片”。

瀏陽文明城市創建,改變的是城市的綜合環境和外部形象。

“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是一項民生工程,

要通過文明創建,提升城市品質,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黎春秋多次就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進行督查、指導。

他指出,文明城市是一個城市的最高榮譽,要將文明創建作為“總抓手”,圍繞全國文明城市標準,倒逼各項工作按要求落實到位;要將文明創建作為“好尺規”,衡量各級幹部工作作風是否真務實、對人民群眾是否有真感情、應對和處理複雜問題是否有真能力。

瞄準短板,持續開展環境整治、造綠護綠、拆違控違、清潔城市、幸福屋場創建、社區全面提質提檔等行動,真正讓群眾在文明創建中增加獲得感、提升幸福感。

社區不僅是市民居住、生活的地方,也是一面鏡子,它能折射出一座城市最有溫度的那一面。

石板巷位於瀏陽市圭齋路,歷經百年變遷已變得十分破舊。去年,瀏陽啟動石板巷保護性改造,

如今“修舊如舊”的石板巷重整一新,再次煥發新的生機。

社區更宜居了,神仙坳社區宜和家園社區的居民感受明顯。隨著提質改造工程的完成,這個老舊社區舊貌換新顏,原本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變成了靚麗的柏油路,60多棵綠化樹點綴在社區內,帶來片片綠意。

“迄今為止,梅花社區、圭齋路等多個農貿市場都經過多次改造和整治,同時新增了關口農貿市場、荷花農貿市場。”瀏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農貿市場的改造和整治,讓市民買菜更省心。

如今行走在瀏陽城區,流動攤販明顯減少,以往擺放在店門口的貨架沒有了,人行道暢通無阻,地面乾淨整潔。“最嚴城管令”的實施,讓瀏陽城區市容環境明顯改善。

在各鄉鎮集市,街道兩側車輛有序停放;地面看不見果皮紙屑;牆上“牛皮癬”也難見蹤影;屋場裡道路整潔,垃圾分類收集;一座座農家小院精美別致,房前屋後紅花綠樹……這是瀏陽推行城市管理進鄉村帶來的變化。“從去年5月試點以來,我們全力推進城市管理向鄉村延伸,如今已基本實現全覆蓋。”瀏陽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瀏陽文明創建還以“幸福屋場”建設為載體,精心打造的500多個幸福屋場遍佈城鄉,開闢了別具一格的文明風景線。

前年,永安鎮華山屋場村民將面積達30畝的漱口塘打造為農民休閒公園和生態釣魚基地,今年屋場又新增了幸福文化廣場、道德講堂、書法廣場、志願服務站、太極養生園地等設施,800多名村民共用“樂在鄉村”的每一天。

“在這裡,真實感受到了新農村的幸福生活。”今年5月,中央文明辦調研組來到華山屋場,喜看農村美麗新面貌。

文化滋養 提升城市品位

(沙市鎮秧田村博士牆。)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

瀏陽文明城市創建,提升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與內涵。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瀏陽市委、市政府的既定目標,也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瀏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新偉說,要咬定創建目標,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鍛造“內功”,提升“顏值”,將文明創建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瀏陽深入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蘊,創新載體,豐富內涵,營造敦親睦鄰、融洽祥和的濃厚氛圍。

日前,棖沖鎮佳和村村民劉新民在鎮上觀看了一出現代花鼓大戲——《屋場裡的環保經》。“這故事不老套,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愛看戲的劉新民說,現在農村的生活越過越好,村民們對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多期待。去年起,村裡開始建設花樹嶺鑼鼓文化屋場。

如今,漫步屋場,鑼鼓文化廣場、親水棧道、荷花池等景觀營造出小花園般的精緻。廣場定期演出花鼓戲、龍燈、竹馬燈等當地民間文藝節目,凸顯出濃濃的花鼓戲文化特色。

過去三年,瀏陽精心組織編排本土特色文藝作品數十個,送戲下鄉500餘場;結合村民需求,累計送圖書下鄉7萬餘冊。這一切,給群眾帶來切實的幸福感,也是瀏陽人民有目共睹的“公共福利”。

目前,瀏陽農家書屋實現了行政村全覆蓋,全市投放體育器材624套,籃球場、排球場等體育場所378個,建成綜合文化站32個(其中示範性綜合文化站26個),示範性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50個。

“看書、健身的人多了,打麻將的明顯少了。”每天晚飯後,金剛鎮金市社區67歲的何繼彪就會到屋場裡散步。在他身邊,不乏跳廣場舞的、打籃球的、練太極的,男女老少,各得其樂。

文化惠民,在瀏陽的文明創建中真正落到了實處。

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愛教基地免費開放,優秀的文藝作品送到鄉村。文體設施和文化服務延伸到基層,瀏陽的群眾體育活動空前活躍。

“歡樂瀏陽河”廣場文藝活動從2012年下半年啟動,由瀏陽市直相關單位、鄉鎮街道和部分企業輪流舉辦,成為瀏陽群眾文化活動絢麗的品牌和永不謝幕的舞臺。

文化建設推動鄉風民風在潛移默化中悄然轉變。古港鎮潘連初老人90歲生日時,其子女準備操辦大壽,潘老堅持節儉辦酒,只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家庭聚餐,親戚朋友的賀禮也一概婉拒。如今,文明辦酒、節儉辦酒在瀏陽蔚然成風。

崇德向善 涵養精神氣質

(瀏陽市“新年開學第一課”活動。)

行走瀏陽大地,文明新風激蕩,崇德向善潮湧。

瀏陽文明城市創建,涵養的是這座城市的精神氣質。

大瑤鎮楊花村黨總支書記劉良洪,放棄經營多年的建築公司,回鄉帶領村民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淳口鎮高田村黨總支書記張學文,主動辭去高薪工作,回鄉帶領村民籌資投勞,建設了高田新屋場、金盆屋場、香積屋場……

瀏陽近些年來湧現出的“新鄉賢”代表,在涵育文明鄉風中發揮著示範引領作用。

2017年第二季度“長沙好人·身邊雷鋒”稱號獲得者、澄潭江鎮荊坪村竹山組溫國定的故事,感動著無數瀏陽人。妻子王伏蘭長期癱瘓臥床,今年已經70歲的溫國定17年如一日照顧著她,每天餵飯、擦拭身體。這麼多年來,王伏蘭沒有生過一處褥瘡,紅潤的面色與常人無異。

溫國定這樣的“身邊好人”,在瀏陽還有很多。道德是一種力量,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近年來,瀏陽市廣泛開展“淳風美德潤瀏陽”系列活動,廣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導社會崇德向善,道德榜樣輩出。

據瀏陽市文明辦統計,截至目前,瀏陽市已有何平獲第四屆、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李遠護、羅加輝分別獲“全國百名優秀志願者”“全國優秀敬老志願者”稱號;黎福根、朱自明、黃蔚德等13人入選“中國好人榜”;厲衛陽、潘申林、汪卓凡等100餘人入選省市“道德模範”、“長沙·我身邊的雷鋒”及“長沙·十大孝星”。

每年,瀏陽還開展“學雷鋒先進集體”“學雷鋒先進個人”等評選表彰活動,激發社會各界參與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的積極性。

“他們是最平凡、最普通的人,但他們的身上卻有著瀏陽人性格中最美的特質,折射著這座城市的美。我們把這些普通的好人推出來,就是要通過樹立標杆和典型,使道德力量引領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為我們的城市發展注入不竭的內生動力。”瀏陽市文明辦負責人說。

一系列宣導文明的市民活動不斷深化市民教育。“淳風美德潤瀏陽”系列活動也以其深遠的影響,入選中宣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百招”。

喜聞樂見的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給了更多人。志願服務、愛心活動的興起,便是有力的佐證。

從“愛心助學”“愛心書屋”“愛心驛站”“愛心大巴”,到“愛心儲蓄銀行”“愛心媽媽”“愛心救生圈”等十大愛心活動,“愛心湧動瀏陽河”品牌的影響力深入人心,成為這座城市愛的底色。

“黃帽子”“義工聯”“公益救援隊”……這些在瀏陽耳熟能詳的志願者隊伍,足跡遍佈大街小巷和偏遠山區。截至目前,瀏陽共有志願者12萬多名。“有時間做志願者,有困難找志願者”,成為這座城市的新風尚。

越來越多的身邊好人不斷湧現,善行義舉成為時代主流,一座崇德向善、幸福美好的城市正展示在越來越多人的面前。

瀏陽市文明創建大事記

(澄潭江荷塘灣鎮幸福屋場。)

2008年,瀏陽獲得湖南省文明城市稱號。近5次湖南省文明指數測評中瀏陽市4次名列全省縣級市第一。

2015年,“淳風美德潤瀏陽”系列活動被中宣部確定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百招”。

2015年,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獎;“向日葵姐姐”何平獲得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瀏陽永安鎮獲得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2015年,《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刊發《幸福屋場聚民心》專題報導,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欄目等10餘家媒體予以報導。

2015年,“蒲公英鄉村青少年成長計畫”被評為湖南省創新案例。

2015年5月,瀏陽市參加全國創新發展鄉賢文化現場交流會,並作典型發言。

2015年7月,瀏陽獲得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2015年8月,參加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的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

2015年11月,瀏陽承辦湖南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以《努力邁出“美麗鄉村、幸福屋場”建設的堅實步伐》為題作經驗發言。

2016年3月,中志聯對瀏陽市學雷鋒志願服務工作進行調研,給予充分肯定。

2016年6月,中央文明辦一局局長張志勇一行對瀏陽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進行調研,給予高度評價。

2016年8月,參加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召開的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並作典型發言;《光明日報》全文刊發發言內容。

2016年11月,瀏陽市獲評全國唯一“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稱號。

2016年12月,承辦湖南省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暨“愛心湧動瀏陽河”2016瀏陽市首屆志願服務文化節,打造了愛心早餐、愛心救生圈、愛心圖書角等十大愛心品牌。

2017年初,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確定瀏陽為全國移風易俗工作重點報導縣市之一,《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等10餘家中央媒體予以集中報導。

2017年5月20日,中央文明辦專職副主任夏偉東一行調研瀏陽文明創建工作。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瀏陽市委宣傳部提供)

”瀏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農貿市場的改造和整治,讓市民買菜更省心。

如今行走在瀏陽城區,流動攤販明顯減少,以往擺放在店門口的貨架沒有了,人行道暢通無阻,地面乾淨整潔。“最嚴城管令”的實施,讓瀏陽城區市容環境明顯改善。

在各鄉鎮集市,街道兩側車輛有序停放;地面看不見果皮紙屑;牆上“牛皮癬”也難見蹤影;屋場裡道路整潔,垃圾分類收集;一座座農家小院精美別致,房前屋後紅花綠樹……這是瀏陽推行城市管理進鄉村帶來的變化。“從去年5月試點以來,我們全力推進城市管理向鄉村延伸,如今已基本實現全覆蓋。”瀏陽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瀏陽文明創建還以“幸福屋場”建設為載體,精心打造的500多個幸福屋場遍佈城鄉,開闢了別具一格的文明風景線。

前年,永安鎮華山屋場村民將面積達30畝的漱口塘打造為農民休閒公園和生態釣魚基地,今年屋場又新增了幸福文化廣場、道德講堂、書法廣場、志願服務站、太極養生園地等設施,800多名村民共用“樂在鄉村”的每一天。

“在這裡,真實感受到了新農村的幸福生活。”今年5月,中央文明辦調研組來到華山屋場,喜看農村美麗新面貌。

文化滋養 提升城市品位

(沙市鎮秧田村博士牆。)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

瀏陽文明城市創建,提升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與內涵。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瀏陽市委、市政府的既定目標,也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瀏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新偉說,要咬定創建目標,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鍛造“內功”,提升“顏值”,將文明創建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瀏陽深入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蘊,創新載體,豐富內涵,營造敦親睦鄰、融洽祥和的濃厚氛圍。

日前,棖沖鎮佳和村村民劉新民在鎮上觀看了一出現代花鼓大戲——《屋場裡的環保經》。“這故事不老套,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愛看戲的劉新民說,現在農村的生活越過越好,村民們對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多期待。去年起,村裡開始建設花樹嶺鑼鼓文化屋場。

如今,漫步屋場,鑼鼓文化廣場、親水棧道、荷花池等景觀營造出小花園般的精緻。廣場定期演出花鼓戲、龍燈、竹馬燈等當地民間文藝節目,凸顯出濃濃的花鼓戲文化特色。

過去三年,瀏陽精心組織編排本土特色文藝作品數十個,送戲下鄉500餘場;結合村民需求,累計送圖書下鄉7萬餘冊。這一切,給群眾帶來切實的幸福感,也是瀏陽人民有目共睹的“公共福利”。

目前,瀏陽農家書屋實現了行政村全覆蓋,全市投放體育器材624套,籃球場、排球場等體育場所378個,建成綜合文化站32個(其中示範性綜合文化站26個),示範性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50個。

“看書、健身的人多了,打麻將的明顯少了。”每天晚飯後,金剛鎮金市社區67歲的何繼彪就會到屋場裡散步。在他身邊,不乏跳廣場舞的、打籃球的、練太極的,男女老少,各得其樂。

文化惠民,在瀏陽的文明創建中真正落到了實處。

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愛教基地免費開放,優秀的文藝作品送到鄉村。文體設施和文化服務延伸到基層,瀏陽的群眾體育活動空前活躍。

“歡樂瀏陽河”廣場文藝活動從2012年下半年啟動,由瀏陽市直相關單位、鄉鎮街道和部分企業輪流舉辦,成為瀏陽群眾文化活動絢麗的品牌和永不謝幕的舞臺。

文化建設推動鄉風民風在潛移默化中悄然轉變。古港鎮潘連初老人90歲生日時,其子女準備操辦大壽,潘老堅持節儉辦酒,只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家庭聚餐,親戚朋友的賀禮也一概婉拒。如今,文明辦酒、節儉辦酒在瀏陽蔚然成風。

崇德向善 涵養精神氣質

(瀏陽市“新年開學第一課”活動。)

行走瀏陽大地,文明新風激蕩,崇德向善潮湧。

瀏陽文明城市創建,涵養的是這座城市的精神氣質。

大瑤鎮楊花村黨總支書記劉良洪,放棄經營多年的建築公司,回鄉帶領村民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淳口鎮高田村黨總支書記張學文,主動辭去高薪工作,回鄉帶領村民籌資投勞,建設了高田新屋場、金盆屋場、香積屋場……

瀏陽近些年來湧現出的“新鄉賢”代表,在涵育文明鄉風中發揮著示範引領作用。

2017年第二季度“長沙好人·身邊雷鋒”稱號獲得者、澄潭江鎮荊坪村竹山組溫國定的故事,感動著無數瀏陽人。妻子王伏蘭長期癱瘓臥床,今年已經70歲的溫國定17年如一日照顧著她,每天餵飯、擦拭身體。這麼多年來,王伏蘭沒有生過一處褥瘡,紅潤的面色與常人無異。

溫國定這樣的“身邊好人”,在瀏陽還有很多。道德是一種力量,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近年來,瀏陽市廣泛開展“淳風美德潤瀏陽”系列活動,廣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導社會崇德向善,道德榜樣輩出。

據瀏陽市文明辦統計,截至目前,瀏陽市已有何平獲第四屆、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李遠護、羅加輝分別獲“全國百名優秀志願者”“全國優秀敬老志願者”稱號;黎福根、朱自明、黃蔚德等13人入選“中國好人榜”;厲衛陽、潘申林、汪卓凡等100餘人入選省市“道德模範”、“長沙·我身邊的雷鋒”及“長沙·十大孝星”。

每年,瀏陽還開展“學雷鋒先進集體”“學雷鋒先進個人”等評選表彰活動,激發社會各界參與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的積極性。

“他們是最平凡、最普通的人,但他們的身上卻有著瀏陽人性格中最美的特質,折射著這座城市的美。我們把這些普通的好人推出來,就是要通過樹立標杆和典型,使道德力量引領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為我們的城市發展注入不竭的內生動力。”瀏陽市文明辦負責人說。

一系列宣導文明的市民活動不斷深化市民教育。“淳風美德潤瀏陽”系列活動也以其深遠的影響,入選中宣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百招”。

喜聞樂見的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給了更多人。志願服務、愛心活動的興起,便是有力的佐證。

從“愛心助學”“愛心書屋”“愛心驛站”“愛心大巴”,到“愛心儲蓄銀行”“愛心媽媽”“愛心救生圈”等十大愛心活動,“愛心湧動瀏陽河”品牌的影響力深入人心,成為這座城市愛的底色。

“黃帽子”“義工聯”“公益救援隊”……這些在瀏陽耳熟能詳的志願者隊伍,足跡遍佈大街小巷和偏遠山區。截至目前,瀏陽共有志願者12萬多名。“有時間做志願者,有困難找志願者”,成為這座城市的新風尚。

越來越多的身邊好人不斷湧現,善行義舉成為時代主流,一座崇德向善、幸福美好的城市正展示在越來越多人的面前。

瀏陽市文明創建大事記

(澄潭江荷塘灣鎮幸福屋場。)

2008年,瀏陽獲得湖南省文明城市稱號。近5次湖南省文明指數測評中瀏陽市4次名列全省縣級市第一。

2015年,“淳風美德潤瀏陽”系列活動被中宣部確定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百招”。

2015年,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獎;“向日葵姐姐”何平獲得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瀏陽永安鎮獲得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2015年,《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刊發《幸福屋場聚民心》專題報導,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欄目等10餘家媒體予以報導。

2015年,“蒲公英鄉村青少年成長計畫”被評為湖南省創新案例。

2015年5月,瀏陽市參加全國創新發展鄉賢文化現場交流會,並作典型發言。

2015年7月,瀏陽獲得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2015年8月,參加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的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

2015年11月,瀏陽承辦湖南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以《努力邁出“美麗鄉村、幸福屋場”建設的堅實步伐》為題作經驗發言。

2016年3月,中志聯對瀏陽市學雷鋒志願服務工作進行調研,給予充分肯定。

2016年6月,中央文明辦一局局長張志勇一行對瀏陽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進行調研,給予高度評價。

2016年8月,參加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召開的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並作典型發言;《光明日報》全文刊發發言內容。

2016年11月,瀏陽市獲評全國唯一“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稱號。

2016年12月,承辦湖南省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暨“愛心湧動瀏陽河”2016瀏陽市首屆志願服務文化節,打造了愛心早餐、愛心救生圈、愛心圖書角等十大愛心品牌。

2017年初,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確定瀏陽為全國移風易俗工作重點報導縣市之一,《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等10餘家中央媒體予以集中報導。

2017年5月20日,中央文明辦專職副主任夏偉東一行調研瀏陽文明創建工作。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瀏陽市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