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華為歐洲專利申請超過三星,但授權卻落後了!

與董明珠每天都要高喊“讓世界愛上中國造”不同,華為在低調中,已經累計投入了3000多億研發資金,儘管在產品部件使用上仍舊免不了被國人嘲諷為“外企組裝車間”,但華為畢竟還是投入了巨大的資金和精力在搞“原創”。

華為總裁任正非

近期,歐洲專利局公佈,2016年華為在專利申請量排名上已經提升到了第二,僅排在飛利浦之後,領先于三星、LG、西門子、高通等“老牌巨頭”。

華為研發費用之巨大早已形成業界共識,華為內部消息稱:每年會把 10% 以上的收入用於專利技術研發。僅在歐洲華為就擁有多達1900多名的高端研發工程師及顧問。

早在2015年,華為共向歐洲專利局申請1953項專利,已經成為歐洲專利申請量第四。其中包括1197項數位通信專利,成為該領域申請專利最多的公司。根據歐洲專利局報告顯示,

2015 年收到專利申請數為160000多項,同比增長4.8%,創歷史新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華為專利申請量巨大,但專利授予量並未相應提高,僅排名歐洲第七。業內人士分析,這可能與華為部分專利尚未通過申請有關。但同樣也有分析人士表示,

華為作為中國企業在歐洲的專利申請不可避免的會被“低看一眼”。

華為已在全世界範圍內設立了16個研發中心,在世界各地提交專利申請多大83000余項,已經獲得了超過50000項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