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是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名將,朱允炆卻棄之不用

西元1399年,明朝的燕王朱棣以“靖難”的名義發動叛亂,公開向建文帝開戰。於是大明王朝進入一場慘烈的“南北戰爭”。這時候處於南方的建文帝,其手下已經無多少大將可用,而北方的很多將領都歸順了朱棣,

在這種不利的形勢下,建文帝朱允炆放眼望去,自己身邊可用之人就只有年已65歲的老將耿炳文可以委以重任,於是任命他為北伐主帥,率領30萬大軍(其實只有13萬)北上討伐朱棣。

耿炳文,中國明朝開國功臣之一,以功封長興侯。

元朝末年,他與其父耿君用隨朱元璋渡過長江。君用在救援宜興時,與張士誠交鋒,力戰而死。炳文承襲其父的管軍總管之職,繼續統領其部眾。至西元1357年二月初一耿炳文從廣德攻長興州,張士誠守將趙打虎以三千精兵迎戰失利,逃往湖州。初三,炳文攻陷長興,獲戰船三百多艘。朱元璋改長興為長安州,在縣署內設立永興翼元帥府,炳文任總兵都元帥。炳文納儒士溫祥卿於幕下,

協助策劃防守。炳文長期固守長興十年,前後歷數十戰,多次打敗張士誠。朱元璋向張士誠全面進攻時,炳文帶兵攻克湖州,圍平江。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炳文在西元1370年被封為長興侯,食祿千五百石。

明太祖朱元璋晚年殺戮功臣太甚,導致繼任的建文帝帝手下缺乏將才可用,而耿炳文是少數倖存者之一。

建文帝派遣耿炳文北上討伐朱棣應該是明智的,至少不是錯誤的,只有這樣的百戰名將才能勝任如此大任。然而,老將軍碰到了新情況。北上的部隊剛進入河北,進駐真定,就遭受挫折,駐守雄縣的前鋒九千多人被朱棣全殲,鄚州失守。

前期的失利,可能暴露了耿炳文的一個短板:善於防守,不善於進攻。善於消耗,

不善於決戰。這個缺陷導致朝廷部隊進一步的失利,當時耿炳文手下大將張寶被俘,朱棣故意將其放回,放風說要進攻真定。耿炳文的軍隊分別駐紮滹沱河南北兩岸,一聽說真定將遭受攻擊,耿炳文慌忙將南岸部隊調往北岸,以保真定。然而,部隊剛剛渡河,朱棣的軍隊就發動奇襲,趁著耿炳文軍渡河時候佇列不整的情況,將其橫插截斷,耿軍大亂,自相踐踏,死傷慘重,“炳文軍不得成列,
敗入城。爭門,門塞,蹈藉死者不可數計。”

然而,耿炳文畢竟是一代名將,他的部隊一旦成功收縮戰線,撤回真定城,就變得堅不可摧。朱棣連攻三日,真定城絲毫不動,穩如磐石。朱棣說:這是開國老將,打不過,我們撤,於是撤圍而走,“燕王知炳文老將,未易下,越三日,解圍還。”雖然一時戰敗,但此時真定城中尚有十萬大軍,固守不成問題。然而這時的金陵卻亂了陣腳,被一時的戰敗所嚇倒,居然認為耿炳文無能,將其撤換,以李景隆代替,還找個理由逼其自殺。這一撤換極其要命,李景隆主導明軍,迎來更大的失敗,在白溝河慘敗,幾乎全軍覆滅。耿炳文至少守住了真定,李景隆卻一路敗退到山東濟南。後來又是李景隆打開金陵城門,主動投降朱棣。

如果建文帝繼續重用耿炳文,以制約燕王,戰局未必如後面那樣潰敗,而耿炳文一直不被啟用,等燕王南下時,朝中已無大將可用。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折而撤換能人,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能人在,總會出現轉機的。

歷史終究是歷史,因為靖難之役,才有現在我們看到的明朝。

未易下,越三日,解圍還。”雖然一時戰敗,但此時真定城中尚有十萬大軍,固守不成問題。然而這時的金陵卻亂了陣腳,被一時的戰敗所嚇倒,居然認為耿炳文無能,將其撤換,以李景隆代替,還找個理由逼其自殺。這一撤換極其要命,李景隆主導明軍,迎來更大的失敗,在白溝河慘敗,幾乎全軍覆滅。耿炳文至少守住了真定,李景隆卻一路敗退到山東濟南。後來又是李景隆打開金陵城門,主動投降朱棣。

如果建文帝繼續重用耿炳文,以制約燕王,戰局未必如後面那樣潰敗,而耿炳文一直不被啟用,等燕王南下時,朝中已無大將可用。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折而撤換能人,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能人在,總會出現轉機的。

歷史終究是歷史,因為靖難之役,才有現在我們看到的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