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馬華代表作家李永平在臺灣去世,享年71歲

資料圖:李永平

根據臺灣《文訊》臉書的消息,馬來西亞華文作家李永平於9月22日下午病逝于臺灣淡水馬偕醫院,

享年71歲。

李永平1947年生於英屬婆羅洲沙勞越邦古晉市,1967年赴台就學,畢業于臺灣大學外文系,美國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臺灣中山大學外文系、東吳大學英文系、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

著有《吉陵春秋》、“月河三部曲”(《雨雪霏霏:婆羅洲童年記事》、《大河盡頭》(上下卷)、《朱鴒書》)等十本長、中、短篇小說。同時他也是臺灣重要的翻譯家,譯有《上帝的指紋》《紙牌的秘密》《大河灣》《幽黯國度》等二十餘部。

2017年5月,李永平被查出大腸癌末期。

當時,他正在寫作第一本武俠小說《新俠女圖》。在被病魔侵襲的同時,他以頑強的意志,持續不懈地創作,終究沒能完成這部遺作。

出身馬華背景,20歲赴台,30歲以後就定居臺北,李永平認為自己是臺灣製造、訓練出來的小說家。今年9月他接受臺灣《鏡週刊》採訪時,曾談到了死後安排:“我這一輩子呢,已經做好死在臺灣的準備,隨便找地方把我埋了,土葬不環保就燒成灰,在台東或花蓮撒一撒,

臺北、台中、高雄也撒一撒。”

但他一生魂牽夢縈故鄉婆羅洲,以“月河三部曲”系列小說,締造了氣勢磅礡的婆羅洲雨林世界。他不止一次在訪談中自稱自己是浪遊者,他每部小說的主人公都擺脫不了“浪遊”的宿命,他說寫作是一條回家的路。

在馬來西亞這樣一個中文居於邊緣的社會裡,李永平迷戀上方塊字。他在一次訪談中說道:“小學時,父親常用客家話讀唐詩、宋詞給我聽,

音韻特別好聽。我在英國殖民地長大,生活環境裡全是英文,所以對方塊字的意境和美感很迷戀。”臺灣作家駱以軍形容他的文筆:“有一種南方的鬼魅,好像他的每個字都有表情,你就會覺得每個字都像那個臉,都有貪嗔癡。”

在大陸,李永平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名字。

直到2012年,他的小說如《大河盡頭》《吉陵春秋》等作品簡體版由北京世紀文景出版。

李永平曾獲聯合報小說獎、中時開卷十大好書、亞洲周球十大中文小說、紅樓夢獎決審團獎、臺北書展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