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輝煌中國》展示普通人眼中大時代:攝影師將用十年記錄雄安

歷史上,不乏因發展失衡而使國家落入“陷阱”停滯不前的例子。中國在經歷了幾十年快速發展之後,西方經濟學中那道所謂繞不過去的“中等收入陷阱”橫亙眼前。

如何縮小發展中的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區域差距,

讓千百年來共同富裕的夢想照進現實,讓中國的發展更加平衡協調、持續健康,中國制度展示了特有的優勢,中國智慧創造了自己的方案。

9月21日晚,在央視播出的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第三集《協調發展》,講述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不懈推進協調發展,著力縮小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區域差距。

第三集記錄下天梯上孩子們的笑容,記錄下扶貧幹部的汗與淚,記錄下姑蘇小鎮城鄉統籌的奇跡,記錄下“閩寧模式”東西部牽手的成功跨越,記錄下一個個特色小鎮、中心城市、城市群的興起。從長江經濟帶,到京津冀一體化,再到縈繞著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

“中國正在克服一個個困難,創造一個個奇跡。這是中國制度帶來的自信,這是中國特色書寫的傳奇!”《輝煌中國》第三集《協調發展》的解說詞中這樣鏗鏘有力的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輝煌中國》第三集紀錄片還通過普通人的視角切入了京津冀一體化、雄安新區這個大時代。

紀錄片提到,“北京的文化和科技,天津的金融和新製造,河北的現代商貿和物流,定位、優勢完全不同。京昆高速、津保城際鐵路、北京新機場,1小時通勤圈初步形成,13908億元構築起三地交通一體化的立體骨架。2016年,京津冀經濟增速達到7.5%,經濟規模占全國的10%,已經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京津冀城市的變化,也被人們記錄著,譬如建築設計師宋小楠。

宋小楠亮相紀錄片時自我介紹說,“我叫宋小楠,是一名建築設計師,我最大的愛好是用影響記錄城市的變遷。”

宋小楠這五年,一直用延時影像記錄著天津的巨變。對著鏡頭,宋小楠訴說著自己的感受:“有的時候覺得,就是我拍片的速度,可能趕不上城市更新的速度。天津作為中國北方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城市,能在今天變成這樣一個樣子,並且它是我的家鄉,我覺得可能不輸給世界上的任何城市,

我為我的祖國感到自豪。”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雄安新區。紀錄片解說詞說,“宋小楠準備開始一個新的影像計畫,用十年時間記錄新雄安。”

隨後,在紀錄片中,身處雄安新區的宋小楠對著鏡頭說,“我現在是在雄安新區,在白洋澱的一條船上。雄安這個詞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網路的熱詞,因為在這片土地上,將要誕生一個偉大的城市,中國又將在世界上創造一個偉大的奇跡。我希望用我的鏡頭,記錄下這裡的變遷,我覺得這應該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中國又將在世界上創造一個偉大的奇跡。我希望用我的鏡頭,記錄下這裡的變遷,我覺得這應該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