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慢養,給孩子一個好性格(後悔太晚讀到它!)

慢養就像種花,要耐心等待花開。慢養並不是時間上的慢,而是說教育孩子不要太擔憂、著急。孩子是慢慢養大的。相信孩子,等待孩子,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不以當下的表現評斷孩子,

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不擔心輸在起跑線上,才能贏在終點。

孩子,你慢慢來。你獨一無二,與眾不同,你有權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長。

孩子,你慢慢來。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成熟需要時間。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並不樣樣領先。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長跑,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從來沒人搶跑,因為絕不會“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來!

允許孩子慢慢成長,這恐怕是當前最著急,

最不能慢慢來的事。

別讓孩子跑錯方向。讓孩子提前學習,避免“輸在起跑線上”,但是違背規律的學習,最後帶來的不僅僅競爭中快和慢的問題,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問題。

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規律,比如3歲是直覺思維期,五歲才有形象思維,大班的孩子才開始出現邏輯思維的萌芽,8—12歲是記憶力最好的時期。“讓充滿想像力,充滿創造力的孩子去記憶漢字,

背出一百以內的加法,他雖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呢,想像力的空間被固化的知識填滿了。”

一項研究表明,在學前班認識較多漢字的孩子,一年級的語文會領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級,水準就與其它孩子持平了。

再以畫畫為例,

8歲的孩子才能按大人的視角觀察臨摹,在這之前孩子畫畫只是直覺思維的自我表達。讓太小的孩子學習繪畫技巧,告訴孩子太陽應該是圓的,雲朵應該是白的,且不說這是對想像力的扼制,至少是一種浪費時間。

“美術教育中深受其害的就是社會上的這些考前教育。8筆劃蘋果,幾筆調色彩,目的是為了應試,”清華美院教授方曉風在一次學術會議上說,直接的後果是學生臨募能力強,

表達能力弱,當然產生不了大師。

幼教專家說,現在很多孩子三歲開始學輪滑,其實孩子的骨骼並沒有發育好,輪滑會傷害到身體。太早學芭蕾也是一樣,對孩子的骨膜等等都是挑戰。

興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進名校。孩子們多才多藝,但卻並不享受自己的愛好。“很多鋼琴十級的孩子發誓再也不碰鋼琴,他們不覺得音樂是終生的伴侶,因為音樂奪走了他們玩樂的時間。

”一名專門教授鋼琴的老師無奈地說。

“有時候僅僅是因為太早、太急,家長反而把孩子的興趣扼殺了。”某學校校長講了一個學生的親身經歷,“這個孩子來報名的時候,問我,你們學校要不要學奧數的,我說不學。她拍著手說太好了,我聽到奧數就想吐。到了初中,老師發現她的數學天分,開始讓她接觸奧數,最後這個孩子對奧數非常著迷,拿到了大獎。”

同樣學奧數的孩子,浙江一批孩子曾參加國際奧數比賽並獲得一等獎,載譽歸來時,請孩子們談感言,有一個孩子說,“我這輩子再也不要碰奧數了。”

教育界已經認識超前教育和強化教育的嚴重後果。教育部發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指南》很具體地列舉了各個年齡段幼兒的學習和發展目標。例如,5~6歲學齡前兒童,只需“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並沒有標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須認字,只說明“在閱讀圖書和生活情境中對文字符號感興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義”。

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我們先來回答幾個問題:

01. 我們為什麼生孩子?

02. 做為父母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03. 我們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也就是對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什麼?或者說教育的核心是什麼?

04. 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麼?

讓孩子快樂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願,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隨著我們的功利心不斷的膨脹,把自己未完成的心願寄託到孩子身上讓孩子替你完成;因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將來要超過你;看到鄰居家孩子考上重點高中,你就忙著給孩子報奧數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華大學,你又開始忙找老師給孩子補習。讓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樂,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終不堪重壓,採取最極端的做法:毀滅自己!等到那時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所以,讓孩子幸福快樂,健康成長是我們對孩子的希望,所以考試考得怎麼樣不重要!讓孩子珍愛生命,不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樣要珍惜別人的生命,所以活著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論什麼樣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雲”,健康快樂的活著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健全的人格。

我們最重要的是培養的一個具有健全人格能獨自面對社會的人。這應該是底線,是最基本的。然後再根據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實現自我價值,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

浙江一批孩子曾參加國際奧數比賽並獲得一等獎,載譽歸來時,請孩子們談感言,有一個孩子說,“我這輩子再也不要碰奧數了。”

教育界已經認識超前教育和強化教育的嚴重後果。教育部發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指南》很具體地列舉了各個年齡段幼兒的學習和發展目標。例如,5~6歲學齡前兒童,只需“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並沒有標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須認字,只說明“在閱讀圖書和生活情境中對文字符號感興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義”。

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我們先來回答幾個問題:

01. 我們為什麼生孩子?

02. 做為父母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03. 我們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也就是對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什麼?或者說教育的核心是什麼?

04. 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麼?

讓孩子快樂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願,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隨著我們的功利心不斷的膨脹,把自己未完成的心願寄託到孩子身上讓孩子替你完成;因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將來要超過你;看到鄰居家孩子考上重點高中,你就忙著給孩子報奧數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華大學,你又開始忙找老師給孩子補習。讓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樂,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終不堪重壓,採取最極端的做法:毀滅自己!等到那時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所以,讓孩子幸福快樂,健康成長是我們對孩子的希望,所以考試考得怎麼樣不重要!讓孩子珍愛生命,不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樣要珍惜別人的生命,所以活著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論什麼樣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雲”,健康快樂的活著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健全的人格。

我們最重要的是培養的一個具有健全人格能獨自面對社會的人。這應該是底線,是最基本的。然後再根據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實現自我價值,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