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阿裡CEO張勇在上海財大100周年校慶日的演講:財大教了我什麼?

近日,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先生,在上海參加了上海財經大學建校100周年校慶日的活動,並圍繞“全球變局下的中國經濟展望”主題刪除展開精彩演講。

作為現場校友代表之一,

張勇回顧了自己的求學和職業生涯,認為在學校的經歷賦予了自己扎實的學習能力,以及更重要的,面對世界、面對未來的探索和好奇。

張勇提到,過去十幾年中,阿裡巴巴和中國其他很多數字經濟的前沿企業一樣,始終在擁抱互聯網、擁抱未來。

他認為,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過程中,人們會面對很多未知,很多不確定性。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是學習未知,探求未知的能力。只有保持面向未來的方式去看待世界,才能夠走在世界的前沿。

以下是當天現場演講摘要,經編輯整理。

張勇:各位校友、各位來賓,很久沒有回財大,今天借這個機會回到母校,又是盛逢一百周年慶典,非常難得的機會,

首先感謝母校的邀請,也借這個機會祝母校一百周年生日快樂。

每年財大都有很多新的學生入學,也有一批批學生走向社會。我是1995年離開的,當時沒有武川路校區,在國定路校區走向社會。但是也沒有想到,隨後二十幾年,從證券金融走向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互聯網世界,特別在最近十年在阿裡巴巴的經歷。

財經大學作為一個大學,教了我關於互聯網什麼?

我想那個時候的互聯網和今天肯定不一樣,

那個時候剛剛出現PC互聯網,甚至還是在早期萌芽階段。X86對所有人來講還是新生事物,對於母校來講,對我個人,對所有在不同領域工作的所有財大學子,最重要的還是學習能力,面對世界,面對未來探索的能力和好奇。

今天的主題是全球變局下的中國經濟展望,我覺得這個題目非常宏觀。

今年是財大的一百周年。我正好在阿裡巴巴度過了十周年,

也經歷了過去十年,中國互聯網經濟的快速變革,把中間的一些感受分享給大家。我們一起看一下,在數字經濟時代,在全球經濟大變局的現狀和未來的趨勢下,我們的發展機會在哪裡。

阿裡巴巴上個禮拜度過了十八周歲的生日。十八周歲,阿裡一路都過來,我們經歷了好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都是面向未來世界的發展,從當中尋找機會。而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因為互聯網,

這個世界會發生很多改變;因為資訊技術的發展,世界會發生很多改變。從最早,我們幫助中小企業做出口尋找海外貿易機會。讓中國的中小企業相遇在阿裡巴巴,能夠簡單地找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買家,形成貿易機會;到後來大家熟悉了淘寶天貓的零售平臺——今天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網上零售平臺——已經改變了整個中國,乃至全世界的零售格局和未來的走向。

我們因為這樣的零售變化、網上交易的出現,開始出現一種新的機會,就是網上支付的機會。

90後生長在數字經濟時代

最近幾年,包括風起雲湧雲的“大資料”的到來,我們也大規模在推動雲的建設。因為我們認為面向未來的數字經濟時代,無論國際的經濟變局如何變化,全球各行各業的公司都有一個共識,就是未來的時代是一個數字經濟的時代。未來的時代是雲的時代,大資料的時代,無論是零售企業、金融企業、製造企業,是其他的各行各業,都會因為數位經濟時代的到來,要全面的利用這樣的數位技術和從資料當中產生能量、產生價值,以自己的商業模式給客戶帶去的服務都會發生本質的變化,這是整個變化的過程。

在這裡面,以阿裡巴巴為代表的中國的企業,非常榮幸地走在大變革的前沿。我們可以看到,在今天消費和互聯網的結合,已經變成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這裡很多同學,大家都不討論一個問題了,都不討論說中國有多少線民的問題了。十年之前,我們每年都有一個數字說中國有多少線民,今天已經不需要討論這個問題。所有人都是線民。因為有了移動互聯網,所有人 無時無刻都是線上的。今天我們在這裡做的論壇,讓全世界的校友,感興趣的觀眾都可以進行即時分享和交流。這樣一種互聯網的滲透,深刻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年輕人一代,90後的人群,看電視的時間越來越少,大家都在徜徉在自己的世界裡。網路遊戲也好,網路綜藝也好,網路視頻也好,電視劇也好,雨後春筍般多元化發展,為什麼這樣?因為年輕人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他們就是生長在互聯網的一代。我是70後,對我們來講,90年、00年以後,我們是工作在互聯網上;但是90後、95後,他們是生長在互聯網上。對他們來講,互聯網和水電煤是一樣的,是與生俱來必須要有的東西。到了一個場所,不用4G不用Wifi日子很難過,對他們來講,生出來世界就這樣了。

在這樣的變化當中,商業領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機會,過去幾年已經充分發生了——包括淘寶天貓為代表的新的商業業態帶領的消費變革,今天我們說消費互聯網已經在廣泛的產生。而且這樣的消費互聯網影響遠遠超過了實物商品消費領域,走向了更廣闊的服務領域。園區外面有大量的共用單車,有大量的小郵局,收發包裹的中心,這是必須的,不可能讓快遞員到每個宿舍裡去,必須有這樣的基礎設施,這樣的變化已經深刻影響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影響了每個人的生活。只不過不同行業的不同領域,影響的深度還不太一樣。

今天在整個窄義的電子商務領域,網上銷售已經達到了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15%。阿裡巴巴的零售平臺,去年財年我們推動的交易規模達到了三萬七千億。這只是今天社會零售商品總額的12%左右。但是今天所有人都在討論,特別是我們去年提出“新零售”這樣一個對未來的暢想以後,引起全球零售行業的巨大反響。大家都相信無論是在網上做零售還是線下做零售,希望擁抱互聯網都是共同的方向,都必須讓商業和數字經濟完美結合。

這個過程當中,一方面是因為消費的變化和驅動,消費升級的驅動,年輕人的驅動,另外一個方面也是因為產業的發展和產業的驅動。今天很多企業在面對未來發展的時候,已經出現了大量的企業,不僅僅把電子商務,把網路當成一個消費的出口,新的銷售公路。他們並不再糾結於線上線下的管道問題,而是真正把互聯網,把數字經濟,把雲和大資料作為推動整個商業,整個生意發生本質改變的基礎能力。這是整個社會在發生的變化,而因為這樣的變化,又推動了很多新生事物的發展。

數位化交易背後蘊藏著資料價值

過去幾年熱議的互聯網金融,包括今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習慣於用電子錢包了,用手機錢包,到哪裡都可以用手機錢包支付,無論是看電影、吃餃子、逛街、買羊肉串都可以。這個景象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在整個世界經濟的變化面前,我昨天剛剛在國外出差,和很多海外的合作夥伴聊中國的現象,但是都說美國還是信用卡的社會,歐洲還是信用卡的社會。今天中國的電子支付這樣一種方式在迅速走向全世界。數位化支付對用戶帶來的便利性,對商戶帶來的巨大的交易背後蘊藏的資料價值,這是傳統商業模式無法比擬的,一筆支付已經不僅僅是商業行為的終點,已經變成了後續進行下一次商業運營的起點,這是我們所有的商業合作夥伴,那麼關心這個問題的原因。

而在這個領域,數字經濟正在推動消費、推動支付、推動服務業全方位的變革。Uber在美國產生。Airb&b在美國產生。我們在中國搞了一個共用單車出來,影響力之大,形成了新的共用經濟,和中國形成了完美的化學反應 。整個數位技術的時代,會對整個社會生活、服務方面已經產生了很多很多的影響和變化。

我想說,目前的我們關注的變化現狀主要是在消費者、在需求側。為什麼首先在需求側發生?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已經變成了線民。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互聯網上,所以需求推動是所有以市場為先導的經濟發展的必然邏輯:消費者需要什麼,使用者需要什麼,我為他們創造新的價值,因此我產生變革的可能性。

但是再往後,我想整個數字經濟對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推動一定會從需求側越來越大的影響到供給側。從銷售側越來越大的影響到行銷,影響到供應鏈組織,影響到生產設計,影響到智慧製造,影響到整個商業的方方面面。我剛才說的這幾個環節還是針對一個消費品公司這樣的典型影響,毫無疑問數字經濟的發展也會對其他的行業,包括教育、醫療,包括城市治理產生巨大的變化。

今天,伴隨著整個雲技術的發展,阿裡巴巴正在和中國各地的很多地方政府,省市各級政府大力推行一個專案,叫做“城市大腦”。今天我們說城市的交通擁堵,各種的城市治理問題、安全問題、防控問題,這些問題都彙聚到大資料的使用和應用問題。我曾經不止一次和政府領導說,在大資料時代,真正擁有大資料的一方一定是政府,政府具有巨大的資料來源,但是怎麼樣用好資料,造福民生、服務民生,完全高效率城市治理,這裡面有巨大的空間。我們今天做的城市交通大腦,我們把紅綠燈資料、感測器資料、攝像頭資料,把這些資料,原來是隸屬於不同的部門,把這些資料集成,包括把公共交通資料集成。這樣的資料中間蘊藏著巨大的價值,能夠使得交通管理不再是靠經驗,不再是靠運算,而是靠真正的大資料,智慧化,真正形成智慧交通管理,走向智慧城市。

像這樣的變化,都是發生在我們的身邊,都是孕育著無限的可能性。中國因為整個互聯網的發展,在很多的原來的領域,包括零售、教育、醫療、公共治理——很多領域我們原來的起點相對還比較低,在改革開放以後我們迅速走向了市場,同時迅速遇到了互聯網。今天在數字經濟時代,一個互聯網走向物聯網時代,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今天中國經濟的前景和活力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新一代經濟和原來成熟的經濟的結合和化學反應。

在這裡我講一個觀點:很多人討論新經濟,什麼是新經濟?我認為沒有純粹的新經濟,就像沒有純粹的互聯網經濟。很多人說阿裡巴巴做的電商平臺是一個虛擬的商業世界。我說(這種觀點)錯了。它是一個最實在的不能再實在的實實在在的商業。它背後有成百上千萬的商家和合作夥伴在共同的合作;才能夠保證每天處理五六千萬的包裹,從不同的商家走向不同消費者的家庭,走向學校;才有我們整個新型社會服務業的產生,比如說新型的數位行銷服務、客戶服務行業的產生。所以說它真正的推動了整個實體經濟和數位結合,並且產生了現代服務業的新分類。這樣一個過程,今天我們是在消費側發生,未來會在越來越多的領域發生。

學習未知的能力比經驗更重要

今天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大家都看到了產業互聯網的未來,大家都認為產業互聯網會對中國企業的實力產生本質的影響,都在全方位的希望能夠用大資料驅動進行生產流程的全面變革。使每個產品不再是一個交付的硬體和一個物體,而真正變成一個萬物互聯的一個端。這樣的一些變化,我想對未來的世界會發生很多的可能性。

在過去十幾年,包括阿裡巴巴,還有中國很多在數字經濟前沿的企業,我們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擁抱互聯網、擁抱未來。這裡面有很多未知,也有很多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有些是客觀的,包括來自中國以外,有些來自於市場,有些來自於自身。因為我們團隊非常年輕,我們絕不能稱之為有經驗做這件事情,就像我們做雲計算,做電子商務,(一開始)沒有哪個專業是做電子商務的,從學校走向社會,對所有面向未來的學生和所有的校友來講,我們最重要的能力還是面向未來去看待這個世界,學習未知的能力。在探求這樣一種未知可能性的情況下,我們一定能夠走在世界的前沿。

我經常說數字經濟時代,無論是我們的新零售也好,我們的電子支付也好,我們的大資料、雲計算也好。我們今天都是走在世界的最前沿,甚至在有些領域,比如說電子支付領域、新零售領域,遠遠超過了歐美其他的從業者的洞察。但是這樣的變化是為什麼?為什麼有這樣的一種可能性?因為我們原來所面對的市場並不完美。我們消費者的需求在變化。今天大家都在談消費升級帶來的機會,我相信它一定是整個中國經濟從出口型經濟走向消費驅動經濟的真實引擎,來自於實實在在的每個用戶手裡的貨幣,手裡的錢會投票,會用來選擇市場。

而這個變化的背後,就是因為我們原來並不完美,我們想變得更好。面對層出不窮的機會,中國繼續利用互聯網帶來的新的機會,真正能夠完成——不是彎道超車,是換道超車。這是馬雲馬老師講的話。為什麼呢?彎道超車需要幾個假設,人家速度降下來了,沒有你聰明,沒有你勤奮,或者沒有你有洞察力。但是換道超車不一樣,真正面向未來的機會,一定是來自於顛覆性的技術發展和顛覆性的商業模式結合帶來的全新機會。這是我們中國經濟能夠在數字經濟時代走向未來的重大的機遇。

在這裡,我也特別榮幸和母校財大的校友一起面對這個時代,也許中間有很多不完美,也許中間有很多需要碰的頭破血流的地方,但是我們需要嘗試,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未來,最後再次祝福母校一百周年生日快樂。

微信公眾號 : lujiazuicbn

商務合作 | 請聯繫微信號: ilujiazui_cbn

021-61069667 hezuo@ljzplus.com

本微信公眾號已入駐

今日頭條、新浪財經頭條、騰訊企鵝媒體平臺、網易號媒體

另有實名認證交流群等著你

500人讀書會旗艦群 | 陸家嘴創業家群 | 投資群| 創投群 |人工智慧群 |藝術投資群…

我們因為這樣的零售變化、網上交易的出現,開始出現一種新的機會,就是網上支付的機會。

90後生長在數字經濟時代

最近幾年,包括風起雲湧雲的“大資料”的到來,我們也大規模在推動雲的建設。因為我們認為面向未來的數字經濟時代,無論國際的經濟變局如何變化,全球各行各業的公司都有一個共識,就是未來的時代是一個數字經濟的時代。未來的時代是雲的時代,大資料的時代,無論是零售企業、金融企業、製造企業,是其他的各行各業,都會因為數位經濟時代的到來,要全面的利用這樣的數位技術和從資料當中產生能量、產生價值,以自己的商業模式給客戶帶去的服務都會發生本質的變化,這是整個變化的過程。

在這裡面,以阿裡巴巴為代表的中國的企業,非常榮幸地走在大變革的前沿。我們可以看到,在今天消費和互聯網的結合,已經變成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這裡很多同學,大家都不討論一個問題了,都不討論說中國有多少線民的問題了。十年之前,我們每年都有一個數字說中國有多少線民,今天已經不需要討論這個問題。所有人都是線民。因為有了移動互聯網,所有人 無時無刻都是線上的。今天我們在這裡做的論壇,讓全世界的校友,感興趣的觀眾都可以進行即時分享和交流。這樣一種互聯網的滲透,深刻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年輕人一代,90後的人群,看電視的時間越來越少,大家都在徜徉在自己的世界裡。網路遊戲也好,網路綜藝也好,網路視頻也好,電視劇也好,雨後春筍般多元化發展,為什麼這樣?因為年輕人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他們就是生長在互聯網的一代。我是70後,對我們來講,90年、00年以後,我們是工作在互聯網上;但是90後、95後,他們是生長在互聯網上。對他們來講,互聯網和水電煤是一樣的,是與生俱來必須要有的東西。到了一個場所,不用4G不用Wifi日子很難過,對他們來講,生出來世界就這樣了。

在這樣的變化當中,商業領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機會,過去幾年已經充分發生了——包括淘寶天貓為代表的新的商業業態帶領的消費變革,今天我們說消費互聯網已經在廣泛的產生。而且這樣的消費互聯網影響遠遠超過了實物商品消費領域,走向了更廣闊的服務領域。園區外面有大量的共用單車,有大量的小郵局,收發包裹的中心,這是必須的,不可能讓快遞員到每個宿舍裡去,必須有這樣的基礎設施,這樣的變化已經深刻影響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影響了每個人的生活。只不過不同行業的不同領域,影響的深度還不太一樣。

今天在整個窄義的電子商務領域,網上銷售已經達到了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15%。阿裡巴巴的零售平臺,去年財年我們推動的交易規模達到了三萬七千億。這只是今天社會零售商品總額的12%左右。但是今天所有人都在討論,特別是我們去年提出“新零售”這樣一個對未來的暢想以後,引起全球零售行業的巨大反響。大家都相信無論是在網上做零售還是線下做零售,希望擁抱互聯網都是共同的方向,都必須讓商業和數字經濟完美結合。

這個過程當中,一方面是因為消費的變化和驅動,消費升級的驅動,年輕人的驅動,另外一個方面也是因為產業的發展和產業的驅動。今天很多企業在面對未來發展的時候,已經出現了大量的企業,不僅僅把電子商務,把網路當成一個消費的出口,新的銷售公路。他們並不再糾結於線上線下的管道問題,而是真正把互聯網,把數字經濟,把雲和大資料作為推動整個商業,整個生意發生本質改變的基礎能力。這是整個社會在發生的變化,而因為這樣的變化,又推動了很多新生事物的發展。

數位化交易背後蘊藏著資料價值

過去幾年熱議的互聯網金融,包括今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習慣於用電子錢包了,用手機錢包,到哪裡都可以用手機錢包支付,無論是看電影、吃餃子、逛街、買羊肉串都可以。這個景象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在整個世界經濟的變化面前,我昨天剛剛在國外出差,和很多海外的合作夥伴聊中國的現象,但是都說美國還是信用卡的社會,歐洲還是信用卡的社會。今天中國的電子支付這樣一種方式在迅速走向全世界。數位化支付對用戶帶來的便利性,對商戶帶來的巨大的交易背後蘊藏的資料價值,這是傳統商業模式無法比擬的,一筆支付已經不僅僅是商業行為的終點,已經變成了後續進行下一次商業運營的起點,這是我們所有的商業合作夥伴,那麼關心這個問題的原因。

而在這個領域,數字經濟正在推動消費、推動支付、推動服務業全方位的變革。Uber在美國產生。Airb&b在美國產生。我們在中國搞了一個共用單車出來,影響力之大,形成了新的共用經濟,和中國形成了完美的化學反應 。整個數位技術的時代,會對整個社會生活、服務方面已經產生了很多很多的影響和變化。

我想說,目前的我們關注的變化現狀主要是在消費者、在需求側。為什麼首先在需求側發生?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已經變成了線民。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互聯網上,所以需求推動是所有以市場為先導的經濟發展的必然邏輯:消費者需要什麼,使用者需要什麼,我為他們創造新的價值,因此我產生變革的可能性。

但是再往後,我想整個數字經濟對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推動一定會從需求側越來越大的影響到供給側。從銷售側越來越大的影響到行銷,影響到供應鏈組織,影響到生產設計,影響到智慧製造,影響到整個商業的方方面面。我剛才說的這幾個環節還是針對一個消費品公司這樣的典型影響,毫無疑問數字經濟的發展也會對其他的行業,包括教育、醫療,包括城市治理產生巨大的變化。

今天,伴隨著整個雲技術的發展,阿裡巴巴正在和中國各地的很多地方政府,省市各級政府大力推行一個專案,叫做“城市大腦”。今天我們說城市的交通擁堵,各種的城市治理問題、安全問題、防控問題,這些問題都彙聚到大資料的使用和應用問題。我曾經不止一次和政府領導說,在大資料時代,真正擁有大資料的一方一定是政府,政府具有巨大的資料來源,但是怎麼樣用好資料,造福民生、服務民生,完全高效率城市治理,這裡面有巨大的空間。我們今天做的城市交通大腦,我們把紅綠燈資料、感測器資料、攝像頭資料,把這些資料,原來是隸屬於不同的部門,把這些資料集成,包括把公共交通資料集成。這樣的資料中間蘊藏著巨大的價值,能夠使得交通管理不再是靠經驗,不再是靠運算,而是靠真正的大資料,智慧化,真正形成智慧交通管理,走向智慧城市。

像這樣的變化,都是發生在我們的身邊,都是孕育著無限的可能性。中國因為整個互聯網的發展,在很多的原來的領域,包括零售、教育、醫療、公共治理——很多領域我們原來的起點相對還比較低,在改革開放以後我們迅速走向了市場,同時迅速遇到了互聯網。今天在數字經濟時代,一個互聯網走向物聯網時代,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今天中國經濟的前景和活力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新一代經濟和原來成熟的經濟的結合和化學反應。

在這裡我講一個觀點:很多人討論新經濟,什麼是新經濟?我認為沒有純粹的新經濟,就像沒有純粹的互聯網經濟。很多人說阿裡巴巴做的電商平臺是一個虛擬的商業世界。我說(這種觀點)錯了。它是一個最實在的不能再實在的實實在在的商業。它背後有成百上千萬的商家和合作夥伴在共同的合作;才能夠保證每天處理五六千萬的包裹,從不同的商家走向不同消費者的家庭,走向學校;才有我們整個新型社會服務業的產生,比如說新型的數位行銷服務、客戶服務行業的產生。所以說它真正的推動了整個實體經濟和數位結合,並且產生了現代服務業的新分類。這樣一個過程,今天我們是在消費側發生,未來會在越來越多的領域發生。

學習未知的能力比經驗更重要

今天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大家都看到了產業互聯網的未來,大家都認為產業互聯網會對中國企業的實力產生本質的影響,都在全方位的希望能夠用大資料驅動進行生產流程的全面變革。使每個產品不再是一個交付的硬體和一個物體,而真正變成一個萬物互聯的一個端。這樣的一些變化,我想對未來的世界會發生很多的可能性。

在過去十幾年,包括阿裡巴巴,還有中國很多在數字經濟前沿的企業,我們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擁抱互聯網、擁抱未來。這裡面有很多未知,也有很多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有些是客觀的,包括來自中國以外,有些來自於市場,有些來自於自身。因為我們團隊非常年輕,我們絕不能稱之為有經驗做這件事情,就像我們做雲計算,做電子商務,(一開始)沒有哪個專業是做電子商務的,從學校走向社會,對所有面向未來的學生和所有的校友來講,我們最重要的能力還是面向未來去看待這個世界,學習未知的能力。在探求這樣一種未知可能性的情況下,我們一定能夠走在世界的前沿。

我經常說數字經濟時代,無論是我們的新零售也好,我們的電子支付也好,我們的大資料、雲計算也好。我們今天都是走在世界的最前沿,甚至在有些領域,比如說電子支付領域、新零售領域,遠遠超過了歐美其他的從業者的洞察。但是這樣的變化是為什麼?為什麼有這樣的一種可能性?因為我們原來所面對的市場並不完美。我們消費者的需求在變化。今天大家都在談消費升級帶來的機會,我相信它一定是整個中國經濟從出口型經濟走向消費驅動經濟的真實引擎,來自於實實在在的每個用戶手裡的貨幣,手裡的錢會投票,會用來選擇市場。

而這個變化的背後,就是因為我們原來並不完美,我們想變得更好。面對層出不窮的機會,中國繼續利用互聯網帶來的新的機會,真正能夠完成——不是彎道超車,是換道超車。這是馬雲馬老師講的話。為什麼呢?彎道超車需要幾個假設,人家速度降下來了,沒有你聰明,沒有你勤奮,或者沒有你有洞察力。但是換道超車不一樣,真正面向未來的機會,一定是來自於顛覆性的技術發展和顛覆性的商業模式結合帶來的全新機會。這是我們中國經濟能夠在數字經濟時代走向未來的重大的機遇。

在這裡,我也特別榮幸和母校財大的校友一起面對這個時代,也許中間有很多不完美,也許中間有很多需要碰的頭破血流的地方,但是我們需要嘗試,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未來,最後再次祝福母校一百周年生日快樂。

微信公眾號 : lujiazuicbn

商務合作 | 請聯繫微信號: ilujiazui_cbn

021-61069667 hezuo@ljzplus.com

本微信公眾號已入駐

今日頭條、新浪財經頭條、騰訊企鵝媒體平臺、網易號媒體

另有實名認證交流群等著你

500人讀書會旗艦群 | 陸家嘴創業家群 | 投資群| 創投群 |人工智慧群 |藝術投資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