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蘋果映紅致富路——臨猗縣大力發展蘋果產業紀實

(資料圖 臨猗新聞中心提供)

金秋時節,果業大縣山西臨猗碩果飄香,

早熟蘋果搶鮮登陸中秋、國慶水果“雙節”市場。今年以來,臨猗縣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依託本地資源優勢,牢牢抓住蘋果產業這個龍頭,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強力推進臨猗蘋果產業強縣建設進程。

“三改三減兩推廣”促進果業提質增效

作為全國果品種植面積和產量領先的縣份,臨猗果品種植面積達110萬畝,年產各類果品50億斤。該縣圍繞提高農業供給體系的品質和效益,

大力實施“三改三減兩推廣”提質增效工程,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

“三改”:一是改品種。適度發展早、中熟蘋果品種,力求早、中、晚熟品種比例達到20:25:55,將蘋果與其他幹鮮果結構調整到55:45,探索發展高端功能蘋果和其他功能性幹鮮水果。二是改樹形。在全縣推廣“高光效”樹形,改善光照條件,提高果品品質,力爭推廣3萬畝。三是改土壤。擴大配方肥使用範圍,

推廣測土配方施肥12萬畝。

“三減”:一是減密度。對密植的老果園,實行大間伐,增強通風透光能力,提高機械使用率,降低勞動強度。二是減化肥。推廣化肥減量增效技術,鼓勵農民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三是減農藥和激素。果樹、棗樹及其他農產品要堅決禁止使用膨大素和催熟劑;加強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探索建立產品品質監測體系和追溯體系。

“兩推廣”:一是推廣標準化栽培。

大力推廣蘋果六大技術集成、棗樹六大無公害技術等標準化管理技術,制定櫻桃、葡萄等水果標準化操作規程。二是推廣設施栽培技術。新增鮮棗設施大棚栽培1萬畝,發展葡萄、櫻桃、油桃、草莓、有機蔬菜等設施栽培3000畝,探索蘋果、石榴等設施化栽培。

在先進技術的支撐下,該縣的蘋果平均畝產量已由2011年的4000斤提高到5000餘斤,畝產值由5000元提高到1萬元以上。

多措並舉推進果品品牌創建

近年來,該縣大力實施果品品牌創建工程,以“搭建平臺、推介展銷、擴大宣傳、抓好電商”為突破,全方位推進“臨猗蘋果”品牌建設。 “搭建平臺”,即積極搭建農副產品行銷平臺,辦好第六屆果品文化節,加強創意策劃,開展專家論壇、技術交流、觀光採摘等活動,全方位宣傳推介臨猗果品。

“推介展銷”,即走出去參加各類農產品展銷會、推介會,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意行銷,爭取在北京、上海、廣州、太原等重要城市建立臨猗果品直銷視窗;積極打造果品出口基地,

支援銷售企業、合作社通過自營進出口或外貿公司代理等方式,擴大果品出口,拓展國際市場。

“擴大宣傳”,即繼續在中央電視臺、京滬高鐵、大西高鐵、太原機場等高端平臺和全國各大城市投放廣告,多層次、全方位地宣傳臨猗果品。

“抓好電商”,即推進臨猗供銷社電子商務運營中心建設,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發展電子商務,大力推廣“互聯網+農產品”流通體系,實施“電商進鄉村”行動,推進更多鄉村融入阿裡巴巴“農村淘寶”、京東商城等電商計畫,將“中華果都·山西臨猗”這一品牌叫響全國、推向世界。

培育龍頭企業推動三產融合發展

該縣按照“規劃一個園區、扶持一批龍頭、引進一批項目”的思路,壯大農產品加工產業,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規劃一個園區”,即在209國道楚侯段規劃一個農副產品加工園,積極與重慶盈田置業等工業地產開發商對接洽談,引進專業化園區開發、運營、招商企業,爭取年內達成協議、啟動建設。

“扶持一批龍頭”,即扶持恒興果汁、譽美食品、明之源果醋等農產品加工企業做大做強,鼓勵開發營養保健、休閒養生等高附加值的功能性食品,適應市場高端化、個性化、差異化需求。

“引進一批項目”,即圍繞農產品加工產業鏈,策劃包裝一批以果品為主的精深加工項目,積極與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對接洽談,力爭使其落戶臨猗、投資創業,為全縣農產品加工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同時,重點扶持萬騰、萬保、老吳等果品出口企業,全面落實果品出口退稅政策,鼓勵企業擴大出口,計畫通過2-3年努力,使水果年出口量突破10萬噸。

如今,“百棵蘋果樹,能富一個戶”已成為臨猗果農的口頭禪,臨猗的果業生產走上了一條“生態化、標準化、品牌化”的特色現代農業轉型發展之路,一幅“果業發展、果農增收、果鄉秀美”的美好藍圖正在郇陽大地上徐徐展開。

(供稿:臨猗新聞中心 張新征 鄭江芳)

發展電子商務,大力推廣“互聯網+農產品”流通體系,實施“電商進鄉村”行動,推進更多鄉村融入阿裡巴巴“農村淘寶”、京東商城等電商計畫,將“中華果都·山西臨猗”這一品牌叫響全國、推向世界。

培育龍頭企業推動三產融合發展

該縣按照“規劃一個園區、扶持一批龍頭、引進一批項目”的思路,壯大農產品加工產業,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規劃一個園區”,即在209國道楚侯段規劃一個農副產品加工園,積極與重慶盈田置業等工業地產開發商對接洽談,引進專業化園區開發、運營、招商企業,爭取年內達成協議、啟動建設。

“扶持一批龍頭”,即扶持恒興果汁、譽美食品、明之源果醋等農產品加工企業做大做強,鼓勵開發營養保健、休閒養生等高附加值的功能性食品,適應市場高端化、個性化、差異化需求。

“引進一批項目”,即圍繞農產品加工產業鏈,策劃包裝一批以果品為主的精深加工項目,積極與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對接洽談,力爭使其落戶臨猗、投資創業,為全縣農產品加工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同時,重點扶持萬騰、萬保、老吳等果品出口企業,全面落實果品出口退稅政策,鼓勵企業擴大出口,計畫通過2-3年努力,使水果年出口量突破10萬噸。

如今,“百棵蘋果樹,能富一個戶”已成為臨猗果農的口頭禪,臨猗的果業生產走上了一條“生態化、標準化、品牌化”的特色現代農業轉型發展之路,一幅“果業發展、果農增收、果鄉秀美”的美好藍圖正在郇陽大地上徐徐展開。

(供稿:臨猗新聞中心 張新征 鄭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