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今日秋分|想你的夜漸漸變長

晝夜均,寒暑平

一場雨,一朝寒

草木染青黃,蟬噤荷殘

秋分者

陰陽相半也

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今日4時2分

我們迎來24節氣中的

第16個節氣——秋分

晝夜在春分之後又一次平分

秋分之意有二

一為居於秋季之中,平分秋季

二為24小時晝夜均分

這一天

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

全球各地晝夜等長

從秋分以後

陽光的直射點日益偏向南半球

白晝短於黑夜

日甚一日

直到冬至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

一候雷始收聲

二候蟄蟲坯戶

三候水始涸

春祭日,秋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

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

為皇家祭月修建

因秋分時月未滿

故後而中秋拜月

秋分到,蛋兒俏

每年秋分日

各地都有人做“豎蛋”試驗

嶺南地區

逢秋分日

人們常去採摘野莧菜,又稱“秋菜”

秋菜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

借此祈求家宅安寧

身壯力健

秋分日送秋牛圖

取二開紅紙或黃紙

印上全年農曆節氣

印上農夫耕田圖樣

名曰“秋牛圖”

送圖者為民間善言唱者

吉祥話言詞隨口而出

句句有韻動聽

俗稱“說秋”

秋分日農民放假

家家都要吃湯圓

把不用包心的湯圓

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

用細竹叉扡著置於田邊地坎

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名曰粘雀子嘴

秋分時節

蟹肉肥美

螃蟹營養價值極高

蛋白質及其他營養元素豐富

但螃蟹性寒

切勿大量食用

秋季陽氣由疏泄

趨附向收斂、閉藏

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

秋三月

早臥早起

與雞俱興

燕將明日去

秋向此時分

秋分已至

讓我們腳踏實地

收穫金秋的果實

從今天起

晝漸短

夜漸長

漸長的夜

越來越寒冷

而我們對生活的愛

依舊熱烈

來源 | 新華社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

秋三月

早臥早起

與雞俱興

燕將明日去

秋向此時分

秋分已至

讓我們腳踏實地

收穫金秋的果實

從今天起

晝漸短

夜漸長

漸長的夜

越來越寒冷

而我們對生活的愛

依舊熱烈

來源 |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