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互聯網體量如此龐大,為何還能夠取得快速發展?|中國互聯網經濟白皮書

近日,波士頓諮詢公司(BCG)攜手阿裡研究院(AliResearch)、百度發展研究中心、滴滴政策研究院發佈重磅報告《中國互聯網經濟白皮書:解讀中國互聯網特色》。

近年來,中國互聯網行業以一系列具有關鍵里程碑意義的現象,吸引了全球關注的目光。

報告指出,中國互聯網經濟整體呈現出三大顯著中國特色:

大而獨特: 中國7.1億線民相當於印度和美國的總和,

互聯網程度深,eGDP 高達6.9%,互聯網巨頭和獨角獸在規模和數量上已與美國企業並肩世界前列。

但中國互聯網市場結構與美國相比又差異顯著,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占比明顯較高,互聯網用戶更年輕、更草根、更移動以及更“喜新厭舊”。

快速發展:中國互聯網增長速度全球第一,且仍然有較大增長潛力;中國互聯網新應用和服務的普及速度快,

諸多新興應用在中國的滲透速度都遠遠超過了美國,比如移動支付規模已達美國的70倍。

活躍多變:中國互聯網經濟活躍度高,波動也較大。服務和應用變化節奏快,互聯網行業風口現象更明顯,高峰期企業數量更多,企業平均壽命更短,相應地,也更加容易造就一夜成名。

為什麼迄今為止中國互聯網在如此龐大的體量上,還能夠取得快速發展? 中國互聯網不只整體市場成長迅速,

且新應用往往滲透速度快,很多新興應用領域(如:電商、 移動支付等)在中國的發展速度甚至超越美國。其主要原因為何?

報告認為中國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現象,主要基於三個主要驅動因素:整體經濟環境紅利、行業高透明度、“跳躍成長”。

1

整體經濟環境紅利

人口紅利。中國擁有大量、年輕的消費族群。基於電商快速發展前夜的2005年人口資料中國有13億人口,平均年齡為33歲,

40 歲以下的青壯年人口占比65%,達8.5億人(美國僅 1.6 億)。這群龐大且對數位化接受度高的國內年輕消費族群,適應新產品及服務的速度較快,加速了互聯網應用的普及 。

人才紅利。中國每年大量的理工科畢業生提供了龐大的工程師儲備。以 2016 年為例,每年超過的速度較快,加速了互聯網應用的普及350 萬理工科大學畢業生,其中有約40 萬電腦與電子資訊相關專業畢業生;同時,

中國工程師的平均工資僅為美國的1/3。如此大量且低成本的互聯網人才加速了互聯網企業創新和商業化的步伐 。

資本紅利。中國海量的貨幣供應為互聯網行業提供了豐富的資本基礎。以廣義貨幣M2作為總體指標,中國M2過去十年的年複合增長約為16%,於2016年達到人民幣152萬億元(美國同期僅6%成長,2016年M2為89萬億元)。

而中國 VC 募資、投資額也屢創新高,於2016年分別 募得人民幣3582億元、投出1312 億元。資本的充分供給加大了互聯網企業在行銷、市場擴張 方面的資源,也加速了互聯網行業在中國發展的步調。

基礎設施紅利。中國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規劃和投入保障了充分的基礎設施建設。舉例來說, 《十二五規劃》 (2010)、《寬頻中國》 (2013)、《十三五規劃》 (2015) 等都在寬頻及移動互聯 網、雲計算基礎設施及新技術普及方面提出積極的建設目標,並承諾大量資源投入。

例如:十二 五期間承諾電信行業總體投資規模達人民幣2萬億元;啟動“三百十”工程,培育扶持1000家雲計算企業,並實現1000億元的產值。由國家牽頭、高效執行的基礎設施建設保障了互聯網的普遍接入和商務環境,讓中國互聯網人口在短期間內快速增長。

2

行業高透明度

行業資訊公開、傳播速度快。互聯網相關行業的產品、服務、企業的商業模式等線上上比例高,資訊傳遞速度快。如:團購網站始祖Groupon于2008年11月上線後,於半年間實現盈虧平衡,吸引投資人和創業者目光,而後在中國市場迅速形成風口,不到2年出現近5000家類似互聯網企業。

開源。在全球互聯網行業宣導開源的理念下,有許多免費的資源可讓技術獲得跳躍性的提升。 如:由於Google於2007年推出的Android開放作業平臺,從零開始的智慧手機廠商如小米能 夠在1年左右完成初代手機的研發。

3

“跳躍成長”

在發達國家,互聯網帶來的進步是漸進的,在原先良好的基礎上逐步升級產業。而中國在進入互 聯網時代時部分行業市場成熟度較低,有許多市場需求無法被傳統產業滿足,留下大量市場空白。互聯網的解決方案解決了原有產業痛點,得到了跳躍成長的機會,在某些領域甚至成為主導 市場的力量。

若分析中美互聯網各板塊占比,可發現中國的零售交易、互聯網金融兩個版塊在整體互聯網行業收入占比較美國高。而這些也恰好是與傳統產業結合較深、且原先傳統產業成熟度較低的領域。

案例研究:電子商務

相較于發達國家於19世紀末期就出現的現代零售體系,中國現代零售體系於1990 年代才陸續出現,於21世紀初期還處於追趕階段。

互聯網初期,沃爾瑪、梅西百貨等現代零售商店已經深入美國各地,覆蓋主要消費族群。以沃爾瑪為例,有90%的美國人口居住在距離沃爾瑪不到15英里的地方。這些現代零售商店 同時擁有高度整合的IT系統,支撐高效運營。

反觀中國,互聯網初期的中國線下管道覆蓋明顯不足。如圖所示,每千人零售營業面 積僅18平方米,與美國的1105平方米相去甚遠。除了覆蓋遠不及美國,53%的線下零售管道皆為獨立零售管道(如:獨立經營的夫妻店),營運效率低,無法充分滿足消費者需求。

電商的出現在短期內彌補了中國線下零售在覆蓋、效率方面的不足。除了憑藉著中國高速成長的網路覆蓋,快速服務全國區域;另外電商可跳過層層分銷體系,高交易效率地實現交易。同時,中國獨特的基礎環境(如:大量勞動成本較低的快遞員、高密度的居住環境等)為高效快遞和物流服務創造有利發展條件,成為電商關鍵助力。

在以上的發展條件下,中國消費者大量未被傳統零售行業滿足的需求迅速釋放,推動電商蓬勃發展,電商在總零售中占比已經是美國的1.5倍以上。

案例研究:移動支付

中國線下非現金支付行業發展較晚,在移動支付興起前,中國線下交易以現金為主,而發達國家則早已有成熟的信用卡生態體系。

在美國,信用卡POS機幾乎成為商家標配;層次豐富的信用卡覆蓋了各個信用 等級的人群,並針對不同人群和消費場景提供差異化信貸產品。同時,消費者已經非常習慣用信用卡線上上、線下消費,常見“一人多卡”、不同消費場景使用不同信用卡消費的習慣。

在中國,截止2011年現金支付在所有支付手段中的占比高達65%(美國26%),信用卡滲透率低。移動支付的出現替代了現金支付,商家也可用低廉成本設置移動支付 POS;同時中國的移動支付工具直接綁定銀行卡,提供方便的使用者介面及豐富的支付場景。

因此當美國還是以信用卡消費為主時,中國消費者快速的接受了移動支付所帶來的便利。中國 2016 年移動支付交易金額規模已達美元8.5萬億,約為美國的 70 倍,而2015年現金支付比例則降至47%。

案例研究:網路信貸

網貸興起約於 2010 年前後。當時美國除了有成熟的信貸體系能較為準確評估個體戶及小微企業信用風險,同時已實施利率自由化多年,放貸能力強的金融機構有足夠動力經營小微企業貸 款業務獲取較高利潤,整體金融環境有利於小微企業融資。

反觀中國金融行業發展較晚,整體金融環境於網貸興起前尚未成熟,中國小微企業融資十分困 難。根據統計2011年中國小微企業貸款覆蓋率僅約6%。究其成因,征信體系欠缺配套,利率 非市場化導致金融機構偏好大中企業客戶,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高,融資困難。

網貸作為新的融資管道,一定程度解決小微企業借貸問題。網貸興起主要得益於兩個原因:1、符合小微企業融資需求:週期短、金額小、頻次高、時間急。2、國內中產以及富裕階 層理財需求高漲,作為提供網貸服務 (如:P2P 放款) 的有利抓手。

因為以上條件,網貸在中國快速興起。截至 2016 年底,中國約有5000多家網貸業者提供服務。中國網貸成交量於 2015年約為1430億美元,為美國同期6倍,網貸占整體放款比例為11.5%,為美國2.2%的約5倍。

▼點擊“閱讀原文” 下載報告全文

DT時代 共創新知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阿裡研究院

在這裡讀懂未來

阿裡研究院微信公眾號:aliresearch

歡迎投稿:aliBR@alibaba-inc.com

資本的充分供給加大了互聯網企業在行銷、市場擴張 方面的資源,也加速了互聯網行業在中國發展的步調。

基礎設施紅利。中國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規劃和投入保障了充分的基礎設施建設。舉例來說, 《十二五規劃》 (2010)、《寬頻中國》 (2013)、《十三五規劃》 (2015) 等都在寬頻及移動互聯 網、雲計算基礎設施及新技術普及方面提出積極的建設目標,並承諾大量資源投入。

例如:十二 五期間承諾電信行業總體投資規模達人民幣2萬億元;啟動“三百十”工程,培育扶持1000家雲計算企業,並實現1000億元的產值。由國家牽頭、高效執行的基礎設施建設保障了互聯網的普遍接入和商務環境,讓中國互聯網人口在短期間內快速增長。

2

行業高透明度

行業資訊公開、傳播速度快。互聯網相關行業的產品、服務、企業的商業模式等線上上比例高,資訊傳遞速度快。如:團購網站始祖Groupon于2008年11月上線後,於半年間實現盈虧平衡,吸引投資人和創業者目光,而後在中國市場迅速形成風口,不到2年出現近5000家類似互聯網企業。

開源。在全球互聯網行業宣導開源的理念下,有許多免費的資源可讓技術獲得跳躍性的提升。 如:由於Google於2007年推出的Android開放作業平臺,從零開始的智慧手機廠商如小米能 夠在1年左右完成初代手機的研發。

3

“跳躍成長”

在發達國家,互聯網帶來的進步是漸進的,在原先良好的基礎上逐步升級產業。而中國在進入互 聯網時代時部分行業市場成熟度較低,有許多市場需求無法被傳統產業滿足,留下大量市場空白。互聯網的解決方案解決了原有產業痛點,得到了跳躍成長的機會,在某些領域甚至成為主導 市場的力量。

若分析中美互聯網各板塊占比,可發現中國的零售交易、互聯網金融兩個版塊在整體互聯網行業收入占比較美國高。而這些也恰好是與傳統產業結合較深、且原先傳統產業成熟度較低的領域。

案例研究:電子商務

相較于發達國家於19世紀末期就出現的現代零售體系,中國現代零售體系於1990 年代才陸續出現,於21世紀初期還處於追趕階段。

互聯網初期,沃爾瑪、梅西百貨等現代零售商店已經深入美國各地,覆蓋主要消費族群。以沃爾瑪為例,有90%的美國人口居住在距離沃爾瑪不到15英里的地方。這些現代零售商店 同時擁有高度整合的IT系統,支撐高效運營。

反觀中國,互聯網初期的中國線下管道覆蓋明顯不足。如圖所示,每千人零售營業面 積僅18平方米,與美國的1105平方米相去甚遠。除了覆蓋遠不及美國,53%的線下零售管道皆為獨立零售管道(如:獨立經營的夫妻店),營運效率低,無法充分滿足消費者需求。

電商的出現在短期內彌補了中國線下零售在覆蓋、效率方面的不足。除了憑藉著中國高速成長的網路覆蓋,快速服務全國區域;另外電商可跳過層層分銷體系,高交易效率地實現交易。同時,中國獨特的基礎環境(如:大量勞動成本較低的快遞員、高密度的居住環境等)為高效快遞和物流服務創造有利發展條件,成為電商關鍵助力。

在以上的發展條件下,中國消費者大量未被傳統零售行業滿足的需求迅速釋放,推動電商蓬勃發展,電商在總零售中占比已經是美國的1.5倍以上。

案例研究:移動支付

中國線下非現金支付行業發展較晚,在移動支付興起前,中國線下交易以現金為主,而發達國家則早已有成熟的信用卡生態體系。

在美國,信用卡POS機幾乎成為商家標配;層次豐富的信用卡覆蓋了各個信用 等級的人群,並針對不同人群和消費場景提供差異化信貸產品。同時,消費者已經非常習慣用信用卡線上上、線下消費,常見“一人多卡”、不同消費場景使用不同信用卡消費的習慣。

在中國,截止2011年現金支付在所有支付手段中的占比高達65%(美國26%),信用卡滲透率低。移動支付的出現替代了現金支付,商家也可用低廉成本設置移動支付 POS;同時中國的移動支付工具直接綁定銀行卡,提供方便的使用者介面及豐富的支付場景。

因此當美國還是以信用卡消費為主時,中國消費者快速的接受了移動支付所帶來的便利。中國 2016 年移動支付交易金額規模已達美元8.5萬億,約為美國的 70 倍,而2015年現金支付比例則降至47%。

案例研究:網路信貸

網貸興起約於 2010 年前後。當時美國除了有成熟的信貸體系能較為準確評估個體戶及小微企業信用風險,同時已實施利率自由化多年,放貸能力強的金融機構有足夠動力經營小微企業貸 款業務獲取較高利潤,整體金融環境有利於小微企業融資。

反觀中國金融行業發展較晚,整體金融環境於網貸興起前尚未成熟,中國小微企業融資十分困 難。根據統計2011年中國小微企業貸款覆蓋率僅約6%。究其成因,征信體系欠缺配套,利率 非市場化導致金融機構偏好大中企業客戶,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高,融資困難。

網貸作為新的融資管道,一定程度解決小微企業借貸問題。網貸興起主要得益於兩個原因:1、符合小微企業融資需求:週期短、金額小、頻次高、時間急。2、國內中產以及富裕階 層理財需求高漲,作為提供網貸服務 (如:P2P 放款) 的有利抓手。

因為以上條件,網貸在中國快速興起。截至 2016 年底,中國約有5000多家網貸業者提供服務。中國網貸成交量於 2015年約為1430億美元,為美國同期6倍,網貸占整體放款比例為11.5%,為美國2.2%的約5倍。

▼點擊“閱讀原文” 下載報告全文

DT時代 共創新知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阿裡研究院

在這裡讀懂未來

阿裡研究院微信公眾號:aliresearch

歡迎投稿:aliBR@alibaba-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