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吉|尋找增長點:實現工業跨越式發展

過去,西吉縣沒有一家現代工業,建工業強縣一直是該縣的夢想。2012年,按照寧夏回族自治區打造“黃河善穀”的部署,西吉縣在吉強鎮建起吉德慈善園,搭乘“黃河善谷”東風,實現西吉工業零突破,

告別無工業歷史。4年過去了,這裡的標準化廠房、商鋪餐廳大量湧現。

據瞭解,慈善園規劃占地面積2100多畝,按“一園五區”的整體空間功能佈局,分為特色農產品加工區、輕工區、電子工業區、物流區和商貿服務區,園區重點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並結合西吉縣農業資源發展馬鈴薯、胡蘿蔔、番茄等優質果蔬精深加工和牛羊等清真肉製品加工;發展農資及民族服裝鞋帽產業和電子產品加工;配套發展服務工業企業的商貿服務業。

西吉吉德慈善園

目前,西吉縣的鄉鎮企業已初具規模,但工業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的較低層次。由此而形成的一些深層次矛盾日益暴露出來,如農產品工業轉化增值不足造成農業增產不增收的問題,

工業企業少使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不能有效轉移的問題,還有城鎮化水準低、第三產業不活、財政收入缺乏來源的問題等等。因此,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已成為西吉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戰略任務。

要想實現西吉縣跨躍式發展,就必須加快經濟增長的速度。後發展地區發展,必須依靠國家的政策支持;但政府投資拉動型的增長方式並非長久之計,

應該積極尋找西吉縣實現跨躍式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接下來,就跟著小編去看看都尋找到了哪些西吉縣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增長點——

發揮“能人”示範效應實現跨躍式發展

近年來,西吉縣充分發揮行業優勢,以促進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為目標,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抓手,以項目扶持為平臺,培育發展了一大批農村致富帶頭人,

成為產業發展的領頭雁和排頭兵,在促進產業發展和帶領農民致富中發揮了生力軍和示範引領作用。

資料顯示,擁有5條澱粉生產線、1條全粉生產線的佳立生物公司,澱粉生產規模全國排第三位元,為何仍介入種薯繁育?“交土豆的時候,為啥有些土豆收購價就是高,有些土豆價錢再低廠裡都不要?”與絕大多數薯農一樣,吉強鎮薯農袁文海現已解開疑惑:種薯的品質決定價格。

西吉縣採用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的方式,流轉土地2萬多畝,引進佳立生物公司這個“龍頭”,投資2億元建立西北最大的種薯繁育基地,解決制約馬鈴薯產業發展的技術難題。

過去,西吉120萬畝馬鈴薯的出路,僅限於澱粉、“三粉”加工,鮮薯外銷和自食。2012年,西吉馬鈴薯多了一個去處:西吉縣閩寧產業園的寧夏國聖食品公司。該公司計畫投資3億元,分三期建設。每年可將20萬噸的馬鈴薯“榨幹吃盡”,並試生產出了馬鈴薯薩其馬、蜜餞等休閒食品。該公司總經理嚴國聖說:“用鮮薯直接加工成休閒食品,在國內我們是第一家。下一步,我們將發揮寧夏的特色優勢,並借助中國馳名商標——‘國聖’的品牌影響力,主打清真牌,挺進沃爾瑪、家樂福等大型超市,甚至出口阿拉伯國家。”

據瞭解,按照目前馬鈴薯工業化、產業化的發展態勢,西吉農民在馬鈴薯產業上,能夠實現每年人均至少500元的穩定增收。可見,工業化衝破了馬鈴薯發展“天花板”,西吉縣需要更多這樣的領路人,以發揮“能人”示範效應實現西吉縣工業跨越式發展。

依靠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跨躍式發展

發展貧困縣域經濟必須深化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省情區情的再認識。寧夏的兩大優勢是農業和能源。這兩個優勢只是寧夏在資源分佈上的重點,而不是寧夏在全國的經濟優勢,尤其不能等同于寧夏縣域經濟的優勢。在西吉縣擺脫貧困,走向富裕,實現小康是經濟發展戰略的主體目標。從西吉縣情看,沒有農業和農村的進步和發展,就沒有經濟的進步繁榮,就沒有各民族的進一步團結,就沒有社會的進一步穩定。

因而,農業產業化之路目標,就要用活專案投資政策,農工商兼顧,在發展方式、方法上注重創新思想,提高技術水準,拓寬產業鏈條,加強對縣域經濟的輻射作用。

後發展地區工業化必須重點強調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西吉縣域經濟,應該從資源優勢人手,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和國有重工業企業關聯配套產業等;從發展瓶頸人手,發展金融、資訊、仲介、運輸等現代生產服務產業。

培育內生比較優勢促進跨躍式發展

後發展地區發展經濟必須走依靠比較優勢發展特色產業之路。特色產業的培育和發展,能夠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經濟結構,促進富民強縣。後發展地區各縣情況不同,各有各的優勢,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帶動強縣富民。

西吉縣,現代工業起步晚,農林牧產品商品率低,整體資源開發滯後,現有的自然資源優勢沒有變成經濟優勢,資源豐富,就是缺乏內生比較優勢,這對於投資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政府與企業積極發展高新技術,並重視對技術開發研究的投入和支援,得到的就會是雙贏。

西吉縣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要加快科技進步和研發步伐,用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依靠科學技術來開發資源,提高縣域工業的加工深度和專業化程度,促進西吉縣域工業技術體系升級。

西吉縣以工業園區建設為平臺,加快發展新型工業,改造提升傳統企業,努力打造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經濟結構轉型。2017年西吉縣工業會怎樣發展?一切待時間考驗,讓我們拭目以待!

大家都在看

-------------------

本文綜合自公開信息。編輯:悅小悅。

本平臺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臺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

經濟進退、行業冷暖、牛企動靜、觀察者發言,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分三期建設。每年可將20萬噸的馬鈴薯“榨幹吃盡”,並試生產出了馬鈴薯薩其馬、蜜餞等休閒食品。該公司總經理嚴國聖說:“用鮮薯直接加工成休閒食品,在國內我們是第一家。下一步,我們將發揮寧夏的特色優勢,並借助中國馳名商標——‘國聖’的品牌影響力,主打清真牌,挺進沃爾瑪、家樂福等大型超市,甚至出口阿拉伯國家。”

據瞭解,按照目前馬鈴薯工業化、產業化的發展態勢,西吉農民在馬鈴薯產業上,能夠實現每年人均至少500元的穩定增收。可見,工業化衝破了馬鈴薯發展“天花板”,西吉縣需要更多這樣的領路人,以發揮“能人”示範效應實現西吉縣工業跨越式發展。

依靠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跨躍式發展

發展貧困縣域經濟必須深化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省情區情的再認識。寧夏的兩大優勢是農業和能源。這兩個優勢只是寧夏在資源分佈上的重點,而不是寧夏在全國的經濟優勢,尤其不能等同于寧夏縣域經濟的優勢。在西吉縣擺脫貧困,走向富裕,實現小康是經濟發展戰略的主體目標。從西吉縣情看,沒有農業和農村的進步和發展,就沒有經濟的進步繁榮,就沒有各民族的進一步團結,就沒有社會的進一步穩定。

因而,農業產業化之路目標,就要用活專案投資政策,農工商兼顧,在發展方式、方法上注重創新思想,提高技術水準,拓寬產業鏈條,加強對縣域經濟的輻射作用。

後發展地區工業化必須重點強調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西吉縣域經濟,應該從資源優勢人手,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和國有重工業企業關聯配套產業等;從發展瓶頸人手,發展金融、資訊、仲介、運輸等現代生產服務產業。

培育內生比較優勢促進跨躍式發展

後發展地區發展經濟必須走依靠比較優勢發展特色產業之路。特色產業的培育和發展,能夠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經濟結構,促進富民強縣。後發展地區各縣情況不同,各有各的優勢,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帶動強縣富民。

西吉縣,現代工業起步晚,農林牧產品商品率低,整體資源開發滯後,現有的自然資源優勢沒有變成經濟優勢,資源豐富,就是缺乏內生比較優勢,這對於投資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政府與企業積極發展高新技術,並重視對技術開發研究的投入和支援,得到的就會是雙贏。

西吉縣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要加快科技進步和研發步伐,用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依靠科學技術來開發資源,提高縣域工業的加工深度和專業化程度,促進西吉縣域工業技術體系升級。

西吉縣以工業園區建設為平臺,加快發展新型工業,改造提升傳統企業,努力打造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經濟結構轉型。2017年西吉縣工業會怎樣發展?一切待時間考驗,讓我們拭目以待!

大家都在看

-------------------

本文綜合自公開信息。編輯:悅小悅。

本平臺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臺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

經濟進退、行業冷暖、牛企動靜、觀察者發言,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