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些2歲就被送進幼稚園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文/菲爺

1

某天週五休假,我決定拉著灣灣的手送她去上幼稚園。

早早地起來,給現年已經2歲的她,穿上了呆萌的龍貓裝,梳了一個少女感十足的髮型,背著她最愛的巧虎書包,拉著她的小手,慢慢走過社區的林蔭道,去往社區裡的幼稚園。

到了幼稚園,小傢伙熟門熟路地帶領我去到洗手間門口,剛剛開始告別紙尿片的她,用奶聲奶氣地聲音但是一本正經的語氣:“媽媽,我每次上學前都會上一遍廁所,這邊是女孩子的,那邊是男孩子的!”

接著來到她教室,她更是熟練無比地接過我手上的水壺,放在教室的小桌子上,再屁顛屁顛拿著書包,在一排櫃子中找到寫貼著她名字和照片的抽屜,把書包放進去,最後跑過來,跟我揮手說拜拜。

我說今天我看了你做操再走吧!小傢伙有些意外的欣喜,

忙拉著我的手小跑來到操場上。隨著廣播聲,她一邊麻利地跟著老師做著跳操的動作,一邊是瞟著我是不是還留在原地在看她。

做操完畢,我依依不捨跟她告別,飛吻加揮手,她卻倉促揮了一下手就匆匆跑回教室了。

我啞然失笑:當初那個依偎在你懷裡把你當做全世界的小baby,

如今已然邁開了與你告別的第一步。

養育孩子其實就像是相對論的經典案例——經歷時,度秒如年;回憶時,時光如梭。

而現在,接近3歲的灣灣,已經是上了一年左右”半天小小班”的“老學生”啦!

我也終於松下了一口氣,

在剛滿2周歲的年紀,就把她送進了幼稚園,這件事,我沒有做錯。

2

而在當初我把2歲的灣灣送去讀幼稚園的時候,許多朋友知道後,紛紛來詢問“才兩歲就上學啊?會不會太早了?”

對於糾結孩子是否上幼稚園的問題,媽媽們可是有著各種各樣的擔憂:

“一進幼稚園就好容易生病啊,孩子還那麼小,抵抗力還不強!幼稚園一大群人在一起,最容易交叉感染什麼的了,等孩子再大一些再考慮上學吧!”

“寶寶什麼都不會,吃飯上廁所都還不會呢,要是不舒服了也不會說,幼稚園裡老師就一個,怎麼能照顧得過來,那麼小就想著把孩子推給學校,這父母也當得也太兒戲了吧!”

“我家孩子還是很害羞呀,就算有小朋友在也是自己玩自己的,等再大一些,交流能力提高點再去吧~”

“我家娃有分離焦慮呀!平時我上班和我分開就哭得天崩地裂,跟生離死別似得,這還是家裡有老人可以看著,一旦送到幼稚園,誰知道會不會一天都在哭呀!哭壞嗓子可怎麼辦呀!”

不過,也有一批媽媽是抱著坦然支持的態度:

“三歲孩子的性格就差不多定了,要是太晚上學的話,孩子好多行為規範和性格脾氣都已經形成了,老師要想糾正起來就困難了,還不如一早送去培養好習慣。別捨不得,這其實遲早得事,孩子總會有孩子的一片天。”

“有些事情還真得幼稚園才教得了呀!我家娃才上幼稚園第一天,回來就知道要自己吃飯,不讓大人喂了,居然還知道“要排隊”了!看來懂禮貌、講規矩這些,還是早點去學校教,有著其他小朋友做示範,做榜樣會比較有效!”

“學校的教育始終比家裡的更科學、更系統一些,尤其是當父母白天上班,與其讓老人帶孩子,不如把孩子送進幼稚園,不僅能儘早養成健康的生活規律和良好的行為習慣,也能在學校的唱歌跳舞、遊戲運動中儘早學會不少能力技巧”。

……

3

孩子太早上幼稚園真的是為她好?若是晚幾年才送她去幼稚園是不是就是耽誤她?我認為,這個問題沒有一刀切的統一答案。

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葉子,孩子也是一樣,擁有差異性,孩子什麼時候上幼稚園,先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她成長如何,性格特徵又是怎樣,再來下這個決定也不遲。

判斷孩子可以上幼稚園的三大因素:孩子自身良好的身體條件和心理因素,以及較專業的幼稚園環境。

1.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文章前面提到有媽媽擔心“孩子一去幼稚園就會生病”,但是請放心,這只是孩子免疫系統完善得必經階段,孩子免疫力發育必須得過這麼一個坎兒,經歷之後,你會發現,孩子的免疫力會越變越強!

但是並不是意味著,本身體質較差的孩子也要強硬的讓她上幼稚園,如果孩子體質確實較差,經常反復生病,確實不適合讓她過早進入幼稚園生活。雖然我家那娃就算在家也是每個月去醫院探訪一次,我也就破罐子破摔了……

2.心理情緒更成熟

心理情緒成熟是指你家孩子的分離焦慮不算太嚴重,媽媽不在,有其他家庭成員照看也能自得其樂得玩耍;當自己有吃飯或上廁所等需求得時候,會找大人尋求幫助;有小朋友在的時候,也不會懼怕和他人玩耍。

說句簡單的,就是要有一些基本的常識規則:例如玩滑梯要排隊,別人的玩具正在玩的時候不能亂搶;願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把手玩耍……那麼說明孩子已經準備好上幼稚園了。

3.較專業的幼稚園環境

和我們小時候小桌子小板凳雙手背後坐一整天的幼稚園相比,現在一些比較專業的幼稚園,通常會採用寬鬆的開放式環境,讓孩子在玩耍和音樂的環境中上學;其次,幼稚園的老師能夠深諳幼兒心理,有耐心有方法地與孩子溝通。

此外,諸如現在許多“先上半天的小小班”的幼稚園可以作為一個過渡,也不失為一個更好的途徑。媽媽在決定是否送孩子上學前,也可以先對幼稚園的環境進行深入透徹的考察再作決定。

“所有的愛都指向永恆,

唯獨我們和孩子的愛,只能指向別離”

上不上幼稚園,只是孩子漫長成長路途的一小步,我們也無需刻意放大這一件事的意義。

等孩子們漸漸長大,他們也會明白,影響他們最大的,並不是早一點還是晚一點上了個幼稚園,而是這一生,與父母共度的所有時光。

The end

作者簡介:辣媽菲也(spicymom2014),從神經大條、沒心沒肺的文藝青年,變身三頭六臂、金光閃閃的媽媽;從通信業世界500強海外骨幹,變身回國女性創業者;從科學育兒、正面管教到麻辣毒舌的管窺婚姻、女性覺醒;願我像一個人格鮮明的閨蜜,一路陪伴你左右。

等再大一些,交流能力提高點再去吧~”

“我家娃有分離焦慮呀!平時我上班和我分開就哭得天崩地裂,跟生離死別似得,這還是家裡有老人可以看著,一旦送到幼稚園,誰知道會不會一天都在哭呀!哭壞嗓子可怎麼辦呀!”

不過,也有一批媽媽是抱著坦然支持的態度:

“三歲孩子的性格就差不多定了,要是太晚上學的話,孩子好多行為規範和性格脾氣都已經形成了,老師要想糾正起來就困難了,還不如一早送去培養好習慣。別捨不得,這其實遲早得事,孩子總會有孩子的一片天。”

“有些事情還真得幼稚園才教得了呀!我家娃才上幼稚園第一天,回來就知道要自己吃飯,不讓大人喂了,居然還知道“要排隊”了!看來懂禮貌、講規矩這些,還是早點去學校教,有著其他小朋友做示範,做榜樣會比較有效!”

“學校的教育始終比家裡的更科學、更系統一些,尤其是當父母白天上班,與其讓老人帶孩子,不如把孩子送進幼稚園,不僅能儘早養成健康的生活規律和良好的行為習慣,也能在學校的唱歌跳舞、遊戲運動中儘早學會不少能力技巧”。

……

3

孩子太早上幼稚園真的是為她好?若是晚幾年才送她去幼稚園是不是就是耽誤她?我認為,這個問題沒有一刀切的統一答案。

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葉子,孩子也是一樣,擁有差異性,孩子什麼時候上幼稚園,先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她成長如何,性格特徵又是怎樣,再來下這個決定也不遲。

判斷孩子可以上幼稚園的三大因素:孩子自身良好的身體條件和心理因素,以及較專業的幼稚園環境。

1.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文章前面提到有媽媽擔心“孩子一去幼稚園就會生病”,但是請放心,這只是孩子免疫系統完善得必經階段,孩子免疫力發育必須得過這麼一個坎兒,經歷之後,你會發現,孩子的免疫力會越變越強!

但是並不是意味著,本身體質較差的孩子也要強硬的讓她上幼稚園,如果孩子體質確實較差,經常反復生病,確實不適合讓她過早進入幼稚園生活。雖然我家那娃就算在家也是每個月去醫院探訪一次,我也就破罐子破摔了……

2.心理情緒更成熟

心理情緒成熟是指你家孩子的分離焦慮不算太嚴重,媽媽不在,有其他家庭成員照看也能自得其樂得玩耍;當自己有吃飯或上廁所等需求得時候,會找大人尋求幫助;有小朋友在的時候,也不會懼怕和他人玩耍。

說句簡單的,就是要有一些基本的常識規則:例如玩滑梯要排隊,別人的玩具正在玩的時候不能亂搶;願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把手玩耍……那麼說明孩子已經準備好上幼稚園了。

3.較專業的幼稚園環境

和我們小時候小桌子小板凳雙手背後坐一整天的幼稚園相比,現在一些比較專業的幼稚園,通常會採用寬鬆的開放式環境,讓孩子在玩耍和音樂的環境中上學;其次,幼稚園的老師能夠深諳幼兒心理,有耐心有方法地與孩子溝通。

此外,諸如現在許多“先上半天的小小班”的幼稚園可以作為一個過渡,也不失為一個更好的途徑。媽媽在決定是否送孩子上學前,也可以先對幼稚園的環境進行深入透徹的考察再作決定。

“所有的愛都指向永恆,

唯獨我們和孩子的愛,只能指向別離”

上不上幼稚園,只是孩子漫長成長路途的一小步,我們也無需刻意放大這一件事的意義。

等孩子們漸漸長大,他們也會明白,影響他們最大的,並不是早一點還是晚一點上了個幼稚園,而是這一生,與父母共度的所有時光。

The end

作者簡介:辣媽菲也(spicymom2014),從神經大條、沒心沒肺的文藝青年,變身三頭六臂、金光閃閃的媽媽;從通信業世界500強海外骨幹,變身回國女性創業者;從科學育兒、正面管教到麻辣毒舌的管窺婚姻、女性覺醒;願我像一個人格鮮明的閨蜜,一路陪伴你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