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景縣普法」住建部支持京滬“共有產權房”試點

法制網北京9月22日訊 記者萬靜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今日發佈消息稱,支援北京市、上海市深化發展共有產權住房試點工作,鼓勵兩市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結合本地實際,在共有產權住房建設模式、產權劃分、使用管理、產權轉讓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力爭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試點經驗。

住建部稱,發展共有產權住房,是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開展共有產權住房試點,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通過推進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解決住房困難家庭的基本住房問題。

“共有產權房”主要指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購房時,可按個人與政府的出資比例,共同擁有房屋產權。房屋產權可由政府和市民平分,市民可向政府“贖回”產權。

近期,北京市、上海市在發展共有產權住房方面動作頻頻。北京市出臺了《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未來5年供應25萬套共有產權住房的目標。北京市住建委明確,共有產權住房落戶、入學和普通商品住房政策一致。

據統計,截至2016年年底,上海市已供應共有產權保障住房8.9萬套,著力改善城鎮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居住條件,並明確了下一步發展目標。

住建部要求,發展共有產權住房,要制定具體管理辦法,明確供應物件範圍,建立健全共有產權住房配售定價、產權劃分、使用管理、產權轉讓等規則,明確相關主體在房屋使用、維護等方面的權利和義務,確保共有產權住房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住建部稱,將密切跟蹤北京市、上海市共有產權住房試點工作進展情況,加強指導,及時總結經驗。

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有超過20個城市發佈房地產調控相關政策,增加租賃房源供應,增加限價商品房供應,增加共有產權住房供應等成為主要手段,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正在許多地方逐漸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