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看“爸爸去哪兒5”陳小春的兒子Jasper——應采兒的家教太好啦

小山雞哥真是越看越萌

看完《爸5》,被陳小春的兒子Jasper圈粉了。

這個小小山雞哥非常陽光、可愛。尤其是對人際衝突時應對表現勝過80%成人。

先說說為什麼要表揚應采兒吧。陳小春在家也是個甩手爸爸,據說沒有和兒子獨處超過6個小時。小J是媽媽和外公外婆一手帶大的。在導演問到有什麼特殊要求時,應采兒居然希望父子倆不要過多獨處,表示對老公帶兒子有一百多個不放心,並真的開始逐條叮囑小春哥。

(媽媽表示爸爸從沒單獨帶兒子超過6小時)

看到這裡,我對Jasper的預期是個奶嘴寶寶,嬌生慣養的熊孩子。然而真不是。尤其是選到住比較破的,又有濃重魚腥氣的漁村小屋時(春哥父子住的倒不是最爛的,但對比香港豪宅,落差不是一點半點),小J開始捂住鼻子一臉嫌棄,當發現自己無法改變這個事實時,他坐到門口開始念叨想媽媽。

看樣子真的很臭呢

看到背後的破木板了嗎?山雞哥生無可戀臉

無法接受破屋子,開始想媽媽,不過沒哭

這屬於非常自然的情感宣洩,他沒有哭還蠻出乎我意外的。同樣四歲的嗯哼哭得無比淒慘,不少網友噴他我覺得毫無道理,畢竟只有四歲,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和親愛的媽媽,哭一下很正常的。小J沒哭,我開始真的以為他比較怕他爸爸,所以不敢哭,但其實不是的,後面會說明。

不錯的房間,嗯嗯,爸爸你騙鬼啦

小J真的很好哄哦,很樂觀

小春爸爸說自己小時候住得比這還爛,然後噴了空氣清新劑,驅散了濃重的腥味,又告訴小J等行李來了,鋪在床上就不會髒了。

小J就這樣接受了。真是算一個比較樂觀的孩子。環境很惡劣,但稍做改善,比最開始好,就可以了。

我永遠愛你,爸爸!萌化了

在小春哥下海划船前,小J和爸爸擊掌並用奶味十足的英語告訴爸爸,永遠愛你,爸爸。小J在全片說了不少類似“我愛你,爸爸”這樣的話,這是幾個孩子裡唯一一個十分善於用語言表達愛意的孩子。這樣的表達需要平時的教育和引導,才會自然地流露出來。也是各位看官爸媽可以借鑒的。

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一直是中國人比較欠缺的一課。我們可以從下一代開始補上。

接下來的選食材這一段,山雞哥黑澀會本性開始暴露。先插播一句,陳小春自己說上節目的初衷是“聽說這個節目都能拉近父子關係,所以我來上節目了,希望能和兒子親近點。”加上前面應采兒很擔心的表示不希望父子過多獨處,我們基本上可以明確兩點。

1、小春哥真的不怎麼帶兒子。

2、小春哥對兒子很凶。

事實也確實如此,陳小春幾乎沒有做節目的自覺。他會毫不掩飾地瞪兒子,發脾氣,非常自我,也非常真實。

可能前面體力活動太累,小春哥在撈完食材後明顯情緒不太好。當小小春第一次接觸喇叭,沉迷喊麥無法自拔時,他的暴脾氣和壞情緒一下子爆發了。做父母的其實經常會遇到,自己又累又疲地時候遇到孩子大吵大鬧,那根神經會一下子崩斷,無可抑制地沖著孩子發火。

前面是嗯哼,後面可以看到山雞哥累炸了

小孩子拿到新奇玩具很開心,並沒意識到爸比開始發火了

山雞哥,有彈幕說你把他們嚇哭了

這一刻山雞哥的眼神隔著螢幕都讓人顫抖,更何況四歲的小J,我幾乎以為他會崩潰,不過並沒有。回去的路上小春哥明顯還在發脾氣。非常生硬地讓兒子一個人走。

點評:這個也是家長非常普遍的做法。和孩子慪氣時就一個人氣衝衝走前面。之前有個當媽的因為生兒子的氣,讓幼稚園的兒子一個人過馬路,遇到了車禍的。一定要引以為戒。

小J也很累啊,還要拿著大喇叭

回到節目,這個時候其實孩子的體力消耗也比較大,別看爸爸們奮戰了半天,孩子們也一樣地在外面經受暴曬,加油鼓勁挑食材也很累呢。小J走路都搖晃了,小春哥卻一直自顧自走前面,並一個勁兒地催兒子,最終控制不住地發了脾氣(這個脾氣毫無道理,屬於前面沒發洩完的情緒的延續)。

這裡是全集經典鏡頭,也是我說應采兒教子成功地讓人震驚的原因。

小J並沒有嚇得崩潰大哭,而是淡定地應對陳小春的催促,這一段對話先貼上來,太經典。(我把對話音訊也貼上來,福利哦。順便花癡小J的奶味英語。)

就算用上了喇叭,小J語氣並沒有加重

小春哥:"Hurry up!"(快點)

Jasper:"I know."(我知道快點)

Jasper:"What's wrong with you?"(你怎麼啦?)

小春哥:"ah?"(哈?)

Jasper(重複):"What's wrong with you?" (你怎麼啦?)

小春哥:"What's wrong with you?" (你才是怎麼啦咧,語氣生硬)

Jasper:"Can you stop angry now?" (你能不能別生氣了?)

小春哥:"Sorry."(你說啥?不知道是沒聽清,還是難以置信)

Jasper:"I said,"(拿出擴音器)"Can you stop angry now?"

(我說,你能別生氣了麼?)小J期待得看著爸爸。

陳小春這個時候繃住的表情軟化了,對小J說了對不起。他察覺到自己不合理的情緒宣洩了。

這一段父子對話有太多值得拿來評說和學習的。

首先,小J的語氣並沒有一絲一毫受了委屈後的指責,他就是陳述事實的口吻。第一,這說明他並不害怕小春哥。面對權威和上位者,他沒有畏懼。第二,這是一種非常高明的溝通技巧,很多成人都做不到。當我們吵架時,往往急於指責對方,語氣多半是非常激動地,這就製造了“情緒鉤子”,一來一往爭吵便逐步升級。

武志紅在他的《撫平你內心的鉤子》裡寫道:“投射就好比一個人要去你家裡掛衣服,但你家裡必須有鉤子才能掛得上,而假若你根本沒有鉤子,他發現沒地方掛衣服,那他就會放棄。”這個比喻很妙,我更喜歡用“假設”這個詞,比如別人假設我是不尊重他,因而產生對我的憤怒,指責我,如果我心裡有一個“自己不夠好”的鉤子,就會掛上一個愧疚感的衣服,如果我有一個“他不好”的鉤子,就會掛上一件憤怒的衣服。

而這個四歲的孩子做到了,心裡毫無掛礙,對話裡絲毫不帶憤怒和委屈,這才是使得山雞哥情緒平復的關鍵。

第二個讓我驚訝讚歎的地方,是小J對界限劃分的非常清楚。他很明確得知道自己並沒有錯,所以他問爸爸"What's wrong with you?"(你怎麼啦?),並且一再堅持重複這句話。這就很不容易了。要知道孩子是天然善於把父母的問題歸因於自己的。爸爸媽媽吵架了,是不是因為我不夠好?這是一個孩子慣于使用的思維方式。

小J卻不然,他能清楚地知道雖然是爸爸沖自己發火,但這是爸爸的問題,不是自己的問題。這就要求養育者(應采兒)平時就提醒他注意到這點,什麼問題是孩子的,什麼問題是別人的。界限感教育,幾乎是我們最最最荒蕪的教育領域。

最後一點,小J對爸爸的情緒處理非常好。他直接點出爸爸,你能別生氣了嘛?父母教孩子貼情緒標籤比較常見。孩子反過來給父母貼情緒標籤就很少見了。他用陳述的語氣對爸爸說出一個事實,你發火是因為在生氣,請你處理好你的情緒。

哇,我真的被小J震住了!小小年紀能這麼有條理,有界限,有理性地處理親子關係。講真的他表現比陳小春好太多了。

應采兒對小J的家教真的好到爆!小J平時一定得到了平等和尊重,才能在爸爸暴怒下堅持自我,而不是去迎合,討好陳小春;才能這樣樂觀陽光,適應性強。

情緒處理和界限劃分並不是一朝一夕能養成的,需要大量刻意聯繫和現場教育。

要說應采兒的教育有什麼值得詬病的地方,那就是爸爸帶得太少。

期待這個小孩兒之後的表現。也想看看在更長的壓力環境下,更多的情緒衝突時他會如何處理。(怪阿姨本性又冒出來咯)

這是幾個孩子裡唯一一個十分善於用語言表達愛意的孩子。這樣的表達需要平時的教育和引導,才會自然地流露出來。也是各位看官爸媽可以借鑒的。

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一直是中國人比較欠缺的一課。我們可以從下一代開始補上。

接下來的選食材這一段,山雞哥黑澀會本性開始暴露。先插播一句,陳小春自己說上節目的初衷是“聽說這個節目都能拉近父子關係,所以我來上節目了,希望能和兒子親近點。”加上前面應采兒很擔心的表示不希望父子過多獨處,我們基本上可以明確兩點。

1、小春哥真的不怎麼帶兒子。

2、小春哥對兒子很凶。

事實也確實如此,陳小春幾乎沒有做節目的自覺。他會毫不掩飾地瞪兒子,發脾氣,非常自我,也非常真實。

可能前面體力活動太累,小春哥在撈完食材後明顯情緒不太好。當小小春第一次接觸喇叭,沉迷喊麥無法自拔時,他的暴脾氣和壞情緒一下子爆發了。做父母的其實經常會遇到,自己又累又疲地時候遇到孩子大吵大鬧,那根神經會一下子崩斷,無可抑制地沖著孩子發火。

前面是嗯哼,後面可以看到山雞哥累炸了

小孩子拿到新奇玩具很開心,並沒意識到爸比開始發火了

山雞哥,有彈幕說你把他們嚇哭了

這一刻山雞哥的眼神隔著螢幕都讓人顫抖,更何況四歲的小J,我幾乎以為他會崩潰,不過並沒有。回去的路上小春哥明顯還在發脾氣。非常生硬地讓兒子一個人走。

點評:這個也是家長非常普遍的做法。和孩子慪氣時就一個人氣衝衝走前面。之前有個當媽的因為生兒子的氣,讓幼稚園的兒子一個人過馬路,遇到了車禍的。一定要引以為戒。

小J也很累啊,還要拿著大喇叭

回到節目,這個時候其實孩子的體力消耗也比較大,別看爸爸們奮戰了半天,孩子們也一樣地在外面經受暴曬,加油鼓勁挑食材也很累呢。小J走路都搖晃了,小春哥卻一直自顧自走前面,並一個勁兒地催兒子,最終控制不住地發了脾氣(這個脾氣毫無道理,屬於前面沒發洩完的情緒的延續)。

這裡是全集經典鏡頭,也是我說應采兒教子成功地讓人震驚的原因。

小J並沒有嚇得崩潰大哭,而是淡定地應對陳小春的催促,這一段對話先貼上來,太經典。(我把對話音訊也貼上來,福利哦。順便花癡小J的奶味英語。)

就算用上了喇叭,小J語氣並沒有加重

小春哥:"Hurry up!"(快點)

Jasper:"I know."(我知道快點)

Jasper:"What's wrong with you?"(你怎麼啦?)

小春哥:"ah?"(哈?)

Jasper(重複):"What's wrong with you?" (你怎麼啦?)

小春哥:"What's wrong with you?" (你才是怎麼啦咧,語氣生硬)

Jasper:"Can you stop angry now?" (你能不能別生氣了?)

小春哥:"Sorry."(你說啥?不知道是沒聽清,還是難以置信)

Jasper:"I said,"(拿出擴音器)"Can you stop angry now?"

(我說,你能別生氣了麼?)小J期待得看著爸爸。

陳小春這個時候繃住的表情軟化了,對小J說了對不起。他察覺到自己不合理的情緒宣洩了。

這一段父子對話有太多值得拿來評說和學習的。

首先,小J的語氣並沒有一絲一毫受了委屈後的指責,他就是陳述事實的口吻。第一,這說明他並不害怕小春哥。面對權威和上位者,他沒有畏懼。第二,這是一種非常高明的溝通技巧,很多成人都做不到。當我們吵架時,往往急於指責對方,語氣多半是非常激動地,這就製造了“情緒鉤子”,一來一往爭吵便逐步升級。

武志紅在他的《撫平你內心的鉤子》裡寫道:“投射就好比一個人要去你家裡掛衣服,但你家裡必須有鉤子才能掛得上,而假若你根本沒有鉤子,他發現沒地方掛衣服,那他就會放棄。”這個比喻很妙,我更喜歡用“假設”這個詞,比如別人假設我是不尊重他,因而產生對我的憤怒,指責我,如果我心裡有一個“自己不夠好”的鉤子,就會掛上一個愧疚感的衣服,如果我有一個“他不好”的鉤子,就會掛上一件憤怒的衣服。

而這個四歲的孩子做到了,心裡毫無掛礙,對話裡絲毫不帶憤怒和委屈,這才是使得山雞哥情緒平復的關鍵。

第二個讓我驚訝讚歎的地方,是小J對界限劃分的非常清楚。他很明確得知道自己並沒有錯,所以他問爸爸"What's wrong with you?"(你怎麼啦?),並且一再堅持重複這句話。這就很不容易了。要知道孩子是天然善於把父母的問題歸因於自己的。爸爸媽媽吵架了,是不是因為我不夠好?這是一個孩子慣于使用的思維方式。

小J卻不然,他能清楚地知道雖然是爸爸沖自己發火,但這是爸爸的問題,不是自己的問題。這就要求養育者(應采兒)平時就提醒他注意到這點,什麼問題是孩子的,什麼問題是別人的。界限感教育,幾乎是我們最最最荒蕪的教育領域。

最後一點,小J對爸爸的情緒處理非常好。他直接點出爸爸,你能別生氣了嘛?父母教孩子貼情緒標籤比較常見。孩子反過來給父母貼情緒標籤就很少見了。他用陳述的語氣對爸爸說出一個事實,你發火是因為在生氣,請你處理好你的情緒。

哇,我真的被小J震住了!小小年紀能這麼有條理,有界限,有理性地處理親子關係。講真的他表現比陳小春好太多了。

應采兒對小J的家教真的好到爆!小J平時一定得到了平等和尊重,才能在爸爸暴怒下堅持自我,而不是去迎合,討好陳小春;才能這樣樂觀陽光,適應性強。

情緒處理和界限劃分並不是一朝一夕能養成的,需要大量刻意聯繫和現場教育。

要說應采兒的教育有什麼值得詬病的地方,那就是爸爸帶得太少。

期待這個小孩兒之後的表現。也想看看在更長的壓力環境下,更多的情緒衝突時他會如何處理。(怪阿姨本性又冒出來咯)